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文化

中醫藥文化

中醫藥文化是由上海中醫藥大學主辦的醫藥類科技期刊,刊名由全國著名中醫藥學家裘沛然教授題寫。本刊原名為《醫古文知識》,2006年1月正式更名為《中醫藥文化》(雙月刊)。

基本信息

簡介

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傳統醫藥,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汲取中華文化營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醫藥文化,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如何傳承、弘揚、保護、發展中醫藥文化,使其煥發新光彩和新魅力,是一項事關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性課題。
備受關注的《中醫藥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發布。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背景下,中醫藥文化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

歷史

中醫藥文化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在距今約100萬年前的“原始群”時代,人類為了同疾病作鬥爭,在採集野果、種子和植物根莖的過程中,經過無數次的嘗試,逐漸認識到哪些植物可以治病,初步積累了一些關於植物藥的知識。進入氏族公社以後,狩獵和捕魚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來源,又發現一些動物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這樣,又使人類認識了一些動物藥。到了氏族公社後期,原始農業有了較大發展。人類定居下來後,在栽培植物的過程中,有條件對農作物和周圍植物進行長期細緻的觀察和嘗試,認識了更多的植物藥。古人所說:“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藥食同源”就是中醫藥早期產生的概括。夏代有了酒,商代發明了湯液,開始了中藥的套用。,出現了食醫、疾醫、瘍醫、獸醫的分工,又把中藥的套用推進了一步。春秋戰國時期,已有記載藥物研究的早期文獻,中醫藥理論體系開始形成。秦漢時期,產生了藥物學專著,中醫藥學理論體系初步建立。東漢末年的著名醫藥學家華佗,創製了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開創了麻醉藥用於外科手術的先河。兩晉、南北朝出現了成藥和總結藥材加工炮製技術的專著,構成了中藥的三大部分(藥材、飲片和成藥)的雛型。唐、宋、元時期,國家組織編訂了具有藥典性質的藥學專著,向全國頒行。到了明清時期,中醫藥經過幾千年的積累,不斷得到豐富,產生了《本草綱目》這樣的藥學專著,使中醫藥學達到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特色

中醫是以哲學、宇宙觀、生命觀為基礎,重視人與自然的關係,“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整體觀念,辨證論治,“望、聞、問、切”,重視“脈象”的變化;中藥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有毒無毒、複方配伍、加工炮製等特點。

藥性

中藥的藥性主要有四氣五味,四氣指的是:寒熱溫涼;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鹹。寒性方面:寒>涼,熱性方面:熱>溫。每味中藥都有四氣五味,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沒有什麼規律。只是使用過程中必須遵循:寒則熱之,熱則寒之。

期刊

宗旨

《中醫藥文化》封面
中醫藥文化的辦刊宗旨是:傳承中醫藥文化精粹,提升中醫藥工作者素養,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

欄目

設有“理論研究”、“醫派源流”、“汲古書齋”、“文博天地”、“醫方賞析”、“文化語絲”、“養生旨趣”、“文壇醫事”、“醫院文化”、“醫界春秋”、“藥業名家”等欄目。

發行

開本:大16開 刊期:雙月刊 頁數:每期48頁。

注意事項

經核實中醫藥文化在其主辦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華中醫藥學會網站並未發布稿約和相關徵稿信息,請直接與期刊聯繫。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蔡倫路1200號上海中醫藥大學,郵編:201203。

圖書

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脈經》,《針灸甲乙經》,《雷公炮炙論》,《新修本草》,以及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國家組織編制的藥局方),宋代的《小兒藥證直訣》(以原本形成並保存下來的兒科專著),《洗冤集錄》(法醫學專著),元代的《敖氏傷寒金鏡錄》(舌診專著)。
本草綱目
值得一提是明代偉大的藥物學家李時珍,經過30年時間寫成150萬字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全書分為16部62類,載藥1892種,附方1.11萬個,附圖1000多幅。出版後的300多年間,國內刊印版本80餘種。出版後譯成拉丁文、日文、英文、法文、德文和俄文等各種版本,對世界的醫藥學、植物學、動物學、化學、礦物學、地質學、農學等自然科學和天文學及地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清代的醫藥學家趙學敏編著的《本草綱目拾遺》,載藥921種,其中761種為《本草綱目》尚未記載的。書中記載了失傳的17世紀《白猿經》制射網膏法,用草鳥為原料,反覆提煉,最後得到冰狀結晶。這是我國提取生物鹼(鳥頭鹼)的最早記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