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偉良

金偉良

金偉良,男,1961年1月生,浙江杭州人,教授,博士生導師,註冊土木工程師。現為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院長 ,浙江大學結構工程研究所所長。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金偉良 金偉良

1982年獲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學士學位;

1989年獲得大連理工大學結構工程博士學位;

1991年獲德國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基金會資助,在德國Stuttgart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4年獲挪威國家研究委員會資助,在挪威科技大學(NTH)從事海洋結構可靠度方面的研究;

2003年8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OAP基金會客座教授,2008年11月英國女皇大學榮譽教授。

社會兼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學科評審組成員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工程結構可靠性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建築學會混凝土結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砌體結構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混凝土結構委員會委員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設計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海洋工程學會常務理事

浙江省建設科技專家委員會委員

浙江省高等學校土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浙江省海洋學會副理事長

浙江省海洋學會海洋工程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浙江省潮汐泥沙模型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江蘇省建築工程診斷加固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杭州市結構與地基處理協會理事長

建築結構學報》、《水利學報》、《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建築結構》、《建築科學與工程學報》、《結構工程師》、《施工技術》、《交通科學與工程學報》、《土木建築與環境工程》編委

《海洋學研究》副主任編委

國際學術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主編

研究方向

1. 工程結構可靠性理論和套用:基於設計準則的結構系統可靠度分析與評價;工程結構可靠度基本理論;基於可靠度的結構最佳化設計方法和舒適度;工程結構物健康監測、檢測、維修決策和加固。

2. 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基本理論和套用: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及其評估;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新型砌體結構的關鍵技術。

3. 海洋工程和結構工程的結構分析和設計:極端荷載作用下結構物的承載能力;結構的靜力,動力及穩定分析;隨機荷載作用下結構物的疲勞分析;海洋工程結構設計規範的標定

主要成就

發表論文

Major Journal Papers: (2009年8月止)

1. 金偉良,趙國藩。傳遞矩陣法分析X型雙肋拱系的橫向穩定性。大連工學院學報,Vol. 26 ⑷,1987.12,pp 109-117。

2. 金偉良,趙國藩。大跨度徑肋拱橋的側向穩定性。重慶交通學院學報,Vol. 6 ⑷, 總23期,1987.12, pp 37-46。

3. 李林普, 金偉良。自升式鑽井平台結構的疲勞分析。大連理工大學學報,Vol.29⑶,1989.5,pp 351-359。

4. 金偉良,顧淑興,趙國藩。無橫撐肋拱橋橫向穩定性。中國公路學報,Vol.2⑶,1989.9,pp 42-48。

5. 金偉良,趙國藩。X型雙肋拱的側傾屈曲。土木工程學報,Vol.22⑵,1989.5,pp 44 -54。

6. 金偉良,趙國藩。箱型曲梁分析的廣義位移方法。重慶交通學院學報, Vol. 9⑶,1990.9,pp12-20。

7. Jin W.-L.,Zhu Y.-M. Li L.-P. Evaluation of application of p-y curve method in offshore engineering foundation. China Ocean Engry,Vol. 7⑷,1993,pp451-466. (Ei)

8. Jin W.-L. Luz Eberhard. Improving importance sampling method in structural reliability.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147(1994),pp393-401. (Ei,SCI)

9. Jin,W.-L. Han Jie. Relativistic information entropy on uncertainty analysis,China Ocean Engineering,Vol.10⑷,1996,pp 391-400.

10. Jin Weiliang. Reliability based-design for jacket platform under extreme loads. China Ocean Engry.,Vol. 10⑵,1996,pp145-160. (Ei,SCI)

11. 金偉良。結構可靠度數值模擬的新方法。建築結構學報,Vol.17⑶,1996.6,pp 63-72。

12. 金偉良。鋼筋混凝土拱橋的極限承載力。浙江大學學報,Vol. 31⑹,1997.7,pp 449-461。(Ei)

13. Zhuang Y-Z,Jin W-L. Aseismic reliability analysis approach for offshore jacket platform structures. China Ocean Engineering,Vol.12⑷,1998,pp375-382 (SCI)

14. 金偉良,鄒道勤,莊一舟。具有結構-樁-土相互作用的海洋平台結構體系承載能力的機率分析。海洋工程,Vol.16⑴,1998,pp1-13。

15. 金偉良,張亮,鄢飛。函式型神經網路法在混凝土碳化分析中的套用。浙江大學學報,Vol.32⑸,1998.9,pp 519-525。

16. Jin Weiliang. Importance Sampling Method in V-space. China Ocean Engineering.Vol.11⑵,1997,pp127-150 (SCI)

17. 金偉良,陳海江,莊一舟。極端波浪對海洋導管架平台的作用及其模型試驗研究。海洋工程,Vol.17⑷,1999,pp 33-38。

18. Jin WeiLiang,Li Haibo,Hu Yong,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building structures under typhoon calamity,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Vol.1⑴,2000,pp48-55.

19. Jin W-L,Zheng Z-S,Li H-B,Zhang L. Hybrid analysis approach for stochastic response of offshore jacket platforms. China Ocean Engineering,Vol.14⑵,2000,pp 143-152.

20. Jin Weiliang and Zhao Yuxi. Effect of corrosion on bond behavior and bending strength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Vol.2⑶,2001.9,pp298-308.

21. 金偉良,趙羽習,鄢飛。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均勻鋼筋銹脹力的機理研究。水利學報,Vol.32⑺,2001.7,pp57-62。(Ei)

22. 張燕坤, 金偉良,李卓東。極端荷載作用下海洋導管架平台體系可靠度分析。海洋工程,2001,Vol.19⑷,pp15-20。

23. 金偉良,徐銓彪,潘金龍。不同構造措施混凝土空心小型砌塊牆體的抗側力性能試驗研究。建築結構學報,Vol.22⑹,2001.12,pp64-72。

24. 金偉良,趙羽習。隨不同位置變化的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本構關係。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36⑴,2002.1,pp1-6。(Ei)

25. 趙羽習, 金偉良。鋼筋與混凝土粘結本構關係的試驗研究。建築結構學報,Vol.23⑴,2002.2,pp32-37。(Ei)

26. 張立, 金偉良。海洋平台結構疲勞損傷與壽命預測方法。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36⑵,2002.3,pp138-142。(Ei)

27. 金偉良,鄭忠雙,李海波。地震荷載作用下海洋平台結構物動力可靠度分析。浙江大學學報,Vol.36⑶,2002.5,pp 233-238 (Ei)。

28. 金偉良,趙羽習。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回顧與展望。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 36⑷, 2002,pp371-380。

29. 趙羽習, 金偉良。鏽蝕鋼筋與混凝土粘結性能的試驗研究。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36⑷,2002.7,pp 352-356。

30. 金偉良,龔順風,李卓東,喻軍華。衝擊荷載作用下結構物的水平動力參數分析。振動工程學報,Vol.15⑷,2002.12,pp419-424。

31. 金偉良,葉甲淳,徐銓彪。考慮太陽輻射作用的砌體結構溫度場。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36⑸,2002,pp 577-581。

32. 趙羽習, 金偉良。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混凝土結構構件可靠度的分析方法。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36⑹,2002,pp 674-679。

33. 金偉良,曲晨,傅軍,張立。薄壁離心鋼管混凝土扭轉全過程簡化計算研究。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37⑴,2003.1,pp 5-9。

34. 金偉良,宋志剛。水平循環荷載作用下單樁動力特性的數值模擬。海洋工程,Vol.21⑴,2003.2,pp 13-18。

35. 金偉良,陳駒,吳金海,趙羽習。鋼筋鏽蝕對鋼筋混凝土短梁力學性能的影響。華中科技大學學報,Vol.20⑴,2003.3,pp 1-3。

36. 金偉良,喻軍華,鄒道勤。模擬高邊坡初始地應力場的邊界位移法。土木工程學報,Vol.36⑽,2003,pp 72-75。

37. 金偉良,宋劍,龔順風,白秉仁。海洋平台受損構件的承載能力與加固分析。工程力學,Vol.20⑸,2003.10,pp 100-105。

38. 金偉良,龔順風,宋劍等。大型船舶碰撞引起的海洋導管架平台結構損傷分析。海洋工程,Vol.21⑵,2003.5,pp 20-25。

39. Jin Wei-Liang(金偉良),Qu Chen(曲晨),Yu Yi(於弋)。Experimental study on centrifugal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under bending and torsion,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Vol.4⑸,2003.9,pp 565-572。

40. 金偉良,龔順風,李卓東。乏燃料容器撞擊對減振層結構水平動力回響研究。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37⑶,2003.3,pp 314-319。

41. 張苑竹, 金偉良。基於可靠度的混凝土梁耐久性最佳化設計。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37⑶,2003.5,pp325-330。

42. 金偉良,曲晨。離心鋼管混凝土結構彈性扭轉應力分析。大連理工大學學報。Vol.43⑸,2003,pp 654-659。

43. 金偉良,宋劍,龔順風。船舶與海洋平台撞擊的荷載模擬。計算力學學報,Vol.21⑴,2004.2,pp 26-32。

44. 金偉良、張苑竹。預估混凝土氯離子分布的新方法。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38⑵,2004.2,pp 195-199。

45. 李紅梅, 金偉良,葉甲淳,王有為。建築維護結構的溫度場數值模擬。建築結構學報,Vol.25⑹,2004.12,pp93-98。

46. 葉甲淳, 金偉良,鄒道勤。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築溫度場現場跟蹤監測研究。建築結構學報,Vol.25⑹,2004.12,pp 99-107。

47. 金偉良,陳駒,吳金海,張苑竹,陶雲來,王紅偉。海洋環境侵蝕作用下混凝土梁抗彎性能試驗研究。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38⑸,2004.5, pp 603-609。

48. 方韜,龔順風, 金偉良。混凝土結構破壞過程的離散單元法模擬。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38⑺,2004.6,pp 921-925。

49. 宋志剛, 金偉良。工程結構振動舒適度的抗力模型。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38⑻,2004.8,pp 966-970。

50. 袁偉斌, 金偉良。鋼管混凝土的等效本構關係研究。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38⑻,2004.8,pp 984-988。

51. 金偉良,何勇,龔順風,宋劍,孫文波,吳煒。單點系泊海洋導管架平台結構體系可靠性分析。海洋工程,Vol.22⑷,2004.11,pp 12-18。

52. 宋志剛, 金偉良。行走激勵下大跨度樓板振動的最大加速度回響譜方法。建築結構學報,Vol.25⑵,2004.4,57-63。

53. 吳劍國, 金偉良,吳亞舸。結構系統可靠性計算的方向機率法。海洋工程,Vol.22⑵,2004.5,pp 62-65。

54. 葉甲淳, 金偉良,鄒道勤。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築溫度現場跟蹤監測研究。建築結構學報,2004,Vol.25⑹,pp99-107。

55. 宋志剛, 金偉良。多隨機參數下高層建築風振回響分布特徵估計。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04,Vol.38⑽,pp 1308-1313。

56. 趙羽習, 金偉良。混凝土構件鏽蝕脹裂時的鋼筋鏽蝕率。水利學報,Vol.35⑾,2004.11,pp 97-101。

57. 金偉良,朱平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修復性等級劃分。建築科學與工程學報,Vol.22⑴,2005.3,pp 61-70

58. 金偉良,袁偉斌。基於破壞線模型的離心鋼管混凝土扭轉極限承載力。建築結構學報,Vol.26⑵,2005.4,pp 106-111。

59. 金偉良,袁偉斌,乾鋼。離心鋼管混凝土的等效本構關係。工程力學,Vol.22⑵,2005.4,pp 110-115。

60. Wei-liang Jin,Jian Song,Shun-feng Gong,Yong Lu,Evaluation of damage to offshore platform structures due to collision of large barge,Engineering Structures27,2005.3,pp 1317-1326

61. Ming-Te Liang,Wei-Liang Jin,Ren-Ja Yang,Nai-Min Huang,Predeterminate model of corrosion rate of steel in concrete,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September 2005,Volume 35,Issue 9,Pages 1827-1833 (Ei,SCI)

62. 趙羽習, 金偉良。鋼筋鏽蝕導致混凝土構件保護層脹裂的全過程分析。水利學報,Vol.36⑻,2005.8,pp 939-945。(Ei)

63. 金偉良,張奕,趙羽習。氯離子在火災後混凝土中的擴散模型。建築材料學報,Vol.8⑵,2005.4,pp145-149 (Ei)。

64. 宋志剛, 金偉良。基於海冰區劃的平台結構振動舒適度設計—容許加速度限值。海洋工程,Vol.23⑵,2005.5,pp61-65。

65. 宋志剛, 金偉良。行走作用下樑板結構振動舒適度的煩惱率分析。振動工程學報,Vol.18⑶,2005.3,pp288-292(Ei)。

66. 金偉良,方韜。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破壞性能的離散單元法模擬。工程力學,Vol.22⑷,2005.4,pp67-73(Ei)。

67. 徐銓彪, 金偉良,余祖國,嚴家禧。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牆體非線性有限元分析,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39⑹,2005.6,pp863-868(Ei)。

68. 金偉良,付勇,趙冬岩,白秉仁。具有裂紋損傷的海底管道斷裂及疲勞評估。海洋工程,Vol.23⑶,2005.8 ,pp7-16。

69. 金偉良,袁偉斌。離心鋼管混凝土軸壓構件的有限元分析。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39⑽,2005.10,pp1571-1575。

70. 李貴炳,張愛暉, 金偉良. 鋼筋混凝土梁加固時的既有荷載對其抗彎性能的影響. 土木工程學報. Vol.39⑴,2006.1,pp13-20(Ei)

71. Zhang Ai-hui,Jin Wei-liang,Li Gui-bing. Behavior of preloaded RC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CFRP laminate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Vol.7⑶,2006.3,pp 436-444. (Ei)

72. 吳建國, 金偉良,張愛暉,王盛. 基於馬氏鏈樣本模擬的渡槽結構系統可靠度分析. 水利學報,Vol.37⑻,2006.1,pp985-990 (Ei)

73. 朱平華, 金偉良,倪國榮. 在役混凝土橋樑結構耐久性評估方法. 浙江大學學報. Vol.40⑷,2006.4,pp658-667 (Ei)

74. 金偉良,袁雪霞,劉鑫,魯征,陳天民. 模糊灰關聯綜合評估在扣件式鋼管支模架風險分析中的套用.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Vol.36⑷,2006.4,pp621-624(Ei)

75. 金偉良,魯征,劉鑫,袁雪霞,陳天民. 支模架施工安全性的評價研究. 浙江大學學報. Vol.40⑸,2006.5,pp800-803 (Ei)

76. 宋劍, 金偉良,何勇,倪偉建. 火災作用下海洋平台結構回響分析. 海洋工程. Vol.24⑵,2006.5,pp21-28

77. 袁雪霞, 金偉良,魯征,劉鑫,陳天民. 扣件式鋼管支模架穩定承載能力研究. 土木工程學報 Vol.39⑸,2006.5,pp43-50 (Ei)

78. 金偉良,袁偉斌. 離心鋼管混凝土短柱火災下與火災後的極限承載力. 浙大學報. Vol.40 ⑺,2006.7,pp1206-1210. (Ei)

79. 袁雪霞, 金偉良,劉鑫,陳天民. 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方案的模糊風險分析模型. 浙江大學學報,Vol.40⑻,2006.8,pp1371-1376 (Ei)

80. 吳鈺驊, 金偉良. 海底輸油管道底砂床沖刷機理研究. 海洋工程,Vol.24⑷,2006.8,pp43-48.

81. 金偉良,何勇,宋劍. 偶然災害作用下海洋平台損傷結構體系可靠性分析. 浙江大學學報,Vol.40⑼,2006.9,pp1554-1558 (Ei)

82. ZhaoYX,JinWL.Modeling the amount of steel corrosion at the cracking of concrete cover .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Vol.9⑸,2006.10,pp 687-696. (SCI,Ei)

83. 宋志剛, 金偉良,劉芳,倪國榮. 鋼筋鏽蝕率機率分布的動態演進模擬. 浙江大學學報,Vol.40⑽,2006.10,pp1749-1754 (Ei)

84. 劉德華, 金偉良,張玉香. 光線感測器與結構基體的應變傳遞關係. 浙江大學學報,Vol.40⑾,2006.11,pp1847-1851 (Ei)

85. 金偉良,宋志剛,趙羽習. 工程結構全壽命可靠性與災害作用下的安全性. 浙江大學學報,Vol.40⑾,2006.11,pp1862-1868 (Ei)

86. 朱平華, 金偉良.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修復性評估方法. 浙江大學學報. Vol.40⑿,2006.12,pp2174-2179 (Ei)

87. 金立兵, 金偉良,趙羽習. 沿海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現場試驗方法的優選.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1,Vol.36 sup(Ⅱ):61-67. (Ei)

88. JinWeiliang,Zhao Yuxi,Yuan Yingshu,Wei Jun. The States-of-arts and Key Scientific Issues on Durability Research of Concrete Structures.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Vol.21,Sum74 2006.12,pp 1-8 (SCI)

89. 龔順風,何勇, 金偉良. 海洋平台結構隨機動力回響譜疲勞壽命可靠性分析.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Vol.41⑴,2007.1,pp12-17 (Ei)

90. 金偉良,袁雪霞. 基於LS-SVM的結構可靠度回響面分析方法.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Vol.41⑴,2007.1,pp44-47 (Ei)

91. 金偉良,呂清芳,趙羽習,乾偉忠.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方法與壽命預測研究進展. 建築結構學報. Vol.28⑴,2007.2,pp7-13 (Ei)

92. Jin Weiliang,Lü Qingfang. Durability zonation standard of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Vol.23⑴,2007.3,pp98-104 (Ei)

93. Jin Weiliang,Zhang Yi. Fire’s effect on chloride ingress related durabi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Vol.8⑸,2007.5,pp675-681 (SCI,Ei)

94. 龔順風,何勇, 金偉良.單點系泊海洋導管架平台結構的疲勞壽命可靠性分析.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Vol.41⑹,2007.6,pp 995-999 (Ei)

95. 唐純喜, 金偉良,陳進. 結構失效面上的複合蒙特卡羅方法.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Vol.41⑹,2007.6,pp 1012-1016 (Ei)

96. 金偉良,唐純喜,陳進. 基於SVM的結構可靠度分析回響面方法,計算力學學報,Vol.24⑹,2007.12,pp 713-718 (Ei)

97. 金偉良,張奕,盧振達. 非飽和狀態下氯離子在混凝土中的滲透機理及計算模型. 矽酸鹽學報,Vol.36⑽,2008.10,pp1362-1369(Ei)

98. 袁偉斌, 金偉良. 離心鋼管混凝土彎扭構件試驗研究與理論分析.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Vol.42⑴,2008.1,pp116-121 (Ei)

99. 趙羽習, 金偉良. 鏽蝕箍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載力分析,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0l.42⑴,2008.1,pp19-24 (Ei)

100. 趙羽習, 金偉良. 混凝土銹脹時刻鋼筋鏽蝕率的數值分析方法,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0l.42⑹,2008.6 (Ei)

101. Chen Ju,Jin Wei-Liang. Behaviour of cold-formed stainless steel beam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2008,Vol.9⑾,pp.1507-1513. (SCI)

102. Chen,Ju; Jin Wei-Liang; Fu Jun,(2008)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in-walled centrifugal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under torsion. Thin-Walled Structures,Vol. 46⑽,pp.1087-1093. (SCI)

103. Ju Chen,Wei-liang Jin,Corner Strength enhancement of high strength cold-formed steel at normal room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Vol.9⑼,2008.9,pp1251-1257(SCI)

104. 陳駒, 金偉良,楊立偉. (2008)“建築用不鏽鋼在高溫下的性能”,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 42⑾,pp.1983-1989. (EI)

105. 王海龍, 金偉良. 基於斷裂力學的鋼筋混凝土保護層銹脹開裂模型.水利學報,Vol.39⑺,2008,7,pp863-869 (EI)

106. 姚昌建, 金偉良,王海龍等. 沿海混凝土氯離子擴散係數隨深度變化規律,水利水運工程學報.2008.12.

107. 金偉良,徐波,王海龍. 基於材料細觀結構的混凝土數值模擬與性能分析. 建築科學與工程學報,2008.12,pp19-22

108. 何勇, 金偉良,宋志剛. 多跨人行橋振動均方根加速度回響譜法.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Vol.42⑴,2008.1,pp48-53 (Ei)

109. 何勇, 金偉良,張愛暉,吳劍國. 船橋碰撞動力學過程的非線性數值模擬.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Vol.42⑹,2008.6,pp1065-1075.(EI)

110. 何勇, 金偉良,龔順風. 考慮幾何非線性的張力腿平台隨機回響等效線性化分析. 海洋工程. Vol.26⑷,2008,pp8-15.

111. He Yong,Gong Shunfeng,Jin Weiliang. A method for analyzing system reliability of existing jacket platform.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Vol.22⑶,2008,pp385-397.(SCI)

112. 胡琦忠, 金偉良,史方華,陳向陽,陳國興. 大型跨海橋樑基礎結構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可靠度分析[J]. 中國公路學報,2008,21⑴: 53-58 (Ei)

113. Jin Weiliang,Hu Qizhong,Shuai Changbin,Yu Qunli,Lu Zheng. Design of foundation structures of sea-crossing bridges on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J].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2008,24⑴: 74-79 (Ei)

114. Jin W L,Wang X Z,Song Z G,A probabilistic model for corrosion prediction of steel reinforcement[J]. Int. J. Modelling,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2008,4⑶,268-277

115. Juan Chen,Ju Chen,Wei Liang Jin. Design of thin-walled centrifugal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under torsion .Thin-Walled Structures,Vol. 47(2009),pp.271-276. (SCI)

116. 金偉良、金立兵、延永東、姚昌建,海水乾濕交替區氯離子對混凝土侵入作用的現場檢測和分析,水利學報,Vol. 40⑶,2009,pp.364-371. (Ei)

117. Jin Wei-Liang,Hu Qi-Zhong,Shen Zhao-wei,Shi Zhong-min,Reliability-Based Load and Resistance Factors Design for Offshore Jacket Platforms in the Bohai Bay: Calibration on Target Reliability Index. China Ocean Engineering,Vol. 23⑴,2009,pp.15-26. (Ei)

118. 張奕,姚昌建, 金偉良. 乾濕交替區域混凝土中氯離子分布隨高程的變化規律.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Vol. 43⑵,2009,pp.360-365. (Ei)

119. Yuan Lin,Gong Shun-feng,Jin Wei-liang,Li Zhi-gang,Zhao Dong-yan. Analysis on Buckling Performance of Submarine Pipelines During Deepwater Pipe-laying Operation. China Ocean Engineering,Vol. 23⑵,2009,pp303-316. (Ei)

120. Xiao-Zhou Wang and Wei-Liang Jin. Spatial variability-based corrosion risk assessment and strategy of repair and maintenance for RC structures. Modelling,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Vol. 7⑵,2009,pp171-178.

121. 何勇,龔順風, 金偉良. 考慮集合非線性的海底懸跨管道疲勞可靠性分析方法,振動工程學報,Vol. 22⑶,2009.6,pp313-318

122. 金偉良,王曉舟. 一種改進的混凝土橋樑耐久性評估模型. 土木工程學報,Vol. 42⑻,2009.8,pp83-90 (Ei)

主要著作

1.趙國藩, 金偉良,貢金鑫. 結構可靠度理論.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12

2. 金偉良,趙羽習.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8

3. 金偉良.工程荷載組合理論和套用.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3

4. 金偉良主編. 建築結構.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2

5. 金偉良,趙立國 主編. 建築結構與設備.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2

6.嚴慧, 金偉良主編. 結構與地基新進展.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9

7. 金偉良主編. 2005年第一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作品選編.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3

8. 金偉良,趙羽習 主編. 第四屆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科技論壇論文集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與評估方法。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7

9.江見鯨,李傑, 金偉良主編. 高等鋼筋混凝土結構理論.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1

10.金偉良,袁迎曙,衛軍,王海龍 主編.氯鹽環境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理論與設計方法.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9

獲獎情況

從1982年開始從事結構工程的可靠性理論和套用等研究,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畫、國家教育部、國家建設部、國家交通運輸部、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科技廳等50餘項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8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20篇,EI收錄116篇,出版學術專著3本。以第1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浙江省科技獎二等獎4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獎勵:

1.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沿海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理論及套用技術,排名第1,2008

2. 2008年高等學校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海洋結構物可靠性理論及其工程套用,排名第1,2008

3. 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杭州灣跨海大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成套技術研究與套用,排名第3,2008

4. 浙江省科技獎三等獎:扣件式鋼管支模承重腳手架施工風險分析與套用。排名第1,2007

5. 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構建土建類實踐教學大平台,培養大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排名第1,2009

6. 杭州市科技三等獎:環保節能型住宅新體系的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套用。排名第1,2008

7. 浙江省科技獎二等獎:沿海混凝土工程安全耐久性的關鍵技術與工程套用。排名第1,2006

8. 舟山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舟山碼頭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調查與分析。排名第2,2004

9. 河南省水利科技一等獎:中小流域設計洪水軟體。排名第4,2004

10. 浙江省科技獎二等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築裂縫控制技術及工程套用。排名第1,2004

11. 浙江省科技獎二等獎:高邊坡穩定可靠性與支護結構最佳化及其工程套用。排名第2,2004

12. 2004浙江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體系綜合改革,排名第2

13. 2004浙江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強化土建類學生工程設計能力的培養與實踐,排名第1

14. 2004浙江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構築土木工程研究生創新素質與實踐能力培養的平台,排名第1

15. 浙江省科技獎二等獎:極端環境作用下海洋平台結構可靠性與安全評估。排名第1,2002

代表性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專題:海洋平台結構可靠度與壽命評估(59895410-6-2),1998—2002.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振動舒適度的工程結構設計理論研究(50278085),2003—2005.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氯鹽侵蝕環境的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與評估基礎理論研究(50538070),2006—2009.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外交流與合作項目:基於全壽命管理的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理論(50811140088),2008-2010.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外交流與合作項目:海洋混凝土結構壽命預測的相似方法(50811130215),2008-2009.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外交流與合作項目: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國際會議(50810305066),2009.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基於全壽命的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基礎研究(50920105806),2010—2012.

8.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課題:長距離海底管道分散式光纖感測技術(2001AA602022-1),2001—2005.

9.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課題:沿海重大混凝土橋樑耐久性試驗方法與壽命評估技術(2006AA04Z422),2006—2008.

10.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課題:浮體固體結構的安全性評估技術(2006AA09A109-5),2007—2008.

11.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課題:深水海管鋪設工藝設計和計算分析技術研究(2006AA09A105-1),2006—2010.

12. 國家重點工程科技專項:杭州灣跨海大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長期性能研究,2005—2008.

13. 浙江省科委重點項目:玉環淺海抗風浪網箱結構與養殖技術,1998—2000.

14. 浙江省科技計畫重點項目:堤防工程安全耐久性的研究,2004—2006.

15. 浙江省科技計畫重點項目:浙江沿海重大工程安全耐久性的關鍵技術研究,(2003C23024),2003—2005.

16. 浙江省科技廳項目:港口與海岸工程混凝土防腐蝕關鍵技術與配套設備的開發套用(2006C13090),2007—2008.

17. 浙江省交通廳科技項目:舟山碼頭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調查與分析,2002—2003.

18. 浙江省交通廳科技項目:浙東沿海高樁碼頭結構調查和加固研究,2002—2004.

19. 浙江省交通廳科技項目:浙江公路橋樑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調查與評估研究,2004—2005.

專利成果:

1. 2003SR2756:海底管線施工應力與狀態設計分析程式「簡稱:UPDSAP」 V1.0,軟著登字第007847號。2003

2. 2003SR2755:海洋平台結構可靠度分析程式「簡稱:STRAS」 V1.0,軟著登字第007846。2003

3. 2003SR2191:海洋平台結構可靠度指標標定與敏度分析軟體系統V1.0「簡稱:CASRA」,軟著登字第007282號。2003

4. 2003SR2192:非線性結構極限承載力分析軟體系統V1.0,軟著登字第007283號。2003

5. 2007SR13624:鋼質模板支架分析軟體系統「簡稱:SCAS」 V1.0,軟著登字第079619號。2007

6. 2007SR19512:海底管線信息管理系統「簡稱:SPIMS」 V1.1,軟著登字第085507號。2007

7. 2007SR19513:海底管道健康檢測系統「簡稱:HMSSR」 V1.1,軟著登字第085508號。2007

8. 發明專利名稱:一種用於超長微管真空灌漿的漿料(ZL200510060664.8),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浙江大學,發明人:粟京、金偉良、傅翼、張恩勇、韓傑。2007

9. 實用新型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步入式人工環境符合模擬耐久性試驗裝置(ZL 2007 2 0111807.8),浙江大學,發明人:金偉良、趙羽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