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蘇聯電影]

《解放》[蘇聯電影]
《解放》[蘇聯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解放》蘇聯戰爭史詩巨片。1972年,莫斯科電影製片廠耗時4年拍攝共5集《解放》。每一集的片名分別為:《炮火弧線》、《突圍》、《主攻方向》、《柏林戰役》、《最後一擊》。

基本信息

概述

解放解放
影片分五集,片名分別是《炮火弧線》、《突破》、《主攻方向》、《柏林之戰》、《最後一擊》。影片從1943年紅軍反攻(庫爾爾斯戰役)開始,繼而強渡德涅河,解放基輔,收復白俄羅斯(巴格拉齊昂戰役),解放波蘭,最後攻克柏林。按歷史編年,表現了幾次重大的軍事戰役,場面恢宏,人物眾多,從不同角度多層次的再現了反法西斯衛國戰爭的勝利進程。

簡介

解放解放

為紀念蘇聯衛國戰爭30周年,前蘇聯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於1970—1972年,拍攝了一部堪稱前蘇聯電影史上耗資最巨、規模最大、場面最為壯觀的戰爭題材影片———《解放》。影片從1943年蘇聯紅軍反攻(庫爾斯克戰役)開始,到強渡涅伯河,解放基輔,最後攻克柏林。分為五集,片長將近8個小時。導演尤里·奧澤洛夫為強調“紀實性”、“史詩性”,在影片中穿插了大量的真實歷史文獻鏡頭。影片還出現了不少歷史人物,如史達林朱可夫羅斯福邱吉爾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此外,影片還蘊涵豐富感人的故事情節,從蘇、德兩軍統帥到普通士兵,從蘇軍反攻到德軍覆沒,成功地表現了一種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解放》拍攝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全片五部共七個半小時。講述內容以東線戰場的庫爾斯克會戰為起點,至攻克柏林結束。全片一反赫魯雪夫時代對偉大衛國戰爭歷史的灰色回顧,以對戰勝法西斯主義的英雄行為的歌頌為主,全景描述了東線戰場上蘇聯紅軍節節勝利最終全勝的史實。片中既有小規模的戰鬥描述,如偵察兵抓“舌頭”;也有大規模的戰役展現,如庫爾斯克會戰和會戰中爆發的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大會戰---普羅霍夫卡坦克大戰。除對戰爭的具體表現外,影片還通過對三巨頭的描述,從政治的角度講述了1943年--1945年歐洲戰局的發展。影片中,成百上千輛坦克形成鋼鐵巨浪般的撞擊,令人為之震撼不已;晨霧裡,女衛生員沐浴的情景和輕柔的俄羅斯風格音樂,又令人感慨萬千。如果有人不明白什麼是史詩影片,那么可以通過觀看《解放》,就會明白了。

《解放》拍攝完成後,曾在全球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時至今日,仍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部影片曾經打破這個記錄!

《解放》第一部 炮火弧線

第二部 突破

第三部 主攻方向

第四部 柏林之戰

第五部 最後一擊

關於影片

5集8小時的蘇聯電影《解放》是一部戰爭電影的經典作品,屬於全景式戰爭史詩片。全景性戰爭史詩這類影片的表現視點集中在戰爭的全局上,常從戰略的角度反映與表現戰爭的全貌。其特點是影片的畫面廣闊,歷史事件繁多,場面宏大,人物眾多,時空跨度較大較長。全景性戰爭影片時常通過兵力武器的對比表現國家、陣營的實力;通過事件的演變,呈現歷史的進程;通過社會制度、黨派與集團的活動,展示政治的作用;通過人物的思維與決策,表現民族的文化。

劇情介紹

《解放》以若干主要戰役,比如解放基輔、摩爾棱斯克會戰、列別津納河戰役、打出國門、解放東歐國家、攻克柏林、最後一擊等為主要的表現線索,力求從戰略高度上通過高級領導人的鬥智鬥勇,各兵力、各軍種的協同作戰,以及中下級指揮人員與普通士兵在戰爭中的表現,反映決定戰爭勝負的諸因素,突出人在戰爭中的作用。在表現這些人物在戰爭中的活動時,編導者深知他們,特別是普通士兵,對戰爭的貢獻雖不全是豐功偉績但卻決定著戰爭的勝負。因此,注意刻畫士兵形象是前蘇聯戰爭題材影片的一大特色。它同時也表現了藝術家們對老戰士的懷念和尊敬。有許多鏡頭體現了編導者,其實也是廣大民眾的情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比如火炮轉移中因遭受德軍空襲而不幸犧牲的蘇軍炮兵,他那雙死不瞑目的眼睛,久久地凝視著頭頂德軍飛機的特寫鏡頭。

導演

尤里奧澤洛夫是前蘇聯著名戰爭片導演,他執導的《解放》(1972-1973)、《自由戰士》(1977)、《莫斯科保衛戰》(1984-1985)、 《史達林格勒戰役》(1988年)與另外一位導演執導的《圍困》(1971-1972)合起來構成了一個完整的2戰歐洲戰場史。前蘇聯解體後,奧澤洛夫還把他拍攝的《解放》、《莫斯科保衛戰》和《史達林格勒戰役》按照時間順序重新剪輯成一部24集的電視電影。以上幾部前蘇聯經典全景戰爭史詩片均在國內公映或者在電視台播映過,很多中國觀眾都對其有著相當深的印象。莫斯科電影製片廠出品,長春電影製片廠譯製

評價

官方立場、耗資巨大、難以複製、不會再有的蘇聯衛國戰爭編年史彩色巨片。蘇聯導演尤里·奧澤洛夫(YuriOzerov)衛國戰爭三部曲其三。影片共分五部(弧形火力網、突圍、主攻方向、巴爾幹人和柏林戰役),從1943年標誌蘇軍轉入反攻的庫爾斯克戰役開始,到蘇軍強渡第聶伯河、解放基輔,進而於1944年收復白俄羅斯(巴格拉齊昂戰役),隨之挺進東歐、解放波蘭,到1945年徹底摧毀第三帝國的柏林戰役結束。全景式再現蘇聯衛國戰爭勝利進程以及戰略戰術,旁及同期歐洲戰爭重大事件。反攻與勝利交響曲。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史詩氣質與紀實風格相結合,司令部真實與戰壕真實相結合,濡染大筆,巨細靡遺,精工巨製,匠心獨具。全明星陣容。列寧獎金。
據說該影片拍攝曾得到蘇聯政府的鼎力支持,動用海陸空軍士兵三萬名、坦克一萬輛、飛機一千架,而發行則更是創造了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的世界紀錄。影片中借蘇軍士兵之口道出的俄羅斯俗語——“最後參與打架的人事後比誰都能吹”——似有揶揄美軍之意。由導演根據《莫斯科保衛戰》(BitvazaMoskvu,1985)、《史達林格勒大血戰》(Stalingrad,1989)和該影片以及大量紀錄片資料剪輯而成的24集電視電影《世紀的悲劇》曾在國內多家電視台播映過。在下所見為畫質較好的國語配音膠片版D9影碟。

大量的航拍鏡、大量的大規模軍團作戰,二戰時期的數百輛蘇式、德式坦克,以及以黑白畫面方式描寫的各類ニ戰時的高層精英人物,組合成了這部讓人驚嘆的史詩巨片。由於從蘇聯反攻德國的戰線談起,雖然影片長度長達八個小時,但要全面細仔地表現那一細節顯然是不夠的。每一場戰役僅是輪廓似地帶過,然後再選擇精采的戰爭場面、戰鬥鏡頭,才交待完了一個細節。這叫概括性大電影。還好,影片還表現了在這個戰爭期間的一些大事件,如史達林的兒子在集中營、德軍波蘭街頭槍殺人事件、捷克游擊隊炸電影院、黨衛軍暗殺希特勒未遂等等,這讓電影有趣起來。
影片最後羅列了二戰中一些國家大量死亡數據:英國32萬、法國52萬、南斯拉夫180萬、波蘭600多萬、德國960萬、蘇聯2000萬。在這冰冷的數字裡面讓我想起片中史達林告誡同盟國(大意),要團結,要把反法西斯進行到底的最關鍵的意義是:這場戰爭打下來之後,我們會為人類帶來多久的和平,ニ十年?五十年?現在反法西斯過去了七十年,從真正意義上說,蘇聯人打到了柏林,用他們最大創傷激勵的復仇精神,徹底剷除了法西斯的根基。就連希特勒在下令放水沖地下鐵道時的悲嘆一樣:(大意)戰爭失敗了,日耳曼民族還有勇氣存在下去么(為他殺人找藉口)。現在想來這個喪心病狂的狂魔,把整個歐洲帶進了地獄,因此蘇聯紅軍才有決心解放全歐洲。時間過去了,每一屆的現仼德國總統都會去跪伏死亡魂靈的墓前……這是人類最大的一次為犧牲賣單,這樣的賣單方式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就決定了,一百年不會忘記、五百年不會忘記,人類永遠不會忘記。正如朱可夫元帥所說:戰爭機器一旦開動,就停不下來。這是一個定義,是關於世界大戰的定義。現在地球有實力互相抗衡的大國,他們深知這一點。再來一次戰爭,就不是蘇德的常規戰了,加了核的東西是可怕的。生命在戰爭中的粉齏狀態,他就只在一瞬間菸灰飛滅。存活率相當低。某種情況下戰爭期間的人還不如一個畜牲呢!在和平時觀閱這樣一部影片,會有一種殃殃的快感,在劍拔弩張的戰場,在流離失所的硝煙中,你感覺人的死亡判斷書隨時都會下達,命運分不上好壞,今天你能存活並不代表你明天好有如此的幸運,不管什麼原因,最應該反對戰爭的應該是人民,因為戰爭的形態,使終以弱勢群體為最先消亡的出現,“兵死了才是當官的”,因此,這世界無論多么惡劣都不是發動戰爭的理由。象希特勒這種極端分子挑唆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攻擊他國,最不幸的還是德國人民,事實結果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已的腳。毀了一個好端端的德國。看這部影片,有一種奇特的懷舊感。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看此片是作為“內參”來看的,好不容易搞了一張解放軍劇院的門票,看了長達八小時的電影,也不管好不好看,更不說看懂或沒看懂,至少滿足了我看稀奇的特權心理。只記得進了大廳,座在樓廂一排上,電影還沒開映前的狂喜,心想,能在電影院的座位上呆上八小時地看電影,我恐怕是最幸福的人了;電影廳黑下來,我在似懂非懂的雲霧裡只記得蘇軍坦克闖進德國的家庭里,殷實的物質、高級的住宅,用不完、吃不完的東西,就讓蘇聯士兵給“享受”了,太流口水了(中國當時物質匱乏)。第二是那坦克車開進柏林公園看見了是跑出籠子的獅子、老虎,太可愛了,太好玩了,(我們看得太少)真有趣,這場景有生難忘。其次是女兵裸體下河洗澡(這幾乎就可以肯定這些鏡頭比內參還內參)的場面,但我什麼也沒有看見,由於太性感化,所以把我十幾歲的青春撩著了記憶,那時看的非常可怕的畫面,現代基本上成為普及性鏡頭,一個時代的開放與一個時代的禁錮根本沒法子比啊!除了這三點,其他印象就不深了,可見得當初我們處於青春萌芽期的“價值取向”是何等的簡單。
《解放》是一種收穫,收穫了一種夢藱,但同時又收穫了一種心歷經驗。雖然,電影拍得太淺嘗弋止、粗糙的記實化,與中國的《大決戰》三部曲相似,但的確它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工程。現在我們再找當年這么多蘇、德坦克,也只能借用電腦製作了,那些無法複製的外境地,那些能還原那段歷史裡的所有痕跡,就永遠停留在電影的毎一格畫面中了,感謝人類發明了膠片、電影,讓我們有一種生動的歷史體驗。

其他信息

更多外文片名
Освобождение.....(SovietUnion:Russiantitle)
Befreiung.....(EastGermany)
Liberation.....(International:Englishtitle)
TheGreatBattle.....(USA)
Felszabadítás.....Hungary
Libération.....France
Suuriläpimurto.....Finland
TaisteluBerliinistä.....Finland
Wyzwolenie.....Poland
幅面:70毫米寬銀幕電影
混音:70mm6-Track
攝製格式:70mm
洗印格式:70mm

演職員表

演員 :

揚·恩格萊特 JanEnglert....Janek

芭芭拉·布雷爾斯卡 BarbaraBrylska....Helena

達尼爾·奧勒布里斯基 DanielOlbrychski....Henryk

瓦勒·安格利卡 AngelikaWaller....EvaBraun

韋恩澤斯洛·格林斯基 WienczyslawGlinski

NikolaiOlyalin....Tsvetayev

LarisaGolubkina....Zoya

BorisZajdenberg....Orlov

SergeiNikonenko....Sashka

VsevolodSanayev....Lukin

弗拉基米爾·薩莫伊洛夫VladimirSamojlov....Gromov

MikhailUlyanov....MarshallZhukov

BukhutiZaqariadze....JosefStalin

FritzDiez....AdolfHitler(asFritzDietz)

GerdMichaelHenneberg....GeneralWilhelmKeitel(asG.M.Henneberg)

HannjoHasse....Kluge

PeterSturm....GeneralAlfredJodl

FlorinPiersic....Skorzeny

ErichThiede....HeinrichHimmler

HorstGiese....JosefGoebbels(asH.Giese)

AlfredStruwe....OberstGrafSchenkvonStauffenberg

WilfriedOrtmann....GeneralOlbricht

WernerWieland....GeneraloberstBeck(asW.Wieland)

VasiliShukshin....MarshallKonev

維克多·阿夫久什科ViktorAvdyushko....(asV.Avdyushko)

v弗拉德連·達維多夫VladlenDavydov

皮約特·格勒博PyotrGlebov

哈迪·克魯格HardyKrüger

阿·庫茲涅措夫AnatoliKuznetsov

尤里·納扎羅夫YuriNazarov

弗拉基米爾·扎曼斯基VladimirZamansky
原創音樂:YuriLevitin
攝影:IgorSlabnevich
剪輯FilmEditing:Ye.Karpova
藝術指導ProductionDesigner:AleksandrMyagkov
服裝設計CostumeDesignby:DilyaraOzerova

發行日期

蘇聯 SovietUnion1969年7月......(MoscowFilmFestival)

蘇聯SovietUnion1970年......(premiere)

芬蘭 Finland1970年5月7日

瑞典 Sweden1970年5月14日

東德 EastGermany1970年5月22日......(part1&2)

西德 WestGermany1970年11月13日......(part1&2)

美國USA1974年10月17日......(NewYorkCity,NewYork)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