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山水橫看

煙山漠漠水漫漫②,老柳知秋渡口寒③。 ①山水橫看:是一幅畫的名字。 ⑤憑:憑藉,靠。

作品原文

題山水橫看
煙山漠漠水漫漫②,老柳知秋渡口寒③。儘是西溪腸斷處④,憑君將與故人看⑤。
霜入丹楓白葦林,橫煙平遠暮江深⑥。君看雁落帆飛處,知我秋風故國心⑦。

作品注釋

①山水橫看:是一幅畫的名字。這是兩首題畫詩
②漠漠:迷濛布列貌。
③知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一葉落知天下秋。”“煙山”兩句描寫畫境:遠山籠罩在迷霧中,水波浩淼,稀疏的老柳帶著幾分秋意,渡口處一片清寒。
④西溪:詩人家鄉附近的溪流的名字。腸斷:形容思念或哀傷。
⑤憑:憑藉,靠。將:取,攜帶。元結將牛何處去》詩之一:“將牛何處去,耕彼故城東。”兩句意思是,畫裡描繪的都是西溪景色最動人處,煩君帶去,給朋友們看看吧!
⑥平遠:低平而遙遠。中國畫的構圖法有三種,一是高遠,是自下而上;一是深遠,自前而後;一是平遠,自近及遠。“霜入”兩句意為:風霜起時,打紅了楓葉,枯白了蘆葦。遠處一抹煙靄橫亘,讓暮色中的江水格外深沉。
⑦秋風故國心:據《晉書·張翰傳》載,張翰字季鷹,吳郡人,有清才,縱任不拘。他原在洛陽任職,因秋風起,思念吳中的鱸雨膾,遂棄官乘船東歸。又唐戴叔倫題稚川山水》詩:“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君看”兩句說,君只要看看這帆落雁歸的景致,就能知道我的懷鄉之情了。

作品簡析

題畫詩是古典詩歌里一種特殊的形式,一般題寫在畫上,因此必須緊扣畫意。石湖的這兩首題畫詩,傳神地描繪了畫中之景,也抒發了觀畫之情。
第一首寫景由遠至近,景物層次分明,卻又融成一體,“山”、“水”、“渡口”等,交織成畫,人如在畫中,及後寄情,抒發了懷鄉,懷念故人的真摯感情。
第二首寫景自前而後,用“霜”、“丹楓”、“葦林”、“煙”、“暮江”、“雁落”、“帆飛”等意象串起了詩,渲染出深秋日暮,秋風蕭瑟的意境。而後語意一轉,借“秋風故國心”的典故,抒發了自己懷念故鄉的熱切心緒。

作者簡介

范成大
(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號山中居士,又號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紹興(宋高宗年號,公元1131~1162年)進士,歷任知處州、知靜江府兼廣南西道經略安撫使、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等職。曾使金,堅強不屈,幾被殺。晚年退居故鄉石湖,卒諡文穆。其詩題材廣泛,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又工詞,文賦也享有盛名。著作頗富,傳世作品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吳船錄》、《吳郡志》等,存詩1900多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