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仙丹

七仙丹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主要用於心腎陰虧血虛,心悸失眠,腰痛耳鳴,虛弱骨蒸,口乾咽燥,頭髮早白。

來源1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組成

何首烏(甜瓜瓣者,九蒸九曬)120克 人參(去蘆)60克 生地黃60克(酒洗) 熟她黃60克(酒洗) 麥門冬(去心)60克 天門冬(去皮、心)60克 小茴香60克(炒黃色,秋冬用) 白茯苓(去皮)60克(春、夏用)

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1丸,嚼爛,空腹時用好黃酒或鹽湯送下。

功用

補心腎,駐容顏,黑髭發。

主治

心腎陰虧血虛,心悸失眠,腰痛耳鳴,虛弱骨蒸,口乾咽燥,頭髮早白

禁忌

合藥時,勿犯鐵器。服藥期間,忌食三白(即蔥、蒜、蘿蔔),戒房事

處方來源2

《靈藥秘方》卷下。

別名

七寶丹

藥物組成

鹽1兩,礬1兩,消1兩,汞1兩,皂礬1兩,鵝管石3錢,硃砂3錢。

功效

去腐肉。

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入罐封固,升3炷香,冷定取藥。

用法用量

配生肌散用。

中藥方劑之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