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模鄉

上模鄉

上模鄉是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下轄的一個鄉。位於泰和縣南部,南西分別與萬安縣蘆源、梘頭交界。全鄉面積100平方公里,總人口10432人,均為漢族江右民系。轄上模居委會,高芫、謳里、北溪、老居、靈溪、上模、上村、田西、油洲等9個村委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0年為上模、縫嶺等鄉,1956年合併設立上模鄉,1958年改設上模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為鄉。

行政區劃

現轄9個村委會,分別為:高芫村、謳里村、北溪村、老居村、靈溪村、上模村、上村、田西村、油洲村,共有94個村小組。

區位交通

上模鄉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南部,南西分別與萬安縣蘆源、梘頭交界。全鄉面積100平方公里,總人口10432人,轄9個行政村。上模鄉政府距縣城23公里,冠朝319國道至上模油路的鋪設、上模至萬安梘頭及上模至水槎縫嶺公路的溝通形成了上模便捷的交通網路。公路主要通過上模-冠朝公路連線319國道,距縣城27公里、泰和火車站36公里、井岡山機場46公里。另有上模-縫嶺、上模-田西公路。

發展情況

上模擁有豐富的竹、木、粘土等自然資源,境內有國家小二型水庫-縫坪水庫,水利、電力資源充足。上模努力實施特色農業戰略,在糧食種植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葡萄檳榔芋涼薯油菜、西瓜等經濟作物,並積極扶持特色養殖業,已形成了黃牛、白鵝、雞鴨、淡水魚等眾多規模化養殖基地。新的時期,上模大力推行工業強鄉戰略,鄉辦企業有農機站、榨油廠、食品廠、飼料加工廠、膠合板廠等,同時大力進行招商引資,已先後引進華泰建材、百家福超市、天慧公司等企業,有力促進了全鄉工業經濟的迅猛發展。在移民建鎮、實施城鎮化方面成果喜人,圩鎮路面硬化、貿易市場、商住兩用房、天馬小康新村等已完成建設面積2萬平方米。上模文教衛生事業日益進步,通訊條件良好。2002年上模鄉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214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483萬元,農業總產值2930萬元,2002年鄉本級財政收入達1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600元。

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提高機關效能,創建最優發展環境,確保全鄉經濟社會持續較快發展,根據縣委辦、縣政府辦《關於印發泰和縣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實施方案》(泰辦發[2009]2號)檔案的要求,決定在全鄉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為此,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提高項目審批和建設效率”為重點,以“依法高效、創建最優發展環境”為目標,以改革創新促進發展為動力,進一步規範機關行為,完善運行程式,強化監督檢查,切實解決機關效能和發展環境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二、總體要求

通過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促進機關建立權責明晰、行為規範、運轉協調的機關運作機制,使全鄉機關各單位和廣大幹部在履行職責和改革創新上有新的突破,力爭在較短時間內使全鄉機關各單位辦事效率明顯提高、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履職能力明顯增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改進,努力創建最優發展環境,為推進項目建設,加快實現“和諧崛起,強縣富民”戰略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三、活動範圍

活動範圍為鄉機關。

四、方法步驟

(一)學習動員階段(2009年1月18日-3月10日)
通過學習動員,明確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的總體要求、工作重點和方法步驟,認識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搞好機關效能年活動的自覺性和責任感,營造人人講效能、處處抓效能、事事高效能的濃厚氛圍。具體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召開機關效能年活動動員大會,對全鄉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進行動員部署。

2、制定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實施方案,並對機關效能年活動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3、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認真組織學習方案和有關法律法規、工作制度、工作紀律等。

(二)組織實施階段(2009年3月11日-10月31日)

突出抓好以下六個方面重點工作的落實。

1、改進機關作風。繼續開展機關作風建設評議活動。通過開展評議活動整頓機關官僚主義、辦事拖拉推諉的作風,克服行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現象。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會議、減少不必要的應酬”,切實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促進經濟社會持續較快發展上來,真正做到思想不走神,精力不分散,行動不猶豫。

2、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擴大政務公開範圍,規範政務公開內容和程式;編制行政職權目錄,繪製權力運行流程圖。

3、提升便民服務中心服務水平。要繼續鞏固和擴大行政審批制度“兩集中、兩到位”改革成果。加強便民服務中心平台建設,實行鄉政府機關及其站所統一集中辦公,一站式服務,最大限度地方便民眾辦事。

4、進一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按照全縣統一要求,為逐步規範公共資源的交易,繼續完善監管體系,全鄉在2009年12月底前要建立公共資源交易站。

5、健全完善制度。重點抓好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三項制度”的落實。關於健全完善制度特別是抓好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三項制度”落實。

6、提高機關幹部素質和能力。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強職業道德與業務培訓,在深入開展“四個一”活動的基礎上,全面開展多學習一點知識、多思考一些問題、多探索一些新路,少一點應酬、少一點玩樂、少一點休息“三多三少”活動,著力提高機關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增強履行崗位職責的本領、服務發展的本領、依法行政的本領、做好民眾工作的本領。

要採取切實有力措施,抓好各項實施方案的落實,並著力在解決問題、建章立制上下功夫。

在解決問題上,要採取自身找、民眾提的方式,認真查找問題。要反覆查找問題存在的原因,使機關工作人員深刻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危害性,真正從中汲取教訓。通過上述工作,主要解決以下八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官僚主義、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程式過繁、時間太長的問題;二是部門和個人利益驅動,隨意執法、執法不公,亂收費、亂罰款等問題;三是“小鬼難纏”、“中梗阻”的問題;四是不給好處不辦事、“吃拿卡要報”的問題;五是履行職能缺位、錯位、越位,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六是服務意識和態度較差,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問題;七是缺乏誠信、失信失諾、“新官不理舊事”的問題;八是“文山會海”、“迎來送往”、應酬過多的問題。

在建章立制上,要對各類規章制度進行清理,該撤銷的撤銷,該建立的建立,該完善的完善。通過建章立制,以崗位責任制來明確工作職責,以服務承諾制來明確為民服務內容,以公開辦事制來推進政務公開,以民主決策制來強化民眾監督,以績效考核制來評價工作實績,以責任追究制來嚴肅工作紀律,進一步量化機關工作標準,規範機關工作程式,堵塞機關管理漏洞,完善機關工作運行機制,實現以制度規範行為,以制度管人管事。

(三)考核總結階段(2009年11月1日-12月20日)

要以六個方面重點工作落實情況為主要內容,根據上級方案要求,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制定科學的、量化的、便於操作的績效考核工作方案,結合年終考核進行績效考核,並把考核結果作為機關幹部業績評定、獎勵懲處、選拔任用和檢驗這次活動成效的重要依據之一。鄉黨委、政府對機關效能年活動開展情況要進行認真總結,並形成書面材料與績效考核結果於2009年12月10日前報縣效能辦。

五、工作要求
機關效能年活動既是一項系統工程,又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要切實加強領導,建立和完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形成整體合力,確保取得實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對機關效能年活動的組織指導、綜合協調和監督檢查。特成立效能建設領導小組,由鄉黨委書記劉祥文同志任組長,鄭小華任副組長,劉學騰、毛華明、李有霖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李有霖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要把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作為新形勢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重要舉措,真正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機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和有關責任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做到思想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真正把機關效能年活動落到實處。

(二)搞好協調配合。要充分發揮綜合協調作用,認真進行部署,全面掌握工作動態,及時通報情況,注重典型示範,以點帶面,推動機關效能年活動的全面開展。要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協調配合,狠抓任務落實,對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中遇到的問題,要認真研究解決。

(三)認真受理和辦理效能投訴。要進一步完善和發揮已建立的部門聯動的投訴受理快速反應機制,快查、快結職責範圍內的投訴問題。凡是查證屬實違反規定的,一律依紀依法進行處理,對影響機關效能的典型案件要公開曝光。

(四)強化監督檢查。要切實發揮鄉紀檢監察職能作用,不斷完善效能監察方式,採取明察暗訪、專項檢查、專項效能監察等方式,開展監督檢查。重點督查重點部門、重點行業、重點崗位、重大事項的效能落實情況,紮實推動機關效能年活動深入開展。

江西吉安泰和縣行政區劃

泰和縣位於江西中部偏南。總面積2666平方千米。總人口52.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7萬人。縣人民政府駐澄江鎮。郵編:343700。代碼:360826。區號:0796。拼音:Taihe Xian。全縣轄16個鎮、6個鄉。
澄江鎮[江西省泰和縣] | 沿溪鎮[江西省泰和縣] | 橋頭鎮[江西省泰和縣] | 蘇溪鎮[江西省泰和縣] | 螺溪鎮[江西省泰和縣] |萬合鎮 | 苑前鎮 | 灌溪鎮 | 小龍鎮 | 禾市鎮 | 沙村鎮 | 冠朝鎮 | 塘洲鎮 | 碧溪鎮 | 老營盤鎮 | 馬市鎮
水槎鄉 | 中龍鄉 | 上圯鄉 | 上模鄉 | 南溪鄉 | 石山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