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模

何勇模,一個農民企業家、慈善家,被稱為家鄉的李嘉誠。 坎坷的命運使何勇模深深的明白,人在困難時是最無助的。 他說,何勇模富不忘本,心中時刻裝著的是家鄉人民的安危冷暖。

何勇模,一個農民企業家、慈善家,被稱為家鄉的李嘉誠。出生在貧窮的農民家庭,何勇模已擁有上億資產,卻保持勤勞節儉的生活。用他的話說“人不要自私,我們真的不需要那么多錢,錢多了是大家的、是人民的。”何勇模為人忠厚,仗義疏財,扶危濟困,是當地最慈善的農民企業家,在偏遠的織金鄉村,人們可以不知道李嘉誠,但都聽說過何勇模。

叔叔何勇模簡介

2010年初,何勇模決定捐資2500萬元,在家鄉少普鄉修建一所設備一流、環境一流的鄉村國小,5月26日下午,織金縣迎來了一場喜雨,少普鄉長沖村的村民們冒雨來到村口,共同見證即將在該村動工修建的一所精品學校—織金勇模學校培土奠基。
多年來,他先後捐資3400萬元給家鄉修建公路、修建中學、資助大學生,救濟貧困民眾。
汶川地震中,捐物捐款50多萬,《貴陽晚報》裁文對其義舉予以表彰。
不忘鄰里,自願拿出一千多萬元為家鄉修通3公里公路,為數百戶人家修通水泥道路和醫院地板。每年春節期間,為其附近村寨生活艱難的人家贈送大米和過年食品。

生活經歷

1968年出生於織金縣少普鄉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年輕時父母相繼去世,20歲時開始打工創業,嘗盡了各種辛酸,之後,何勇模先後下過礦井、打過工、做過生意。
他對別人是慷慨的。提起何勇模的名字,人們都無不交口稱讚。坎坷人生路何勇模家住在織金縣少普鄉長沖村蒼頭組,在他11歲時,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在他還沒有成家前,也匆匆離他而去,何勇模沒有童年,更沒有童年美好的記憶,只有繁重的農活和苦惱的日子。用他的話說,往事真的是不堪回首。
何勇模說,小的時候,因為父母去世得早,家裡一直比較窮,加上姊妹較多,所以讀到三年級時他便輟學回家務農了。他吃過很多苦,這些苦讓他知道怎樣關心別人。他清楚地記得那次到三塘鄉雞場收鴿子賣的經歷。當時何勇模四處收購鴿子,那天正逢趕場,何勇模剛放下收購工具,有一個人便提了幾十隻鴿子賣給他,正當他暗自高興今天生意不錯時,另外一個人跑來說何勇模偷了他的鴿子,且不聽任何解釋,劈頭就打了何勇模一頓,他收購來的鴿子全部拿走了,還回家睡了好幾天身上的傷才有所緩解。
在歷經多次失敗後,何勇模想到家鄉的豐富的煤炭資源:如果能在家鄉辦一口合法煤井,既可以為自己尋找到一條致富路,還可以解決部分鄉親的就業問題。看準後,何勇模沒有猶豫,把自己多年的積蓄拿出來,投入到煤礦上去。
但很多事不是他想的那樣簡單,甚至大大超過他預想,搞煤礦不但需要好的技術而且還要大量的資金作後盾。何勇模說,一個農民辦煤礦,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可以說煤礦最基本的兩樣東西,資金和技術我都沒有,箇中的困難可想而知。一提起辦礦初期的日子,何勇模一臉心酸,他說,那時連用來燒水煮飯的迴風爐都拿賣了來買炸材,自己頂著家庭和社會的重重壓力,咬牙支撐著!有一次急用錢,他給一個朋友借400塊錢。借的時候朋友答應的好好的,可到了朋友家拿錢時,朋友突然變卦,說家裡實在沒錢,何勇模空手而歸。他自己想了很多,朋友不是沒錢,是對他沒信心,怕還不起他錢。
何勇模的堅持與執著,使他開辦的煤礦獲得了成功。

義舍眾鄉親

坎坷的命運使何勇模深深的明白,人在困難時是最無助的。在這個時候,需要的是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哪怕是一點小小的關心。在蒼頭組孔維志家,還沒有完全康復的孔維志聽見我們來採訪何勇模,便激動地說,沒有何勇模的幫助,可能他的命都沒了。去年,孔維志在勞動時不小心重重地摔了一跤,導致腦部嚴重受傷,打得神經都有點失常。何勇模聽到後,主動送來兩萬元,對他說錢不是問題,要孔維志安心療傷。
何勇模手很“散”,屬於“過一路丟一路”的那種人。無論在那裡,只要看到誰有困難或需要幫助,他都會伸出援助之手。有一次何勇模看見修路的村民正在不停地埋怨坐在路邊的那個人,有的說他來晚了,別人幹了大半天他才來;有人說他出工不出力,來修路是來混錢,占別人的便宜。何勇模沒有聽其它人說的,走上去問那個人,是那裡不舒服或者是其他的什麼事情。一問才得知,他家裡太困難了,已經沒有吃的了,早上起來,要弄給孩子吃,要打理好家,沒吃的力氣不好,打理家裡耽擱了上工時間。何勇模聽了這些,哽咽了,把身上帶的1200元錢全部拿出來遞給那個人,叫他趕緊回家弄點吃的,尤其是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千萬不能讓他們餓著。何勇模說,一個處在困難中時,那時是最無助的,也許,在
那個時候,只要你願意伸出援手,可能會使這個人重拾信心,或許會就此改變他的一生。何勇模的愛心善舉得到人們的頌揚和尊敬,2000年,何勇模當選織金縣人大代表,他說,這是在敦促我把愛心進行到底,儘管現在我還是一屁股賬。的確,這也是何勇模心中一直想的。何勇模富起來了,但他從不忘記幫助支持過他的鄉親們。在村里,家庭比較困難的住戶每年的生活用煤都是由他供應。幾乎每年過年的時候,何勇模都要大車小車的拉來年貨,挨家挨戶地發放,單去年,何勇模就花了幾十萬,為村裡的鄉親送去一袋米和一箱水果。而讓鄉親們感到最受益最佩服的,是何勇模掏出500萬元修的通村路。有了這條通村油路,鄉親們就可以不在飽受進行之苦了。2008年,何勇模出資500多萬元,把連線長沖村的官寨、茶樹林、四角田等村民組的通村路全部打通,且按高標準修築,全部鋪成油路。
何勇模還把愛心灑向更遠的地方,今年5月31日,何勇模通過貴州省慈善總會向在黔治療的四川災民捐款10萬元購買了500件新鮮牛奶和250件雞蛋,並將捐贈物交由這次接受傷員的醫院,請醫院直接分發給在黔治療的四川同胞及其家屬。何勇模說:“我很想到四川災區去當一名志願者,但未能如願,我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為災區人民盡一分綿薄之力。”何勇模還希望能和相關部門取得聯繫,資助災區二三十個學生的讀書,讓他們感受到更多溫暖。

斥資建校

2010年初,何勇模決定捐資2500萬元,在家鄉少普鄉修建一所設備一流、環境一流的鄉村學校,並聘請一流的師資,執行一流的管理,力爭為家鄉培養出一流的學生——在何勇模的慈善義舉中,這可謂是一個大手筆,可在奠基儀式現場,一向處事低調的何勇模謙虛地說:我沒讀過多少書、也不會說什麼大道理,我只希家鄉的孩子們都有一個優越的上學環境,都能成才。5月26日下午,久旱後的織金縣迎來了一場喜雨,少普鄉長沖村的村民們冒雨來到村口,共同見證即將在該村動工修建的一所精品學校——織金勇模學校培土奠基。
這所大氣而具有現代色彩的學校,總用地面積55畝3645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4100平方米,建成後可開辦36個班,容納學生1800餘名。該校運動場、游泳館、教師公寓、學生宿舍等附屬設施一應俱全。它不但能解決相鄰村寨適齡兒童的入學問題,還將對該鄉乃至織金縣科教興縣戰略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楊興舉向織金勇模學校的隆重奠基發來賀電,對何勇模致富不忘家鄉的精神和博大的情懷進行了高度評價。織金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宏樞在奠基儀式上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何勇模富不忘本,心中時刻裝著的是家鄉人民的安危冷暖。何勇模不但是一個愛祖國、愛家鄉的商人,更是一個教育使者,是織金第一個大規模捐資助學的本土商人;他的捐資不僅是2500萬元,全縣許多資金困難的地方他也慷慨解囊;他捐的也不僅僅是錢,而是人民代表為人民的生動體現。
談到捐資助學的善舉,何勇模謙虛地說,我沒讀過多少書、也不會說什麼,但常言道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辦好一所學校、培育一方人才是我多年的心愿。多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在事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對社會做點貢獻和回報是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建好學校、辦好教育、造福家鄉、回報社會是我們民營企業應盡的責任。樸實的語言,燭照出何勇模致富後情系桑梓,回報社會的赤子之心和高風亮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