佛氏豬籠草

佛氏豬籠草

佛氏豬籠草是婆羅洲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生長於海拔1000~1500 m的地區。其下位籠的腹面無籠翼,上位籠一般為漏斗形。其與暗色豬籠草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近緣關係。佛氏豬籠草的種加詞來源於萊頓植物園(Hortus Botanicus Leiden)溫室經理的植物學家阿特·沃格爾(Art Vogel)。

基本信息

植物學史

佛氏豬籠草佛氏豬籠草

1961年,森林植物學家J·A·R·安德森(J.A.R.Anderson)在姆魯山國家公園(GunungMuluNationalPark)中首次採集到了佛氏豬籠草。該標本被標記為暗色豬籠草(N.fusca),並存放於沙撈越林業部(SarawakForestryDepartment)標本館中。1969年,植物學家倉田重夫(ShigeoKurata)研究了這個標本,注意到其形態特徵並不處於暗色豬籠草已知的變化範圍中。 

2001年,安德烈·舒特曼(AndreSchuiteman)和愛德華·費迪南德·德·沃格爾(EduardFerdinanddeVogel)正式描述了佛氏豬籠草。該描述是基於單個編號為“A.Vogel,A.Schuiteman&T.Roelfsema981037(SAR)”的人工栽培的植株標本作出的。其刊登於《艾納香植物分類學與植物地理學雜誌(Blumea-JournalofPlantTaxonomyandPlantGeography)》上。該標本植株來源於1997年於沙撈越可拉必高原(KelabitHighlands)採集的幼株。之後由身為萊頓植物園(HortusBotanicusLeiden)溫室經理的植物學家阿特·沃格爾(ArtVogel)培養長大。佛氏豬籠草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在其正式描述發表之前,佛氏豬籠草已進入李乾(Ch'ienLee)的“MalesianaTropicals”苗圃中栽培,其被稱為“Nepenthesspec.4”。

形態特徵

佛氏豬籠草的下位籠通體為圓柱形,籠口水平。[5]其腹面無籠翼。籠蓋為寬三角形,無附屬物。下位籠為黃色,並具有深色的斑點。唇具條紋。 

佛氏豬籠草的上位籠一般為漏斗形,其形狀可能為至上部為明顯的球形。這個球狀的部分對應這內表面的蠟質區。

生態關係

儘管僅記錄到佛氏豬籠草出現於婆羅洲幾個零星的地區,但其分布可能比想像的更為廣泛。[6]最初只認為其是沙撈越北部特有的物種,之後在沙巴(Sabah)南部和西加里曼丹(WestKalimantan)也有發現。佛氏豬籠草生長於海拔1000~1500m的地區。

佛氏豬籠草通常作為附生植物出現於山麓或低地山林中。模式標本植株生長於潮濕的荒原森林(kerangasforest)地面的苔蘚上。其與窄葉豬籠草(N.stenophylla)和維奇豬籠草(N.veitchii)的分布地重疊。儘管如此,還未發現關於佛氏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

在姆魯山上,佛氏豬籠草分布於海拔1200~1500m的區域內,在這個區域內其並不與類似作為附生植物的暗色豬籠草和胡瑞爾豬籠草(N.hurrelliana)的分布地重疊,它們分別生長於海拔1200m以下和1500m以上的地區。

相關物種

佛氏豬籠草被認為與暗色豬籠草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近緣關係。它們的區別在於佛氏豬籠草的捕蟲籠較小,且籠蓋下表面無附屬物。

此外,佛氏豬籠草的籠蓋為寬三角形,而暗色豬籠草的為窄三角形。佛氏豬籠草捕蟲籠的顏色為淺色深斑。[5]這些形態特徵也可以將其與斑豹豬籠草(N.burbidgeae)和窄葉豬籠草(N.stenophylla)區分開來。 

佛氏豬籠草也表現出與大飛碟豬籠草(N.platychila)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近緣關係。[1]但大飛碟豬籠草的下位籠具有籠翼和相對寬達的唇。

食肉植物(三)

食肉植物也稱食蟲植物,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
弓形狸藻
附物狸藻
有角狸藻
安東狸藻
圓切捕蟲堇
可里馬捕蟲堇
藍白狸藻
白花狸藻
匍匐狸藻
丘基薩卡捕蟲堇
高冠捕蟲堇
南極洲捕蟲堇
托易布豬籠草
白花捕蟲堇
純真捕蟲堇
尖葉捕蟲堇
多摩利豬籠草
鳳梨食蟲榖精
扎克里豬籠草
似刃豬籠草
東巴豬籠草
堅韌豬籠草
撒迦捕蟲堇
維耶亞豬籠草
長毛捕蟲堇
異色捕蟲堇
苦草葉捕蟲堇
狸藻捕蟲堇
托爾頓捕蟲堇
高木氏捕蟲堇
沙氏捕蟲堇
圓花捕蟲堇
網紋捕蟲堇
立葉捕蟲堇
分枝捕蟲堇
迷你捕蟲堇
報春花捕蟲堇
波多西捕蟲堇
波爾蒂尼捕蟲堇
寬葉捕蟲堇
毛捕蟲堇
小葉捕蟲堇
蘭花捕蟲堇
橢瓣捕蟲堇
內華達山捕蟲堇
蒙地捕蟲堇
葫蘆豬籠草
墨克提馬捕蟲堇
米蘭達捕蟲堇
中生捕蟲堇
馬丁尼茲捕蟲堇
大葉捕蟲堇
大角捕蟲堇
黃花捕蟲堇
葡萄牙捕蟲堇
長葉捕蟲堇
維奇豬籠草
利波爾德捕蟲堇
紫丁香捕蟲堇
細角捕蟲堇
疏葉捕蟲堇
勞氏捕蟲堇
近藤捕蟲堇
豪瑪維捕蟲堇
傑克捕蟲堇
紫羅蘭捕蟲堇
內卷捕蟲堇
無斑捕蟲堇
伊巴拉捕蟲堇
異葉捕蟲堇
半著生捕蟲堇
石灰岩捕蟲堇
格林伍德捕蟲堇
寶特瓶豬籠草
纖細捕蟲堇
巨大捕蟲堇
絲葉捕蟲堇
愛瑟氏捕蟲堇
凹瓣捕蟲堇
伊莉莎白捕蟲堇
愛勒氏捕蟲堇
鋸齒捕蠅幌
著生捕蟲堇
紫水晶狸藻
大花捕蟲堇
盾籽穗葉藤
光輝古貉藻
蛇發捕蠅幌
高山狸藻
撒克遜薩州花粉
紅瓶子草
薔薇瓶子草
高棉豬籠草
鸚鵡瓶子草
細豬籠草
小瓶子草
白網紋瓶子草
毛蓋豬籠草
翼狀瓶子草
野捕蟲堇
塔藍山豬籠草
蘇門答臘豬籠草
佛氏豬籠草
窄葉豬籠草
紫瓶子草
山地瓶子草
高山捕蟲堇
顯目豬籠草
黃瓶子草
墨蘭捕蟲堇
長毛豬籠草
匙葉豬籠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