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的地址在斯里蘭卡科倫坡七區佛光路381A號。

基本信息

楊秀萍大使簡歷

楊秀萍,女,江蘇人,1980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

楊秀萍大使楊秀萍大使

1980—1985外交部新聞司科員、隨員
1985—1988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中文科隨員、三秘
1988—1993外交部新聞司三秘、副處長
1993—1996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二秘、一秘
1996—1997外交部新聞司一秘、處長
1997—1998外交部新聞司參贊
1998—2002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參贊、新聞發言人
2002—2004駐紐西蘭奧克蘭總領館總領事
2005—2008駐立陶宛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2009—駐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兼駐馬爾地夫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講英語、法語。
已婚,有一女。

使館地址

使館地址:斯里蘭卡科倫坡七區佛光路381A號
381A,BauddhalokaMawatha,Colombo7,SriLanka

中斯關係簡況

雙邊政治關係

中斯友好交往歷史悠久。斯里蘭卡史稱師(獅)子國或僧伽羅國。公元410年,晉代高僧法顯從印度赴斯遊學,取回佛教經典並著有《佛國記》一書。明代航海家鄭和多次抵斯。15世紀,斯一王子訪華,回國途中在福建泉州定居,被明朝皇帝賜姓為世,其後代現仍在泉州和台灣定居。斯淪為西方殖民地後,中斯關係一度中斷。
1950年斯承認新中國。1957年2月7日兩國建交。中斯一直保持著友好關係,高層往來不斷。周恩來總理(1957、1964)、全國人大常委會鄧穎超副委員長(1977)、耿飈副總理(1978)、黃華副總理兼外長(1981)、吳學謙國務委員兼外長(1985)、李先念主席(1986)、李鵬總理(1990)、錢其琛副總理兼外長(1994)、全國人大常委會陳慕華副委員長(1997)、全國政協李瑞環主席(1999)、朱鎔基總理(2001)、全國政協賈慶林主席(2003)、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吳官正書記(2004)、溫家寶總理(2005)、唐家璇國務委員(2006)訪斯。斯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1961、1972)、總統賈亞瓦德納(1984)、總理普雷馬達薩(1979、1988)、總理維傑通加(1989)、外長卡迪加馬(1995、1998、2004)、總統庫馬拉通加夫人(1996、2005)、總理維克拉馬辛哈(2003)、總理維克拉馬納亞克(2006、2008)、議長羅庫班達拉(2006)、外長薩馬拉威拉(2006)、總統拉賈帕克薩(2007、2008年4月、2008年8月)訪華。
2007年是中斯建交50周年暨“中斯友好年”,兩國成功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雙邊關係繼續健康、順利發展。兩國高層互訪頻繁,各領域合作不斷擴大。2月26日至3月4日,斯總統拉賈帕克薩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胡錦濤主席與拉會談,全國人大常委會吳邦國委員長和溫家寶總理分別會見,全國政協賈慶林主席與拉共同出席中斯建交50周年暨“中斯友好年”慶祝招待會。拉賈帕克薩總統代表斯政府和人民向中國政府和人民贈送了一頭小象、一尊佛像和一副眼角膜。4月,李肇星外長出席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峰會期間,與拉賈帕克薩總統簡短會見。6月,楊潔篪外長在出席亞洲合作對話第六次外長會議後,會見斯外長波格拉加馬。10月,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訪問斯里蘭卡,雙方簽署漢班托塔港口發展項目協定。12月,建設部部長汪光燾訪問斯里蘭卡,斯總理維克拉馬納亞克會見,城市發展部長古納瓦德納等與其會談。斯外長波格拉加馬來華出席斯駐上海領館開館儀式。
2008年兩國各層次互訪頻繁。
斯政府一貫奉行對華友好政策,長期以來在台灣、西藏、人權等問題上給予中國堅定支持。兩國在許多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擁有廣泛共識,合作良好。2008年3月12日,斯里蘭卡外交部發表題為“斯里蘭卡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灣獨立”的聲明稱,斯里蘭卡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灣獨立”以及以台灣名義加入任何國際或地區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月25日,斯里蘭卡外交部就“3·14”拉薩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發表公開聲明,重申斯政府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支持中國的領土完整,反對將北京奧運政治化。

雙邊經貿關係

1952年,斯在兩國未建交的情況下,不顧美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封鎖,同中國簽訂了米膠貿易協定,開創了兩國友好經貿合作史。
1953年至1982年,中斯貿易為記帳貿易。1983年,兩國貿易開始以現匯方式結算。2007年,雙邊貿易額14.33億美元,同比增長25.5%;其中中國出口13.85億美元,進口0.48億美元,分別增長25.1%和37.8%。2001年至2007年雙邊貿易額統計如下(單位:萬美元):
目前,中國從斯主要進口產品有橡膠及其製品、紅茶、寶石和椰油等,主要出口產品有紡織品、機電產品、建材、小五金、醫藥等。中國一些名牌產品,如海爾、輕騎機車等進入斯市場。
中國從1957年起向斯提供經濟技術援助,用於援建班達拉奈克國際會議大廈、國家藝術劇院等項目。2004年底印度洋海嘯發生後,中國政府向斯提供海嘯專項援助,免除斯一批到期債務,並派醫療隊赴斯開展救援工作。民間亦踴躍捐款,援建了“中斯友誼村”和“紅十字村”。2008年,中國政府援助斯里蘭卡建設的的項目進展順利。5月,斯里蘭卡國家表演藝術劇院正式開工;6月,斯里蘭卡貝魯沃漁港舉行啟用儀式。
中斯互利經濟合作始於1982年。截至2007年9月底,中國在斯累計簽訂承包工程與勞務合作契約額23.6億美元,完成營業額9.25億美元。
截至2007年9月底,中國在斯直接投資金額1608萬美元,斯來華投資項目44個,實際投資1466萬美元。

其他領域交流與合作

中斯文化、教育、旅遊、航空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2005年8月,雙方就斯在上海設立領事館以互換照會形式達成協定。同月,兩國文化部簽署文化合作協定,兩國教育部就在斯建孔子學院簽署諒解備忘錄。2003年4月,斯正式成為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遊目的地國。2006年,我首站赴斯0.7萬人次,同比增長41.8%。2005年8月,兩國旅遊部門簽署旅遊合作諒解備忘錄。2003年8月,上海市與斯首都科倫坡市結為友好城市。2005年4月,海南省與斯南方省建立友好省際關係。6月,斯航空公司開通兩國首都間直航。2007年5月,斯里蘭卡孔子學院在斯凱拉尼亞大學成立。12月,斯駐上海領館開館,2008年1月升格為總領館。

中國公民赴斯里蘭卡須知

簽證須知

除了以短期(一個月)旅遊為目的外,中國公民抵斯前須申請並持有斯有效簽證。斯對我公民的簽證種類及其收費如下:
簽證種類入境次數 簽證費(單位:人民幣)
 A.旅遊△一次(落地簽證,可停留一個月)免費
△3個月多次450
△3-12個月多次 450
 B.訪問△一次 150
△3個月多次  450
△3-12個月多次  450

入境須知

中國公民進入斯里蘭卡邊防時,須填交入境卡。該卡一般在赴斯飛機抵達前由乘務員發放給乘客填寫。

海關規定

外國人入境攜帶少量的個人用品,不繳關稅。入境者或申報走紅色通道,或走綠色通道。對於可疑者,海關官員可要求其走紅色通道,以便接受檢查。活體動物、植物、鳥類等限量入境,且須經檢疫。

醫療條件和醫療保險須知

所有地區和城市都設有政府醫院或門診室,斯公民享受免費醫療。在城市還有眾多的私人診所、醫院。全國有醫院563所。  各類保險公司設有不同種類的醫療保險,自願投保。

治安狀況

由於20年的戰亂,斯治安狀況不穩定,各類案件時有發生。中國公民需注意自身和財物安全。

交通安全等

斯機動車輛靠左行駛。交通路況總體較差。計程車多為三輪摩托,車主全為個體經營者。提醒來斯的中國公民注意交通安全。

氣候和自然災害

斯里蘭卡屬熱帶氣候,除山地外,終年炎熱。沿海地區全年平均氣溫為27℃,而山區低於19℃。西南季風將雨帶入斯西南部,東北季風將雨帶入東北部,年降水量為750-2000毫米。
沿海地區漸被海浪侵蝕,北部地區由於樹木砍伐而偶遇洪澇災害,東北部有時遭受熱帶風暴。

斯里蘭卡簡況

國名 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THEDEMOCRATICSOCIALISTREPUBLICOFSRILANKA)。
面積 65610平方公里。
人口 1988萬(2006年)。僧伽羅族占74%,泰米爾族18%,摩爾族7%,其他1%。僧伽羅語、泰米爾語同為官方語言和全國語言,上層社會通用英語。居民69%信奉佛教,15%信奉印度教,8%信奉基督教,7%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 科倫坡(COLOMBO),人口234.2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8℃。
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 總統馬欣達·拉賈帕克薩(MAHINDARAJAPAKSA),2005年11月就職。
重要節日 獨立日:2月4日(1948年)。
簡況南亞次大陸南端印度洋上的島國,西北隔保克海峽與印度半島相望。接近赤道,終年如夏,年平均氣溫28℃。各地年平均降水量1283-3321毫米不等。風景秀麗,素有“印度洋明珠”之稱。
2500年前,來自北印度的雅利安人移民至錫蘭島建立僧伽羅王朝。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來島弘揚佛教,受到當地國王歡迎,從此僧伽羅人擯棄婆羅門教而改信佛教。公元前2世紀前後,南印度的泰米爾人也開始遷徙並定居錫蘭島。從5世紀至16世紀,島內僧伽羅王國和泰米爾王國之間征戰不斷。16世紀起先後被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統治。18世紀末成為英國殖民地。1948年2月獲得獨立,定國名錫蘭。1972年5月22日改稱斯里蘭卡共和國。1978年8月16日改國名為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政治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享有任命總理和內閣其他成員的權力。2005年,舉行第五屆總統選舉。執政的自由黨候選人、時任總理馬欣達·拉賈帕克薩勝出,於11月19日宣誓就職,任期6年。11月21日,拉賈帕克薩總統任命拉特納西里·維克拉馬納亞克(RATNASIRIWICKRAMANAYAKA)為政府總理。維同日宣誓就職,第二次出任總理。
【行政區劃】分9個省和25個縣。9個省為西方省、中部省、南方省、西北省、北方省、北中省、東方省、烏瓦省和薩巴拉加穆瓦省。
【司法機構】由三部分組成:法院,包括最高法院、抗訴法院、高級法院和地方法院等;法務部,負責司法行政工作;司法委員會,負責法院人事和紀律檢查。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南達·席爾瓦(S.NANDASILVA)。
【資源】主要礦藏有石墨、寶石、鈦鐵、鋯石、雲母等。石墨、寶石、雲母等已開採。漁業、林業和水力資源豐富。
【工業】主要有紡織、服裝、皮革、食品、飲料、菸草、造紙、木材、化工、石油加工、橡膠、塑膠和金屬加工及機器裝配等工業,大多集中於科倫坡地區。2007年工業產值6351.99億盧比,增長7.6%,占GDP28.5%。
【農業】可耕地面積400萬公頃,已利用200萬公頃。農業人口(包括林、牧、漁業)占全國總人口的72.2%。主要作物為茶葉、橡膠、椰子等。2007年農業產值2655.86億盧比,增長3.3%,占GDP11.9%。
【服務業】是斯經濟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產值13316.02億盧比,增長7.1%,占GDP59.6%。
【旅遊業】遊客主要來自歐洲、印度、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斯內戰曾一度影響旅遊業,但自和平進程取得進展以來,遊客人數有所回升。斯2003-2005連續三年年到訪外國遊客數量突破50萬人。2005年底,斯政府軍與“猛虎”衝突加劇對旅遊業造成一定衝擊。2006年,遊客人數55.96萬,創收4.1億美元。2007年,遊客人數49.4萬,創收3.85億美元。
【交通運輸】有公路2.8萬公里,鐵路1944公里。主要港口有科倫坡、高爾和亭可馬里。科倫坡機場為國際機場。斯里蘭卡航空公司經營國際航空業務。
【財政金融】2007年財政收入5650億盧比,財政支出8406億盧比,財政赤字2756億盧比。
【對外貿易】實行自由外貿政策,除石油由政府控制外,其他商品均可自由進口。主要出口商品有紡織品、服裝、茶葉、橡膠、椰子和石油產品。近年來,出口貿易結構發生根本變化,由過去的農產品為主轉變為以工業產品為主。主要出口對象是美國、英國、印度、德國、比利時、日本等,主要進口對象有印度、新加坡、香港、伊朗等。

中國駐外大使館名錄

大使館是一國在建交國首都派駐的常設外交代表機關。大使館代表整個國家的利益,全面負責兩國關係,館長是大使,由國家元首任命並作為國家元首的代表履行職責。大使館的首要職責是代表派遣國,促進兩國的政治關係,其次是促進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軍事等方面的關係,使館同時具有領事職能。促進兩國關係和人民間的往來是領事館的重要職責,但其最主要的職責是領事工作,比如:維護本國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向本國公民頒發或延期護照、向外國公民頒發籤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湯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黑山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海地商代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典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牙買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克蘭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拿大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富汗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蒙古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紐西蘭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薩摩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士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韓民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挪威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喬治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卡達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科威特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荷蘭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丹麥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貝多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格瑞那達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林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緬甸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以色列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哈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智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希臘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剛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多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哥斯大黎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伊拉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墨西哥合眾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安哥拉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葡萄牙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尼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菲律賓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奧地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布地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突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干達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約旦哈姆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拉威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席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尚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蒲隆地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維德角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根廷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厄利垂亞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立陶宛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爾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喀麥隆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匈牙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義大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他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其頓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幾內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肯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西班牙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黎巴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盧森堡大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土耳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盧安達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利南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芬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拿馬貿易代表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俄羅斯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捷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丹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多米尼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冰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納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葉門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曼蘇丹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古巴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比利時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葛摩聯盟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賴索托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土庫曼斯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秘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貝寧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摩洛哥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查德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中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高棉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獅子山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札那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爾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賽普勒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辛巴威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拉脫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莫三比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亞美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摩爾多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洛伐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萬那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象牙海岸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模里西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西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玻利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厄瓜多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斐濟群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里巴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哥倫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納米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安提瓜和巴布達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賴比瑞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地夫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汶萊達魯賽蘭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白俄羅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保加利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亞塞拜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沙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爾吉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剛果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內加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幾內亞比索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赤道幾內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蓋亞那合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拉圭東岸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辦事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及利亞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大使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