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界面》

《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界面》

《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界面》採用現場觀測、數學模擬和物理模型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內容豐富,敘述簡潔,圖文並茂。可供從事海洋、環境、水文、地理、水利、港口航道等專業的科研人員和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界面》是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的關鍵界面及其對重大工程的回響”研究成果的系統總結。全書共分9章,將諸多熱點問題融為一體,系統地闡述了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主要因子的量化特徵以及表征陸海相互作用的潮區界面、潮流界面、鹽水入侵界面、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及沖淡水擴散主界面等的時空變化規律及其對重大工程和海平面上升的回響,為海岸帶特別是河口地區的開發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海岸帶陸海相互作用(LOICZ)是國際地圈一生物圈計畫(IGBP)的第6個核心計畫。陸海相互作用界面在河口受到徑流、潮汐潮流、鹽淡水混合、風應力、口外流系、地形等自然因子的作用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時空變化過程特別複雜。

目錄

第1章緒論
1.1海岸帶陸海相互作用研究的意義與背景
1.1.1研究意義
1.1.2研究背景
1.2國外海岸帶陸海相互作用研究的進展
1.3國內海岸帶陸海相互作用研究的進展
1.3.1東海和長江河口物質通量研究
1.3.2中國陸海相互作用及其環境效應
1.3.3黃河三角洲與渤海、黃海陸海相互作用研究
1.3.4中國典型河口一近海陸海相互作用及其環境效應
1.3.5台灣高屏河海輸運系統中陸源物質宿命的整合研究
1.4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界面研究
1.4.1總體構思
1.4.2研究內容
1.4.3研究方法
第2章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因子的量化特徵
2.1基於小波分析的長江入河口區流量變化規律
2.1.1資料和方法
2.1.2小波分析原理
2.1.3大通流量序列的小波分析
2.1.4大通流量序列變化趨勢分析
2.1.5幾點認識
2.2長江入河口區輸沙量的時間序列分析
2.2.1趨勢分析
2.2.2跳躍分析
2.2.3原因淺析
2.2.4周期分析
2.2.5幾點認識
2.3東海、黃海、渤海8個主要分潮的數值模擬
2.3.1數值模式及其設定
2.3.2結果分析
2.3.3幾點認識
第3章長江河口潮區界面和潮流界面的時空變化規律
3.1理想河口潮區界面與潮流界面變化的數值試驗
3.1.1理想河口及設定
3.1.2潮區界面和潮流界而變化的數值模擬
3.1.3幾點認識
3.2長江感潮河段的潮波特性
3.2.1潮差
3.2.2漲潮歷時
3.2.3潮波傳播速度
3.2.4幾點認識
3.3長江潮區界面和潮流界面時空變化規律的實測資料分析
3.3.1潮區界面
3.3.2潮流界面
3.3.3幾點認識
第4章長江口潮流界面和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及其對重大工程回響的物理模型試驗研究
4.1長江河口整體河工模型介紹
4.1.1模型範圍和邊界控制
4.1.2清水定床模型設計
4.1.3模型控制及測量儀器
4.2清水定床模型驗證
4.2.1潮位驗證
4.2.2流速驗證
4.3試驗目的與試驗方案
4.3.1試驗目的
4.3.2試驗方案
4.4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若干條件變化的回響
4.4.1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流量變化的回響
4.4.2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潮差變化的回響
4.4.3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海平面變化的回響
4.4.4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河口重大工程的回響
4.5潮流界面對若干條件變化的回響
4.5.1潮流界面對流量變化的回響
4.5.2潮流界面對潮差變化的回響
4.5.3潮流界面對海平面變化的回響
4.5.4潮流界面對河
4.6幾點認識
第5章長江河口三維數值模式的建立和驗證
5.1三維數值模式的建立
5.1.1模式特點
5.1.2模式的設定
5.2三維數值模式的驗證
5.2.11999年1_2月觀測資料驗證
5.2.22002年9月觀測資料驗證
5.2.32004年4月觀測資料驗證
5.2.4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觀測資料驗證
5.2.52005年4月觀測資料驗證
第6章長江河口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時空變化及其對重大工程回響的數值模擬
6.1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的時空變化
6.1.1冬季情況
6.1.2夏季情況
6.2冬季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重大工程的回響
6.2.1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三峽工程的回響
6.2.2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南水北調工程的回響
6.2.3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深水航道工程的回響
6.2.4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海平面上升的回響
6.2.5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三峽工程、南水北調、水深航道和海平面上升的綜合回響
6.3夏季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重大工程的回響
6.3.1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南水北調工程的回響
6.3.2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深水航道工程的回響
6.3.3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海平面上升的回響
6.3.4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對南水北調、深水航道和海平面上升的綜合回響
第7章冬季長江河口鹽水入侵界面時空變化及其對重大工程回響的數值模擬
7.1鹽水入侵界面的時空變化
7.1.1大潮期間
7.1.2小潮期間
7.2冬季鹽水入侵界面對重大工程的回響
7.2.1鹽水入侵界面對三峽工程的回響
7.2.2鹽水入侵界面對南水北調工程的回響
7.2.3鹽水入侵界面對深水航道工程的回響
7.2.4鹽水入侵界面對海平面上升的回響
7.2.5鹽水入侵界面對三峽工程、南水北調、深水航道和海平面上升的綜合回響
第8章長江沖淡水觀測與長江沖淡水擴展界面及其對重大工程回響的數值模擬
8.1長江口外海區沖淡水和赤潮的觀測和分析
8.1.1走航觀測
8.1.2生態動力學分析
8.1.3幾點認識
8.2夏季長江沖淡水擴展界面及其對重大工程回響的數值模擬
8.2.1沖淡水擴展界面的數值模擬
8.2.2沖淡水擴展界面對南水北調工程的回響
8.2.3沖淡水擴展界面對深水航道工程的回響
8.2.4沖淡水擴展界面對海平面上升的回響
8.2.5沖淡水擴展界面對南水北調、深水航道和海平面上升的綜合回響
第9章長江河口時空數據建模
9.1基於Geodatabase模型的長江河口時空數據建模
9.1.1長江河口研究數據的基本特徵
9.1.2長江河口時空數據建模
9.1.3幾點認識
9.2長江河口空間元數據模型
9.2.1研究現狀
9.2.2元數據在長江河口研究中的作用
9.2.3長江河口元數據模型構建
9.2.4幾點認識
附錄:作者已發表的專著

文摘

關於對河口界面的研究,國外始於20世紀50-_60年代,主要研究顆粒物與周圍水體之間的固液界面和水氣界面,對河口區的陸海相互作用界面研究甚少。在研究方法上大都基於觀測資料的分析描述。之後在理論上也作了一些探討,隨著數值計算方法和計算機的發展,數值模擬在河口界面研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揭示了一些重要的動力過程,但數值模式大都較為簡單,考慮因子也較有限。國內對河口界面的研究由於種種原因開展較遲,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作了一些相關研究,主要工作在長江河口和珠江河,大都是基於觀測資料分析和較簡單的數學模型,從總體來看,對陸海相互作用的界面研究至今仍很少。
關於重大工程以及海平面變化對河口的影響已愈來愈顯著,在有些河口人類活動影響的強度甚至已超過自然變化的幅度,已引起政府部門和科學家的高度關注,並結合工程建設開展了一些相關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這些研究至少有兩點不足:一是過程與機理探討不夠;二是都是研究某個工程的單獨影響,沒有研究多個工程的綜合影響。針對此情況本項目在研究陸海相互作用關鍵界面對重大工程和海平面變化的回響時,重點將放在過程、機制和綜合效應的探討。1-4.2研究內容
用現場觀測資料分析、數值模擬和物理模型等3種不同的研究方法相結合,系統研究長江口陸海相互作用主要因子的量化特徵以及表征陸海相互作用的若干關鍵界面——潮區界面、潮流界面、鹽水入侵界面、下層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和沖淡水擴散主界面的時空變化規律及其對三峽工程、南水北調、河口深水航道工程等重大工程與海平面變化回響的機制、過程與結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關鍵界面對多個工程和海平面變化的綜合回響。本項目的研究內容涉及河口的水文、泥沙、地貌、沉積、化學等多門學科,在研究中將其緊密結合。選擇一個複雜的大河口作為典型區域對能表征陸海相互作用的關鍵界面進行專題研究,並把地球科學數個熱點課題的研究融合在一起,在國內外尚未見報導。

盤點海洋出版社出版書籍(四)

海洋出版社的任務是出好海洋專業書、刊,介紹和推廣國內外海洋科學技術新成就,普及海洋知識,加強國際交流,促進和推動海洋事業發展。
《網路信息資源檢索與利用》
《職務船員培訓教材——駕駛》
《淡水小龍蝦(克氏原螯蝦)健康養殖使用新技術》
《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廈門灣》
《熱帶太平洋環流變異與海氣相互作用》
《海洋綜合管理的經濟學基礎研究》
《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界面》
《海岸泥沙運動研究及套用》
《海洋法理論與實踐》
《水利工程模型試驗量測技術》
《海岸帶黃土與古冰川遺蹟》
《廣東海洋文化產業》
《國際反恐法律檔案彙編》
《中國海洋文化研究(第6卷)》
《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湄洲灣》
《海洋公共政策研究》
《海上溢油生態損害賠償的法律與技術研究》
《青島奧帆賽場及鄰近海域赤潮防治研究》
《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經濟研究》
《21世紀的長江河口初探》
《2006年長江特枯水情對上海水資源安全的影響研究》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舟山群島文化地圖》
《寧波古代對外文化交流》
《數學模型在生態學的套用及研究(5)》
《中國漁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
《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閩江口》
《中國第三次北極科學考察報告》
《甲午年的狼煙》
《中國海洋統計年鑑2008》
《伊本·白圖泰中國紀行考》
《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深滬灣》
《常見經濟頭足類彩色圖集》
《謝洋大典》
《華南海灘動力地貌過程及其開發利用》
《世界頭足類》
《海區海洋行政管理研究》
《數學模型在生態學的套用及研究(6)》
《中國漁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
《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閩江口》
《海洋能資源分析方法及儲量評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