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的女神》

《新世紀的女神》

《新世紀的女神》是著名作家安徒生童話選其中之一作品。

基本信息

故事內容

在非洲土地上嗎?在這個國土上土人成為逐獵的對象,非洲人成為勞動的牛馬——我們從這個國土上聽到《海華沙之歌》(註:這是美國詩人費羅(Henrywadsworthlongaeellow,1807—1882)的一部名作。)。

地球的另一邊——在南洋的金島上嗎?這是一個顛倒的國土——我們的黑夜在這裡就是白天,這裡的黑天鵝在寒羞草叢裡唱歌。

在曼農的石像(註:這是一個龐大的石像,在古埃及的德布斯附近。據傳說,它一接觸到太陽光,就發出音樂。)所在的國土上嗎?這石像過去發出響聲,而且現在仍然發出響聲,雖然我們現在不懂得沙漠上的斯芬克斯之歌。

在布滿了煤礦的那個島上(註:指英國,因為英國多煤礦。)嗎?在這個島上莎士比亞從伊莉莎白王朝開始就成了統治者。

在蒂卻·布拉赫出生的那國土上嗎?蒂卻·布拉赫在這塊土地上不能居留下去。

加利福尼亞州的童話之國里嗎?這裡的水杉高高地托著它的葉簇,成為世界樹林之王。

女神眉尖上的那顆星會在什麼時候亮起來呢?這顆星是一朵花——在它的每一起花瓣上寫著這個世紀在形式、色彩和香氣方面的美的表現。

“這位新女神的計畫是什麼呢?”我們這個時代的聰明政治家問。“她究竟想做些什麼呢?”

你還不如問一問她究竟不打算做些什麼吧! 她不是過去的時代的優靈——她將不以這個形式出現。

她將不從舞台上用過了的那些美麗的東西創造出新的戲劇。 她也不會以抒情詩作幔帳來掩蓋戲劇結構的缺點!

她離開我們飛走了,正如她走下德斯比斯(註:古希臘的劇作家,據說是悲劇的創始人。)的馬車,登上大理石的舞台一樣。

她將不把人間的正常語言打成碎片,然後又把這些碎片組成一個八音盒,發出“杜巴多”(註:這是南歐的一種抒情詩人;他們主要是寫英雄的戀愛故事。)競賽的那種音調。

她將不把詩看成為貴族,把散文看成為平民——這兩種東西在音調、和諧和力量方面都是平等的。

她將不從冰島傳奇的木簡上重新雕出古代的神像,因為這些神已經死了,我們這個時代跟他們有什麼情感,也沒有什麼聯繫。

她將不把法國小說中的那些情節放進她這一代的人心裡。

她將不以一些平淡無奇的故事來麻醉這些人的神經。她帶來生命的仙丹。她以韻文和散文唱的歌是簡潔、清楚和豐富的。各個民族的脈搏不過是人類進化文字中的一個字母。她用同等的愛掌握每一個字母,把這些字母組成字,把這些字編成有音節的頌歌來讚美她的這個時代。

這個時代什麼時候成熟起來呢? 對於我們落在後面的人說來,還需要等待一個時候。對於已經飛向前面去的人說來,它就在眼前。

中國的萬里長城不久就要崩潰;歐洲的火車將要伸到亞洲閉關自守的文化中去——這兩種文化將要匯合起來!可能這條瀑布要發出震動天地的迴響:我們這些近代的老人將要在這巨大的聲音面前發抖,因為我們將會聽到“拉涅洛克”(註:“拉涅洛克在北歐童話中是“世界的末日”的意思。在“末日”到來的前夕世界遍地將遭到混亂和暴風雨的襲擊。“末日”過後世界將獲得重生。)的到來——一切古代神仙的滅亡。

我們忘記了,過去的時代和種族不得不消逝;各個時代和種族只留下很微小的縮影。這些縮影被包在文字的膠囊里,像一朵蓮花似地浮在永恆的河流上。

它們告訴我們,它們是我們的血肉,雖然它們都有不同的裝束。猶太種族的縮影在《聖經》里顯現出來,希臘種族的縮影在《伊里亞特》和《奧德賽》里表露出來。

但是我們的縮影呢——?請你在“拉涅洛克”的時候去問新世紀的女神吧。在這“拉涅洛克”的時候,新的“吉姆列”(註:吉姆列是北歐神話中的“天堂”,只有正義的人可以走進去,永遠地住在裡面。)將會在光榮和理智中出現。 蒸汽所發出的力量和近代的壓力都是槓桿。“無血的主人”和他的忙碌的助手——他很像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強大的統治者——不過是僕人,是裝飾華麗廳堂的黑奴隸罷了。他們帶來寶物,鋪好桌子,準備一個盛大的節日的到來。

在這一天,女神以孩子般的天真,姑娘般的爇忱,主婦般的鎮定和智慧,掛起一盞綺麗的詩的明燈——它就是發出神聖的火焰的人類的豐富、充實的心。

新世紀的詩的女神啊,我們向你致敬!願我們的敬禮飛向高空,被你聽到,正如蚯蚓的感謝頌歌被你聽見一樣——這蚯蚓在犁頭下被切成數段,因為新的春天到來了,農人正在我們這些蚯蚓之間翻土。他們把我們摧毀,好使你的祝福可以落到這未來新一代的頭上。

新世紀的女神啊,我們向你致敬! (1861年) 這是一起歌誦現代的散文詩,最初發表在1861年哥本哈根出版的《新的童話和故事集》第二卷第一部里。“新世紀的女神”實際上是“時代(安徒生所處在的那個時代)津神 ”的一種形象化的說法,情調是非常樂觀的。

安徒生所歌誦的“時代”及啟發展的趨勢,不是指當時政治和經濟的發展情況和人民生活所達到的水平(對此他感到很難過),而是當時科學家發明家藝術家作家詩人在他們的發明創造上所取得的成就和他們所倡導的新思想,新觀念。他們把人類文明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中國的萬里長城不久就要崩潰;歐洲的火車將要伸到亞洲閉關自守的文化中去——這兩種文化將要匯合起來!”這裡所謂的“萬里長城不久就要崩潰”,指古時統治者為了切斷不同種族人民之間交往所修築的“萬里長城 ”。這段預言性的論斷在今天的中國正在成為現實,成為國家指導津神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外開放”。 (1861年)

作者簡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麥作家。1805年,安徒生誕生在丹麥奧登塞鎮的一座破舊閣樓上。他的父親是個鞋匠,很早就去世了,全家靠母親給人洗衣服維持生活。安徒生雖然過著十分貧窮的生活,但他卻有自己遠大的理想。開始,他決心當一名演員,起初,他想學習舞蹈和演戲,卻遭到了拒絕,後來被一位音樂學校的教授收留,學習唱歌。因為他沒有錢只好離開了音樂學校。經過十幾年的奮鬥,終於踏進了文壇。從三十歲開始,專心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一生中共寫了168篇童話故事。如 《醜小鴨》 《看門人的兒子》 《皇帝的新裝》 《夜鶯》 和 《豌豆上的公主》等。選編在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十二冊中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中的一篇。

故事評價

這是一起歌誦現代的散文詩,最初發表在1861年哥本哈根出版的《新的童話和故事集》第二卷第一部里。“新世紀的女神”實際上是“時代(安徒生所處在的那個時代)精神”的一種形象化的說法,情調是非常樂觀的。安徒生所歌誦的“時代”及啟發展的趨勢,不是指當時政治和經濟的發展情況和人民生活所達到的水平(對此他感到很難過),而是當時科學家發明家藝術家作家、詩人在他們的發明創造上所取得的成就和他們所倡導的新思想,新觀念。他們把人類文明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中國的萬里長城不久就要崩潰;歐洲的火車將要伸到亞洲閉關自守的文化中去——這兩種文化將要匯合起來!”這裡所謂的“萬里長城不久就要崩潰”,指古時統治者為了切斷不同種族人民之間交往所修築的“萬里長城”。這段預言性的論斷在今天的中國正在成為現實,成為國家指導精神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外開放”。

安徒生童話選

安徒生童話是每個孩子童年的夢想,安徒生童話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即詩意的美和喜劇性的幽默。前者為主導風格,多體現在歌頌性的童話中,後者多體現在諷刺性的童話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