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界面

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界面

《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界面》是2009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煥庭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界面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界面
海岸帶陸海相互作用(LOICZ)是國際地圈一生物圈計畫(IGBP)的第6個核心計畫。陸海相互作用界面在河口受到徑流、潮汐潮流、鹽淡水混合、風應力、口外流系、地形等自然因子的作用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時空變化過程特別複雜。本書是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的關鍵界面及其對重大工程的回響”研究成果的系統總結。全書共分9章,將諸多熱點問題融為一體,系統地闡述了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主要因子的量化特徵以及表征陸海相互作用的潮區界面、潮流界面、鹽水入侵界面、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及沖淡水擴散主界面等的時空變化規律及其對重大工程和海平面上升的回響,為海岸帶特別是河口地區的開發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本書採用現場觀測、數學模擬和物理模型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內容豐富,敘述簡潔,圖文並茂。可供從事海洋、環境、水文、地理、水利、港口航道等專業的科研人員和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海岸帶陸海相互作用研究的意義與背景

1.1.1 研究意義

1.1.2 研究背景

1.2 國外海岸帶陸海相互作用研究的進展

1.3 國內海岸帶陸海相互作用研究的進展

1.3.1 東海和長江河口物質通量研究

1.3.2 中國陸海相互作用及其環境效應

1.3.3 黃河三角洲與渤海、黃海陸海相互作用研究

1.3.4 中國典型河口一近海陸海相互作用及其環境效應

1.3.5 台灣高屏河海輸運系統中陸源物質宿命的整合研究

1.4 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界面研究

1.4.1 總體構思

1.4.2 研究內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長江河口陸海相互作用因子的量化特徵

2.1 基於小波分析的長江入河口區流量變化規律

2.1.1 資料和方法

2.1.2小波分析原理

2.1.3 大通流量序列的小波分析

2.1.4 大通流量序列變化趨勢分析

2.1.5 幾點認識

2.2 長江入河口區輸沙量的時間序列分析

2.2.1 趨勢分析

2.2.2 跳躍分析

2.2.3 原因淺析

2.2.4 周期分析

2.2.5 幾點認識

2.3 東海、黃海、渤海8個主要分潮的數值模擬

2.3.1 數值模式及其設定

2.3.2 結果分析

2.3.3 幾點認識

第3章 長江河口潮區界面和潮流界面的時空變化規律

3.1 理想河口潮區界面與潮流界面變化的數值試驗

3.1.1 理想河口及設定

3.1.2 潮區界面和潮流界而變化的數值模擬

3.1.3 幾點認識

3.2 長江感潮河段的潮波特性

3.2.1 潮差

3.2.2 漲潮歷時

3.2.3 潮波傳播速度

3.2.4 幾點認識

3.3 長江潮區界面和潮流界面時空變化規律的實測資料分析

3.3.1 潮區界面

3.3.2 潮流界面

3.3.3 幾點認識

第4章 長江口潮流界面和漲落潮優勢流轉換界面及其對重大工程回響的物理模型試驗研究

4.1 長江河口整體河工模型介紹

4.1.1 模型範圍和邊界控制

4.1.2 清水定床模型設計

4.1.3 模型控制及測量儀器

4.2 清水定床模型驗證

4.2.1 潮位驗證

4.2.2 流速驗證

4.3 試驗目的與試驗方案

第5章 長江河口三維數值模式的建立和驗證

第6章 長江河口漲落優勢流轉換界面時空變化及其對重大工程回響的數值模擬

第7章 冬季長江河口鹽水入侵界面時空變化及其對重大工程回響的數值模擬

第8章長江沖淡水觀測與長江沖淡水擴展界面及其對重大工程回響的數值模擬

第9章 長江河口時空數據建模

附錄:作者已發表的專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