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教育

中國建築教育

中國建築學教育應從1923年算起。從日本留學歸國的建築師柳士英、劉敦楨等這一年在上海成立中國人自辦最早的建築事務所──“華海建築師事務所”後,即在蘇州工業專門學校籌建建築科,當年招生。柳士英任科主任,學制三年。

基本信息

中國建築教育

正文

中國古代房屋皆由圬匠梓人打樣營造,建築技藝一直是師徒相傳,世代相襲。19世紀中葉以後,中國封建社會逐漸解體,近代工業開始發展起來。興鐵路,開礦山,建工廠,需要土木工程技術和建築設計人才,中國近代的建築教育事業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興起的。1895年10月天津北洋西學學堂天津大學前身)創立,學校本科學制為四年,設有土木工程系,這是中國最早設土木系的大學。上海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於1904年,唐山路礦學堂(西南交通大學前身)於1907年設立土木工程系
中國建築學教育應從1923年算起。從日本留學歸國的建築師柳士英劉敦楨等這一年在上海成立中國人自辦最早的建築事務所──“華海建築師事務所”後,即在蘇州工業專門學校籌建建築科,當年招生。柳士英任科主任,學制三年。課程偏重工程技術,主要有建築意匠(建築設計)、建築結構中西營造法測量建築力學中外建築史美術等。蘇州工業專門學校建築科是中國中等建築教育的發源地,也為高等建築教育奠定了基礎。1927年6月,蘇州工業專門學校建築科併入南京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5月改名中央大學),成立建築系。系主任為留美回國的劉福泰,先後任教授的有劉敦楨貝季眉盧樹森譚垣鮑鼎張鏞森等,學制四年。藝術課程和技術課程並重。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央大學於1938年遷至重慶沙坪壩,建築系先後由鮑鼎劉敦楨任主任,楊廷寶童寯徐中李惠伯黃家驊等先後在系執教。抗戰勝利後,1946年中央大學遷回南京,建築工程系仍屬中央大學工學院。1949年中央大學改名南京大學。1952年,以南京大學工學院為主體,成立南京工學院,建築係為工學院的一系。
1928年,梁思成林徽音在東北大學工學院建立建築系。留美歸國的陳植童寯蔡方蔭先後到校任教。學制四年。東北大學建築系的建築藝術和設計課程多於建築結構和工程技術課程。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大學建築系停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原東北大學工學院基礎上成立東北工學院,設立建築系。該繫於1956年與蘇南工業專科學校建築科青島工學院西北工學院的土建系合併成立西安建築工程學院,1963年更名為西安冶金建築學院
北平大學的藝術學院於1928年設立建築系,學制四年。這是中國在藝術院校培養建築人才的開端。汪申任系主任,沈理源等任教授。課程除繪畫藝術外還有工程技術和專業課程,如測量結構設計營造等。1931年停止招生。1946年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設立建築科,由辜其一主持,黃忠恕等任教。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工藝美術系辦建築設計班,開設建築設計等專業課程,由之江大學陳植吳景祥等任教,這個建築設計班1952年併入同濟大學。目前,浙江美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設有室內裝飾設計專業。
廣東省立工業專門學校於1931年籌辦建築工程系,次年即以廣東工學院名義招生,杜克明任系主任,過元熙等任教授,學制四年。學校於1933年改名為勷勤大學,1938年廣州淪陷後,併入中山大學,遷內地辦學。中山大學在抗日戰爭勝利後遷回廣州,建築系屬於中山大學工學院。1952年以中山大學工學院為基礎,建立華南工學院,建築系也隨之歸屬華南工學院至今。
1920年中東鐵路管理局興辦哈爾濱鐵路專門學校,設土木、機械兩科。土木科內又設交通和城市兩班。中經變遷,1928年改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其中的土木繫於1958年分出成立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在學院內設立建築系至今。
重慶大學土木繫於1937年增設建築專業,1940年擴大為建築系,黃家驊系主任龍慶忠夏昌世等任教授。1952年重慶大學建築系劃歸新成立的重慶建築工程學院。
抗日戰爭初期遷往內地的北京大學(同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併成為西南聯合大學)遷回北京復校,工學院設有建築系。1952年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工學院的建築系併入清華大學建築系。天津耶穌會創辦的天津工商學院,1937年設建築系。1949年改名為津沽大學閻子亨任建築系主任。唐山工學院1946年成立建築系,林炳賢任系主任。1948年遷校上海,由劉福泰任系主任,次年又遷回唐山,1951年建築系劃歸北京鐵道學院,系主任為徐中,1952年與津沽大學建築系一同併入天津大學,仍由徐中任系主任。
清華大學建築係為梁思成在1946年創立的,教師有林徽音劉致平莫宗江吳良鏞等,學制四年。1949年建築系改名為建設系。1951年起與北京農業大學合辦中國第一個造園專業。
上海滬江大學1933年創辦建築學專業夜校,任教的有王華彬黃家驊哈雄文伍子昂羅邦傑等,1946年停辦。抗日戰爭初期遷在上海的之江大學的建築系,為建築師陳植在1938年秋創辦的。次年王華彬任系主任。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之江大學內遷,建築系仍留滬上課,抗戰勝利後,之江大學回杭州,王華彬仍任建築系主任,譚垣等在此任教;1949年陳植任系主任,1952年併入同濟大學聖約翰大學於1942年成立建築系,系主任黃作燊,任教的先後有李錦沛陳占祥李德華等。學制四年。1952年併入同濟大學。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後,設建築系的院校有:南京工學院同濟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1958年以後,合肥工業大學鄭州工業學院江西工學院浙江大學湖南大學等先後成立建築學專業或建築系。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中國建築教育事業受到嚴重破壞,多年沒有招生。1986年中國設有建築系的高等院校有:清華大學南京工學院同濟大學天津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西安冶金建築學院華南工學院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湖南大學華僑大學華中工學院深圳大學天津大學建築分校等15所;設建築學專業的高等院校有雲南工學院鄭州工學院合肥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分校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分校等10所。在校學生3200名左右。

配圖

中國建築教育中國建築教育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