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頭鎮

五頭鎮

五頭鎮位於新安縣城東北部,地處東徑112°10′至112°19′,北緯34°42′至34°49′之間,東接孟津縣,西連城關鎮,南毗磁澗鎮,北鄰倉頭鄉,東南與洛陽市郊交界。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14公里,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4公里,距洛陽市區15公里。轄27個行政村,285個自然村,343個村民組,53598口人,總面積8.9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54600畝,有回、漢兩個民族。

基本信息

區域特點

五頭鎮五頭鎮
新安縣五頭鎮位於新安縣城東北部,東鄰洛陽市孟津縣,東南與洛陽市郊區接壤,鎮域面積89.5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343個村民組,人口5.3萬。

五頭鎮交通便利,南靠310國道和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東距洛陽市區14公里,西距連霍高速新安站13公里。鎮域內縣鄉、鄉村公路四通八達,2005年全鎮掀起“村村通”公路建設高潮,工程涉及14個行政村,通車總里程達36.5公里。2006年該鎮將全面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設,屆時全鎮27個行政村將全部通上水泥路,徹底改善五頭鎮的交通狀況。

行政區劃

五頭村、河北村、仝溝村、蔡莊村、馬頭村、官嶺溝村、尚莊村、寨前村孫家坡村、倉上村、廟上村、二郎廟村、梁村、亮坪村、王府莊村、胡溝村、包溝村、馬荊扒村、寺上村、北溝村、党家溝村、神堂村、小莊村、胡張溝村望頭、大窪村

產業結構

五頭鎮五頭鎮
農業:由於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條件,五頭鎮畜牧業和林果業發達,已初步形成三大支柱產業。一是養殖業發展迅速。作為洛陽市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全鎮生豬存欄量8萬餘頭,年出欄量5萬頭;小尾寒羊存欄量5萬隻,年出欄量3萬隻。二是櫻桃種植業。五頭鎮盛產櫻桃,栽培歷史悠久,文字記載始與東漢,盛於隋唐。現已發展成為種植面積5000餘畝(其中大粒櫻桃2000畝)、10餘個品種、年產量超過百萬公斤的河南省最大的櫻桃基地,為櫻桃的系列產品開發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高效農業,以“萬元田”和七千畝綜合開發示範園為重點的蔬菜、瓜果套種模式,成為農民增收的又一重要渠道。

工業:五頭鎮工業基礎較好,門類較全,尤以耐火材料、有色金屬加工和泡桐加工最具規模。全鎮現有耐火材料企業4家,從業人員500餘人,年產各類定型製品4.5萬噸。木材加工企業6家,從業人員300餘人,產品從木條、家具、細木工板到砂光拼板、樂器音板,形成了一條龍生產。

特色經濟

五頭鎮櫻桃

五頭鎮的櫻桃種植已有1300多年歷史。由於是農家自發種植,規模小、品種少,收入也十分有限。

從2000年以後,該鎮把櫻桃種植作為農業支柱產業,加大櫻桃種植及新品種開發力度,使櫻桃種植面積擴大到1萬畝,品種達到十幾個,年收入2000多萬元。

2006年,為進一步提升櫻桃效益,該鎮針對櫻桃苗市場需求旺的形勢,建設了櫻桃育苗基地300畝,又圍繞櫻桃大力發展生態游,對通往櫻桃園的道路全部整修,高標準建設櫻桃園賓館、農家飯店30多家,還組織挖掘整理櫻桃文化內涵,舉辦櫻桃文化節,並成功申報河南省萬畝無公害櫻桃基地,使櫻桃產業由過去的單純賣果擴大到賣苗、賞花、品果,以及帶動生態游等多元化增收渠道。

2007年以來,該鎮賣櫻桃苗、櫻桃果以及發展生態游已為農戶帶來了3200多萬元的收入,與過去單純賣果相比收入增長60%。

基礎建設

五頭鎮五頭鎮鄉間大道
2006年以來,該鎮在市、縣黨委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中央提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和部署,一方面堅持最佳化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經濟,努力實現“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夯實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一方面從實施“洛陽市村村整治千村達標、百村示範工程”入手,狠抓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鎮黨委政府相繼制訂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過全鎮廣大幹群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

村容村貌整治實現新突破。針對農村普通存在的環境“髒、亂、差”現象,全鎮開展了以“三清七集中”(即清潔村莊、清潔水源、清潔家園,垃圾集中填埋、秸稈集中堆肥、建村集中擺放、村莊集中綠化、廣告集中治理、污水集中處理、殘坦斷壁集中修復)為主的村村整治,兩年多來,全鎮共出動勞動力3.2萬人次,車輛3800台次,清運垃圾3.8萬方,修建村內雨污水排放設施2.7萬米,村內空地綠化1.1萬平方主,新建垃圾池160個,新建垃圾填埋場所30個,治理、規範各類廣告、標語8780條。全鎮5個示範村基本產實現了道路硬化、房舍美化、村莊綠化、路面淨化,重點整治村基本解決髒、亂、差問題,示範村和重點整治村大部分都建立了村莊保潔長效機制,全鎮有一大批村莊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公路幹線的路容路貌整治實現新突破。對幹線公路(楊郭路、下川路、五神路、神望路、五包路)進行“一拆二清三規範”即:拆除道路兩側違章和有礙觀瞻的建築物,清除道路兩側垃圾,清理廣告,規範公路交通標誌牌,、標線及安全標誌牌,基本做到“五到位”,即邊溝完善到位,路面平整到位,路側垃圾清理到位,林木花帶補植補栽到位,路牌路標安裝到位。加強路政管理,成立了50人公路養成護公司,建立和完善路容路貌長效管理機制。全鎮共拆除公路兩側違章建築147處、2870平方米,清除垃圾6000餘主,清理占道經營集市4處,清理廣告標語800多條,規範各類標誌牌18塊,疏通、整治道路邊溝36公里,補修綠化帶7500米,新栽植樹木10800棵,沿幹線公路兩側房屋粉刷48萬平方米,主要幹線公路路容路貌明顯改觀。

五頭鎮五頭鎮
村莊建設規劃實現新突破。按照“規劃先行,適度超前,分步產實施”的原則,突出規劃的先導作用。在市縣領導和支持下,對示範村和整治村免費進行詳細規劃,對一般村莊進行控制性規劃,繪製控制性規劃圖,使村莊建設有所遵循。該鎮已完成村莊建設規劃5個,示範村和重點整治村基本規劃完畢,其餘大部村基本完成控制規劃。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突破。兩年多來,全鎮累計投資230萬元,建設完善了養馬水庫、瞬王廟水庫、仝溝水塘的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安全飲水工程6處,解決飲水安全4720人,改造中低產田500畝,改善灌溉面積1200畝,發展節水灌溉500公里;投入532萬元,硬化通組通戶道路56公里;新建農村戶用沼氣3800座,成立沼氣服務協會(站)12個;對全鎮229戶687間農村困難民眾的危土窯洞和危土坯房進行改造,已完成91%的改造任務。

社區服務

五頭鎮五頭鎮
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初見成效,辦公場所、辦公用具用品、辦公人員都已安置到位,投入使用。在行政村建設以村部、衛生室、計畫生育服務室、多功能學校、民調治安警務室、連鎖超市、健身活動場所等為主要內容的社區服務中心。已建成鄉級便民服務中心1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8個。其中新建、改建村部12個、81間,新建文化大院11個、72間,新建超市、商店25個、2780平方米,新建培訓場所10處、1.5萬平方米。通過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改變了農民的生活方式,民眾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有社區服務中心的村莊,農村小病不出村,購物進超市,休閒有廣場,文娛有場所,大大地提高了農民民眾的生活質量。

黨風廉政建設

五頭鎮五頭鎮
一、召開一次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民主生活會,深刻剖析內心深處的不健康思想,為保持思想健康築牢防線。

二、充分發揮鎮村廉政監督員的監督作用,使領導幹部的一言一行致力於監督之下。

三、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廉政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

四、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組織黨員領導幹部收看反腐倡廉警示片,使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接受教育。從而使該鎮的黨員領導幹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不斷為黨和人民建立新的業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