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集團軍的軍部位於山東省濰坊,原代號為52831部隊,隸屬濟南軍區,是1985年由陸軍第26軍改編的,下轄76,77和原46軍138師,136師四個步兵師,並編入坦克第8師。

基本信息

概述

集團軍分布圖集團軍分布圖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集團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歷史悠久的部隊之一,現在的建制於1985年編成,原代號為52831部隊,現代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71146部隊。屬濟南軍區,軍部駐地為山東省濰坊市。代號為71146部隊。現任軍長朱文玉,政治委員魏亮。
第26集團軍是1985年由陸軍第26軍改編的,原下轄76,77和原46軍138師、136師四個步兵師,並編入坦克第8師。1998年後,步兵第77師改為摩步旅,坦克第8師改為裝甲師。原第67集團軍撤銷後,步兵第199師轉歸第26集團軍。步兵第76師則改編為山東省陸軍預備役師,第136師改編為河南省軍區陸軍預備役師。
在科技強軍的戰略下,蒙軍委中山東籍將軍的念鄉之情,第26集團軍已被列入第一批機械化改裝和武器升級換代的部隊,新組建的高炮旅將裝備HQ-7防空飛彈;該軍的第8坦克師目前裝備有熱成象儀的國產最新型的96式主戰坦克,國慶閱兵式上車輛第三方隊中,就有第26集團軍坦克師的官兵駕駛著這種坦克走過天安門廣場,令世界矚目。
第26集團軍前身是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該縱隊是由八路軍山東軍區所屬魯中軍區部隊發展而來的。其76師最早的前身是1938年1月1日,狙徠山起義成立的八路軍山
第26軍首任軍長張仁國中將第26軍首任軍長張仁國中將
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4支隊。12月成立八路軍山東縱隊,該部為第山東縱隊第4支隊,1941年改為山東縱隊第4旅。1942年8月改為山東軍區魯中軍區部隊。1945年8月組成魯中軍區第4師,11月又以魯中軍區警備第2旅和第3旅各一部組成第9師。

歷史沿革

第26軍前身是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解放戰爭中,1947年2月魯中軍區第4師、第9師和警備旅(1946年7月組建)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司令員王建安,政委向明,各旅分別改為第22、第23和第24師。轉戰於華東,中原戰場,先後參加了魯南、萊蕪、孟良崮、沙土集、洛陽、開封、淮海等著名戰役,逐漸成為華東野戰軍的主力之一,華東戰場曾流傳著一句話“飛機大炮轟不動,不是3縱,便是8縱”。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戰役中,該縱隊先後攻占萬泉山、蘆山,有力保證了兄弟部隊全殲敵整編74師。
第8縱隊首任司令王建安上將第8縱隊首任司令王建安上將

1949年1月第8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軍,屬第3野戰軍第8兵團,軍長張仁初,政委王一平,各師分別改為第76、第77和第78師。4月參加了渡江戰役。戰後在蘇南地區整訓,作為解放台灣戰役的預備隊。
1950 年11月第26軍奔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先後參加第二、第四和第五次戰役。在1951年3月第四次戰役中,該軍部隊先後遭遇美第187空降團和直升機降步兵的攻擊,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與敵空降部隊作戰,而後者(旺方山戰鬥)則是世界戰爭史上第首次直接使用直升機進行地面作戰的戰例。1952年6月該軍回國,一直擔負膠東半島以及渤海長山列島的守備任務。1960年代第76師調往福建,重建第29軍時改為第86師。1985年陸軍第26軍改編為陸軍第26集團軍,原第46軍步兵第138師調入該軍,並編入原第46軍137師部改編的高炮旅。原步兵第78師撤銷。
在1988年以後授銜的上將中,現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杜鐵環出自199師,他在1984—1985年任199師政治委員。此外原成都軍區政治委員張志堅也出自67軍。曾任國防科委政治委員和海軍政治委員李耀文則是26軍的老政委。現任廣州軍區政治委員劉書田曾在1988—1992年任26集團軍政治委員,原二炮政治委員劉立封也是26軍的老人。
從第26集團軍所處地理位置看,膠東半島是連線我國中原腹地的沿海地區,戰略地位非同小可,特別是第67集團軍撤銷後,該地區就只駐紮第26軍這一個集團軍。因此,該軍的主要作戰任務除負責山東全境,主要是沿海地區的防空、反登入、反空降作戰以及負責渤海灣的門戶──廟島列島的守備任務,另外還應該擔負戰略機動作戰任務,北馳京畿,南援華東,由煙臺渡海踏上遼東半島,可迅速進入東北。

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初期魯中軍區時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軍的前身是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該縱隊是由八路軍山東軍區所屬魯中軍區主力部隊發展而來的。
1938年1月,中共山東省委領導了徂徠山起義,成立了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4支隊,司令員洪濤,政委黎玉。12月,該支隊改編為山東縱隊第4支隊。與此同時,第7、第8支隊和第5支隊一部分由清河地區和膠東地區進入魯中地區。9月,魯中地區部隊編為山東縱隊第1、第4旅。
1942年8月,八路軍山東軍區成立魯中軍區,王建安任司令員,羅舜初任政委,轄第1、第2、第3、第4軍分區。第1分區(兼第4旅)司令員廖容標,政委汪洋;第2分區司令員吳瑞林,政委王一平;第3分區司令員趙傑,政委董琰;第4分區(兼第1旅)司令員孫繼先,政委霍士廉。
1945年8月,山東部隊整編,第1、第4旅編為第3、第4師,魯中各軍分區及縣區武裝,組成警備第1、第2、第3、第4旅。11月,第3師、警1旅一部、警3旅大部調往東北,魯中軍區以警2、警3旅一部,組成第9師,其它部隊編為警備旅和獨立第1、第2旅。
1945年11月,魯中軍區主力第3師、警1旅、警3旅大部調往東北。留下的主力部隊有:第4師;警2、警3旅一部(合編為新的第9師);警4旅和其他部隊編成魯中警備旅。隨後,魯中軍區部隊先是參加津浦路戰役,協同兄弟部隊打破國民黨軍自徐州沿津浦路北進華北、東北的計畫,繼而攻占了魯中要地淄川、博山,並一舉解放膠濟線西段重要據點張店、周村,使魯中、
渤海兩解放區聯成一片。
1946年初,魯中軍區司令員王建安、政委向明、副司令員鄺任農、參謀長張仁初、政治部主任李培南。下轄第4師(師長孫繼先、政委王一平)、第9師(師長錢鈞、政委李耀文)、魯中警備旅(旅長周長勝、政委陳美藻)等部隊。6月,內戰全面爆發,國民黨軍從濟南、濰縣沿膠濟線兩路對進,向淄博解放區進犯。魯中軍區部隊參加膠濟路西段地區阻擊戰、淄博地區保衛戰和文(祖)埠(村)、西坡地、危山、安邱等戰鬥。在文埠戰鬥中,殲敵一個建制團又一個半營,首創我軍一舉殲滅國民黨正規軍一個建制團的範例。毛主席致電陳毅等,對指戰員傳令嘉獎:“即便是小勝,亦足以漲人民之志氣,滅敵人之威風.....”
1946年12月,魯中軍區部隊參加魯南戰役,與兄弟部隊密切配合,全殲國民黨軍第1快速縱隊等部,取得了魯南戰役的勝利。 

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時期

1947年2月,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統一整編為華東野戰軍。魯中軍區主力部隊整編為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司令員王建安(後張仁初),政委向明(後王一平),副司令員孫繼先,參謀長張仁初,政治部主任王一平,下轄第22師(由第4師改稱,師長孫繼先(兼)、政委王文軒),第23師(由第9師改稱,師長陳宏、政委李耀文)、第24師(由警備旅改稱,師長周長勝、政委陳美藻)和一個炮兵團,全縱隊共3.3萬人。
2月,參加萊蕪戰役。戰役中,8縱在和莊、不動地區全殲國民黨第73軍第77師。後又協同兄弟部隊在張家窪地區殲國民黨軍第2綏靖區李仙洲集團,8縱22師生俘李仙洲,是役,8縱殲敵13000餘人。4月,參加泰蒙戰役擔任阻擊。5月,在孟良崮戰役中,作為5個主攻縱隊之一,8縱擔任左翼穿插分割重任,切斷敵整編74師同整編83師之間的聯繫,連克桃花山、磊石山、蘆山等要點,殲敵7800人,為全殲敵74師做出了重要貢獻。6月,在沂源阻擊戰中,又殲國民黨軍3000餘人。
1947年7月,我軍轉入戰略反攻。第8縱隊編入粟裕指揮的外線兵團,西出津浦線,轉戰魯西南地區。先後參加了沙土集戰役和土山集戰鬥。9月下旬,進軍豫皖蘇邊區,橫掃國民黨軍保全部隊,連克通許、撫溝、周口、陳留、朱仙鎮。11月,參加隴海鐵路破擊戰,攻克野雞崗、曲黃車站,控制開封至徐州段。1948年2月,為配合兄弟部隊進行平漢線破擊戰,於睢縣成功阻擊了國民黨“王牌”第5軍多次西援,殲敵2300餘人。
1947年12月至1948年2月,部隊進行新式整軍運動。在此期間,為開闢新區和加強地方政權建設,第24師師部及該師第71團調往許昌以西地區組建豫皖蘇軍區第5軍分區,該師第70團撥歸第22師指揮,第72團改為縱隊特務團。
1948年3月,參加洛陽戰役,在洛陽以東阻擊鄭州國民黨軍東援,保障了洛陽戰役的勝利進行。戰後,司令員兼政委王建安奉命上調。張仁初接任第8縱隊司令員,王一平任政治委員。為配合中原野戰軍進行宛西戰役,8縱先在方城、泌陽地區阻援,後奔襲許昌,全殲河南省保全獨立第21旅,俘敵1700餘人。
6月,8縱和3縱出其不意包圍河南省會開封。在解放開封的戰鬥中,第8縱隊率先突破新南門,與3縱一起全殲守敵3萬多人,創造了我軍在解放戰爭中攻克關內國民黨省會城市的先例。隨後,阻擊新5軍東援4晝夜,有力的保證了睢杞戰役的勝利。從此,“排炮打不動,一定是八縱”的威名遠揚。8縱後又參加了圍殲區壽年兵團的睢杞戰役,殲敵1個旅部又2個團。9月,參加濟南戰役,在魯西南地區打援,保障了濟南戰役的勝利。
在1948年11月開始的淮海戰役中,第8縱隊率先搶占運河鐵橋,為保證大部隊的通過,圍殲黃百韜兵團贏得了時間,為表彰這次戰鬥,新華社專門播發了“運河橋頭爭奪戰,殲滅黃匪立首功”的專稿。在圍殲黃伯韜兵團的碾莊圩戰鬥中,8縱是5個主攻縱隊之一。隨後參加圍殲杜聿明集團。在淮海戰役中,8縱共殲敵2.6萬人。經過幾年解放戰爭的考驗,8縱已經成為華東野戰軍戰鬥力,特別是攻堅能力最強的6個縱隊之一。

第3野戰軍第26軍時期

1949年2月,根據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軍,軍長張仁初,政委王一平,副軍長鍾國楚,參謀長陳宏,政治部主任李耀文,隸屬於第三野戰軍第8兵團建制。原第8縱隊所屬第22、第23師依次改稱第76、第77師;同時第24師歸建,以其第71團、第72團一部為基礎與第69團、軍部特務團組成第78師,全軍共3.2萬餘人。
4月,參加渡江戰役,在天王寺、上沛地區追殲國民黨第312師4000餘人。5月,26軍參加上海戰役,連續攻克崑山、嘉定、國際無線電台、真如火車站、大場飛機場、江灣鎮等堅固築壘地域,控制蘇州河北側市區,殲敵4.2萬人(整個上海戰役殲敵15萬)。後擔任上海警備任務。
在解放戰爭中,第26軍在戰鬥中湧現出9個英雄連隊,數十個模範排,百餘個模範班,1.5萬名功臣,1500名模範,252名英雄。其中一級英雄14名,二級英雄23名,三級英雄202名。
1950年1月,第30軍第88師改歸第26軍建制。26軍和20、23、27軍的9兵團組成攻台的第一梯隊。
1950年11月,第26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在抗美援朝戰爭中。26軍在軍長張仁初、政委李耀文的率領下,在極其艱苦和困難的條件下,參加了第二、四、五次戰役和金化、鐵原防禦戰。在第四次戰役第二階段,二十六軍在抱川、漣川一線,採用運動防禦的戰法,阻擊西線進攻之敵主力,激戰三十八晝夜,殲滅敵軍1萬餘人,並創造了步兵班擊毀美軍9輛坦克的紀錄。在金化、鐵原防禦戰中,26軍在五聖山、新岱里、平康一線,堅守陣地近十一個月,進行大小戰鬥565次,殲敵2萬餘人,勝利完成了阻擊任務。1952年6月,第26軍從朝鮮回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26軍殲敵3.8萬餘人,居參戰各軍第5位。湧現出王兆才、王德明、劉慶亮、葉君、林范洪(女)、陳德忠等許多戰鬥英雄和英雄集體。駐守膠東半島海防重地。
1967年,第76師調福州軍區建制。後原11軍33師調入26軍改稱76師。

第26集團軍時期

1985年,第26軍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集團軍,屬濟南軍區,軍部駐山東萊陽,下轄第76(原11軍33師)、第77步兵師以及原第46軍的第136、第138步兵師,並編入坦克第8師。
1998年後,第77步兵師縮編為摩托化步兵旅,坦克第8師改編為裝甲師。在原第67集團軍撤消後,其所屬第199摩托化步兵師和200摩步旅調歸第26集團軍所轄,同時,軍部也移駐山東濰坊。此後,第76步兵師被改編為山東省陸軍預備役師,第136師改編為河南省陸軍預備役師。2003年,138和199摩步師縮編為旅,200摩步旅撤銷番號。
隨著歷年來的部隊整編和裁撤,現第26集團軍下轄:第8裝甲師(71375部隊)、第77摩步旅(71613部隊)、第138摩步旅(71217部隊)、第199摩步旅(71345部隊紅軍師)、第8炮兵旅(71602部隊)、第76高炮旅(71939部隊)、直屬陸航團、通信團、電子對抗團、防化團、工兵團、特種兵大隊。軍部(濰坊:71146部隊)。
補充一句:26軍原來的頭號主力師,由原八路軍山東軍區第4師改編而成的第76師,1967年調到了江西,出了個"愛民模範"李文忠,當時的番號是6011部隊。後改為86師屬29軍,現在番號未變改屬31集團軍,還是頭號主力。

所獲榮譽

紅軍師:第199摩托化步兵旅(前199師)
沖山阻擊營:第77摩步旅某部3營
開封攻堅模範連:第77摩步旅某部4連
碾莊戰鬥模範連:第77摩步旅某連
岱崮連(五聖山阻擊模範連):第77摩步旅某連
雞雄山阻擊戰鬥英雄連:第77摩步旅230團某連
白老虎連:第8炮兵旅某連
攻如猛虎連:第8炮兵旅某連
城尖刀連:第8炮兵旅某連

參加戰役

抗日戰爭
國共內戰
韓戰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集團軍

從2013年1月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集團軍番號可以對外公開使用,陸軍集團軍番號不再以“某”替代。
所在軍區 集團軍番號 駐地 類別 歷史
北京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集團軍

河北保定

甲類重裝機械化集團軍 原東野1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集團軍 河北石家莊 甲類輕型旅團化集團軍 原華野9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5集團軍 河北張家口 乙類集團軍 原華北8縱
瀋陽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集團軍 遼寧營口 甲類重裝機械化集團軍 原東野2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集團軍 吉林長春 乙類滿編重型集團軍 原中野1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集團軍 遼寧錦州 乙類簡編輕型旅團化集團軍 原東野3縱
南京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集團軍 浙江湖州 甲類滿編集團軍 原西野1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集團軍 江蘇徐州 乙類滿編集團軍 原中野6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集團軍 福建廈門市同安區 乙類滿編集團軍 原華野13縱
濟南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4集團軍 河南新鄉 甲類滿編集團軍 原東野7、8縱合併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集團軍 河南開封 乙類輕型旅團化集團軍 原華野1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集團軍 山東濰坊 乙類滿編集團軍 原華野8縱
廣州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空降軍 湖北孝感 甲類軍 原中野9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集團軍 廣西柳州 甲類集團軍 原東野4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2集團軍 廣東惠州 乙類簡編集團軍 原東野5縱
蘭州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集團軍 陝西寶雞 甲類簡編重裝集團軍 原華野2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集團軍 陝西臨潼 乙類輕型旅團化集團軍 原東野10縱
成都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集團軍 重慶市 甲類簡編集團軍 原中野4縱一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4集團軍 雲南昆明市 乙類簡編集團軍 原中野4縱一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