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燈》

《老路燈》

《老路燈》,作者安徒生,1847年出版。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路燈的一生。它在路邊為過路人照亮,人們親切的叫它“老路燈”。老路燈快退休了,最後它被一個老太太買走了,老太太用自己最後的能力為老太太一家帶來了光明。老路燈在這個老太太家生活了一輩子。

基本信息

作品介紹

《老路燈》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路燈的一生。它在路邊為過路人照亮,因為它為人們服務了很多年,所以人們親切的叫它“老路燈”。慢慢的,老路燈快退休了,它在想它的接班人是誰呢?他又很傷心地想,明天我要被三十六位先生檢查,如果合格就可以繼續值班了,如果不合格就會去修理廠了。可是最後它被一個老太太買走了,老太太每天擦它、洗它、餵它,它呢,用自己最後的能力為老太太一家帶來了光明。老路燈在這個老太太家生活了一輩子。

作品欣賞

這個故事最初收集在《新的童話》第二卷第一輯里。1847年哥本哈根的舊式路燈被新式的燃煤氣的路燈所代替,因此安徒生就寫了這篇故事。舊的路燈被淘汰了,成為廢鐵,面臨進熔鐵爐的命運——當然這也不一定是最悲慘的命運:它可能重新被鑄成一架可以插蠟燭的最漂亮的燭台。老路燈就在做著這樣的夢。但守夜人與它長期相處,對它產生了感情,把它擦得乾乾淨淨,讓它“躺在一個溫暖的火爐邊的靠椅上”,“用溫柔的眼光望著”它,很想“讓它坐上飯桌吃”。老路燈做了那些美妙而荒唐的夢後,最後也“不想要熔化了!不成!只要這對老夫婦還活著,我決不能這樣做!他們因為我是一個路燈才愛我。我像他們的一個孩子……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這種“了不起的事情”,一般講求實際的人恐怕很難理解。

作家簡介

安徒生(Hans C. Anderson,1805-1875)是聞名世界的丹麥童話大師。在其一生中,共發表了168篇童話作品。這些文學作品已譯為多種文字的文本。由於意識形態對安徒生童話作品譯介的制控,對其進行了“改寫”,使得安徒生童話作品在中國的闡釋大大偏離了安徒生童話的原貌。安徒生由此成了一個“具有充分民主主義的和現實主義傾向的作家”,一個具有鮮明的階級立場的無產階級英雄。於是安徒生不再是丹麥的安徒生,而是接受者按本社會模式、使用本社會話語重塑出來的中國式的安徒生。安徒生本人的基督教信仰以及其作品的基督教主題卻往往為人們所忽略。

安徒生童話選

安徒生童話是每個孩子童年的夢想,安徒生童話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即詩意的美和喜劇性的幽默。前者為主導風格,多體現在歌頌性的童話中,後者多體現在諷刺性的童話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