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前身是原中國農商部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創建於1929年。研究所現有職工124人,科技人員96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研究員21人,副研究員15人、高級工程師19人。有博士生13人,碩士生26人,另有博士後3人。

研究重點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是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兩門基礎學科的專門研究機構,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研究所設有三個研究室和一個研究中心,即古低等脊椎動物研究室、古哺乳動物研究室、古人類及舊石器研究室和周口店古人類研究中心,主要研究脊椎動物起源、演化和分類,建立和完善中國及全球年代地層系統,探討生物與環境的協同演化關係;研究古人類體質特徵、行為特點和舊石器技術與文化,探索人類的起源和進化,重建早期人類演化遷徙和文化發展的歷史;開展周口店遺址的綜合研究工作。古脊椎動物與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古人類研究所為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建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作為國家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學研究中心,標本的採集和收藏是極其重要的工作,也是研究所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從20世紀20年代到現在,研究所已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古脊椎動物、古人類化石及石器標本的收藏、展示場館,在中國科學院生物標本館項目的支持下,研究所對標本館的硬體設備進行了全面更新。標本館的館藏標本已達20萬件,其中正型標本2100餘件,國內外交換、贈送的標本、模型1000餘件;另有現代脊椎動物骨骼標本2100餘件,其中不少是20世紀20年代收集的南美和澳洲稀有獸類的骨骼;此外,所內還藏有現代人頭骨對比標本600多件。採集收藏的珍貴標本日益增多,大量產自遼西的“帶毛”恐龍和古鳥類化石及產自貴州的水生爬行動物化石標本典藏入庫,僅在 Science、 Nature 等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正型標本就達近百件。

研究投入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先進科研裝備是高水平科技創新的重要保障,是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試點後,研究所購置了 SOFTEX軟X射線儀等一系列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儀器,並建立了世界規模最大、條件最齊全的標本修理室,為化石標本的室內修理和研究提供技術支持。
研究所沿著“ 注重基礎,突出重點,永爭第一” 的發展思路,進一步加強原創性科學創新,增強研究所科研整體競爭能力,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獨創性和重大國際影響的科研成果。 2005年承擔的科研項目有57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8項(重點項目3項,面上項目12項,傑出青年基金1項,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項目1項,重大國際合作項目1項); 973項目子課題3項;院創新重要方向項目3項;院國際合作重點項目1項;2005年底新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項目有4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

成果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2005年研究所專業基礎研究成果豐碩,並在國際古生物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早期哺乳動物研究方面,兩種爬獸化石的新發現,打破了此前人們對中生代哺乳動物的認識。除此之外,翼龍研究又有新成果。本年度\研究所在《Nature》 、 《Science》發表論文2篇,全部為第一作者論文。我所吳新智院士等主編的《解讀生命叢書——人類進化足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科普二等獎。
促進學術交流,擴大研究所的國際知名度是研究所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2005年研究所在廣西百色成功地主辦了“紀念百色盆地舊石器遺址發現30周年暨舊大陸早期人類遷徙與演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八個國家的約三十位代表以及國內代表共約六十人參加了會議。此外,研究所還與英國加拿大瑞典法國美國俄羅斯日本芬蘭等國家的高等院校、博物館開展涉及早期脊椎動物、恐龍、早期人類活動、舊石器研究、古地理環境研究等多個學科方向的國際合作項目
掛靠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學會有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分會、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古人類—舊石器專業委員會、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地層專業委員會;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主辦的刊物有《中國古生物志》(丙、丁種)、《古脊椎動物學報》、《人類學學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集刊》、《化石》、 《恐龍》雜誌。

組織機構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研究系列

古低等脊椎動物研究室

哺乳動物研究室

古人類研究室

周口店古人類研究中心

非研究系列

管理部門

支撐部門

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古低等脊椎動物研究室

主要開展低等脊椎動物起源、演化和分類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國及全球年代地層系統;探討生物與環境的協同演化關係。

研究方向:

1.魚形動物化石的形態學分類學生物地層學、層序地層學及地理學等。

2.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化石的形態學及分類學,著重研究與之相關的中生代陸相地層及生態系統。

研究重點:

1.“中-新生代魚類演化”;

2.早期脊椎動物起源與演化;

3.恐龍和早期鳥類的演化及熱河生物群地層;

4.低等四足動物演化。

古哺乳動物研究室

主要開展高等脊椎動物起源、演化和分類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國及全球年代地層系統;探討生物與環境的協同演化關係。

研究方向:

1.著重中生代和早第三紀獸類研究和下第三系生物地層學研究;

2.中新世至全新世哺乳動物的分類、起源及進化過程,確定含化石地層年代及探討其生存時期的自然環境。

研究重點:

1.第四紀哺乳動物演化與生物地層;

2.新近紀哺乳動物演化及地層;

3.中生代-古近紀哺乳動物演化。

古人類研究室

主要開展古人類體質特徵、行為特點和舊石器技術與文化研究;探索人類的起源和進化;重建早期人類演化遷徙和文化發展的歷史。

研究方向:

1.根據古人類和古猿化石研究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及現代人群體的體質變化和發展;

2.建立中國舊石器文化發展序列,研究遠古工具的技術發展、功能、類型及源流,探索早期人類的生計模式、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

3.探索人類演化與環境變化的耦合關係。

研究工作重點:

1.東亞直立人與現代人類的起源與擴散;

2.舊石器時代工具製作技術、功能和人類行為模式;

3.古人類遺址的動物考古學研究。

周口店古人類研究中心

主要開展周口店遺址與附近地區的古人類學、舊石器考古學、第四紀哺乳動物學和環境變遷等相關領域的綜合研究。

工作重點:

1.遺址原始檔案與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2.在重要地點進行清理和取樣,進行沉積物微形態學、地球化學、用火遺蹟、各種年代學和孢粉學等分析和測試;

3.對遺址出土的動物化石、石製品開展系統的整理與研究;

4.北京猿人、山頂洞人的體質研究;

5.適度開展新的調查和發掘。

院士風采

楊鍾健(1897-1979)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陝西華縣人,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1955年),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奠基人,長期擔任新生代研究室主任及研究所首任所長(1929-1979)。1923年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1927年獲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學位。同年發表了《中國北方嚙齒類化石》(德文)專著,從而在中國創立了古脊椎動物學學科。1929年中國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成立,任副主任。1940年地質調查所脊椎動物化石研究室在昆明成立,任主任。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3-1979年任我所所長。1949-1953年任中國科學院編譯局局長,1959-1979任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曾三次當選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長,兩次擔任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曾榮獲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榮譽會員、英國林耐學會會員、蘇聯莫斯科自然博物協會國外會員。曾任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南聯合大學重慶大學西北大學教授及西北大學校長。他是第1-5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及九三學社中央常委。楊鍾健一生髮表學術論著494篇,其中專著21部。

裴文中(1904-1982)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河北丰南人,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1955年),中國舊石器及第四紀哺乳動物學奠基人。192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1937年獲法國巴黎大學博士學位。1928年進入中國地質調查所,協助楊鍾健到周口店工作。1929年主持周口店發掘工作,12月2日發現了中國猿人第一個頭蓋骨,成為世界古人類學研究中劃時代的事件。抗戰期間,負責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在北平的留守工作。1949年由地質調查所調文化部任博物館處處長。1951年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成立,任主任。1952年成立故宮博物院臨時辦事處,任主任。1953年調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室,任研究員,兼任古人類室主任,直到逝世。1979-1982年任北京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曾榮獲英國皇家人類學會榮譽會員,國際第四紀聯合會名譽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屬的史前學和原史學會名譽常務理事。曾任敎於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他曾是第2-5屆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兼副秘書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