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原創現代民族歌劇]

林徽因[原創現代民族歌劇]

中國歌劇舞劇院原創現代民族歌劇《林徽因》,在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下,歷經三年多的創作與打磨,於2017年5月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歌劇《林徽因》劇照 歌劇《林徽因》劇照

原創現代民族歌劇《林徽因》由中國歌劇舞劇院創作出品,劇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陳小朵擔任該劇製作人兼主演,青年男中音歌唱家高鵬飾演梁思成。該劇雲集了總導演田沁鑫、作曲金培達、編劇莊一、導演王婷婷、指揮周丹等國內頂尖及新生代創作班底,亦得到了梁林家族成員的鼎力支持。歌劇《林徽因》是中國歌劇舞劇院2017年重點打造劇目,劇院歌劇團、舞劇團、交響樂團、舞美部等多個部門傾注全力共同完成此劇目。  

主題曲《蓮燈》

歌劇《林徽因》劇照 歌劇《林徽因》劇照

這部劇的主題曲《蓮燈》是超高難度詠嘆調,由金培達作曲、陳小朵演唱,一經發布就廣受好評,也令眾人對《林徽因》一劇的音樂創作充滿期待。金培達曾表示,全劇的音樂風格將以中國傳統音樂與西方近現代音樂語彙的交織碰撞為基礎,來展現民國時期中西新舊文化精神之間的奇妙交融與對立,重新解讀和詮釋東方美學精神。  

作為歌劇《林徽因》的主題詠嘆調,《蓮燈》採用了林徽因本人的詩作為詞,香港著名作曲家金培達作曲。MV拍攝於京西的大覺寺,對於這個選址,陳小朵解釋道:“(這裡是有)宗教信仰的一個地方,也是千年古剎,遼代的一個古建。我們在那裡能夠感覺到這種歷史人文的沉澱。”除了拍攝選址,MV的題字也別具匠心,用唐伯虎的書跡合成“蓮燈”二字。陳小朵還向我們介紹:“MV里用了梁思成當年繪製的佛光寺手稿,用動畫的方式呈現;字幕則使用了民國書刊常用的康熙字典體。”而最終MV的呈現效果,果然沒有辜負陳小朵的期待,古色古香的建築搭配林徽因的詞,金培達的曲,陳小朵的唱,和MV導演戴華的旨趣相結合,顯示出頗具文化質感的民國風韻。  

舞台效果

歌劇《林徽因》劇照 歌劇《林徽因》劇照

原創現代民族歌劇《林徽因》呈現了林徽因大半生許多重要的人生節點,除了梁思成、徐志摩,還有一眾知識分子群像,整部劇舞美設計上巧妙運用了大型鏇轉舞台,配合燈光、多媒體等元素,實現時光流轉、空間轉換的舞台效果。舞台布景簡約中不乏新意,在多媒體與燈光的巧妙結合下營造出寫意化的中國建築之美。服裝、道具追求細節,力圖還原民國風範。演員們在保持高水準演唱的同時,更加注重打磨自然接地氣的表演。舞台上的些許留白,為觀眾留下思考與想像空間。  

蘇州首秀

歌劇《林徽因》劇照 歌劇《林徽因》劇照

2017年4月20日下午,中國歌劇舞劇院原創現代民族歌劇《林徽因》全國首演發布會在蘇州世茂銅雀台啟動。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許寧、中國歌劇舞劇院歌劇團團長田彥、《林徽因》的幾位主演陳小朵、高鵬、毋攀、初煦等主創人員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分享創作初衷和演繹感受。  

據資料,1934年,梁、林夫婦就曾在蘇州甪直考察過保聖寺大殿,這一次原創現代民族歌劇《林徽因》選擇蘇州,也有著特殊的考慮。“林徽因作為一代建築大師一生致力於古建築的保護和研究,而蘇州的古建築保護在全國一直都是遙遙領先,這與林徽因先生的建築理想是最契合的,我們把首秀設在蘇州也是為了向林先生更好的致敬!”  

5月5日,原創現代民族歌劇《林徽因》於蘇州文化藝術中心與蘇城人民見面。《林徽因》主創希望通過歌劇這一最為豐富、最具魅力的舞台藝術形式,讓蘇州各界一窺“文藝偶像”豐滿而個性的人生,並與沉澱於歷史的“時代回音”,產生心靈的共鳴。  

劇情簡介

歌劇《林徽因》劇照 歌劇《林徽因》劇照

在三十年代的北平春天裡,北總布胡同“太太的客廳”,林徽因與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們在討論生命的美學——人的一生中,到底有沒有一種值得追尋的永恆之美?她懷著這樣的憧憬與疑惑,在劍橋拒絕了徐志摩的愛情,在美國賓州和梁思成一起攻讀建築,選擇了志業和伴侶。而在1937年的山西五台山,她和梁思成發現了唐代的佛光寺,好像第一次瞥見了永恆之美的樣子。在隨後抗戰的烽火中,她為時代的洪流裹挾,輾轉顛沛西南,懷著對志業的信仰,身染重病卻研究不輟。在新中國,她參與設計了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好像達到了理想之完滿,可是視若生命的北京古城牆被拆,她悲痛至極卻無能為力,這已是她生命的盡頭,難道人的理想總敵不過時代的變幻?是不是她一生所追尋的永恆之美在這世上並不存在?  

內容梗概

原創現代民族歌劇《林徽因》劇照 原創現代民族歌劇《林徽因》劇照

歌劇分為兩幕,兩幕各有四場。第一幕的四場中以林徽因的愛情為主線,第一場講述病重的林微因因城牆被拆,拒絕吃藥,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第二場轉到1937年北平,一群高級知識分子在梁林的客廳里清談,各自描述對林徽因的印象,林徽因出現,念出自己的新詩《誰愛這不息的變幻》。第三幕又轉到1920-1921年英國劍橋。林徽因和徐志摩浪漫泛舟,徐志摩求婚林徽因,林徽因卻考慮到徐志摩髮妻張幼儀拒絕徐志摩。第四場講述了林徽因和梁思成兩人前往賓夕法尼亞大學求學的過程。兩人都相信國內還存在唐構建築,並以唐招提寺為藍本,想出了構畫唐建築的思路。  

歌劇的第二幕,以林徽因的事業為主線。第一場193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帶隊考古,經過幾次失敗的探索終於找到佛光寺,在佛光寺林徽因廢寢忘食,與同事一起確定了佛光寺是唐代的建築。喜悅萬分林徽因似乎窺見了永恆,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抗日戰爭開始,他們只得把數年研究成果存在天津銀行里,開始逃亡生活。第二場戰火紛飛,知識分子們一路向南逃亡,林徽因生活艱辛,忽然傳來存在天津的考古成果被洪水淹沒,林徽因如晴天霹靂。在兒子的念詩聲中,林徽因燃起一絲希望。第三場,共和國建立,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設計國徽。並在課堂上和同學們講述中國的建築意。第四場轉到開場,拒絕吃藥的林徽因被噩夢困擾。在夢中和死神爭論生命的意義。臨終前看到幼時的自己,她對林徽因說陽光總會來,林徽因由此領悟到精神上的永恆是存在的,含笑離去。  

創作動機

歌劇《林徽因》演職人員 歌劇《林徽因》演職人員

當被問及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位人物來進行歌劇創作,陳小朵表示:“林徽因先生,是在我熱愛歌劇之前就吸引我的一個人,她身上的種種的矛盾性非常適合用歌劇這樣一個綜合性的藝術來展示,她在詩歌裡頭迸發出來的激情也非常適合用音樂的語言來呈現。”第一次同時擔任歌劇製作人,主演過很多歌劇的陳小朵坦言“挺顛覆的”。“我覺得戲劇,能給你一種反饋,能讓你看到你自己的不足,磨礪你,那種磨礪就是你的成長,這是這次我換了身份以後,一個最大的提升。”飾演林徽因這樣一位傳奇女性可不輕鬆,陳小朵爆料幕後準備工作:“嗯考察了當年(林徽因)做田野調查的這些古建,比如佛光寺,應縣木塔。我們也都有接觸她的家人,做過很深入的溝通。然後這些東西的傳遞就會讓你覺得,這個角色就更加有血肉了。”而被問及飾演一位傳奇女性是否有壓力,陳小朵則坦言:“其實我覺得內心很親切。”  

走進校園

歌劇《林徽因》 歌劇《林徽因》

2017年4月8日,由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中國歌舞劇院主辦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歌劇《林徽因》走進昆明學院,這部糅合多種藝術形式與理念的當代歌劇,為師生們呈現出一個更立體的林徽因。學校黨委書記陳世波等領導與1300餘名師生一同觀看演出。  

此次進校園演出,現代民族歌劇《林徽因》走進雲貴8所高校的舞台。首輪雲南昆明巡演,《林徽因》先後走進雲南財經大學、雲南開放大學、昆明學院和雲南大學滇池學院等四所高校。雖然劇場條件各有不同,但所有演職人員都一絲不苟、全情投入,為廣大在校師生們獻上了美輪美奐的歌劇盛宴。演出結束後,師生們無不為之感動,歡呼和掌聲久久不能平息。昆明四所高校演出結束後,我院的藝術家們繼續前往貴陽進行民族歌劇《林徽因》後四場演出。隨後,歌劇團在南寧與北京的同事匯合,繼續2017年度高雅藝術進校園《中國經典民族歌劇片段》音樂會的演出。  

正式公演

歌劇《林徽因》劇照 歌劇《林徽因》劇照

8月25日至26日,中國歌劇舞劇院原創現代民族歌劇《林徽因》在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下,歷經3年多的創作打磨,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正式公演。  

該劇主創陣容強大,雲集了作曲金培達、總導演田沁鑫、復排導演李利星、編劇莊一、指揮周丹等,田彥、朱亞林擔任監製,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陳小朵飾演林徽因,男中音歌唱家高鵬飾演梁思成,並得到了梁林家族成員的鼎力支持,呈現了林徽因大半生的重要人生節點。與傳統民族歌劇不同,本劇強調現代藝術與東方美學融合,話劇式的內心獨白,大量藉助現代化舞美與創意多媒體,營造視覺與聽覺、思想性與藝術性並進的體驗,使作品“既好聽又好看”。  

媒體評論

陶誠院長發言 陶誠院長發言

《林徽因》在歌劇體裁的綜合藝術美顯現上可圈之點,它在繼承既往中國歌劇創作成就的基礎上,協同運用近代的文學(尤其是引用林徽因原詩)與話劇、現代的多媒體視覺、舞蹈,尤其是音樂中融入了富有時代氣息的新語彙,以多元綜合的理念,以優美唱腔設計為主攻對象,站在中西音樂既有成就的高起點上,以正劇的重大題材表現優勢,運用中外戲劇音樂手法,將作為學者的林徽因的精彩人生進行了多側面的客觀化的呈現。這一新的手法,既發揚了近代優秀的文化傳統,又展現了當代中國歌劇發展進程中的新樣式。  

陶誠院長指出:歌劇是一個國家舞台藝術成就的重要標誌,我們的民族歌劇是我國舞台藝術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部從2017年開始實施“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為促進民族歌劇事業繁榮發展提出要求指明方向。《林徽因》在經過進校園和保利劇院等20餘場試演的檢驗後,發現問題、反覆修改,體現了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堅持走“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創作之路的國家院團作風。接下來還要在主題思想和音樂上繼續升華,在創作中體現出一代知識分子的追求和使命感。《林徽因》定位為現代民族歌劇,要體現出她的現代感,擺脫束縛,不斷創新,創新才能攀登藝術的高峰,才能將《林徽因》打造成為中國歌劇舞劇院的經典作品。  

安葬在八寶山的著名人物

八寶山革命公墓位於北京西郊石景山區八寶山南麓,長安街西延長線北側,距離北京市中心13公里。面積約10公頃。眾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知名人士等安葬於此。  

盤點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近代史上最有影響,而且才華橫溢的十位女性作家。 

近代十大才貌雙全的女人

近代十大才貌雙全的女人。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