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電視劇]

《解放》[電視劇]
《解放》[電視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50集大型電視連續劇《解放》是人民戰爭的藝術史詩,它全方位詮釋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豐厚的歷史內涵,展現了一場北起白山黑水、南到天涯海角的偉大人民戰爭,演繹了國共兩大統帥部在軍事、政治、經濟、統戰等各個領域的全面較量。該劇獲得第28屆飛天獎、第25屆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解放》展示了人民領袖將帥們的風采,尤其是毛澤東的戰略思想和指揮藝術可謂爐火純青、高超蓋世。抗日戰爭勝利後,共產黨堅持和平建國方針,反對內戰。蔣介石為維護獨裁統治,在美國支持下發動全面內戰。毛澤東指示解放軍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在這一戰略思想指導下,解放軍取得中原突圍、蘇中七戰七捷、定陶戰役等勝利,粉碎蔣介石對南滿的冬季攻勢。
1947年3月蔣介石下令進攻延安。毛澤東為拖住胡宗南,減輕其他戰場的壓力,堅持在陝北轉戰。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解放軍逐漸由內線作戰轉入外線作戰。劉鄧大軍渡過黃河,揭開戰略反攻的序幕。其後,劉鄧千里躍進大別山,陳賡夜渡黃河控制灘頭陣地,陳粟取得沙土集戰役勝利。三方形成品字形戰略布局。1947年10月,人民解放戰爭轉入全面反攻,取得清風店、石家莊、宜川、瓦子街、四平等戰役的勝利。
1948年3月毛澤東、周恩來率中央機關、人民解放軍總部東渡黃河,前往華北。毛澤東主持城南莊會議,正式公開提出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此後,人民解放軍取得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偉大勝利,解放東北全境、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及華北重鎮張家口,攻克天津並實現了北平和平解放。
劉少奇和朱德在解放區開展土改,發布“土地法大綱”,廣大農民翻身獲解放,用鮮血和生命支援前線。與之相反,在國民黨的腐敗統治下,國統區的軍事、政治、經濟瀕臨全面崩潰。愛國民主人士儘管遭到殘酷鎮壓,其反對國民黨獨裁的呼聲仍越來越高。1949年初,蔣介石被迫宣告下野,隱退幕後,代總統李宗仁要求和談。4月21日,在國民黨最後拒絕情定《國內和平協定》後,毛澤東、朱德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占領南京,蔣家王朝覆滅。隨後華東、中南、西北、西南廣大國土相繼解放。9月,中國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製作背景

電視劇《解放》以三年解放戰爭為歷史背景,以革命領袖為主要人物,以重大歷史事件為主要內容,通過對中原突圍、延安保衛戰、孟良崮戰役、三大戰役直至渡江戰役等的重點描寫,真實、藝術地再現了以毛澤東為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解放軍和人民民眾,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戰勝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腐敗政府和軍隊的曲折過程。

整部電視劇從1946年6月底,蔣介石撕毀停戰協定和政協決議,對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開始,一直講述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全景式展現了解放戰爭的全過程,表現了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條戰線上的殊死較量。

人物塑造

作為總導演兼主演,唐國強無疑對該劇最有發言權,已經演過十數次毛澤東的唐國強,認為《解放》中的毛,是他飾演最好的一次。其原因不僅在於故事史詩性的龐大與精緻,更在於今天人們的思維與視野已經更開闊,也就能用更為客觀的態度對待和講述那段歷史。
《解放》真實且嚴謹,無論在共產黨方面還是在國民黨方面,都用了大量篇幅進行客觀分析與描繪。也正因為此,本劇中不僅一如既往表現出中國共產黨將領們鮮明的性格與打仗特色,還格外細膩描繪出過去僅僅一帶而過千人一面的國民黨將領們的性格特色。在這樣的講故事方式中,每個人物都不再只是個單色符號,而變得栩栩如生。共產黨方面,朱德的低調樸實,毛澤東意氣風發,周恩來的儒雅精幹,陳雲的運籌帷幄,粟裕的舉重若輕,個個人物呼之欲出。
而國民黨方面:蔣介石的獨裁自負,白崇禧的強硬主戰,李宗仁的優柔平衡,陳誠的眼高手低,張靈甫的高傲悲涼,等等角色,也都在一個個戰役細節中用大篇幅娓娓道來。除此之外,柔中帶剛的宋美齡,拍案而起的聞一多,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郭汝瑰,沉著冷靜的張沖,年輕氣盛的蔣經國,斯文說客的杜月笙,不管是濃墨重彩渲染,還是一帶而過側寫,均塑造得有聲有色。用歷史的態度細膩白描歷史的人物,無疑將是該劇最受歡迎的看點,對革命史感興趣的觀眾,看到這樣齊全而繁多而星光熠熠的將帥齊齊登場亮相,必然大呼過癮,在年輕一代觀眾眼中,這些人物已經脫離歷史課本中,而是一個個可以讓人更為神往更為敬佩的歷史英雄人物。

故事情節

戰爭史詩片因為其龐大與複雜,呈現方式上的困難與局限,為了保證可看性,不讓對歷史陌生的觀眾感到厭煩,常常會突出戰爭場面而忽略戰略戰術上的詳細講解,因此戰爭片更多著眼於戰爭場面的好看與龐大。但《解放》卻敢於背道而馳,在細節上爭取更多對那段歷史有些了解並且感興趣的觀眾。雖然表現著名戰役中,不失大場面的激烈乃至慘烈,但故事更多卻是對戰前的戰略戰術分析進行極為詳盡的描述。
用戰爭開頭,是一種先聲奪人的精彩,而用和談開頭,是一種對大局的提攜總括,該交代的不略分毫,循序漸進。《解放》之所以敢於用“文戲”支撐框架,“武戲”添補內容,是因為編劇王朝柱有這個底氣把故事講得生動。故事講到需要重大歷史抉擇的片段,大段大段台詞充滿了術語和說明,但是節奏沒有因此變得緩慢,而是通過國共雙方對同一形勢分析的交錯鏡頭,時而表現共產黨方面的戰略形勢分析,針對性的又同時表現國民黨方面對同樣形勢的另一種戰略形勢分析,或是戰局突變,或是美國調停,把雙方緊張空氣表現得淋漓盡致。因為故事的充實,因此近乎質樸流暢的講述方式,已經可以把這部劇填塞得滿滿登登,內容毫不拖沓。
雖然文戲主打,但《解放》中戰爭部分拍得也是氣勢磅礴,波瀾壯闊,大場面絕不遜色,很多片段采自電影鏡頭,參與戰爭場面拍攝的演員多達數萬人,從開始的零星簡略表現,到最後集中在某個戰役的詳盡戰事渲染,或表現激烈的戰地爭奪,或表現悲壯的固守圍困,都是根據故事本身詳略進行取捨,這種大氣的講故事方式,和《三國演義》頗有類似之處,既可以集中情節又不會缺失必要交代。為了把故事講得更加明了與清晰,《解放》中甚至採用了戰爭路線圖直觀的表現大戰役的戰術策略,這種近乎紀實片才會出現的圖形講解,讓《解放》在史詩故事感覺上,又增加了史料文獻的感覺。而在一些電報和檔案紀錄的細節上,更是嚴格按照歷史真實,近乎一字不差的反映出來,增加了整部劇嚴謹分量,在“真實”方面加了不少分,也就更能夠得到要求苛刻的軍事發燒友們的認可。

細節把握

在大情節上,《解放》採用的是寫意風格的大手筆潑墨山水,把握大框架講故事,強調一個大氣。《解放》中的歷史真實人物多達400多個,性格突出令人看過印象深刻的國共將領也有數十個之多,渲染上均是幾句話便體現個性鮮明。
故事講述上,詳盡時每句話都不遺漏,簡略時一排字幕搞定,乾淨利落。例如開篇蔣介石破壞協定便是一帶而過,用蔣經國的坦克演習細節補充。而結尾百萬雄師過大江,也只到張治中留下,蔣介石大罵其誤國便戛然而止,以字幕總結後果——不僅簡單明了,而且也為下一篇做了“預知後事如何”的續集鋪墊。在小細節上,《解放》則是工筆畫的細膩與工巧,題材取捨都有著獨到之處。或軼聞,或八卦,或慷慨激昂,或催人淚下,每一個細節都有著特定時段的特殊意義。
例如毛澤東因為戰事而失眠,眾人為他解決失眠問題開出藥方:打麻將。緊張中突然出現這樣的輕鬆情節,真實而又有趣。毛澤東的情感一面,在與江青對白,與兒女的親密中展現出溫馨和諧的畫面。
周恩來對民主人士的妥協極為罕見地爆發出憤怒指責,令他們誠惶誠恐設計謀誠意挽回,這段軼聞也得到了很充分的體現。而聞一多那篇中學課本選入的演講詞,觀眾均耳熟能詳,在《解放》中得以慷慨激昂的重現歷史,聞一多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最終死在槍下,電視劇中的悲憤情緒渲染到極致,令人震撼。
細節上的細膩還見諸於更多設計剪接上,片頭設計的單色長畫卷,紅色畫面中連續展現了三年解放戰爭的開篇到結束,以中原突圍開始,到百萬雄師過大江終止,凸顯歷史的厚重深沉之感。而在剪輯上的小細節中,李先念部的突圍先兆,鏡頭從國軍地圖過渡到貌合神離的看戲,從戲劇舞台上的腳步再到解放軍的突圍計畫,在平實的鏡頭語言中加入了些許藝術感,增添了《解放》的細膩考究之處。

主要看點

據悉,這部電視劇前後籌備歷經四年時間,主創陣容也甚為強大,均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