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前鎮

苑前鎮

苑前鎮是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泰和縣東部,東北與青原區富田接壤,東南與小龍、中龍隔山相連、與灌溪為鄰,西北與萬合毗接,總面積108平方公里。全鎮人口2.6萬。均為漢族江右民系。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苑前是一塊神奇的沃土,這裡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有著深厚的人文基礎,以來,湧現出狀元進士等30多位,被譽為“理學之鄉”。革命戰爭年代,全鎮有1000多名熱血青年踴躍參軍,保家衛國,其中753位優秀青年為中國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他們用生命譜寫了苑前的輝煌史詩。

地理位置

苑前鎮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有人口26590人,耕地39000畝,下轄17個村(居)委會,184個村民小組,83個自然村,主要傳統產業有草蓆、麻繩、編織、藥酒、肉牛養殖等,其中肉牛養殖屢獲省“金牛”獎,全年出欄肉牛20000餘頭,此外近些年來,葛根種植業聲名鵲起,全鎮建有葛根基地5處,總面積4000多畝。

行政區劃

轄苑前居委會及路溪村、巷口村、顏家村、王山村、書院村、洲劉村、戴坊村、楊溪村、琴塘村、苑前村、紳溪村、黃坊村、嶺下村、玉田村、茹山村、錢塘村、坪塘村等17個村委會,共184個村民小組,83個自然村。

社會事業

苑前人民勤勞、善良。改革開放以來,有12000多名苑前兒女活躍在全國各地,他們用汗水和智慧與家鄉父老一起,換來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近十年來,苑前每年用

“規劃”會現場“規劃”會現場
於公益事業的投入達數十萬元,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話,村村通有線電視。苑前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名列全縣前列。小城鎮建設自98年以來,電信大樓、國稅大樓、工商大樓、信合大樓、住院大樓等先後竣工,占地25000平方米的東西市場相繼建成,日產3000噸的自來水廠投入使用,居民小區實現了高標準綠化、美化、亮化,苑前新圩成為泰和河東區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日流量達2萬人以上,日成交金額50多萬,其中僅肉牛一項,便占20多萬。

前景規劃

苑前的前景無限美好。隨著耕作模式的轉型,苑前順利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高新農業、特色農業的過渡,發展葛產品,培植蘑菇產業,強化養牛傳統……使苑前的經濟飛躍發展,富裕起來的民眾,憧憬著繁華的工業時代,他們將以最優的條件、最佳的服務、最開放的姿態和最誠摯的心,迎接各地的朋友,共謀發展,同創輝煌。

路怎樣修?路燈如何裝?圩鎮的定位是什麼?泰和縣苑前鎮農民用心“規劃”起了自己家的小城鎮。“苑前鎮養牛名氣大,我們可以依靠民力,藉助外力,做大做強牛肉產業,把苑前打造成‘牛鎮’,讓圩鎮成為有特色的鄉村後花園”,建議在修好的鎮街中搞好路牌路標等輔助性設施建設,泰和縣苑前鎮政府大院內特別熱鬧。當地十多位土生土長的農民和來自江西師範大學設計院專家、縣土地規劃、城市規劃、鎮領導幹部一道共同“規劃”該鎮的城鎮建設。
近幾年來,苑前鎮經濟不斷發展壯大,人們對圩鎮的建設要求越來越高。廣大農民、當地工作人員及外出務工人員都強烈渴望苑前加強城鎮規劃,建設一個美好的苑前城鎮。如何科學規劃好城鎮建設?苑前鎮政府問計於專家的同時,也鼓勵農民積極獻計獻策。農民獻計、專家把脈,街道重修,街面擴大,在保護好環境的前提下除舊布新。經過一天的“研究、討論、規劃”,現代苑前“牛鎮”的藍圖赫然成型。

良田撂荒

同樣是上等的稻田,一邊是綠油油長勢喜人的禾苗,另一邊卻雜草叢生。這是2010年6月11日,在泰和縣苑前鎮琴塘村附近看到的一幕。80餘畝水田緣何撂荒?記者為此展開了調查。
琴塘村遠離縣城50餘公里,是個風景秀麗的村莊,近千畝肥沃的土地養育著全村1300餘人。風起時,村外田野里的禾苗掀起陣陣綠浪。不過,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數百米遠的另一片稻田長滿了雜草
在田邊放牛的一位老農嘆息道:這么好的水田,已撂荒一年半,可惜啊!他說,這裡的稻田土質肥沃,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每畝單產達500公斤左右。據了解,撂荒的耕地有80餘畝。有部分村民看著撂荒的耕地實在可惜,自己動手復耕了部分水田。
這80畝稻田為什麼被撂荒?一名村婦道出了緣由。原來,2009年年初,苑前鎮政府計畫在這裡修一條數十米寬的大道,然後在大道兩邊建房,準備打造一條新的商住街。
無奈服從
80多畝水田涉及數十戶村民。村民同意鎮裡徵用自家責任田嗎?
面對記者採訪,有些村民欲言又止,一個勁地搖頭,有些村民則斗膽說出了心裡話:“鎮裡說要徵用,你能不讓徵用?胳膊哪能擰得過大腿?”當時村幹部號召動員,做工作,同時,有關方面還做出了每畝每年給予600元補償的決定。琴塘村一名婦女證實,她家有1畝地被徵用,今年插秧前拿到600元補償款。
也有村民認為,一年可種兩季水稻,加上種油菜,每畝水田產生的效益絕不止600元。於是,“有村民告到縣裡和市里去了。”
最重要的是,對村民們來說,土地是寶貴的,補償遠不能解決他們未來將要面臨的生計問題。
刻意撂荒
令人費解的是,好端端的良田被徵用至今,卻攤上了撂荒的命運。
一名在外打工的青年回村時發現水田撂荒,感到很不理解,帶著這個疑問他了解到,原來鎮裡徵用大片良田搞開發的行為,違反了國家有關規定。為此,有人“靈機一動”:先讓良田荒上一年,這樣向上面報批就說是荒地,好批。
泰和縣國土資源局負責該項工作的曾紅標告訴記者,他從沒收到該鎮的建設用地申請。他說,農用地徵用要經省政府批准,縣市沒有審批權。即使變成了荒地,也不能改變土地的原本性質
村民質疑
毀掉良田建一條大街有無必要?記者在現場看到,偏僻的墟鎮街道人流不多,許多門面房已上鎖。鎮裡街道上的一些居民認為,本鎮人口原本就少,幾乎沒有外地流動人口。新圩鎮建成不到10年,老圩鎮還空著沒人住,現在有必要這樣毀田建街嗎?他們說,搞開發他們不反對,但是要因地制宜,而不是盲目地毀地。
2010年6月12日,記者前往現場採訪後的第二天,泰和縣國土資源局的數名工作人員已前往現場調查。

江西吉安泰和縣行政區劃

泰和縣位於江西中部偏南。總面積2666平方千米。總人口52.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7萬人。縣人民政府駐澄江鎮。郵編:343700。代碼:360826。區號:0796。拼音:Taihe Xian。全縣轄16個鎮、6個鄉。
澄江鎮[江西省泰和縣] | 沿溪鎮[江西省泰和縣] | 橋頭鎮[江西省泰和縣] | 蘇溪鎮[江西省泰和縣] | 螺溪鎮[江西省泰和縣] |萬合鎮 | 苑前鎮 | 灌溪鎮 | 小龍鎮 | 禾市鎮 | 沙村鎮 | 冠朝鎮 | 塘洲鎮 | 碧溪鎮 | 老營盤鎮 | 馬市鎮
水槎鄉 | 中龍鄉 | 上圯鄉 | 上模鄉 | 南溪鄉 | 石山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