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者》

《跳高者》

《跳高者》是著名作家安徒生童話選其中之一作品。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跳高者》《跳高者》
安徒生(1805-1875)丹麥作家。1805年,安徒生誕生在丹麥奧登塞鎮的一座破舊閣樓上。他的父親是個鞋匠,很早就去世了,全家靠母親給人洗衣服維持生活。安徒生雖然過著十分貧窮的生活,但他卻有自己遠大的理想。開始,他決心當一名演員,起初,他想學習舞蹈演戲,卻遭到了拒絕,後來被一位音樂學校的教授收留,學習唱歌。因為他沒有錢只好離開了音樂學校。經過十幾年的奮鬥,終於踏進了文壇。從三十歲開始,專心從事兒童文學創作 ,一生中共寫了168篇童話故事。他的作品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受到全球一代又一代讀者的摯愛。一百多年過去了,安徒生童話仍在世界各國流行,兒童愛看,成年人也愛看。如《醜小鴨》《看門人的兒子》《皇帝的新裝》 《夜鶯》《豌豆公主》 等。選編在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十二冊中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中的一篇。

安徒生年表: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麥費恩島奧登塞小鎮。1816年11歲時父親過世。1819年14歲時獨自離家到哥本哈根,尋求創作機會。1822年8月發表作品《嘗試集》,含詩劇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無出版機會,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進入中等教會學校補習文化,共讀六年,對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過這六年中大量閱讀名家作品,也練習創作詩篇、歌劇。1827年,離開學校回到哥本哈根。發表詩歌,受到上流社會評論家稱讚,鼓起安徒生對寫作的信心。1829年,寫出長篇幻想遊記《阿馬格島漫遊記》出版,第一版銷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優厚條件買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從飢餓的壓迫中解脫。喜劇《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愛情》在皇家歌劇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詩集。1830年,初戀失敗。開始旅行;第二本詩集出版。1831-1834年,戀愛再度失敗,遭逢母喪,不久出版長篇自傳體小說《即興詩人》。1835年30歲時開始寫童話,出版第一本童話集,僅61頁的小冊子,內含《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公主》、《小意達的花兒》共四篇。作品並未獲得一致好評,甚至有人認為他沒有寫童話的天份,建議他放棄,但安徒生說:“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1844年,寫出自傳性作品《醜小鴨。1846年,寫出《賣火柴的小女孩》。1970年出版晚期最長一篇作品《幸運的貝兒》,共七萬餘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為基礎寫成的,但不完全是自傳。1867年,被故鄉奧登塞選為榮譽市民。安徒生終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上午11時,因肝癌逝世於朋友的鄉間別墅。喪禮備極哀榮,享年70歲。

故事內容

有一次,跳蚤、蚱蜢和跳鵝(註:這是丹麥一種舊式的玩具,它是用一根鵝的胸骨做成的;加上一根木栓和一根線,再

《跳高者》《跳高者》
擦上一點蠟油,就可以使它跳躍。)想要知道它們之中誰跳得最高。它們把所有的人和任何願意來的人都請來參觀這個偉大的場面。它們這三位著名的跳高者就在一個房間裡集合起來。

“對啦,誰跳得最高,我就把我的女兒嫁給誰!”國王說,“因為,假如讓這些朋友白白地跳一陣子,那就未免太不像話了!”

跳蚤第一個出場。它的態度非常可愛:它向四周的人敬禮,因為它身體中流著年輕小姐的血液,習慣於跟人類混在一起,而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接著蚱蜢就出場了,它的確很粗笨,但它的身體很好看。它穿著它那套天生的綠制服。此外,它的整個外表說明它是出身於埃及的一個古老的家庭,因此它在這兒非常受到人們的尊敬。人們把它從田野里弄過來,放在一個用紙牌做的三層樓的房子裡——這些紙牌有畫的一面都朝里。這房子有門也有窗,而且它們是從“美人”身中剪出來的。

“我唱得非常好,”它說,“甚至16個本地產的蟋蟀從小時候開始唱起,到現在還沒有獲得一間紙屋哩。它們聽到我的情形就嫉妒得要命,把身體弄得比以前還要瘦了。”

跳蚤和蚱蜢這兩位毫不含糊地說明了它們是怎樣的人物。它們認為它們有資格和一位公主結婚。

跳鵝一句話也不說。不過據說它自己更覺得了不起。宮裡的狗兒把它嗅了一下,很有把握地說,跳鵝是來自一個上等的家庭。那位因為從來不講話而獲得了三個勳章的老顧問官說,他知道跳鵝有預見的天才:人們只須看看它的背脊骨就能預知冬天是溫和還是寒冷。這一點人們是沒有辦法從寫曆書的人的背脊骨上看出來的。

“好,我什麼也不再講了!”老國王說,“我只須在旁看看,我自己心中有數!”

現在它們要跳了。跳蚤跳得非常高,誰也看不見它,因此大家就說它完全沒有跳。這種說法太不講道理。

蚱蜢跳得沒有跳蚤一半高。不過它是向國王的臉上跳過來,因此國王就說,這簡直是可惡之至。

跳鵝站著沉思了好一會兒;最後大家就認為它完全不能跳。

作品簡介

這是一個有風趣的小故事,發表於1845年,這裡面包含著一些似是而非的“真理”,事實上是對人間某些世態的諷刺。“跳蚤跳得非常高,誰也看不見它,因此大家就說它完全沒有跳。”但是在這個世界裡,一個人如果想要使人看見的話,必須有身材才成。“誰跳到我的女兒身上去,誰就要算跳得最高的了……不過能想到這一點,倒是需要有點頭腦呢——跳鵝已經顯示出它有頭腦。”事實上跳鵝跳得最低,但是它得到了公主!安徒生在他的手記中說:“當幾個孩子要求給他們講一個故事的時候,我靈機一動就寫出了這個《跳高者》。”

作品賞析

材料作文《跳高者》寫作指導及例文 安徒生有一篇《跳高者》的童話。故事的梗概是跳蚤、蚱蜢和跳鵝(註:這是丹麥的一種舊式玩具,它是用一根的胸骨做成的;加上一根木栓和一根線,再擦上一點蠟油,就可以使它跳躍)在一起比賽誰跳得最高。國王說:“誰跳得最高,我就把女兒嫁給誰!”跳蚤第一個出場,雖然它跳得非常高,但是誰也看不見它,因此大家就說它完全沒有跳。蚱蜢跳得沒有跳蚤一半高,不過它是向國王的臉上跳過來,因此國王就說它簡直是可惡之至。跳鵝站著沉思了好一會兒,然後笨拙地一跳,竟跳到了正坐在一個矮矮的金凳子上的公主的膝上。國王說:“誰跳到了我女兒的身上,誰就算是跳得最高的了,因為這正是跳高的目的。”最終跳鵝得到了公主。這是一則風趣的小故事,發表於1845年,裡面包含著一些似是而非的“真理”。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角度、一個側面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標題,但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要聯繫生活實際,不要就事論事作文。

寫作指津

《跳高者》《跳高者》

這是一則材料作文,材料中確實包含許多似是而非的“真理”,同時材料中又有多個立意角度,如國王、跳蚤、蚱蜢和跳鵝等,所以應該全面理解材料,只有全面正確地理解了材料的含義,才能選定角度來正確立意,寫出精彩的文章。那么,這篇童話的寓意是什麼呢?童話中跳蚤、蚱蜢和跳鵝可以說在展示才華時運用不同的方式,當然也就有了不同的結果,這可以說是材料給我們的一個提示。按照這個提示,同學們可以肯定或否定其中一種做法,聯繫實際立意。如可以肯定“跳蚤”的做法,否定“跳鵝”的做法,聯繫實際,可以立意為提倡真才實學,反對投機取巧,號召人們腳踏實地好學上進成就事業;還可以肯定“跳鵝”的做法,否定“跳蚤”和“蚱蜢”的做法,聯繫生活實際,鼓勵人們為學立業乃至為人做事都要樹立明確的前進方向和奮鬥目標;可立意為人生應該有明確的目標,或是從分析“跳蚤”“蚱蜢”失利原因的角度,明確作為社會的人要想讓社會接受自己,首先就要使他人了解自己,而要使他人了解自己,不僅要敢於展示自己,更重要的是善於展示自己。因此可以立意為應該善於展示自己的才華等。當然,材料中的國王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立意角度(評論“評判者”的角度)。國王在為自己女兒選擇未來丈夫時的做法,顯然有失偏頗。由材料中國王的身份,同學們不難聯想到一些執政者或是當權者們在用人問題上的一些偏頗的做法。這樣我們就可以立意為闡釋如何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呼喚社會的公正、公平,使真正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也可論述公平的缺失常導致人才的埋沒、庸才的得勢。
文章可以寫成議論文,聯繫社會實際,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不公平現象分析、批判,從而確立自己正確的觀點。也可以寫成童話類,去續寫這則童話,以跳蚤、跳鵝和蚱蜢的不同結局來委婉的揭示社會問題,表現自己的愛憎。

故事評價

“我希望它沒有生病!”宮裡的狗兒說,然後它又在跳鵝身上嗅了一下。

“噓!”它笨拙地一跳,就跳到公主的膝上去了。她坐在一個矮矮的金凳子上。

國王說:“誰跳到我的女兒身上去,誰就要算是跳得最高的了,因為這就是跳高的目的。不過能想到這一點,倒是需要有點頭腦呢——跳鵝已經顯示出它有頭腦。它的腿長到額上去了!”

所以它就得到了公主

“不過我跳得最高!”跳蚤說。“但是這一點用處也沒有!不過儘管她得到一架帶木栓和蠟油的鵝骨,我仍然要算跳得最高。但是在這個世界裡,一個人如果想要使人看見的話,必須有身材才成。”

跳蚤於是便投效一個外國兵團。據說它在當兵時犧牲了。

那隻蚱蜢坐在田溝里,把這世界上的事情仔細思索了一番,不禁也說:“身材是需要的!身材是需要的!”

安徒生童話選

安徒生童話是每個孩子童年的夢想,安徒生童話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即詩意的美和喜劇性的幽默。前者為主導風格,多體現在歌頌性的童話中,後者多體現在諷刺性的童話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