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孩子》

《西藏的孩子》

《西藏的孩子》以紀實的手法,詳實地記錄了一名處於藏區偏遠地區的孩子到北京讀書11年的心路歷程。

基本信息

簡介

《西藏的孩子》西藏的孩子

從1985年內地西藏班創辦以來,一批批西藏孩子來到內地求學。如今,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畢業、工作。作者就是這批西藏孩子中的一員。他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完成了這部小說。書中講述了一名來自西藏偏遠地區的孩子到北京讀書十一年的心路歷程,試圖以真實的故事深入挖掘西藏內地學生在求學中的種種境遇,反映西藏學子在面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巨大差異而在全新的生活學習環境中成長的經歷。該書圍繞少數民族學生成長的真實故事,按照這一群體學習成長階段的脈絡,以西藏和內地不同地域的各種差異、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日益全球化的現狀等等為敘述的大背景,為這批“內地西藏班”學生的成長描繪了一幅多彩的畫面。

作者

鷹薩·羅布次仁藏族。西藏山南地區曲松縣人。八歲離家,在縣城寄宿讀書;十二歲離開西藏,到北京就讀內地西藏班;1998年,考上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大學畢業後,先後在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經聯處、西藏文化經濟交流中心、國務院新聞辦七局工作鍛鍊,目前在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文化產業處工作。本人是首位藏族文化(演出)經紀人,參與和組織過多場大型演出,代理過眾多藏族藝人的演藝事務;曾在新華社北京分社、北京日報社等媒體實習工作、擔任過《西藏日報》、《中國西藏信息中心》特約記者。

創作

《西藏的孩子》《西藏的孩子》

作者鷹薩羅布次仁談了自己寫這部書的初衷,以及寫作經歷以及後來出版過程中的感悟。他說,這部書是代表所有畢業生向母校致敬的一部作品,希望有更多的人一如既往地關心內地西藏班的發展。同時,也希望將自己的第一部書作為一份薄禮獻給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大慶。鷹薩羅布次仁還向在座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們,念讀了他的新書部分章節,學生們全神貫注地聽著,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和自豪寫在每個學生的臉上。

評價

著名作家馬麗華對本書給予了高度評價:“我是‘一邊哭一邊笑'看完了它。它的故事精彩與素材獨特是本書的亮點。作為反映國家”智力援藏“工程的紀實文學,我認為這本書是反映這個特殊群體的不可多得的優秀原創文學作品。”

榮譽

據悉,《西藏的孩子》被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重點出版物暨辛亥革命100周年百種重點圖書”,是北京市優秀長篇小說創作資金資助項目。

最新紀實文學作品

紀實文學是一種迅速反映客觀真實的現實生活的新興文學樣式,亦稱“報告小說”,是報告文學化的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報告文學。它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可以有一定的虛構性,但對虛構還有一定的限制。現在我們就來盤點最近兩年出版的紀實文學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