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鎮

中國古鎮

作為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鎮》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聚落形成和演變的歷史過程,真實記錄了傳統建築風貌、優秀建築藝術、傳統民俗民風和原始空間形態。

基本信息

節目簡介

百集系列片《中國古鎮》打破地域界限,以主題化的編排方式將各種古鎮歸類:有的古鎮因商貿發達而繁盛一時,如雲南大理歷史上曾沿著茶馬古道形成了沙溪喜洲、玉湖等商業重鎮;有的古鎮抗擊過外來侵略、經歷重大戰役,如北京古北口、山西大同新平堡等軍事重鎮;有的古鎮由於獨特人文地理環境孕育出別樣的物產和民情風俗,如水鄉鎮遠傳承千年的“龍舟戲”,絲織業的發達造就的蘇繡之鄉鎮湖;有的古鎮以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而名聞天下,如四川樂山蘇稽鎮的“翹腳牛肉”、廣東中山黃圃鎮的廣式腊味;有的古鎮則以紅色記憶而載入史冊,如曾經在中國革命史上產生過深遠影響的福建上杭古田鎮等……一座座古鎮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不同側面,薈萃成一部豐富多彩的人文百科全書。

中國古鎮中國古鎮

分集劇情

分集查詢收起查詢
  • 1集
  • 2集
  • 3集
  • 4集
  • 5集
  • 6集
  • 7集
  • 8集
  • 9集
  • 10集
  • 11集
  • 12集
  • 13集
  • 14集
  • 15集
  • 16集
  • 17集
  • 18集
  • 19集
  • 20集
  • 第1集《南潯-中西合璧這是一座因蠶絲而名鎮天下的江南古鎮。100年前,傳統的白色蠶絲為南潯的先輩們換來財富,也吸引了同樣熱愛絲綢的西方人來到南潯尋求商機。中西文化在這裡交融碰撞,使得這個江南古鎮有了一種獨特的韻味。
  • 第2集《賒店-鐵旗商魂》在河南社旗縣賒店鎮山陝會館門前,有一對奇特的鐵旗桿,這對旗桿重五萬餘斤,高二十餘米,立於清嘉慶二十二年。 這個小鎮和旗有著怎樣的不解之緣?為什麼會樹立這對鐵旗桿?走進賒店古鎮,探秘百年前“南船北馬”的商業傳奇。
  • 第3集《龍華-神秘大佛》在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的八仙山上,有一尊高達32米的大佛,雄偉莊嚴。但是大佛何時興建?何人雕造?從地方史籍上卻找不到蛛絲馬跡,更令人奇怪的是,山腳下龍華古鎮的居民對大佛的來龍去脈竟也是一無所知。
  • 第4集《嵩口--富居深山》福州市永泰縣嵩口鎮地處偏僻的山區,卻擁有著數十棟保存完好的明清豪宅。店鋪林立的舊街,眾多的豪門大院,神秘的古寨堡,無不顯示出嵩口曾經的繁華。
  • 第5集《石浦―海釣天堂》浙江寧波象山的石浦鎮,本是一個以捕魚為業的海邊小鎮,近年來,這裡卻成為了海釣愛好者的天堂。石浦漁山列島被稱為“亞洲第一釣場”,已舉辦過多次國際海釣賽事。請跟隨我們一同出海,感受海釣的獨特魅力,了解當地漁民的生活。
  • 第6集《七寶-寶地尋寶》世紀40年代初的一天,一位叫金謙誠的中國人在上海被日本人扣押,讓金謙誠沒有想到的是,日本人抓他是為了尋找一部經書的下落。人們相傳上海的七寶鎮有七件寶貝,而日本人追查的就是這七寶中的一寶――金字《蓮花經》。
  • 第7集《石佛寺-無中生有》河南南陽鎮平縣的石佛寺,從古至今並沒有產玉的記載,但這裡卻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玉雕產品生產、銷售基地,著名的“玉雕之鄉”。這個始於隋朝、興於唐朝的千年古鎮,關於玉的一切,似乎都是無中生有!
  • 第8《梅林-怪樓怪事》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的梅林鎮擁有大型土樓五十多座,被稱為“土樓王國”。福建土樓在龍巖和漳州都有分布,但梅林鎮的土樓卻因為建築上的“奇”而顯得非常特殊。走進梅林古鎮,發現土樓之“奇”,體味福建獨特的土樓文化。
  • 第9集《瀘沽湖-神往之地》這裡風景純淨,被人稱為“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裡的摩梭人“男不娶 女不嫁”,奉行著“走婚”方式。這裡就是神秘美麗的瀘沽湖。"走婚"究竟是怎樣的婚姻方式?今天的摩梭人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 第10集《鎮遠-水舞端陽》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鎮的龍舟賽被稱為“龍舟戲”,每年端午都會吸引上萬人前來觀賞。不過這一傳承了千年的龍舟戲正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困境。年事已高的教練能否如願傳承他的龍舟技藝?造型古怪的苗族龍舟如何在“龍舟戲”上一展身手?
  • 第11集《溱潼-青磚青史》地處南通鹽城泰州三市交界處的溱潼,以盛產青磚而聞名於世。歷史上,江南各地的古建及寺廟建築使用的青磚大多是產自溱潼。悠久的青磚盛產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溱潼磚匠,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故事。
  • 第12集《船拳之鄉》位於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有一種幾乎人人會打的拳術,這就是著名的江南船拳。這種拳在朱家角鎮傳承了幾百年,如今在朱家角會打船拳的人已經不多,被授予青浦區船拳傳承人的丁裕春,將帶領我們去了解朱家角與船拳那一段過往。
  • 第13集《月晴-快樂朝族》最近,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兩項農樂舞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在延邊州一個叫月晴的小鎮裡我們發現,這些美妙絕倫的舞蹈裡面,竟然清晰的記錄著中國朝鮮族形成、遷徙和融合的歷史。
  • 第14集《烏鎮-枕水江南》2007年,投入10億元巨資建設了4年之久的烏鎮西柵景區揭開了神秘的面紗。與東柵景區不同的是,西柵景區打破了觀光旅遊的普遍形態,強調休閒度假的深度體驗。在“烏鎮模式”的光環之下,烏鎮西柵景區將締造出一個怎樣的江南呢?
  • 第15集《安仁-公館春秋》安仁古鎮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這裡不但有豐富的公館文化,而且還保留了民國時期的婚宴習俗,以及傳承下來的公館菜系。本片圍繞劉氏家族的發跡史,為你講述安仁古鎮當年公館的繁盛興衰。
  • 第16集《仙市-鹽埠傳奇》仙市古鎮位於四川省的南部,它的歷史就是一部自貢井鹽的發展史。到仙市旅遊,人們總要去品嘗一下鹽幫菜。鹽幫菜的主料以牛肉為主,人們熟悉的水煮牛肉就是自貢人發明的,是一道鹽工菜。
  • 第17集《蘇稽-蹺腳牛肉》四川美食以辣著稱,樂山的蘇稽小鎮裡卻只吃原汁原味的老湯牛肉,並且有一個市井名稱“蹺腳牛肉”。蘇稽古鎮做牛肉的手藝傳承了幾百年,怎么做怎么吃都已極盡講究。品嘗“蹺腳牛肉”,品味古鎮百姓生活。
  • 第18集《江灣-美食天成》江灣鎮婺源通往皖浙贛三省的水陸交通要塞。江灣山多地少,古時糧食大都從外地運來,蒸與糊是最為節省的一種烹飪方式,這也成了江灣菜最突出的特點。江灣人端午節吃汽糕,浴佛節吃烏飯,吃紅鯉魚,這些都與其地理文化有關。
  • 第19集《黃圃-腊味之都》126年前,廣東中山黃圃人將豬肉切成粒狀,裝填於豬小腸掰出的薄衣內,然後吊掛在炭爐中烘乾,這個小鎮因此成為公認的廣式臘腸發源地。今天的黃圃人更是把腊味做到了極致,幾十個品種的腊味宴讓人嘆為觀止。
  • 第20集《慈城-因糕而名》一群來自美國的大學生在寧波慈城遇到了一位對年糕如數家珍的中國老人,這位老人卻是一位來自台灣的知名出版人。慈城年糕因何受到台灣《漢聲》的青睞?慈城年糕里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古老智慧?
1-10集11-20集查看全部劇情分頁查看劇情

職員表

  • ▪出品人: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
  • ▪製作人:王貴亮
  • ▪監製:楊剛毅王文昌
  • ▪原著:《走遍中國》欄目組
  • ▪導演:苟博 李然 戴品寧 馮海雲 劉定晟
  • ▪攝影:王文超 張軍濤 代巍 山峰 李博聞;李毅

節目特色

百集系列特別節目《中國古鎮》以“一鎮一傳奇,一鎮一風情”為主題,力圖通過講述傳奇故事吸引觀眾,通過展示獨特風情感染觀眾。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總監楊剛毅表示,《中國古鎮》百集系列節目不僅是《走遍中國》欄目實現“主題化、規模化”操作的一次重要突破,而且體現出了三個方面的鮮明特性:
主題性
總體看,每一個古鎮都承載著一定歷史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軌跡,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內涵、文化價值。節目從古鎮歷史傳承的真實性、空間環境的完整性、生活狀態的延續性等方面勾連古今,既講述古鎮傳奇往事,又關注古鎮今日發展現狀,從中解讀古鎮特有的社會結構與文化智慧。
特色性
著力挖掘每一個古鎮真正有別於其它古鎮的特色所在與特色成因,避免同質化,從而呈現出“百鎮百態、百鎮百味”的節目品格,即“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獨特氣質。

中國古鎮中國古鎮

鮮活性
越是文化立意較高的題目,從形式到內容就更要做到生動活潑,為觀眾喜聞樂見。每個古鎮百姓的語言、飲食起居、生活習慣,鄰里之間、族群之間親情紐帶的延續,以及當地的節慶和民俗活動都成為節目著力表現的內容。

播出信息

《中國古鎮》首播時間:
CCTV―4(亞洲版)
首播時間:每晚20:00―20:30
重播時間:次日05:05―05:35;13:30―14:00

丹巴藏寨

丹巴縣位於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旁,與道孚、康定縣和阿壩州小金、金川縣接壤,全縣總全面積
5649平方公里,轄一鎮十四鄉,居住著以藏族為主的15個民族共5.7萬餘人。丹巴縣是巴顏喀拉山脈、邛崍山脈等匯聚的地方,又是革什扎河、氂牛河、大小金川河的發源或流徑處素有“岩巔上的城”和“大渡河畔第一城”之稱。這裡山巒連綿起伏,湖泊星落棋布,森林無邊無際,當地藏民族把這種特徵括為“山頂積雪皚皚,山腰樹林蔥蔥,山腳海子粼粼”。是一個深藏於橫斷山脈中鮮為人知的世外桃源,壯麗迷人的風光、無限神秘的美人山谷、恬靜如詩的鄉土民居、獨具一格的古石碉樓、多姿多彩的風情,驚現出丹巴的神奇和美麗。
中國古鎮中國古鎮

黃姚古鎮

黃姚位於廣西昭平縣,距桂林200公里,是一個有九百多年歷史文化的明清古鎮,地處灕江下游,素有“詩境
家園”之稱。古鎮方圓1平方公里,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黃姚是個充滿詩意的地方,每一外景點都不需刻意尋找,沿著石板路慢慢走,也許在無意間你就可能會發現一些令你驚喜的東西。
黃姚古鎮,位於縣城東北部40公里(直距),列為廣西名鎮。全鎮居民600多戶,八條街道,房屋多數保持明清風格,街道均用青石板砌成。古鎮保存有寺觀廟祠20多座,亭台樓閣10多處,多為明清建築,著名的有文明閣、寶珠觀、興宇廟、獅子廟、古戲台、吳家祠、郭家祠、佐龍寺、見龍寺、帶龍橋、護龍橋、天然亭等。人文景觀還有韓愈、劉宗標墨跡、錢興烈士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駒等文化名人寓所,以及許多詩聯碑刻。一般來說,比較常規的景點包括中共廣西省工委舊址紀念館、古戲台、皇帝詔書、寶珠觀、鯉魚街、八仙睡榕、佐龍橋、千年古榕、嶺南第一石板街等。
黃姚無疑是廣西第一古鎮,有著近千年厚重的文化積澱。古鎮相當精緻,精緻得宛如江南小鎮般典雅清幽,古樸摯淳。
黃姚位於廣西昭平縣,是一個有九百多年歷史文化的明清古鎮,還是一個有9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鎮,素有“夢境家園”之稱。黃姚鎮發祥於宋代,宋將楊文廣率部到昭平平亂,路經此地,得知當地黃姚兩姓人居多,給小鎮起了一個名字“黃姚”,這個地名一用就是千年。

婺源古鎮

江西省上饒地區轄縣,江西最大產茶基地。位於贛東北樂安江上游,北鄰安徽,東毗浙江。面積2947平方公里,
人口32.04萬。縣府駐紫陽鎮。唐置縣,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隸屬徽州。1934年由安徽劃入江西。縣境以山地、丘陵為主,約占總面積的80%,余為低丘、崗地。最高峰擂鼓尖在與安徽省交界處,海拔1630米。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有利林木生長。全縣林地占土地面積的49%,活立木蓄積量達820餘萬立方米。盛產松、杉、毛竹和茶葉、油茶、香菇等。茶葉產量常占全省的1/3,綠茶素稱“婺綠”,與武寧縣的“寧紅”齊名。其他土特產有龍尾硯、婺墨等。礦產資源有煤、鐵、鎢、金、銅和硯石等。
婺源自古文風鼎盛,人傑地靈,是鴻儒朱熹的故里、鐵路工程師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學者金庸的祖籍地。自宋至清,出進士552人,歷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選《四庫全書》。婺源博物館有館藏文物萬餘件,有“中國縣級第一館”之譽;儺舞、茶道、抬閣等民間文化藝術絢麗多彩;歷代名人遺蹟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鄉野。全縣有16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個國家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文物保護單位13處,2個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婺源生態優美,物產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2%,荷包紅魚、綠茶、龍尾硯、江灣雪梨是婺源紅、綠、黑、白“四色”特產,久負盛名。婺源有世界瀕臨絕跡鳥種——黃喉噪鶥,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鴛鴦湖,每年冬天有2000多對鴛鴦來到這裡越冬,有華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

烏鎮

烏鎮是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古風猶存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
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這裡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築,街道兩旁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築,輔以河上石橋,體現了小橋、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鎮風韻。鎮東的立志書院是茅盾少年時的讀書處,現闢為茅盾紀念館,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上的西柵老街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築群之一。此外,還有修真觀戲台、雙橋風情、梁苑勝跡、唐代銀杏等眾多景點,當地有:賀歲拜年、元宵走橋、清明踏青、立夏稱人、端午吃粽、分龍彩雨、天貺曬蟲、中元河燈、中秋賞月、重九登高、冬至祀祖、臘月小更等習俗。

周莊

史載於1086年的周莊,位於上海、蘇州、杭州之間。鎮為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全鎮依河
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唐風孑遺,宋水依依,煙雨江南,碧玉周莊。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吳地文化孕育的周莊,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樸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傑出代表的周莊,成為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的典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榮獲杜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聯合國亞太地區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美國政府獎、世界最具魅力水鄉和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中華環境獎、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等殊榮。
憑藉得天獨厚的水鄉古鎮旅遊資源,堅持“保護與發展並舉”的指導思想,大力發展旅遊業。以水鄉古鎮為依託,不斷挖掘文化內涵,完善景區建設,豐富旅遊內容,強化宣傳促銷,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中國第一水鄉”的旅遊文化品牌,開創了江南水鄉古鎮游的先河,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獲得“最受外國人喜歡的50個地方”和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中國知名旅遊品牌的榮譽。
近年來,不斷致力於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弘揚和傳承,積極探索文化旅遊,全力塑造“民俗周莊、生活周莊、文化周莊”,正日益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視窗,更是受到了中外遊客的青睞,每年吸引了超過250萬人次的遊人前來觀光、休閒、度假,全社會旅遊收入達8億元。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富貴園、江南人家、錢龍盛市等適宜現代休閒體驗型旅遊配套項目的相繼推出和完善,擴大旅遊規模,做大旅遊盤子,使周莊旅遊逐步向休閒度假型旅遊發展。
經過十年保護、十年發展,周莊跨入十年提升時期,提出了打造“國際周莊”的構想。藉助經典的江南水鄉文化來展示優秀的中華文明,以文化的交融為切入點,把周莊推向國際。通過資源的整合,推出適宜現代體驗式旅遊的精品線路和項目,加大投入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和提高國際接待能力,努力把周莊建設成為國際休閒度假基地。

同里鎮

同里鎮,位於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她建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水鄉古鎮。同里鎮
距蘇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是為江南六大著名水鄉之一,面積33公頃,為五個湖泊環抱,由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古鎮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她是江蘇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將全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鎮。1995年更被列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1998年水鄉古鎮和退思園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西塘古鎮

古鎮西塘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距嘉善縣城11公里,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早在春秋戰
國時期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西塘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古鎮中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在西塘旅遊,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陽也曬不到。

赤坎古鎮

赤坎古鎮位於江門市轄下的開平市中部,距開平中心城區12公里,有350多年歷史,是一座具有濃郁嶺南特色
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古鎮。潭江橫貫全鎮,總人口4.8萬人,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共7.2萬人,是著名的僑鄉。赤坎境內保留有大量的華僑建築,中西合璧。

長汀縣

上塘、長汀縣為福建省龍巖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北緯25°18′40″~26°02′05″之間,東經116°00′45″~116°39′
20″,總面積3089.9平方千米。地處福建西部,閩贛邊陲要衝。這裡千山競秀,群巒疊嶂,為武夷山脈南段,是福建的邊遠山區,著名的革命老區和歷史文化名城。戶籍人口49.2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01萬人。通行閩西客方言長汀話。
縣人民政府駐汀州鎮。全縣轄11個鎮、7個鄉:濯田鎮、汀州鎮、大同鎮、古城鎮、新橋鎮、館前鎮、童坊鎮、河田鎮、南山鎮、四都鎮、塗坊鎮、策武鄉、鐵長鄉、庵傑鄉、三洲鄉、宣成鄉、紅山鄉、羊牯鄉。

喀納斯湖畔古村落

圖瓦村位於喀納斯湖南岸3公里處的喀納斯河谷地帶,周圍山青水秀,環境優美,是布爾津縣前往喀納斯湖旅
游的必經之路。圖瓦村居住有100多戶,1400多人。圖瓦人多居住在用松木搭建的塔形木屋中,這種建築稱作“木楞屋”,四壁均為原木壘砌,有天棚有地板,屋頂尖斜,以適應山區多雨雪的環境。
圖瓦人的生產生活方式主要是以牧業為主,以狩獵、捕魚和採集為輔。春暖花開時節,他們趕著牛羊去深山裡的夏牧場;深秋時分,又趕著牲畜下山,住進木屋度過漫長的冬季。圖瓦人主要居住在禾木-喀納斯蒙古民族鄉的禾木村、喀納斯村,以及喀納斯湖西面18公里外的白哈巴村,人口約2000人左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