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澱山湖

上海市澱山湖

澱山湖是上海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面積62平方公里,屬於太湖流域,是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的源頭,有“風吹蘆葦倒,湖上漁舟飄,池塘荷花笑”的怡人景象。環湖散落著享譽盛名的朱家角古鎮、上海大觀園、東方綠舟、上海太陽島、陳雲紀念館等5個國家AAAA級景區;有3個國際標準高爾夫球場;有環湖步道、濕地公園、鄉村旅遊和度假村,觀光和休閒設施齊全,古今氣質交融。

上海市澱山湖上海澱山湖
上海澱山湖原名薛淀湖,位於青浦城西15公里,跨上海青浦、江蘇崑山兩市(區),上接陽澄,西通太湖。湖面東西寬15公里,南北長約30公里,周圍約100公里,方圓約1600畝,水深2米許,為杭州西湖的12倍。

基本信息

上海市澱山湖上海澱山湖
面積:6200平方公里
深度:最大深度3.59米,平均深度2.11米
容積:1.3億立方立米
成因類型: 江水沖積與古泄湖淤積
生態特徵: 澱山湖是上海境內最佳地面水水體。澱山湖屬富營養湖類型,湖泊中負荷過大是造成湖泊富有養化的主要因素,磷是澱山湖水污染的主要因子,前5名的污染物為CODcr、Cu SS、硫化物和石油類;魚類共45種,隸屬於14科34屬,以鯉科居多,計21屬27種。其中大部分為棲息於靜水水體、索餌越冬的定居性魚類以及少量江海洄游、江湖洄游和半洄游魚類,近30年來澱山湖魚類數量呈減少趨勢,與30年前資源相比,減少了40%。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該區沿長江的水利建設阻斷了魚類的洄游路線,二是澱山湖水質污染和富營養化的發展。澱山湖歷年魚產量變化較小。澱山湖作為黃浦江水源保護地之一,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近年,由於工業污染和居民人口的密集化,影響了澱山湖的水質。
上海市澱山湖上海澱山湖
形態描述:澱山湖屬太湖流域,是以太湖為中心的蠂形窪地的組成部分,略呈菱形,呈東北~西南方向,南寬北窄,形似葫蘆,其長度14.5公里,最大寬度8.1公里,平均寬度4.3公里,岸線長62.3公里,總面積445.87公里,多年在平均水位2.63米以下,為平原淺水湖;底質為淤泥質砂粘土及泥炭;澱山湖主要受納太湖流域來水,出水經黃浦江流人長江口至東海,沿湖進出河流眾多,總計59條,主要進水河有急水港大朱庫白石磯,出水河有攔路港西旺港石塘
歷史:
古代曾是陸地,秦、漢時沉陷為湖。湖中原有澱山,湖名即源於此。澱山上有三姑祠鰲峰塔等景物。南宋後,因在湖畔圍田,湖面漸小,今澱山已在湖東2公里的陸地上。

旅遊指南

上海市澱山湖上海澱山湖
澱山湖旅遊風景區,是中國八十年代新建的一處大型風景區,經過多年的擴建,現在已成為上海最大的旅遊勝地。景區內建有運用傳統園林藝術再現的紅樓勝景大觀園,在這160餘畝的綠野上,仿古建築成群,布局奇巧豪華,匯集了南北園林的特色。
隨後在澱山湖的東畔,又建起了水上運動場、遊艇俱樂部、高爾夫球場、釣魚俱樂部、游泳場、保齡球場、射擊場等。在澱山湖的西畔,建成青少年野營基地。在澱山湖的南畔,將建國際水準的彩虹島高級水上休閒度假區。在澱山湖旅遊風景區的附近,新建跨世紀的太陽島國際旅遊度假區。在澱山湖風景區的邊緣地區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有6000年前的崧澤古文化遺址和福泉山古文化遺址,這是上海迄今發現的人類最早的聚居地。有豐富的古建築,如唐代的青龍寺青龍塔泖塔,宋代的普濟橋萬安橋,明代的報國寺放生橋和清代的曲水園、萬壽塔。還有江南水鄉名鎮朱家角、金澤
澱山原有十景,宋朝時在山上建造了普生光王寺,又稱澱山禪寺,附近有個“三姑祠”又叫“靈會祠”。現在景區的東半部是自然景點,還有一條380多米長的人工堤“柳堤春曉”,堤上柳綠花紅,橋堤相對,堤外碧波萬頃,水天一色。西半部是一條名為“石城古風”的仿古街道,是為遊客提供生活服務的中心區。 臨湖有“水上運動場”,是國際賽艇,及划艇訓練和比賽的場所。船塢長5500米,可停泊賽艇200餘艘。
上海市澱山湖上海澱山湖

相鄰景點

朱家角崧澤福泉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