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曼蘇丹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曼蘇丹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曼蘇丹國大使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曼蘇丹國的代表機關,地址Embassy District in Khuwair, Muscat, Oman,現任大使李凌冰。

基本信息

機構設定

政治新聞處

辦公室

領事部

武官處

經商處

中阿關係

中國同阿曼的交往源遠流長,阿曼是古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國家。古代阿拉伯商人將產自阿曼的乳香、沒藥等運往中國,絲綢之路因此又被稱為“香料之路”。公元7世紀,阿曼著名航海家阿布歐拜德·卡塞姆(《一千零一夜》中辛巴達的原型)從阿曼港口城市蘇哈爾出發,駕駛木帆船成功航行至中國廣州,成為載入中國史書的第一位阿拉伯人。公元15世紀,明代航海家鄭和率船隊三次到訪阿曼。

1978年5月25日,中國同阿曼建交。建交後,兩國關係發展順利,各領域合作不斷拓寬。

兩國高層交往密切。近年來,中方訪阿的主要有: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2010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2011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2012年2月),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2014年1月)等。阿方訪華的主要有:國家委員會主席蒙澤里(2010年7月出席上海世博會阿曼國家館日),國家委員會副主席薩伊德(2010年5月),外交事務主管大臣阿拉維(2014年6月赴華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法務大臣賽義迪(2015年4月赴華出席亞非法協第54屆年會),杜庫姆經濟特區管委會主任賈比利(大臣級,2015年9月赴華出席中阿博覽會)等。

兩國經貿合作發展順利。中國現已是阿曼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原油出口對象國,阿曼是中國在西亞北非地區的第四大貿易夥伴和全球第四大原油進口來源國。2014年中阿雙邊貿易額258.6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20.7億美元,進口237.9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12.7%、8.6%和13.1%。中方出口主要為機電產品、鋼鐵及其製品、高新技術產品、紡織品等;進口主要為原油。2014年,中方從阿曼進口原油2987萬噸,同比增長17.3%。

阿方支持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於2014年8月正式宣布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意向創始成員國,是第一批宣布加入亞投行的國家。中國招商局集團同阿曼國家公共儲備基金及坦尚尼亞政府三方合作建設的坦尚尼亞巴加莫約港於2015年11月動工。

兩國其他領域交往發展順利。2008年4月,北京奧運會火炬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成功傳遞,馬斯喀特成為北京奧運火炬境外傳遞中唯一的阿拉伯國家城市。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後,阿曼政府向中國提供大量物資援助並在四川廣元市建設“阿曼援建村”。2009年6月起,中國在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海軍護航編隊多次在阿曼薩拉拉港實施綜合補給、人員休整,阿方提供了大力協助。

歷任大使

袁魯林(1979.04-1985.03)

管子懷(1985.04-1987.06)

臧士雄(1987.03-1992.10)

張志祥(1992.07-1996.11)

王小莊(1996.08-2000.07)

趙學昌(2000.04—2003.02)

鄧紹勤(2002.08—2006.10)

潘偉芳(2006.11—2010.12)

吳久洪(2010.12—2014.10)

於福龍(2014.10—2018.10)

李凌冰(2018.12- ),2018年12月7日抵達阿曼履新。

阿曼概況

阿曼蘇丹國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南部。與阿聯、沙特、葉門接壤,瀕臨阿曼灣和阿拉伯海。海岸線長3165公里。沙漠占陸地總面積的82%,山區占15%,沿海平原占3%。除東北部山地外,均屬熱帶沙漠氣候。全年分兩季,5月至10月為熱季,氣溫達40℃以上;11月至翌年4月為涼季,平均溫度約24℃。年均降水量97毫米。沿海地區濕度常年保持在50%以上。

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廣泛進行海上和陸路貿易活動,並成為阿拉伯半島的造船中心。公元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1世紀末獨立。1429年,伊巴德教派確立在阿曼的統治。1507年,阿曼遭葡萄牙入侵併長期被其殖民統治。1649年,阿曼當地人推翻葡萄牙統治,建立亞里巴王朝。1742年,阿曼被波斯人入侵。18世紀中葉,阿曼人趕走波斯人,建立賽義德王朝,取國名為“馬斯喀特蘇丹國”,成為當時印度洋沿岸實力較強的國家之一,勢力一度擴張到東非沿海的桑給巴爾等地區。1856年,時任蘇丹賽義德·本·蘇爾坦去世後,其兩個兒子分別掌管阿曼本土和東非屬地。1861年,兩地分裂。1871年,英國入侵阿曼本土,迫使其接受不平等條約。1913年,阿曼山區部落舉行反英起義,建立“阿曼伊斯蘭教長國”。1920年,英國殖民者同“教長國”簽訂《錫卜條約》,承認其獨立,阿曼就此分為“馬斯喀特蘇丹國”和“阿曼伊斯蘭教長國”兩部分。1955年12月,英國殖民者同其扶持的“蘇丹國”軍隊攻占“教長國”首都尼茲瓦,當地抵抗力量撤入山區,並於1957年7月再次發動反英起義,但最終遭英軍大規模鎮壓而失敗。1967年,“馬斯喀特蘇丹國”蘇丹賽義德·本·泰穆爾在英國支持下統一阿曼全境,改國名為“馬斯喀特和阿曼蘇丹國”。1970年7月23日,泰穆爾蘇丹獨子卡布斯迫使其父遜位。卡布斯蘇丹登基,改國名為“阿曼蘇丹國”並沿用至今。1973年,在卡布斯蘇丹要求下,英國軍隊撤出阿曼。

中國駐外大使館名錄

大使館是一國在建交國首都派駐的常設外交代表機關。大使館代表整個國家的利益,全面負責兩國關係,館長是大使,由國家元首任命並作為國家元首的代表履行職責。大使館的首要職責是代表派遣國,促進兩國的政治關係,其次是促進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軍事等方面的關係,使館同時具有領事職能。促進兩國關係和人民間的往來是領事館的重要職責,但其最主要的職責是領事工作,比如:維護本國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向本國公民頒發或延期護照、向外國公民頒發籤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湯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黑山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海地商代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典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牙買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克蘭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拿大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富汗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蒙古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紐西蘭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薩摩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士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韓民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挪威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喬治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卡達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科威特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荷蘭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丹麥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貝多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格瑞那達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林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緬甸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以色列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哈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智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希臘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剛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多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哥斯大黎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伊拉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墨西哥合眾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安哥拉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葡萄牙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尼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菲律賓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奧地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布地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突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干達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約旦哈姆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拉威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席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尚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蒲隆地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維德角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根廷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厄利垂亞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立陶宛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爾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喀麥隆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匈牙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義大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他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其頓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幾內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肯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西班牙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黎巴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盧森堡大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土耳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盧安達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利南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芬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拿馬貿易代表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俄羅斯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捷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丹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多米尼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冰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納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葉門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曼蘇丹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古巴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比利時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葛摩聯盟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賴索托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土庫曼斯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秘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貝寧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摩洛哥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查德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中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高棉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獅子山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札那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爾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賽普勒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辛巴威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拉脫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莫三比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亞美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摩爾多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洛伐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萬那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象牙海岸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模里西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西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玻利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厄瓜多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斐濟群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里巴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哥倫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克羅地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納米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安提瓜和巴布達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賴比瑞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地夫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汶萊達魯賽蘭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白俄羅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保加利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亞塞拜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沙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爾吉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剛果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內加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幾內亞比索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赤道幾內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蓋亞那合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拉圭東岸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辦事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及利亞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大使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