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的婚禮》

《聖母的婚禮》(1504),是拉斐爾(1483-1520)21歲時畫作。不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其老師佩魯吉諾的藝術精華,而且後來居上,無論構圖與形象塑造都有所創新。尤其是畫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繪,其背景上一座十六角形古典風格的禮拜堂特別引人注目,聖母瑪利亞的端莊、文雅,其夫約瑟的形象刻畫得很英俊,他赤著腳,肩上的斗蓬與身上的深色衣服構成鮮明的對比,從而強調出他的主角身份。此外,所有人物形象的安排都是對稱的,而且色彩和諧,人物情緒柔緩,這使畫面充滿著一種音樂感,均為前輩畫家作品中所罕見。拉斐爾逝世時年僅37歲。他那優雅,和諧,秀美的藝術風格,詩一般的繪畫語言。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簡介

《聖母的婚禮》《聖母的婚禮》
這幅畫的構圖樣式、環境和人物配置皆模仿老師的佩魯基諾畫的《基督將天門的鑰匙交給彼得》,人物造型除帶有老師嫻靜優雅的風格特徵外,開始顯露自己獨特的柔美風格。畫面取對稱式布局,背景是頂天立地的多邊形洗禮堂充滿天堂。大量使用水平線、垂直線和半圓形曲線,造成剛中有柔、簡潔明快、整體變化和諧的美感。畫家巧妙地運用透視使空間深遠。畫面前景仍以對稱式布滿人物,視覺中心是代表神的意志的主教主持儀式,約瑟將訂婚戒指戴在瑪利亞的手上,左右兩邊分別兩組男女青年。瑪利亞後面的一組女子是她的女友,而約瑟背後的男青年則是求婚者,他們手執求婚標誌的棍棒,誰的棒頭開花,誰就是命中注定的瑪利亞的未婚夫,正是約瑟的棒頭開出一朵小花,這一神的意願使其他求婚者陷入痛苦和不安,有的甚至激憤,前景中的青年就絕望地折斷了手中的求婚棒。這是一幕充滿戲劇性的場面。畫中無論男女,形象都塑造得俊美,作者大量使用變化多樣的曲線,人物的體態面貌、衣服的褶紋變化,都給人造成秀逸柔美之感。畫家自己對這幅畫很滿意,第一次在上面簽了自己的名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