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梁莊

中國在梁莊

《中國在梁莊》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記述了河南穰縣(鄧州市,古稱穰城)梁莊(據推測,為梁莊街村)近30年來的變遷,以近似紀實手法呈現了梁莊在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農村留守兒童的無望,農民養老、教育、醫療的缺失,農村自然環境的破壞,農村家庭的裂變,農民“性福”的危機,新農村建設的流於“形式”。在書中,梁鴻通過口述實錄、現場調查等方式講述了一個個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人生故事,他們的情感和所面臨的問題傳達出了鄉村內在的生存狀態。 這是一部具有別樣之美的田野調查,又是一部與眾不同的紀實文本。作者回到家鄉——梁莊,通過對梁莊親朋故友,鄉里鄉親的調查,反映了近三十年來堅守在那片土地上的農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以及進城的農民工的現狀,還原了一個鄉村的變遷史,直擊中國農民的痛與悲。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梁莊 梁莊

2010年“人民文學獎”獲獎作品

一部比《活著》真實的非虛構文本

溫鐵軍、閻連科、李敬澤 傾情推薦

還原一個鄉村的變遷史,直擊中國農民的痛與悲

揭開社會溫情的面紗,讓你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鄉村!

傾聽農民在新時代發出的第一聲吶喊!感受農民在新時期的悲歡離合!

《中國在梁莊》封面 《中國在梁莊》封面

作者多年深入農村,用自己的腳步丈量家鄉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記錄下那些驚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強姦了八十二歲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裡撒成人形……通過這些真實的“個人史”,展現了中國農村在城市化的進程中的現實危機。

梁莊 梁莊

該書再現了一個真實的鄉村。農村留守兒童的無望,農民養老、教育、醫療的缺失,農村自然環境的破壞,農村家庭的裂變,農民“性福”的危機,新農村建設的留於“形式”……當代中國農民的生存現狀在作者的筆下一一顯現出來。

通過此書,村莊的過去與現在、村莊所經歷的歡樂與痛苦、村莊所承受的悲傷,都將慢慢地浮出歷史的地表,我們會由此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

作品目錄

前言 從梁莊出發

梁莊 梁莊

第一章 我的故鄉是梁莊

夢回穰縣

“迷失”在故鄉

梁莊的如煙往事

一個村莊的生存鏡像

第二章 蓬勃的“廢墟村莊”

第一代打工者:還願意在村莊蓋房子,那裡才是家

我的族人:在黑色的淤流之上建立的幸福生活

老貴叔:磚廠是老百姓遭殃的鐵證

縣水利局副局長:我管水,我也只能讓孩子站在岸邊

第三章 今天的“救救孩子”

建昆嬸:王家少年強姦了八十二歲老太

芝嬸:我這奶奶活成了爹媽、老師和校長

五奶奶:老天爺,把我的命給孩子吧

萬明:梁莊豬場,教書育人

第四章 離鄉出走的理想青年

毅志:再也不去北京過那種非人的生活

菊秀:世界上最壞的東西就是理想

春梅:我不想死,我想活

義哥:我原來是被抓的人,現在咱是名副其實的企業家

光河:兒女的命換來了一幢房子

第五章 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閏土

清立:無論走到哪兒,刀不能離身

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墓地里

姜疙瘩:領回來的老婆最後還是跑了

清道哥:我這支書幹了一輩子,可自己的家都沒管好

第六章 被圍困的鄉村政治

梁光正:我沒當過官,“政治”卻處處找我的麻煩

老支書:選舉給錢都找不來人

現任村支書:讓誰幹這活就是讓誰累死

第七章 農村的“新道德”之憂

明太爺:我這一輩子算是叫“主”給坑了

煥嫂子:我是七仙女的命

巧玉:回來送前夫一程

趙嫂:現在不管孫子,以後還想不想活

萬會:在棺材裡把骨灰撒成人形

第八章 鄉村的未來夢想

困在泥淖中的鄉村

他們在被世界遺忘的角落裡

梁莊的“華麗”轉身

寂寞的文化茶館和戲台子

再見,故鄉!再見,媽媽!

後記

作品評價

中國人在20世紀完成的,不過是一個產業資本從形成到過剩的歷史進程;而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完成的,則是一個金融資本

因產業過剩而異化,並且必然走向過剩的歷史進程。在列強主導的資本主義文明階段,各色人等都不得不半推半就地“被”納入到歷史進程中,對於被西方列強秉持弱肉強食之大型貓科動物理性暴打了差不多一百年的中國人而言,我們失去了太多東西!這本書,寫梁莊,只是最近三十年“被”消滅的四十萬個村莊的縮影。但願讀者不僅僅感受到其中的無奈。

——經濟學家、中國研究“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

在優美的散文抒寫中讀到了令人驚詫、震驚的中國現實;在殘酷、崩裂的鄉村中感受來自都市和欲望的社會擠壓。這是一部具有別樣之美的田野調查,又是一部與眾不同的紀實文本,更是一扇認識當下中國獨具慧眼銳思的理論之窗。從這裡,正可以觸摸今日中國與文學的心臟。

——著名作家閻連科

梁莊質疑、修正了關於農村的種種通行定見。不曾認識梁莊,我們或許就不曾認識農村,不曾認識農村,何以認識中國?

——文學評論家、《人民文學》主編李敬澤

作品影響

2010年,該書入選新浪2010年度中國好書榜。  

作者簡介

梁莊 梁莊

梁鴻,女,河南省鄧州市人,200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致力於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研究、文藝思潮研究。發表學術訪談著作《巫婆的紅筷子》、學術專著《外省筆記:20世紀河南文學》《靈光的消逝:當代文學敘事美學的嬗變》。曾在《文藝理論與批評》《當代作家評論》《文藝爭鳴》《南方文壇》《上海文學》《中國圖書商報》等學術期刊、報刊發表論文和專欄文章多篇。獲“2008年度《當代作家評論》獎”和“《南方文壇》2009年度優秀論文獎”。2010年,其作品《中國在梁莊》獲得“人民文學獎”。現任職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文系,為人民大學文學院博士後。主要課程為《中文寫作》、《中國近現代文學史》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