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這是一首記游抒情詩,抒寫江南農村日常生活,詩人緊扣詩題“游”字,但又不具體描寫游村的過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見聞,來體現不盡之遊興。全詩首寫詩人出遊到農家,次寫村外之景物,複寫村中之情事,末寫頻來夜遊。所寫雖各有側重,但以游村貫穿,並把秀麗的山村自然風光與淳樸的村民習俗和諧地統一在完整的畫面上,構成了優美的意境和恬淡、雋永的格調。此詩題材比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辭藻塗抹,而自然成趣。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陸游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現存有詩歌9300多首,內容覆蓋了南宋前期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陸游詩特徵之一,是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和萬死不辭的犧牲精神。陸詩第二個特徵是,對投降派尖銳的諷刺和堅決的鬥爭。陸詩的基本特徵是現實主義。在表現手法上,他一般不直接對客觀事物做具體刻畫,而是抒寫個人的主觀感受,因此,他的詩概括性抒情性強。陸詩在現實主義基礎上,還極富浪漫主義情調。

詩詞正文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詩詞譯文

不要笑話農家的酒渾,豐收之年有豐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無路可行間,忽見柳色濃綠,花色明麗,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
你吹著簫,我擊著鼓,結隊喜慶,春社祭日已臨近,布衣素冠,簡樸的古風依舊保存。
從今日起,如果允許乘著月光閒遊,我這白髮老翁也要隨夜乘興,拄著拐杖,敲開柴門

詩詞注釋

臘酒:頭一年臘月釀製的酒。
足雞豚(tún):意思是準備了豐盛的菜餚。豚,小豬,詩中代指豬肉。
山重水複: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柳暗花明:綠柳繁茂蔭濃,鮮花嬌艷明麗。
簫鼓:吹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後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古風存:保留著淳樸古代風俗。
若許:如果這樣。閒乘月:有空閒時趁著月光前來。
無時:隨時。叩(kòu)門:敲門。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紀游抒情詩。

首聯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臘酒,指上年臘月釀製的米酒。豚,是小豬。足雞豚,意謂雞豚足。這兩句是說農家酒味雖薄,而待客情意卻十分深厚。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儘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讚賞。

次聯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廣泛被人引用。“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讀了如此流暢絢麗、開朗明快的詩句,仿佛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家茅舍,隱現於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其喜形於色的興奮之狀,可以想見。當然這種境界前人也有描摹,這兩句卻格外委婉別致,所以錢鍾書說“陸游這一聯才把它寫得‘題無剩義’”(《宋詩選注》)。人們在探討學問、研究問題時,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山迴路轉、撲朔迷離,出路何在?於是頓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鍥而不捨,繼續前行,忽然間眼前出現一線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開朗,發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天地。這就是此聯給人們的啟發,也是宋詩特有的理趣。人們讀後,都會感到,在人生某種境遇中,與詩句所寫有著驚人的契合之處,因而更覺親切。這裡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陰道上,信步而行,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於是這兩句詩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範圍,而具有很強的藝術生命力。

此聯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山水圖;下一聯則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讀者不難體味出詩人所要表達的熱愛傳統文化的深情。“社”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這一天農家祭社祈年,熱熱鬧鬧,吹吹打打,充滿著豐收的期待。這個節日來源很古,《周禮》里就有記載。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也說:“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到宋代還很盛行。而陸游在這裡更以“衣冠簡樸古風存”,讚美著這個古老的鄉土風俗,顯示出他對吾土吾民之愛。

前三聯寫了外界情景,並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詩人似乎意猶未足,故而筆鋒一轉:“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無時,隨時。詩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時明月高懸,整個大地籠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給春社過後的村莊也染上了一層靜謐的色彩,別有一番情趣。於是這兩句從胸中自然流出:但願而今而後,能不時拄杖乘月,輕叩柴扉,與老農親切絮語,此情此景,不亦樂乎!一個熱愛家鄉,與農民親密無間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

此詩寫於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陸游曾任隆興府通判,因為極力贊助張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罷歸故里。詩人心中當然憤憤不平。對照詐偽的官場,於家鄉純樸的生活自然會產生無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詩人雖貌似閒適,卻未能忘情國事。秉國者目光短淺,無深謀長策,然而詩人並未喪失信心,深信總有一天否極泰來。這種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於是兩相交涉,產生了傳誦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聯。

陸游七律最工。這首七律結構嚴謹,主線突出,全詩八句無一“游”字,而處處切“游”字,遊興十足,游意不盡。又層次分明,“以游村情事作起,徐言境地之幽,風俗之美,願為頻來之約”(方東樹《昭昧詹言》)。尤其中間兩聯,對仗工整,善寫難狀之景,如珠落玉盤,圓潤流轉,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

教案參考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教參①
詩人陸游以一個“游”字貫穿全詩的主線,生動地描繪了豐收之年農村歡悅一片的氣象和鄉間的風光習俗,刻畫了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表現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第一、二行詩寫不要笑話農人田家的臘酒渾濁不清,豐收年景款待客人,菜餚盡夠豐盛。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待客人時儘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詩寫山巒重重,水道彎彎,正疑無路可走,突然出現柳陰深深,鮮花簇簇的景象,而眼前又是一個山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狀難寫之景,又於寫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表現了人生變化發展的某種規律性另人回味無窮。同時也表現了詩人與眾不同的思維與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蘊含著無限的希望,使人們領悟到深刻的生活哲理——無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不怕困難、勇於開拓,就能出現一個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成為千古傳唱的名句。現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無望,忽而絕處逢生,出現新的契機,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主要寫了詩人做客山村,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參②
一、導入。這首詩寫於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當時詩人罷官閒居,住在山陰(今浙江紹興市)鏡湖的三山鄉。詩題中“山西村”,指三山鄉西邊的村落。詩中記敘了當地的風俗,饒有興味。
二、讀讀講講問問。
問:這首詩跟《錢塘湖春行》—樣,也是記游的。誦讀全詩兩遍後,說說它在記游上跟《錢塘湖春行》有何異同。(異:詩人在村民家做客;遊蹤用了概括的寫法。同:也寫了游中可見;也用抒情作結。)
問: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麼?(山西村民家給客人備辦了豐盛的飯食)表現什麼?(農家的熱情和樸實)客人是誰?(詩人;也許還有他的遊伴,以及主人請來的陪客。)
講:起勢突兀,乍看似與遊覽無關,須讀到最後才能懂得詩人的用意所在。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揚起,說菜之豐盛。
問:第三、四句跟前兩句接得上嗎?先說這兩句的內容。(寫行路人的感覺,迷茫中突然發現了美好的去處。)這“又一村”指什麼說的?(指山西村,即詩人此刻所在的村莊。)由此可見,這是詩人回憶來村的經歷,跟前兩句接得很好,這也可以說是倒敘。由此可深入一步,繼續問:這個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山復水的保護之下,在柳樹花草的掩映之中。)
講:詩人這樣來寫山西村,又是為下文“古風”一語張本的,因為這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風。
問:第五、六句寫游山西村所見。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複述。這是寫村中的習俗。
問:第七、八句是抒情語,請先說大意。(今後如果有可能趁著月夜出來閒遊,說不定什麼時候我會拄著拐杖來敲你的門的。)按:詩人當時雖在家賦閒,但他有志報效國家,說不定什麼時候仍會外出的,所以說“若許”,意思是“如果有機會”。
再問:這殲結尾方式跟《過故人莊》的結尾相似嗎?(相似之處是,都是詩人對招待自己的主人說的,“就菊花”“閒乘月”“夜叩門”等都是美好韻意境。不相似的是,《過故人莊》把重來拜訪說得很肯定,而這一首說得不甚肯定,僅是一種願望而已。)
(《國中語文第一冊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延邊教育出版社)
補充問:這個結尾跟開頭是怎樣呼應的?(這次游山西村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又看到了上古的遺風,深受感動,故有重遊之念。)
三、總結。
這首詩描寫了山西村古樸的民風,也表達了詩人的嚮往之情,這是容易看出來的。但陸游是愛國詩人,雖是寫記游的詩,未必與政治無關,因為當時世風衰頹,跟山西村這種古樸的風尚確實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詩中“山重”一聯是歷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其意義不止於表現行路人的感受,在許多別的事情上也同樣適用。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寫出了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而復出的境界,蘊含著生活的哲理。這句話的原意是山巒重重疊疊,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汩汩穿行,仿佛已經無路可走了,倏然看見柳色濃綠,花色明麗,又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現比喻在生活中已經實在沒有辦法了,突然大腦里靈光一現,又想出一個好辦法來。
這句話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蘊含哲理。山西村山環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用來說明困境中仍然蘊含著希望。這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體現了宋詩特有的理趣。

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陸游曾任隆興府通判,因為極力贊助張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罷官閒居,住在山陰(今浙江紹興市)鏡湖的三山鄉。詩人心中當然憤憤不平,對照詐偽的官場,於家鄉純樸的生活自然會產生無限的欣慰之情,詩題中“山西村”,指三山鄉西邊的村落。詩中記敘了當地的風俗,饒有興味。

易錯說明

很多人弄不明白是“山重水複疑無路”,還是“山窮水復疑無路”或“山窮水盡疑無路”,而“山重水複疑無路”才是正確的,可以說“山窮水盡”是現代人的誤用,“山窮水盡”這個詞語應該是出自於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李八缸》:“苟不至山窮水盡時,勿望給與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