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喀麥隆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喀麥隆共和國大使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喀麥隆共和國的國家代表機關。

簡介

駐喀麥隆共和國大使館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CAMEROON

大使:魏文華(Weiwenhua)

地址:NOUVEAUBASTOS,YAOUNDE,CAMEROUN,B.P.1307

歷任大使

大使姓名 任期

趙行志 (1971.08—1974.05)

魏寶善 (1974.09—1981.01)

苗九銳 (1981.07—1984.11)

施乃良 (1985.03—1988.04)

申連瑞 (1988.08—1992.12)

張龍寶 (1992.12—1995.07)

祝有容 (1995.11—1998.09)

高如銘 (1998.09—2000.10)

許孟水 (2000.12—2003.12)

王四法 (2004.01—2007.07 )

黃長慶 (2007.08-2010.01)

薛金維 (2010.02—2012.08)

沃瑞棣  (2012.08—2015.01)

魏文華  (2015.01—  )

國家概況

(最近更新時間:2010年06月07日)

國名:喀麥隆共和國(TheRepublicofCameroon,LaRépubliqueduCameroun)。

面積:475442平方公里。

人口:1940萬。約有200多個民族,主要有富爾貝族、巴米累克族、赤道班圖族(包括芳族和貝蒂族)、俾格米族、西北班圖族(包括杜阿拉族)。法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約有200種民族語言,但均無文字。南部及沿海地區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占占全國人口的40%);內地及邊遠地區信奉拜物教(占40%);富爾貝族和西北部一些民族信奉伊斯蘭教(約20%)。

首都:雅溫得(YAOUNDE),人口167萬(2008年)。年均氣溫24.9℃,降雨量1299毫米,降雨期133天。

國家元首:總統。

重要節日:國慶節:5月20日;獨立紀念日:1月1日;統一紀念日:10月1日。

簡況:位於非洲中西部,西南瀕幾內亞灣,西接奈及利亞,東北界查德,東與中非共和國、剛果(布)為鄰,南與加彭、赤道幾內亞毗連。海岸基準線長360公里。西部沿海和南部地區為赤道雨林氣候,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4-28℃。

公元5世紀起外來部族大量遷入,並先後形成一些部落王國和部落聯盟。1884年淪為德國的“保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喀東、西部分別被法、英軍隊占領。1922年國際聯盟將東、西喀麥隆分交法、英“委任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國將東、西喀分交法、英“託管”。1960年1月1日法託管區根據聯合國決議獨立,成立喀麥隆共和國,阿赫馬杜·阿希喬出任總統。1961年2月,英託管區北部和南部分別舉行公民投票,6月1日北部併入奈及利亞,10月1日南部與喀麥隆共和國合併,組成喀麥隆聯邦共和國。1972年5月20日,喀公民投票通過新憲法,取消聯邦制,成立中央集權的喀麥隆聯合共和國。 1982年11月阿希喬辭職,保羅·比亞繼任總統。1984年1月改國名為喀麥隆共和國。

【資源】礦產資源較豐富。已探明的主要礦藏有:鋁礬土(儲量為11億噸以上,礬土品位為43%,矽石品位為3.4%)、鐵礦(約3億噸)、金紅石(約300萬噸,鈦含量92%至95%)。此外還有錫石礦、黃金、鑽石、鈷、鎳等以及大理石、石灰石、雲母等非金屬礦產。森林面積2200多萬公頃,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2%,可供開採面積1690萬公頃以上,木材蓄積總量40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可利用的水力資源達2080億立方米,占世界水力資源的3%。石油儲量估計為1億多噸,天然氣儲藏量約5000多億立方米。

【農林牧漁業】喀素有“中部非洲糧倉”之稱,近年來農業生產穩步增長。全國60%的勞動力從事農業。主要糧食作物有小米、高粱、玉米、稻穀、薯類、芭蕉等。主要經濟作物有可可、棉花、咖啡、香蕉、油棕等,系世界第六大可可生產國。90年代以來,由於政府實施新農業政策,農業生產持續發展,糧食自給水平提高。政府出台了全國農業推廣和研究計畫,旨在推廣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建立有效的農產品銷售網,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同中國的關係

中喀1971年3月26日建交,兩國關係發展順利。中方訪喀的有:國家主席胡錦濤(2007年)、總理李鵬(1997年)、總理朱鎔基(2002年)、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2010年)等。喀方訪華的有:總統阿希喬(1973年、1977年)、總統比亞(1987年、1993年、2003年、2006年11月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

2008年2月,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家瑞訪問喀麥隆。9月,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齊續春和全國青年聯合會主席楊岳分別訪問喀麥隆。11月,監察部高級監察專員吳玉良訪問喀麥隆。

5月,中國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比亞總統向國家主席胡錦濤發來慰問函。8月,比亞總統就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向胡錦濤主席發來賀電。10月,比亞總統就“神州”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向胡錦濤主席發來賀電。

9月19日,喀麥隆新任駐華大使馬丁·姆帕納(MartinMPANA)向胡錦濤主席遞交國書。

兩國文化、體育等領域交流活躍。2008年,由中國舞蹈教師培訓的喀麥隆國家舞蹈團兩次來華訪問演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赴喀麥隆演出。8月,喀麥隆文化部長阿瑪·圖圖·穆納(AmaTutuMUNA)訪華,雙方簽署了《中喀文化協定2008-2010年執行計畫》;喀麥隆運動與體育教育部長埃佐阿·奧古斯丁(EdjoaAUGUSTIN)率33名運動員參加北京奧運會。

2010年5月,胡錦濤主席特使、文化部部長蔡武赴喀出席喀麥隆獨立50周年慶典。

2009年中國與喀麥隆進出口貿易總額為8.1億美元,同比下降5.2%。其中,中國出口4.1億美元,同比增長9.6%;進口4億美元,同比下降17%。

信箱號碼:B.P.1307Yaoundé。電話:22210083,國家號:237電傳:AMBCHINE8821KN。傳真:22214395。駐杜阿拉領事: 張玉森。領館電話:3426276。傳真:3426214。

喀麥隆駐華大使: 馬丁·姆帕納(MartinMpana)。館址:北京市三里屯東5街7號。電話:65321828。傳真:65321761。

喀麥隆同台灣有貿易往來。2008年喀對台出口994.19萬美元,從台進口633.3萬美元。

中國駐外大使館名錄

大使館是一國在建交國首都派駐的常設外交代表機關。大使館代表整個國家的利益,全面負責兩國關係,館長是大使,由國家元首任命並作為國家元首的代表履行職責。大使館的首要職責是代表派遣國,促進兩國的政治關係,其次是促進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軍事等方面的關係,使館同時具有領事職能。促進兩國關係和人民間的往來是領事館的重要職責,但其最主要的職責是領事工作,比如:維護本國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向本國公民頒發或延期護照、向外國公民頒發籤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湯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黑山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海地商代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典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牙買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克蘭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拿大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富汗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蒙古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紐西蘭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薩摩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士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韓民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挪威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喬治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卡達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科威特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荷蘭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丹麥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貝多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格瑞那達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林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緬甸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以色列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哈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智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希臘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剛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多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哥斯大黎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伊拉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墨西哥合眾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安哥拉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葡萄牙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尼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菲律賓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奧地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布地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突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干達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約旦哈姆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拉威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席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尚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蒲隆地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維德角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根廷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厄利垂亞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立陶宛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爾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喀麥隆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匈牙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義大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他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其頓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幾內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肯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西班牙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黎巴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盧森堡大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土耳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盧安達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利南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芬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拿馬貿易代表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俄羅斯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捷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丹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多米尼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冰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納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葉門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曼蘇丹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古巴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比利時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葛摩聯盟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賴索托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土庫曼斯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秘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貝寧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摩洛哥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查德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中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高棉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獅子山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札那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爾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賽普勒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辛巴威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拉脫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莫三比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亞美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摩爾多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洛伐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萬那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象牙海岸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模里西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西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玻利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厄瓜多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斐濟群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里巴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哥倫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納米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安提瓜和巴布達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賴比瑞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地夫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汶萊達魯賽蘭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白俄羅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保加利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亞塞拜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沙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爾吉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剛果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內加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幾內亞比索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赤道幾內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蓋亞那合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拉圭東岸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辦事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及利亞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大使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