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集團軍

第31集團軍軍部位於福建省廈門,原部隊代號為32404部隊,1985年由第31軍改編。下轄第91,92,93師和原29軍86師四個步兵師。並編入坦克旅、炮兵旅(原炮兵第3師)和高炮旅。90年代以後,原屬第31集團軍的步兵第93師於1996年改為武警機動師。1998年該集團軍參加了九江抗洪搶險,其步兵第92師第275團2營被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搶險英雄營”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簡介

第31集團軍軍部位於福建省廈門,原部隊代號為32404部隊1985年由第31軍改編。下轄第91,92,93師和原29軍86師四個步兵師。並編入坦克旅、炮兵旅(原炮兵第3師)和高炮旅。90年代以後,原屬第31集團軍的步兵第93師於1996年改為武警機動師。1998年該集團軍參加了九江抗洪搶險,其步兵第92師第275團2營被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搶險英雄營”榮譽稱號。之後,步兵第92師改為摩步旅,坦克旅改編成水陸兩棲裝甲旅,高炮旅則改防空旅。1999年國慶閱兵式上,第31集團軍的35mm高炮組成了車輛第15方隊。1995年以來,該集團軍參加了在東山島舉行的多次大規模登入作戰演習,如1995年11月的“成功5號”,1996年3月的“聯合96”及2001年6月的“解放一號”等三軍聯合作戰演習。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集團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集團軍

現任軍長王寧,政委姜勇

原海軍司令員張連忠,原北京軍區司令員王成斌,原濟南軍區政委宋清渭都出自這個軍。

31軍和27軍一樣,也是出自膠東。1947年2月後,膠東軍區地方部隊先後組成新編第5、第6和第7師。7月,3個師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司令員周志堅,政委廖海光,各師分別改稱第37、第38和第39師。在1948年9月的濟南戰役中,第13縱隊37師109團首先突破濟南內城城防,為解放濟南作出了突出貢獻,被中央軍委授予“濟南第二團”的光榮稱號)。隨後參加了淮海戰役雙堆集圍殲敵黃維兵團等戰鬥。

1949年2月,第13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屬第3野戰軍第10兵團,軍長周志堅,政委陳華堂,各師分別改稱第91、第92和第93師。4月屬東集團參加渡江戰役,5月在上海戰役期間,該軍模範執行地城市政策,露宿街頭,不進民房,受到廣大人民民眾的交口稱讚。6月進軍福建,參加福州戰役和漳廈戰役。在解放廈門戰鬥中,第92師274團8連3排奮勇作戰,榮獲“廈門登入先鋒排”稱號。1950年5月在32軍一部配合下解放東山島。

建國後第31軍長期駐防福建廈門。1953年7月,金門國民黨軍胡璉部1.2萬餘人偷襲東山島,守島部隊在第31、第28和第41軍等部的支援下將敵擊退,殲敵3000餘人,這是我軍取得的打擊國民黨軍竄犯活動中最大的一次勝利。1958年軍屬炮兵部隊參加了著名的“八.二三金門炮戰”,以後的炮擊金門、馬祖的任務也有該軍承擔。直至1979年元旦,國防部長徐向前發表聲明,宣布停止對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的炮擊

發展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

31軍出自膠東軍區。1947年,膠東軍區地方部隊先後組成新編第5、第6和第7師,後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司令員為周志堅,政委為廖海光,各師改稱第37、38、39師。1948年9月的濟南戰役中,37師109團首先突破濟南防線。隨後該軍參加淮海戰役中與黃維兵團等戰鬥。
1949年,第13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屬第三野戰軍,參加渡江戰役,5月在上海戰役期間,露宿街頭,受到廣泛稱讚。後進軍福建,參加福州戰役和漳廈戰役。1950年,攻占東山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建國後第31軍長期駐防福建廈門。此後執行炮擊金門、馬祖的任務,直至1979年徐向前發表聲明停止炮擊。

現狀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31集團軍是1985年由第31軍改編。下轄第91,92,93師和原29軍86師四個步兵師。並編入坦克旅、炮兵旅(原炮兵第3師)和高炮旅。90年代以後,原屬第31集團軍的步兵第93師於1996年改為武警機動師。1998年該集團軍參加了九江抗洪搶險,其步兵第92師第275團2營被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搶險英雄營”榮譽稱號。之後,步兵第92師改為摩步旅,坦克旅改編成水陸兩棲裝甲旅,高炮旅則改防空旅。第31集團軍的軍部駐福建省同安市,部隊代號為73111部隊,隸屬南京軍區。

現任軍長王寧,政治委員姜勇。

原海軍司令員張連忠上將,原北京軍區司令員王成斌中將,原濟南軍區政治委員宋清渭上將都出自這個軍。

建國後第31軍長期駐防福建廈門。1958年軍屬炮兵部隊參加了著名的“八.二三金門炮戰”,以後的炮擊金門、馬祖的任務也有該軍承擔。直至1979年元旦,國防部長徐向前發表聲明,宣布停止對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的炮擊。

第31集團軍原轄有第91、92、93三個步兵師。1997年駐莆田的第93師改制成武警,而第29軍撤銷後,主力第86師則編入第31軍。第86師前身原為第26軍76師,原駐山東,1967年南下江西“支左”,1969年重建第29軍時改為第86師。

第31軍長期負責對金門等地的炮擊和地面防空,該軍的炮兵是非常出色的。無論是對地還是防空的炮戰能力在解放軍中當屬一流,我國新研製的炮往往先裝備該軍。該軍轄有獨立的高炮旅和地炮旅,另外還有一個坦克旅和軍直屬偵察隊。從第31軍的編成看,技術兵種主要是炮兵,是我軍唯一擁有兩個獨立炮兵旅的集團軍,從31軍的裝備看,主要是擔負炮擊及沿海防空、反登入、反空降等防禦性作戰任務。

1995年以來,該集團軍參加了在東山島舉行的多次大規模登入作戰演習,如1995年11月的“成功5號”,1996年3月的“聯合96”及2001年6月的“解放一號”等三軍聯合作戰演習。

1999年國慶閱兵式上,第31集團軍的35mm高炮組成了車輛第15方隊,就是由第31集團軍的獨立高炮旅組成的。《解放軍報》10月2日的“閱兵式速寫”中對車輛第15方隊是這樣的描述的:

“由南京軍區某集團軍官兵操縱的共和國自己設計生產的先進中低空防空火炮,被人們譽為‘制空獵手’。它具有卓越的技戰術性能。每分鐘射速可達千餘發,形成密集彈幕,在瞬間對敵實施毀滅性打擊;能在各種複雜的天候和環境下打擊敵隱形飛機,攔截敵巡航飛彈;具有同時跟蹤和處理多批目標,並自動進行最大威脅判斷的能力;從捕捉目標到火炮實施射擊,僅在數秒之內便能完成。”

在全世界矚目的國慶閱兵式上,讓一個對岸國軍的老對手操著防空火炮,千里迢迢參加閱兵走過廣場,其用意是不言自明的。台獨分子可能不認識他們,但是駐金門、馬祖的國軍一定認得出操炮的是誰。

榮譽

該軍所屬榮譽單位有:
濟南第二團——第91師271團;
抗洪搶險英雄營——第92師第275團2營;

編制

198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集團軍由第31軍改編。1996年,原屬第31集團軍的步兵第93師改為武警機動師。

步兵第86師

步兵第91師

摩托步兵第92旅

兩棲裝甲步兵旅

炮兵旅

飛彈防空旅

陸航十團

南京戰區特種兵大隊

屬部沿革

第91師的前身是1947年2月組建的膠東軍區第6師,4月改稱膠東軍區第5師,1947年8月下旬編入新組建的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為37師,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91師。該師是膠東出來的第三個5師,有部分老部隊做骨幹進步很快,形成了頑強的戰鬥作風,部隊裝備好,擅長攻堅,戰鬥力較強,是軍主力師。

271團的前身是1944年9月成立的膠東軍區特務團,1947年2月編入新組建的膠東軍區第6師為第16團,4月改稱膠東軍區第5師13團,1947年8月下旬編入新組建的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37師為第109團,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91師271團。該團基礎較好,作風勇猛頑強,戰鬥力強,是軍、師主力團,是著名的“濟南第二團”。

272團的前身是1940年11月底由國民黨贛榆保全旅第1團3營及團警衛連改編的山東縱隊第2旅獨立團,1942年底改編為濱海軍分區獨立團,1943年10月,與日照縣大隊合編為濱海警備團,1945年8月編入新組建的山東軍區警備第10旅為第19團,後改編為濱海軍區第1軍分區獨立團,1946年7月隨所在分區劃歸膠東軍區建制改稱膠東軍區濱北軍分區獨立團,1947年2月編入新組建的膠東軍區第6師為第17團,4月改稱膠東軍區第5師14團,1947年8月下旬編入新組建的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37師為第110團,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91師272團。該團是濱海軍區的老基幹團,是31軍歷史最老的團隊,部隊基礎好,戰鬥經驗豐富,作風勇猛頑強,戰鬥力強,是軍、師主力團。

273團的前身是1946年1月由東海軍分區基幹武裝組建的膠東軍區東海軍分區獨立2團,同年9月改稱膠東軍區東海軍分區獨立1團,1947年2月編入新組建的膠東軍區第6師為第18團,4月改稱膠東軍區第5師15團,1947年8月下旬編入新組建的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37師為第111團,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91師273團。該團是膠東的第七個東海團。

第92師的前身是1947年4月組建的膠東軍區第6師,1947年8月下旬編入新組建的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為38師,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92師。該師是膠東出來的第三個6師,作風好裝備好,能攻堅,戰鬥力較強,是軍主力師。

274團的前身是1945年8月下旬由西海軍分區基幹武裝組建的膠東軍區西海軍分區獨立第1團,1947年4月編入新組建的膠東軍區第6師為第16團,1947年8月下旬隨所在師編入新組建的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為38師112團,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92師274團。該團是膠東出來的第三個西海團,部隊基礎好,部分連隊是抗戰期間老西海團的獨立連,作風過硬,作戰經驗豐富,戰鬥力強,是軍、師主力團。

275團的前身是1946年9月由北海軍分區基幹武裝組建的膠東軍區北海軍分區獨立第1團,1947年4月編入新組建的膠東軍區第6師為第17團,1947年8月下旬隨所在師編入新組建的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為38師113團,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92師275團。該團是膠東出來的第四個北海團,部隊進步較快。

276團的前身是1946年8月起義的國民黨交警第15總隊第1大隊,後改編為民主救國軍獨立總隊,1947年4月編入新組建的膠東軍區第6師為第18團,1947年8月下旬隨所在師編入新組建的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為38師114團,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92師276團。

第93師的前身是1947年8月組建的膠東軍區第7師,1947年8月下旬編入新組建的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為39師,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93師。

277團的前身是膠東軍區北海軍分區新的獨立第1團,1947年8月編入新組建的膠東軍區第7師為第19團,1947年8月下旬隨所在師編入新組建的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為39師115團,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92師277團。該團是膠東出來的第五個北海團。

278團的前身是1946年8月由濱北軍分區基幹武裝組建的膠東軍區濱北軍分區獨立第2團,1947年8月編入新組建的膠東軍區第7師為第20團,1947年8月下旬隨所在師編入新組建的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為39師116團,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92師278團。該團是濱海軍區的地方武裝。

279團的前身是1946年10月由東海軍分區基幹武裝組建的膠東軍區東海軍分區獨立第2團,1947年8月編入新組建的膠東軍區第7師為第21團,1947年8月下旬隨所在師編入新組建的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為39師117團,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92師279團。該團是膠東的第九個東海團。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是膠東拉出來的第三支野戰縱隊,部隊誕生在膠東保衛戰的硝煙中,經過戰萊陽、攻兗州、克濟南、破碾莊、略廈門,成長為第三野戰軍的攻堅新秀,第10兵團的主力軍,是福建前線的鋼鐵雄師

歷任主官

軍長
周志堅(1949年2月-1954年9月)
徐體山(1954年9月-1955年4月,代理)
朱紹清(1955年1月-1963年12月)
吳瑞山(1963年12-1964年3月)
劉春山(1964年3月-1968年10月)
宋忠賢(1970年1月-1983年5月)
王昭坤(1983年5月-1986年10月)
陳希滔(1986年10月-1990年4月)
劉倫賢(1990年4月-1992年11月)
董萬瑞(1993年2月-1996年7月)
冷承槐(1996年7月-1997年2月,代理)
林炳堯(1997年2月-2000年12月)
趙克石(2000年12月-2004年7月)
蔡英挺(2004年7月-2007年9月)
王寧(2007年11月-2010年12月)
政治委員
陳華堂(1949年2月-1952年4月)
符確堅(1952年7月-1955年5月)
汪少川(1955年5月-1964年4月)
鄭國(1964年5月-1969年11月)
段連紹(1969年11月-1978年3月)
葉漢林(1978年3月-1981年10月)
劉波(1981年10月-1982年10月)
宋清渭(1983年5月-1985年8月)
任煥彩(1985年8月-1990年4月)
李繼松(1990年4月-1996年1月)
張立志(1996年1月-2000年9月)
李長才(2000年9月-2005年7月)
王健(2005年7月-2008年2月)
姜勇(2008年2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集團軍

從2013年1月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集團軍番號可以對外公開使用,陸軍集團軍番號不再以“某”替代。
所在軍區 集團軍番號 駐地 類別 歷史
北京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集團軍

河北保定

甲類重裝機械化集團軍 原東野1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集團軍 河北石家莊 甲類輕型旅團化集團軍 原華野9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5集團軍 河北張家口 乙類集團軍 原華北8縱
瀋陽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集團軍 遼寧營口 甲類重裝機械化集團軍 原東野2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集團軍 吉林長春 乙類滿編重型集團軍 原中野1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集團軍 遼寧錦州 乙類簡編輕型旅團化集團軍 原東野3縱
南京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集團軍 浙江湖州 甲類滿編集團軍 原西野1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集團軍 江蘇徐州 乙類滿編集團軍 原中野6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集團軍 福建廈門市同安區 乙類滿編集團軍 原華野13縱
濟南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4集團軍 河南新鄉 甲類滿編集團軍 原東野7、8縱合併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集團軍 河南開封 乙類輕型旅團化集團軍 原華野1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集團軍 山東濰坊 乙類滿編集團軍 原華野8縱
廣州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空降軍 湖北孝感 甲類軍 原中野9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集團軍 廣西柳州 甲類集團軍 原東野4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2集團軍 廣東惠州 乙類簡編集團軍 原東野5縱
蘭州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集團軍 陝西寶雞 甲類簡編重裝集團軍 原華野2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集團軍 陝西臨潼 乙類輕型旅團化集團軍 原東野10縱
成都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集團軍 重慶市 甲類簡編集團軍 原中野4縱一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4集團軍 雲南昆明市 乙類簡編集團軍 原中野4縱一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