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葡萄散

藥物名字,七味葡萄散,內部是深色粉末。

處方來源

《中國藥典》(2000年版)。

藥物組成

白葡萄乾180g,石膏90g,紅花90g,甘草90g,香附60g,肉桂60g,石榴60g。

功效

清肺,止嗽,定喘。

主治

用於虛勞咳嗽,年老氣喘,胸滿鬱悶。

製備方法

除白葡萄乾外,其餘石膏等六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乾,粉碎,烘乾,再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

用法用量

每袋裝15g,每次3g,日1-2次口服。

理化性質

本品系蒙古族驗方。本品為黃棕色的粉末;氣香,味甘、微澀。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花冠碎片黃色,有紅棕色或黃棕色分泌管。分泌細胞類圓形,含淡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石細胞類方形或類圓形,壁一面菲薄。石細胞無色,橢圓形或類圓形,壁厚,孔溝細密。不規則片狀結晶無色,有平直紋理。

(2)取本品5g,加鹽酸1ml、氯仿15ml,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2μl、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苯-醋酸乙酯-冰醋酸(5:10:4:O.6)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磷鉬酸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5g,加乙醚20ml,振搖提取15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無水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對照品,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含1μl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7: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

中藥方劑之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