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寶飲

【處方】恆山(醋制,炒)、檳榔、草果仁、甘草、厚朴(姜制)、烏梅、青蒿、知母各等分。 【功能主治】一切瘧疾,熱多寒少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七寶飲

正文

七寶飲

來源

《簡易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錄自《醫方類聚》卷一二二)。

異名

七寶散(《楊氏家藏方》卷三)、七寶湯(《易簡方》)、截瘧七寶飲(《醫學正傳》卷二)。

組成

厚朴(薑汁制) 陳皮 甘草(炙) 草果仁 常山(雞骨者) 檳榔 青皮各等分

用法

上藥嚼咀。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酒70毫升,煎取160毫升,去滓,露一宿,次早溫服。睡片時。寒多加酒,熱多加水,須慢火煎令熟,不吐不瀉,一服即效。

主治

一切瘧疾,無問寒熱多少先後,連日間日;及不服水土,山嵐瘴氣,寒熱如瘧等。

禁忌

服藥後,忌飲熱茶湯一日。身體虛怯及平素脾胃虛寒者忌用。

配圖

相關連線

加減七寶飲

【處方】恆山(醋制,炒)、檳榔、草果仁、甘草、厚朴(姜制)、烏梅、青蒿、知母各等分。

【功能主治】一切瘧疾,熱多寒少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兩,水1碗,酒1盞,同煎至1大盞,露1宿,來日早晨燙溫,去滓服。

【摘錄】《普濟方》卷一九七

中藥方劑之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