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古鎮

龍華古鎮

距徐家匯約一公里的龍華鎮因龍華塔和龍華寺得名,為上海古老名鎮,在今徐匯區南部。唐代時它還是一個小小的村落,元代形成市集,明代才形成一座人口集中、店鋪林立的集鎮,商市繁榮。清乾隆年間的《申江竹枝詞》中寫道:“三月十五春色好,遊蹤多集古禪關;浪堆載得鐘聲去,船過龍華十八灣。”可見龍華鎮當時的盛況。明末清初,每年初春舉行規模盛大的廟會,世稱“龍華廟會”,相傳至今,歷久不衰。

基本信息

歷史淵源

龍華鎮上的龍華寺是上海地區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古剎,“龍華晚鐘”曾列為滬城八景之一。每當蒼茫暮色之際,從龍華古剎里傳來的一陣陣渾厚的鐘聲,確實令人神往。與龍華寺交相輝映的龍華古塔是上海市區唯一的寶塔,據傳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現塔為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時建造的原物。暮春三月,江南草長,是龍華桃花盛開的季節。半個世紀以前,這裡是上海水蜜桃的故鄉,“十里桃林,似紅霞萬道,襯以初綻綠柳”,有“柳繞江村,桃紅十里”的勝景。可惜滄海桑田,大批桃園現已不復存在。
在龍華鎮上還能看到古剎龍華寺內舉行“祭月”禮儀。據傳祭月始於唐朝,風行於明清,是人民用來表達良願和情思的一種方式。傍晚祭月設在大雄寶殿前,元寶形的燭台,點上了五根巨型蠟燭,供桌用紅布鋪蓋,供品有月餅、水果、芋艿、菱角,還用上好的斗香搭成“廣寒宮”。當一輪明月當空,三通鼓聲響後,祭月開始。法師和佛門弟子身披袈裟,高舉佛幡佛幢,奏起佛教音樂,列隊繞寺一周,然後齊集在祭場贊唱,氣氛神聖。唱罷,住家和尚進頭香,高潮是唱“月宮贊”,大意是吉祥如意,國泰民安等,整個祭月儀式就結束了。
據查證,原龍華寺古山門(今雙獅楹門處),築在全寺中軸線偏東,古塔東側,為原龍華寺入口處現存原處,它始建於明正德十一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