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眼殺人》

《以眼殺人》

由格蘭特·哈斯洛夫執導的《以眼殺人》根據美國一部同名暢銷小說改編,以上世紀70年代末的兩伊戰爭為背景,講述了美軍培養一支靠特異功能作戰部隊的離奇故事。克魯尼在片中扮演一名前美軍秘密特工,他和麥格雷戈扮演的戰地記者一起到伊拉克調查美軍秘密的“心理戰士”計畫。這些戰士受到特殊訓練,擁有“讀心”術、穿牆能力、甚至盯著一隻山羊就能殺死它。影片顯然是以黑色幽默的手法反思戰爭的瘋狂和荒謬。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以眼殺人 以眼殺人
幅面: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混音:杜比數碼環繞聲  
MPAA評級:Rated R for language, some drug content and brief nudity.
級別:USA:R (certificate #45563) / Taiwan:R-12 / Finland:K-13 / Canada:PG (British Columbia) / Canada:13+ (Quebec) / Singapore:NC-16 / Canada:14A (Alberta/Manitoba/Ontario) / Ireland:15A / Netherlands:12 / Norway:15 / UK:15
拍攝日期:2008年10月8日- 2008年11月11日
製作周期:2008年10月- 
攝製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更多外文片名:
Men Who Stare at Goats
Безумный спецназ.....Russia
L'uomo che fissa le capre.....Italy
Les hommes qui regardent les chèvres.....Canada (French title)
Männer, die auf Ziegen starren.....Germany
Mehed, kes jõllitavad kitsesid.....Estonia
Menn som  stirrer på geiter.....Norway
Oi antres pou koitoun epimona katsikes.....Greece
Viri, kas skatas uz kazam.....Latvia
Los hombres que miraban fijamente a las cabras.....Spain
Os Homens que Encaravam Cabras.....Brazil (working title)
Vuohia tuijottavat miehet.....Finland

劇情簡介

《以眼殺人》 《以眼殺人》
當剛剛離婚處在人生低谷的記者鮑勃•威爾頓( 伊萬•麥克格雷格 飾)在伊拉克戰場上偶然遇見林恩• 卡薩迪喬治•克魯尼 飾)的時候,他記者生涯經歷的最大的故事發生了。 
卡薩迪自稱是美軍“第一陸戰部隊”的一員,這個部隊里的士兵均經過特殊訓練,擁有隱身、穿牆,甚至只憑盯著眼看就能夠殺死一隻山羊的超能力。在反恐戰爭中,該部隊被重新召集參加作戰,但部隊的創始人比爾•迪亞哥( 傑夫•布里吉斯 飾)卻神秘失蹤,而卡薩迪正在尋找迪亞哥。
比爾•迪亞哥曾經是一位像特種部隊G.I.Joe中那樣的突擊隊員,一次在戰場上,他靈光一現提出了“精神戰士”的構想。他讓他的部下們都停止刮鬍子,穿上長袍,以舞蹈代替了日常訓練。
他們的秘密武器就是神秘的“眨眼術”——這也是卡薩迪引以自豪的技能。面對這難以令人置信的一切,威爾頓決定與卡薩迪一起穿越伊拉克的沙漠地帶,完成一項最高機密任務。

幕後花絮

目露凶光的克魯尼嘗試用眼神殺死山羊 目露凶光的克魯尼嘗試用眼神殺死山羊

影片原著小說作者喬恩•容森是英國的新聞記者,這部電影在拍攝時還得到了BBC的支持。

在小說出版之前,喬恩•容森就把部分章節郵寄給了自己在電影圈裡的朋友,他希望自己的小說被拍成電影。
盯著山羊的男人們”原文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這是一句美國俗語,含義是“一個人只需要盯著山羊看,就能把它殺死”。
老牌影星 傑夫·布里吉斯將在本片中扮演秘密部隊的頭頭,是克魯尼的老師;

奧斯卡影帝凱文·斯佩西將扮演一個管理伊拉克戰俘營的部隊成員。

電影背景

《以眼殺人》 《以眼殺人》

《以眼殺人》根據2004年的戰爭題材暢銷小說改編而來。羅恩森在書中追溯了一支美軍秘密部隊的三代演變,以及他們在當今美國本土安全和伊拉克戰爭中的作用,影片就是以羅恩森的小說為藍本拍攝的,劇本則由曾撰寫過《如何眾叛親離》的皮特•斯特拉漢操刀完成。

《以眼殺人》的故事像是一部21世紀版的《奇愛博士》,展現的是戰爭中荒誕而滑稽的一面,以及對美國軍方的諷刺。本片是演而優則導的格蘭特・赫斯洛夫的銀幕處女作,2005年他曾與克魯尼聯合執導過電視系列劇《我是一名演員》;作為演員的他也是克魯尼的御用班底之一,曾出演過《晚安,好運》、《愛情達陣》等片。

克魯尼曾經憑藉自導自演的影片《晚安,好運》入圍過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影片獲得了當年的最佳編劇獎以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並獲得了奧斯卡最佳 影片的提名。《以眼殺人》延續了他對社會和政治的關注,一貫在伊戰問題持反對態度的他借本片對諷刺美國軍方,影片在09年9月初開幕的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映,隨後轉戰多倫多電影節,並於11月6日在美國正式上映。

主演簡介

喬治·克魯尼 喬治·克魯尼

喬治·克魯尼,出身在演員世家,直到21歲時才打定主意進入演藝界,他自己曾經說過:“在電視界最好的演員不見得有最好的際遇,因為他們需要的人不見得是演技最好的,而是最有自信的。”在了解這個道理後,加上自信的喬治·克魯尼果然展現了無與倫比的性感魅力,《急診室的故事》讓他開始首度嘗到走紅的滋味,這時他的年紀已經超過三十了。

在演藝事業上獲得成功的同時,他又開始嘗試執導影片,初試牛刀的《危險思想的自白》一舉獲得銀獅獎,在2005年又推出第二部導演作品《晚安,好運》又一次成為奧斯卡的熱門影片。2008年的導演作品是發生在上世紀20年代的運動題材影片《愛情達陣》。

伊萬·麥克格雷格 伊萬·麥克格雷格
伊萬·麥克格雷格,從影初期便以電視「Lipstick on Your Collar」受到矚目,92年他離開音樂戲劇學校後,開始在影壇有演出機會,展露自己表演的天分。剛開始在比爾佛塞斯的《 跨世奇人》及《BlueJuice》接演小角色後,與 丹尼鮑伊爾合作《魔鬼一族》,詭譎的黑色氛圍讓電影成功在市場獲得好評,並獲英國影藝學院肯定,也讓大家注意到伊萬·麥克格雷戈,演技開始受各方矚目和關切,不過光芒仍多半圍繞在導演本身。
   
伊萬·麥克格雷戈的經歷不盡豐富,難得的是他不斷嘗試截然不同的角色性格,藉以提升自己的演出層次。在與妮可基合演的新作《紅磨坊》里更表現舞姿和歌藝,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並因此而和唱片公司簽約,即將正式開唱。

導演簡介

格蘭特·赫斯洛夫 格蘭特·赫斯洛夫
格蘭特·赫斯洛夫 Grant Heslov
男, 生於 1963年5月15日 ,美國匹茲堡
星座: 金牛座
製作人作品:
白色爵士/White Jazz(2012)
美國人/The American(2010)
藍調孟菲斯/Memphis Beat(2010)
executive producer (2 episodes, 2010)
以眼殺人/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2009)
運動場/Playground(2008)
愛情達陣/Leatherheads(2008)
晚安,好運/Good Night, and Good Luck.(2005)
我是一名演員/ unscripted(2005)
executive producer (10 episodes, 2005)
真情假愛/Intolerable Cruelty(2003)
導演作品
以眼殺人/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2009)
我是一名演員/Unscripted(2005)
等待伍迪/Waiting for Woody(1998)
編劇作品:
晚安,好運/Good Night, and Good Luck.(2005)
等待伍迪/Waiting for Woody(1998)
演員作品
愛情達陣/Leatherheads(2008)
每人一部電影/To Each His Cinema(2007)
The Big Empty (2005) 
晚安,好運/Good Night, and Good Luck.(2005)
蠍子王/The Scorpion King(2002)
Gordon (guy in bug suit)
核戰爆發令/Fail Safe(2000)
全民公敵/Enemy of the State(1998)
等待伍迪/Waiting for Woody(1998)
丹特峰/Dante's Peak(1997)
假鳳虛凰/The  birdcage(1996)
National Enquirer Photographer
冒牌大間諜/Black Sheep(1996)
剛果驚魂/Congo(1995)
真實的謊言/True Lies(1994)
駕駛執照/License to Drive(1988)
落日/Sunset(1988)
龍虎少年隊/21 Jump Street(1987)
Caller  (2 episodes, 1989-1990)
法網神鷹/Legal Eagles(1986)

製作發行

《以眼殺人》 《以眼殺人》
製作公司:
1. BBC Films [英國]
2. Smoke House
3. Westgate Film Services
4. Winchester Capital Partners
發行公司:
1. Momentum Pictures [英國] (2009) (UK) (theatrical)
2. Overture Films (2009) (USA) (theatrical)
3. Spentzos Films [希臘] (2009) (Greece) (theatrical)
4. ACME (2009) (Estonia) (theatrical)
5. ACME (2010) (Lithuania) (theatrical)
6. ACME (2010) (Latvia) (theatrical)
7. E1 Entertainment Benelux (2010) (Netherlands) (theatrical)
8. Maple Pictures [加拿大] (2009) (Canada) (theatrical)
9. SPI International [捷克] (2010)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10. Sandrew Metronome Norge A/S [挪威] (2010) (Norway) (theatrical)
11.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2010) (Australia) (theatrical)
12. Volga (2009) (Russia) (theatrical)
13. CatchPlay (2010) (Taiwan) (all media)
14. Kinowelt Filmverleih [德國] (2009) (Austria) (all media)/(2009) (Switzerland) (all media) (German speaking region)/(2009) (Germany) (all media)
15.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2010) (Argentina) (theatrical)
16.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2010) (France)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1. CIS Hollywood [美國] (visual effects)
2. Hirota Paint Industries (HPI)
其他公司:
1. 1 Force Inc. military technical advisors
2. Chapman and 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camera cranes/camera dollies
3. Rockbottom Rentals cell phone rentals/walkie rentals/junxion box rentals
4. ABKCO Music and Records Inc. soundtrack
5. Armytrucks military vehicles
6. EFilm [美國] digital intermediate
7. Northwest Sinfonia [美國] orchestra
8. Scarlet Letters [美國] end titles
9. Star Waggons [美國] cast trailers
10. Absolut Video VideoAssist equipment provided by
製作人:
喬治·克魯尼 George Clooney  ....producer
Barbara A. Hall  ....executive producer
格蘭特·赫斯洛夫 Grant Heslov  ....producer
James A. Holt  ....executive producer
Paul Lister  ....producer
愛莉森·歐文 Alison Owen  ....executive producer
Luillo Ruiz  ....associate producer
大衛·湯普森 David M. Thompson  ....executive producer

發行日期

台灣 Taiwan 2010年1月15日 
香港 Hong Kong 2010年1月14日 
保加利亞 Bulgaria 2009年 
義大利 Italy 2009年9月8日......(Venice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Canada 2009年9月11日......(Toronto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09年9月25日......(Fantastic Fest, Austin) 
   
美國 USA 2009年10月2日......(Woodstock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09年10月11日......(Hampton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英國 UK 2009年10月15日......(London Film Festival) 
   
比利時 Belgium 2009年10月 17日......(Gen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09年10月17日......(Philadelphi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09年10月23日......(Vermon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09年11月3日......(Savannah Film and Video Festival) 
   
英國 UK 2009年11月4日......(Leed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希臘 Greece 2009年11月5日 
   
加拿大 Canada 2009年11月6日 
   
義大利 Italy 2009年11月6日 
   
英國 UK 2009年11月6日 
   
美國 USA 2009年11月6日 
   
挪威 Norway 2009年11月24日......(Osl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俄羅斯 Russia 2009年12月 10日 
   
哈薩克斯坦 Kazakhstan 2009年 12月11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2009年12月 11日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09年12 月24日 
   
泰國 Thailand 2010年1月 7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10 年1月7日 
   
丹麥 Denmark 2010年1月7 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10 年1月15日......(Italian speaking region) 
   
瑞典 Sweden 2010年1月15日 
   
西班牙 Spain 2010年1月22日 
   
挪威 Norway 2010年1月22日 
   
拉脫維亞 Latvia 2010年1月22日 
   
法國 France 2010年1月27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10年2月4日 
   
法國 France 2010年2月10日 
   
巴西 Brazil 2010年2月12日 
   
芬蘭 Finland 2010年2月26日 
   
土耳其 Turkey 2010年2月26日 
   
德國 Germany 2010年3月4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10年3月10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10年3月11日......(German speaking region) 
   
阿根廷 Argentina 2010年4月22日

演員表

George Clooney喬治·克魯尼 George Clooney  ....Lyn Cassady
   
Ewan McGregor 伊萬·麥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Bob Wilton
   
Kevin Spacey凱文·史派西 Kevin Spacey  ....Larry Hooper
  
Jeff Bridges 傑夫·布里吉斯 Jeff Bridges  ....Bill Django
  
Stephen Lang 史蒂芬·朗 Stephen Lang  ....Brigadier General Dean Hopgood
   
Robert Patrick 羅伯特·派屈克 Robert Patrick  ....Todd Nixon
  
Waleed Zuaiter  ....Mahmud Daash
  
Stephen Root 史蒂芬·魯特 Stephen Root  ....Gus Lacey
   
Glenn Morshower 格倫·莫肖爾 Glenn Morshower  ....Major Holtz
   
Nick Offerman 尼克·奧弗曼 Nick Offerman  ....Scotty Mercer
  
Tim Griffin  ....Tim Kootz
   
Rebecca Mader麗貝卡·麥德 Rebecca Mader  ....Debora Wilton
   
Jacob Browne  ....Lieutenant Boone
  
Todd La Tourrette  ....Dave
   
Johnny Cocktails  ....Ron
  
Elsa Villafane  ....Gus' Mother
  
Fawad Siddiqui  ....Kuwait Waiter (as Fawad Masood Siddiqui)
   
Samuel Ray Gates  ....Journalist #1 (as Samuel Gates)
  
McCaleb Burnett  ....Journalist #2
   
Sean Phillips  ....Vietnam Soldier
   
Matt Newton  ....Vietnam Private Chris
   
MinhTu Van  ....VC Woman
   
Robert Curtis-Brown羅伯特·柯蒂斯-布朗 Robert Curtis-Brown  ....General Brown
 
Hrach Titizian  ....Kidnapper #1
  
Shafik N. Bahou  ....Kidnapper #2
 
Chris Maher  ....Iraqi Driver
 
Drew Seltzer  ....Technician
 
Donn Lamkin  ....Lyn's Father
   
Sean Curley  ....Lyn (12 years old)
   
Merik Tadros  .... irate Insurgent
   
Michael-David Aragon  ....Insurgent
  
Morse Bicknell  ....Ben Echmeyer
 
Terry Serpico  ....Krom - Phil Driver
  
Wiley M. Pickett  ....Krom - Texan
  
Diego Serrano  ....Krom -  Chilean
  
Reginald  HUC  ....Krom - 3rd Security Man
   
Kevin Geer  ....CIA Agent
   
Kevin Wiggins  ....Major General Jack Gillian
   
JJ Raschel  ....Clifford Hickox
  
Arron Shiver 阿榮·希弗 Arron Shiver  ....Norm Pendlleton
  
Jaime Margarida  ....Major General  Pendleton
   
Steve Witting  ....PSIC Worker #1
  
Hunter Bell  ....PSIC Worker #2
 
Edward  Holley  ....Army Soldier
Christopher Robinson  ....Stryker Soldier
William Sterchi  ....Bob's Editor
 Robert Anthony Brass  ....Sgt. Bishop
Paul J. Porter  ....Captian Wogolman
 
George W. Bush喬治·W· 布希 George W. Bush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Saddam Hussein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A.J. Tannen  ....Army Broadcaster (scenes deleted)
Alexandra Krizman  ....Scottys Bride (uncredited)
Steven Ray Byrd  ....Military Driver / Soldier (uncredited)
Rafael Christian  ....US Soldier (uncredited)
Robert Farrior  ....Sergeant Skinner (uncredited)
Brent Lambert  ....Ann Arbor Newspaper Staff (uncredited)
John Macho  ....Jedi #2 (uncredited)
John McTasney  ....Master Sgt Kauzlarik (uncredited)
Michael J. Morris  ....Army Officer (uncredited)
Frank Powers  ....SSG Stevens (uncredited)
Brian Tester  ....U.S. Army Officer (uncredited)

相關評價

以眼殺人 以眼殺人
“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是一句俗語,直譯“盯著山羊的人們”,意思是說只要盯著山羊看就能把它殺死,意譯“以眼殺人”。看這標題就知道本片情節腦殘係數不低,一群對戰爭沒概念的美國士兵以為戰場就是動物園,每天做瑜伽練穿牆用意念殺羊,但按照《以眼殺人》原著小說作者喬恩·容森的說法,現實中還真有美國士兵想在戰場上施展穿牆術讀心術來殲敵的,戰場本就如此可笑,《以眼殺人》只是將荒誕的戰爭還原。
第一次執導筒的格蘭特·赫斯洛夫能動員喬治·克魯尼、伊萬·麥克格雷格、凱文·史派西和傑夫·布里吉斯這四位大牌男星,《以眼殺人》在荒誕不羈和腦殘的外表下一定隱藏著對戰爭超乎尋常的挖苦諷刺和嘲笑。
喬治·克魯尼和凱文·史派西各代表一支超能力軍隊,由伊萬·麥克格雷格飾演的記者撥開層層迷霧,最後雙方回合,影片漸入高潮。《以眼殺人》上映以後被北美媒體評價為近年不可多得的科恩式黑色幽默電影,它的諷刺挖苦非常高段,很多的出其不意和瞎胡鬧橋段惹得觀眾又好氣又好笑,它是在插科打諢中玩深沉,在荒誕娛樂中玩針砭時弊,在嘲諷挖苦中玩冷峻。
 
很喜歡片中伊萬小記者最後的那段獨白:“我有證據來證明黑暗勢力如何剝奪一個國家美好的夢想,扭曲它,摧毀它,當我看著當今世界的現狀,I know that now,we need to be all that we can be.”戰爭如此荒唐、沒有邏輯又沒完沒了,偏偏有人熱衷於遠程操控中,並樂於隱瞞事實,《以眼殺人》很荒誕,但恐怕現實的戰場更可笑。
最後說下《以眼殺人》非常明顯的不足,導演格蘭特·赫斯洛夫的野心太大,他讓《以眼殺人》包括了 戰爭、公路、黑色幽默、 科幻紀實等多種類型片特質,觀眾容易出現雲山霧罩等不良反應。即將在本周日的奧斯卡影帝陣營中廝殺的喬治·克魯尼和傑夫·布里吉斯本來 非常有喜感,但礙於導演未能將搞笑段子快準狠地搭在大量元素和話題上,片中60%以上的冷笑話聽的人想穿棉襖,以至於無論負責講笑話的克魯尼、史派西,還是負責嚴肅的傑夫、伊萬,看起來都像是發揮過度故作蠢狀。
 
從影片裡看來,Lyn一本正經,自信滿滿,異常的相信自己的冥想術。看著看著,不禁開始疑惑這到底是真是假?從常理上這本說不通,而電影裡的表現,不論是否是機緣巧合,但看著就像真有其事。導演估計正是往這中讓人迷惑的方向走的,只有經過這短暫的昏迷,觀眾才能在後來的解答中,得到恍然大悟的快感。
Lyn只是冰山一角,潛伏著的是美國人的陰謀。他們早已建立起一支精銳部隊,訓練他們讀心術、穿牆術,訓練方法就是瞪著眼睛看山羊。還有這些所謂超能力人士之間的勾心鬥角,互相陷害。這裡隱含的,是對美國政府那種目空一切、想達到目的的無所不用其極的鄙視,以及美軍所表現出來的可笑和荒唐,戰爭里的醜聞,軍紀之下的各種不良行為,還有軍隊里存在的權力之爭、金錢之爭。
影片最後,戰地營區裡的美軍士兵們在LSD的刺激下,集體狂歡共舞。他們撞毀了自己的堡壘,釋放了在正義和愛的名義下關押的戰俘。將戰爭的醜惡面紗,再一次的撕碎在了觀眾眼前。一手蘿蔔,一手大棒的慣用伎倆,早已為人們所厭惡。打著和平與民主的旗幟,以愛喝正義的名號,實際上卻幹著慘絕人寰、忘卻人類本性的事情,為了本國利益,就不管他國人民的生存。這不正是美國政府在伊拉克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在《以眼殺人》里,這些都以一種詼諧、黑色幽默的調調錶現出來,不那么直白不那么顯露,卻照樣將批判的銀針深刺於戰爭的身體。
整部 影片的風格偏向喜劇路線,卻糅合進了其他的類型元素,有戰爭、奇幻、 諷刺等等,其中的黑色幽默,更是脫胎於慣用此技的科恩兄弟。因此,電影裡可以看到很多讓人苦笑的東西,有單人的瘋狂,也有眾人的痴癲。正是因為熒幕下的我們並不會這樣做,所以我們才有可能也有機會去思考電影上的他們為何這樣表現,而只有在這樣的思考中,我們才能夠深入的去思考電影作者想表達什麼樣的意旨,才能真正去反省導演在電影裡想批判和指責的。
電影裡的三個主角,一個有點軟弱,一個神經兮兮,一個陰險狡詐,同時他們都還有一個共同點,好像都具有某種特異能力。這三人,有對比、有衝突、有交集,在不斷的碰撞中,擦出了很大的火花,得益於優秀的劇本和演員出眾的表演,本片的角色塑造是非常成功的。喬治·克魯尼對演這種黑色喜劇早已得心應手,本片更是遊刃有餘,搶了不少伊萬·麥克格雷格的戲。而本該由伊萬串聯起的線索,倒讓克魯尼給壓了下去。而從影片的節奏來說,除了在沙漠上的情節稍有點游離之外,整個影片實在是非常緊湊有看點的,90分鐘的片長,飽滿的非常精彩。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裡精心設定的台詞,細細體味可以感覺到,這些簡單的話語,真是將黑色幽默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嬉笑間進行批判,荒誕中喚醒世人。

2010年6月熱播電影

本月最受關注的電影中,既包括新片,也包括舊片;既包括國產電影,也包括歐美及日韓電影。
《電影社會主義》|《人間失格》|《欲望都市2》|《李小龍傳》[2010年版]|《智取威虎山》[新版電影]|《狼人》|《藍鹽》|《無人駕駛》|《伴我同行》|《人魚帝國》|《紅線》[電影]|《向著炮火》|《天龍特攻隊》|《志明與春嬌》|《冬天的骨頭》|《街舞3D》|《方子傳》|《最後的座頭市》|《前往希臘劇院》|《人獸雜交》|《殺手們》|《拍賣春天》|《打擂台》|《黑死病》|《負心人》|《大丹麥狗馬默杜克》|《美錯》|《馬文的戰爭》[電影]|《飛砂風中轉》|《不朽》[電影]|《毒太陽2》|《第36個故事》|《四頭獅子》|《台北星期天》|《被叫做爸爸的男孩》|《哈哈哈》[韓國電影]|《幻術家》|《秘密愛》|《暴風前夜》|《愉快的殺人者》|《花痕》|《穿越時空的少女》[2010年電影]|《甜蜜小謊言》|《奶奶強盜團》|《詐欺遊戲:最後的舞台》|《麻辣開鎖王》|《無言之冬》|《百夫長》|《愛麗絲的失蹤》|《搖擺畫廊》|《失敗者》[2010年電影]|《模範家庭》|《陵園路口》|《身後事》|《最偉大的》|《魔法保姆麥克菲2》|《草葉》|《水中仙》|《逃亡樂隊》|《想吹就吹,吹得響亮》|《重生男人》|《蜂蜜》|《記住我》|《拍檔偵探》|《性、毒品和搖滾樂》|《塞爾日·甘斯布:英雄人生》|《許願池艷遇》|《良醫妙藥》|《牙仙》|《香奈兒秘密情史》|《黑暗侵襲2》|《青春大反抗》|《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公主和青蛙》|《老傢伙》|《忍者刺客》|《巴里布》|《弱點》|《第51號星球》|《第四類接觸》|《驗傷》[電影]|《卡塔林·瓦嘉》|《殺人寶盒》|《以眼殺人》|《心靈廚房》|《伴侶度假村》|《時光依舊》|《生死戀》[2010年瑞典電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