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學奧林匹克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第21屆

簡介

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一般於每年元月舉行。成績最好的約30名選手以及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中國西部數學奧林匹克的前兩名組成參加當年IMO的中國國家集訓隊。3月中旬至4月初,進行參加IMO的中國代表隊的選拔工作。每年7月份參加IMO。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是在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較高層次的數學競賽。1985年,由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四所大學倡議,中國數學會決定,自1986年起每年一月份舉行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後又改名為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hinese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CMO)。

比賽形式

冬令營邀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的優勝者,以及香港、澳門、俄羅斯新加坡等代表隊參加,人數200人左右,分配原則是每省市區至少三人,然後設立分數線擇優選取。冬令營為期5天,第一天為開幕式,第二、第三天考試,第四天學術報告或參觀遊覽,第五天閉幕式,宣布考試成績和頒獎。
CMO考試完全模擬IMO進行,每天3道題,限四個半小時完成。每題21分(為IMO試題的3倍,為符合中國人的認知習慣),6個題滿分為126分。題目難度較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為高,技術性極強。頒獎與IMO類似,設立一、二、三等獎,分數最高的約前30名選手將組成參加當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IMO)的中國國家集訓隊。
從 1990年開始,冬令營設立了陳省身杯團體賽。從1991年起,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被正式命名為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hinese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CMO),它成為中國中學生最高級別、最具規模、最有影響的數學競賽。

歷屆地點

屆數 年份 舉辦地點 承辦單位
第1屆 1986年 天津 南開大學
第2屆 1987年 北京 北京大學
第3屆 1988年 上海 復旦大學
第4屆 1989年 合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第5屆 1990年 鄭州中學生數理化》編輯部
第6屆 1991年 武漢 華中師範大學
第7屆 1992年 北京 北京數學奧林匹克發展中心
第8屆 1993年 濟南 山東大學
第9屆 1994年 上海 復旦大學
第10屆 1995年 合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第11屆 1996年 天津 南開大學
第12屆 1997年 杭州 浙江大學
第13屆 1998年 廣州 廣州師範學院
第14屆 1999年 北京 北京大學
第15屆 2000年 合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第16屆 2001年 香港 香港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
第17屆 2002年 上海 上海中學
第18屆 2003年 長沙 長沙市第一中學
第19屆 2004年 澳門 澳門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
第20屆 2005年 鄭州 鄭州外國語學校
第21屆 2006年 福州 福州一中
第22屆 2007年 溫州 溫州中學
第23屆 2008年 哈爾濱 哈爾濱師大附中
第24屆 2009年 海南 海南嘉積中學
第25屆 2010年 重慶 重慶南開中學
第26屆 2011年 長春 東北師大附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