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世界》

《科幻世界》

《科幻世界》(Sci-Fi World,縮寫SFW),中文月刊,創刊於1979年,是中國乃至世界發行量最大的科幻小說雜誌,曾獲得“世界科幻協會最佳期刊獎”,併入選“中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雜誌社總部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成都市。雜誌社還衍生出多個面向不同群體的科幻、奇幻類刊物,如: 《科幻世界畫刊》(已停刊),《飛·奇幻世界》,《科幻世界下半月版·譯文版》,《驚奇檔案》(已停刊),《小牛頓》等。並不定期出版叢刊《星雲》(已出至《星雲六》),主要刊載國內外原創中短篇科幻小說。

基本信息

雜誌簡介

《科幻世界》《科幻世界》封面

《科幻世界》(Sci-Fi World,縮寫SFW),中文月刊,創刊於1979年,是中國乃至世界發行量最大的科幻小說雜誌,曾獲得“世界科幻協會最佳期刊獎 ”,併入選“中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雜誌社總部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成都市。雜誌社還衍生出多個面向不同群體的科幻、奇幻類刊物,如: 《科幻世界畫刊》 (已停刊),《飛·奇幻世界》,《科幻世界下半月版·譯文版》,《驚奇檔案》(已停刊),《小牛頓》等。並不定期出版叢刊《星雲》(已出至《星雲六》),主要刊載國內外原創中短篇科幻小說。其前總編為中國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已離職),現任社長、總編秦莉,主編姚海軍

1991年,科幻世界雜誌社代表中國科幻業界成功主辦的世界科幻協會(WSF)年會,被WSF評為“WSF成立以來最隆重最成功的1991年年會”。1997年,科幻世界雜誌社遍邀全世界的科幻作家、科學家、太空人參加1997北京國際科幻大會,其輝煌永載中國科幻史冊。2007年,科幻世界雜誌社又成功舉辦了2007中國(成都)世界科幻奇幻大會,在國內外產生巨大反響,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為了讓國人的想像跟上時代,為了打造中國科幻圖書品牌,科幻世界雜誌社於2003年正式啟動了中國科幻“視野工程”。“視野工程”的三大支柱叢書“世界科幻大師叢書”、“中國科幻基石叢書”和“流行科幻叢書”,以專家的視角,廣泛運用刊物、網站等專業媒體的宣傳攻勢,掀起了又一輪科幻熱潮。2004年,“科幻大師叢書”更榮獲了由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國際合作出版促進委員會、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出版參考》雜誌社等出版界權威組織頒發的2003年度引進版社科類優秀暢銷圖書獎。“科幻世界出品”已在國內科幻小說讀者群中樹立起了鮮明的品牌意識,
“科幻世界策劃製作”便是科幻圖書質量的品質保證,讀者認購的風向標!作為中國專業出版科幻書刊的龍頭企業,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科幻世界在數以百萬計讀者的關心與支持下,推出了無數質量上乘、極具收藏價值的科幻作品,培養了王晉康、劉慈欣、何夕、錢莉芳、飛氘、陳楸帆、夏笳、長鋏、江波、羅隆翔等一大批優秀的科幻作家,先後三次舉辦國際性科幻會議,為提升青少年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推動中國科幻產業化,填補國內科幻出版空白做出了巨大貢獻。2010年底,由科幻世界出品的國內科幻領軍人物劉慈欣的《地球往事》三部曲最後一部《三體3·死神永生》隆重面世,隨即在國內引領了一股科幻閱讀潮,此套書也以50萬的銷售業績創下了建國20年來的最高紀錄。
《飛·奇幻世界》主要刊載國內原創奇幻文學;《科幻世界·譯文版》則主要向國內讀者引薦國外幻想文學精品。
2003年,科幻世界雜誌社與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合作,啟動了中國科幻“視野工程”,組織出版“視野工程”的三大支柱叢書“世界科幻大師叢書”、“中國科幻基石叢書”和“流行科幻叢書”。
2004年,“科幻大師叢書”榮獲由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國際合作出版促進委員會、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出版參考》雜誌社等出版界權威組織頒發的2003年度引進版社科類優秀暢銷圖書獎。
科幻世界雜誌社歷任社長、總編輯包括楊瀟、阿來、秦莉、李昶等。2010年,《科幻世界》傳出編輯要求撤消主編李昶的事件。2010年4月1日,四川省科協宣布對時任科幻世界社長的李昶暫時停職,由副社長劉成樹暫時代理社長職務。

s

2013年5月21日《飛·奇幻世界》發出停刊公告,經科幻世界雜誌社社委會研究決定,《飛·奇幻世界》出刊至2013年第6期後停刊,總計出版117期(含增刊)。

發展歷程

《科幻世界》科幻世界·譯文版》封面

《科幻世界》創刊於1979年,前身是《奇談》和《科學文藝》 ,至今已有二十餘年的歷史;有數據顯示《科幻世界》發行量最少的一期僅七百份,而今天是近四十萬;是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雜誌,曾獲得“世界科幻協會最佳期刊獎”、“中國國家期刊獎提名獎”,併入選“中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雙獎期刊”,曾承辦過1991年世界科幻協會年會,是中國科幻期刊中一面歷久彌新的金牌。目前發行量已經高達40萬。

《科幻世界》成功舉辦了97北京國際科幻大會,在國際科幻世界享有盛譽。《科幻世界》入選“全國百種重點社科刊”。是中國期刊界一個響亮的品牌。在科幻小說之外,《科幻世界》亦設立有“圖說科幻”、“科幻影視”、“科學美文”、“奇想”等欄目,皆由資深編輯親自執筆主持,受到讀者的廣泛歡迎。“把握現在,擁抱未來。”這便是《科幻世界》風靡於大中學生、廣大青年人和所有科幻愛好者中的真正原因。

“把握現在,擁抱未來。”這便是《科幻世界》風靡於大中學生、廣大青年人和所有科幻愛好者中的真正原因。

《科幻世界》中國銀河獎

《科幻世界》以發表科幻小說為主,一年一度的“銀河獎”是中國科幻業界內代表中國科幻整體水平的最高獎項。國內知名科幻作家,皆在此受到全國科幻讀者的矚目。

在科幻小說之外,《科幻世界》亦設立有“科學”、“科幻影視”、“前沿”、“躍遷層”、“科幻寫作堂”等欄目,皆由資深編輯、作者執筆主持,受到讀者的廣泛歡迎。

除了《科幻世界》,科幻世界雜誌社現在還辦有《科幻世界·譯文版》(單月科幻、雙月奇幻)、《飛·奇幻世界》和《小牛頓》 ;另外曾辦過《科幻世界畫刊》、《科幻世界·幻想譯文版》(現與科幻世界·譯文版合併)、《驚奇檔案》、《飛》等。並且不定期地推出《星雲》,以刊登一些優秀原創中長篇科幻小說;目前, 《星雲》已經出版四本,分別為《星雲》(天意)、 《星雲Ⅱ·球狀閃電》 (球狀閃電)、 《星雲Ⅲ·基因戰爭》 (基因戰爭、飛呀飛、回憶蘇格拉底)、《星雲Ⅳ·深瞳》(去死的漫漫旅途、無名氏、深瞳)、《星雲Ⅴ格蘭格爾5號》、《星雲Ⅵ·掉線》(掉線)。

科幻世界雜誌社還與多家出版社策劃了“世界科幻大師叢書”、“世界奇幻大師叢書”、“世界流行科幻叢書”、“遊戲科幻小說”和“美國最佳科幻小說年選”等,為中外科幻文學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010年8月8日晚在成都舉行的首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儀式上,全球發行量最大的科幻期刊《科幻世界》獲最佳期刊獎。

編輯團隊

總 編:秦莉 社 長:秦 莉 副總編:姚海軍
副社長:劉成樹 主 編:姚海軍 編輯部主任:楊楓
文學編輯:田子鎰 劉維佳 師 博 李克勤 明先林 譚樂樂 白俊霞 美術編輯:李益炯 編 務:賀 靜

雜誌榮譽

2011年第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期刊獎
2009年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期刊
2009-2010第六、第七屆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媒體
2007年中國首屆出版政府獎
2006-2007年第一、第二屆四川出版獎期刊一等獎
2005年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
2003年第二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
1999年首屆中國期刊獎提名獎
1995年四川省首屆優秀期刊獎

雜誌社

社長、總編:萬時紅
副社長:劉成樹
副總編:姚海軍
主編:姚海軍
副主編:楊楓
《科幻世界譯文版》編輯部主任:李克勤
《奇幻世界》編輯部主任:楊國梁
《科幻世界畫刊·小牛頓》編輯部主任:彭柳蓉
圖書事業部主任:劉維唯
運營中心總監:黃河
發行部主任:胡世發

官方說明

科幻世界雜誌社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專業科幻出版機構,旗下擁有《科幻世界》、《飛·奇幻世界》、《科幻世界·譯文版》和《小牛頓》四種深受中國青少年讀者歡迎的暢銷期刊和幻想類圖書項目。科幻世界系列期刊及圖書擁有數量龐大的忠實讀者,在中國幻想類期刊市場上,特別是在大、中城市的期刊市場上,穩定保持著95%以上的市場占有率。

《科幻世界》世界科幻協會(WSF)年會

科幻是高科技時代的專屬文化語言,科幻類期刊、圖書則是暢銷書目上的重要部分。作為國內科幻業界的主力軍,科幻世界雜誌社一直致力於中國科幻文化市場的培育,每年一度的中國科幻銀河獎徵文催生出大批優秀科幻作家和科幻佳作。1991年,科幻世界雜誌社代表中國科幻業界成功主辦的世界科幻協會(WSF)年會,被WSF評為“WSF成立以來最隆重最成功的1991年年會”。1997年,科幻世界雜誌社遍邀全世界的科幻作家、科學家、太空人參加’97北京國際科幻大會,其輝煌永載中國科幻史冊。

隨著《哈利·波特》《魔戒》等境外奇幻文化對國內文學出版市場的衝擊,科幻世界雜誌社創辦《飛·奇幻世界》,以此為陣地,擎起國內原創奇幻文學的旗幟;同時以《科幻世界·譯文版》為視窗,向國內讀者引薦國外幻想文學精品。科幻世界再一次站在了中國奇幻文學的前沿陣地上。

為了讓國人的想像跟上時代,為了打造中國科幻圖書品牌,科幻世界雜誌社與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強強合作,於2003年正式啟動了中國科幻“視野工程”。“視野工程”的三大支柱叢書“世界科幻大師叢書”、“中國科幻基石叢書”和“流行科幻叢書”,以專家的視角,廣泛運用刊物、網站等專業媒體的宣傳攻勢,掀起了又一輪科幻熱潮。2004年,“科幻大師叢書”更榮獲了由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國際合作出版促進委員會、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出版參考》雜誌社等出版界權威組織頒發的2003年度引進版社科類優秀暢銷圖書獎。“科幻世界出品”已在國內科幻小說讀者群中樹立起了鮮明的品牌意識,“科幻世界雜誌社編輯”便是科幻圖書質量的品質保證,讀者認購的風向標!

雜誌目錄

科學:介紹最新的前沿科學知識,包含物理、生物、以及其他各種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話題。一般以彩頁形式出現在封二和中間彩頁。
驚奇檔案:又分“不可信詞典”、“42號觀測台”、“火星辦事處”、“看新鮮”、“驚奇視覺”等分支,介紹鮮為人知的科學趣聞,及一些科學史上的歷史事件,以及一些珍貴的科學圖片。其中“不可信詞典”大多介紹一些科幻名詞、“42號觀測台”介紹天體知識。也是彩頁,大多在中縫。
躍遷層:介紹在科幻小說中出現過,如今已成為現實的事物。彩頁,位置在正文目錄前。主持人成言。
銀河獎徵文:刊登銀河獎徵文,詳情見“銀河獎”詞條。《科幻世界》的主要版塊。
世界科幻:刊登世界科幻作家的作品。
校園之星/星沙:刊登學生科幻作品,校園之星刊登全文,星沙刊登片段,主持人原為小雪,現為太陽芒上。6月份重新由小雪主持。每年舉行“少年凡爾納”獎評選。
幻聞:刊登科幻新聞,主要是書籍信息。主持人姚雪。
前沿:刊登最新的科學發現報導,類似於簡訊,簡訊後有評論,主持人Mick,評論人小者,小藍,奔騰的黃河,果子,CCXX,Lasa等。
品書坊:摘錄最新的優秀長篇小說片段,並加以評論。主持人小者。
回聲:與讀者互動,並發布雜誌社訊息的地方,主持人果露怡。

銀河獎

【中國幻想小說界最高榮譽】:作為中國幻想小說界最高榮譽的銀河獎為中國科幻作家、科幻愛好者、奇幻作家和奇幻愛好者搭建了一個展示作品的平台。同時也是中國大陸惟一的科幻小說獎。
【首辦】:最初設立於1986年
【主辦方】:《科學文藝》(現在的《科幻世界》)《智慧樹》兩家科普刊物聯合舉辦。《智慧樹》停刊後,銀河獎改由《科幻世界》獨家舉辦。
【世界科幻年會】:1991年5月,世界科幻年會在成都召開,同時舉辦了第三屆銀河獎頒獎大會。
【銀河獎頒獎大會】:每年舉辦一次,銀河獎成為了每年一度的科幻盛會,獲獎作品代表著中國大陸科幻創作的最高水平。詳情請瀏覽“銀河獎”詞條。

盈虧歷程

《科幻世界》艱苦多年,到九四年才扭虧為盈,後來經歷了一個暴漲期,錢大把的進來,又不知如何管理。當我九八年到《科幻世界》時,雜誌社正處在這個時期內。成都的科幻迷組織只要報個活動計畫,就能成百上千地從雜誌社拿出錢來。裝修個辦公室也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無預算無計畫。他們在上海搞的大型宣傳活動花費了兩萬塊錢。九七年那場完全由《科幻世界》一家出資,投入巨大的世界科幻大會更不用說了。公正地說,《科幻世界》那些年搞的活動是中國大陸僅有的科幻活動。沒有這些活動,世人更不知科幻為何物了。

作為生意人,雜誌社高層在扭虧為盈之後,一直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在他們看來,中國科幻的市場就這么大,也沒什麼搞頭了。於是把大量資金抽到其它項目上去。頗為諷刺地是,這些項目都賠了錢,個別小公司甚至走到倒閉的邊緣。幾年來,仍然只有他們從內心深處並不喜歡的科幻給他們帶來了利潤。並且利潤十分巨大,足以把那些虧損沖得無影無蹤。後來他們變“紮實”了,只是把從科幻上賺到的錢置換成房地產:住宅房以獎勵為名送給“老職工”,另外還有其它一些房地產,置業範圍甚至遠達成都以外的某郊縣。當一個科幻愛好者走進他們那些擁擠的辦公室時,很難想像這個雜誌社真正的家底。

相關評論

《科幻世界》阿來

1979年,四川省科協創辦了一個名叫《奇談》 (後又更名為‘科學文藝’)的科普雜誌,這就是今天《科幻世界》的前身。

“四川省科協”這五個字讓《科學文藝》在當時廣大科幻愛好者心目中已經隱約有了“國家級科幻雜誌”的權威性。在當時中國的計畫體制下,每個省都要辦一家科普刊物,像上海的《科學畫報》 、海南的《大科技》等。如果你沒有找到你那個省的科普刊物,那就是由於它的發行量太小的原因;《科學文藝》當初就是作為四川省下屬的省級科普刊物出台的。

那個時代里,科幻和科普是不分家的。甚至中國科幻作家的全國性組織都被稱作“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並延續至今。當時的《科學文藝》上充滿了科普文章、科學家傳記等內容,當然也有大量科幻小說。而那時許多科普刊物甚至純文學刊物也都在發科幻小說。《科學文藝》只是更為集中一些。當時與它風格一樣的刊物有北京的《科幻海洋》、天津的《智慧樹》、黑龍江的《科學時代》和《科幻小說報》,被稱為中國科幻的“四刊一報”。

在那個百廢待興的時代里,《科學文藝》輕而易舉就達到了二十萬冊發行量。其它幾家科幻報刊也是一樣。但是很快,政治和市場的壓力雙管齊下,其它幾家無法抵擋,敗下陣來。最後一個倒閉的是天津的《智慧樹》,時間是一九八六年。

壓力之下,四川省科協讓《科學文藝》自負盈虧,這是一個重要的變化。從那以後,這家雜誌社慢慢變成了“紅帽子企業”:頭頂著國家刊物的名義,實際上是股份制的民營企業,它的老闆就是雜誌社裡的幾個大股東。它擁有國營出版單位無法擁有的靈活,同時對於市場壟斷也擁有一般國營出版單位無法擁有的渴望。

沒有婆婆,一方面沒有靠山,一方面也沒有了束縛。當時不足十人的小雜誌社民主選舉了自己的社長——楊瀟,楊瀟當選除了本身確有能力外,前四川省委書記女兒的身份也是重要因素。客觀地說,如果不是這個擋箭牌,中國科幻惟一的一脈香火也將不復存在。那么九十年代中國科幻的復興將因為缺乏核心,會比現在更困難一些。在楊瀟的帶領下,雜誌社舉辦了世界科幻大會、改變了辦刊風格……

當時,科幻世界的決策層主要由四人組成:楊瀟、譚楷、向際純、莫樹清。向際純時任美編負責人,也是一個策劃人。老讀者們一定還知道,九四、九五年那時,《科幻世界》象今天的《科幻大王》一樣,一半文字一半卡通。沒有這個轉軌,《科幻世界》就無法切入中學生市場並獲得生機。而整個工作基本是向策劃並組織的。當時還有一套暢銷的科幻美術卡片也是向際純的手筆。

人的功勞大了,自然不滿足原來的地位。於是決策層中發生了一場1:3的鬥爭。結果以向際純離開成都到北京一家出版社任職告終。從那以後,再沒有人向楊瀟的地位挑戰,她是雜誌社的絕對權威,整個雜誌的行事風格很大程度上是她個性的延伸。只是她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公眾並不熟悉她。

當時雜誌社的編輯部由來自成都一些文學刊物、劇團的編輯組成,本身對科幻全無理解。一位五十出頭的老編輯家裡有許多古典文學著作。他說:“下了班以後他就看這些,對科幻全沒有興趣”。至於年輕員工更不用說了,他們基本上是科協老員工的子弟,來《科幻世界》單純是為了一個飯碗。那時社某領導愛提的一件事就是,他把年輕員工召到一起,讓他們每人說出三個科幻作家的名字,無論中外均可,結果成績最好的說出了兩個!

後來,雜誌社陸續引進了姚海君、文瑾、唐風、劉維佳等人,使《科幻世界》里有了懂科幻的人。在雜誌社與作者和讀者交流時,這些年輕朋友作了主要的工作。但是你千萬別有誤解或者多大的期望,因為他們只是打工仔,在大政方針上是完全沒有發言權的。

阿來進入雜誌社又是另外的問題。九七年我參加北京世界科幻大會時,阿來就隨譚楷來到的北京。我清楚地記得,當時一位北京“訊息靈通人士”遠遠地指著他說,這個人將是茅盾文學獎的得主。那時我連茅盾文學獎幾年一屆都不知道,所以根本沒想到,這位老兄竟然在“預言”三年以後的事情!當然,《科幻世界》的領導想必更有“預見性”,所以早早地把未來的茅盾文學獎得主聘於賬下,等待新聞爆起的那一天。

這種“見好就收”的舉動從九八年就開始了,這也是促使我離開雜誌社的原因。雜誌社的領導都臨近了退休年紀,這么作無可非議。而我還是個三十不到的年輕人,坐在一輛日見保守的車上是沒有前程的。只不過那時,我沒有對任何人講這個心裡話。

倒社風波

《科幻世界》的“倒社風波”被評為"2010十大文化事件"
“我們的科幻,已經到了不得不背水一戰的時刻。”2010年3月21日下午5時40分,一條名為《科幻世界致全國幻迷公開信,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的帖子出現在了豆瓣等論壇上。帖子署名“科幻世界全體員工”,公開信以《科幻世界》雜誌社員工的口吻質疑社長兼總編輯李昶,稱“雜誌社一把手李昶同志不懂裝懂瞎指揮、不作為乃至胡作為”,這本有31年歷史的雜誌已經到了“極其關鍵的危機時刻”,“隨時可能出現全體編輯集體辭職,中國科幻最後的一面旗幟將不復存在!”,並要求撤銷李昶一切職務。
2010年4月1日上午四川省科協機關黨委副書記李大用表示,四川省科協黨組31日對《科幻世界》雜誌編輯集體要求撤銷社長職務的事件做出階段性處置,決定暫停李昶的社長、總編輯職務,並要求李昶配合處理遺留的刊號合作問題。
《科幻世界》雖偏居西南,但名聲顯赫,是全球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雜誌。
許多國際知名的科幻作家因這本“小眾雜誌”而對中國著迷。英國的暢銷科幻作家尼爾·蓋曼甚至將這本雜誌視為“我在中國的家”。
今天已成為科幻作家的楊平,還記得自己1996年時來到編輯部,儘管當時沒有發表過任何作品,但“一把年紀的老編輯鄧吉剛老師陪我滿成都玩,只是為了表達對潛在作者的關愛”。
生長於內蒙古赤峰礦區的飛氘,在《科幻世界》陪伴下度過了整箇中學時代。如今,他已經是這本雜誌的主力作者。在“沒有圖書館”的家鄉,“這種意外的相逢,整個改變了我的生活”。
為探究竟,中國青年報記者赴成都,針對公開信所涉及的內容進行調查。
最先接受採訪的是一群憤怒的編輯。“家醜不應外揚,但我們實在無法忍受了。”其中一人說。
空降的一把手,“不討論”的總編輯
公開信選擇在社長兼總編輯李昶赴台灣公幹期間發表。信中要求:“撤銷李昶同志在雜誌社的一切職務,重新公開選舉一位業務素質高且能夠帶領科幻世界走出迷茫的新領導!”
事實上,這封公開信的醞釀時間長達兩個月。去年年末,一次“封面事件”成為“倒社長”的導火索。一向以精美的原創科幻畫作為封面的《科幻世界》,李昶卻突然通知,用一張雜誌在四川大學辦講座時的照片做封面。編輯們懷疑,這又是李由於“省錢已經達到了病態的地步”而作出的決定,因為一張正常封面畫的價格是2000元。編輯們和一把手之間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李昶至今想不明白,自己的提議怎么就會引起這樣強烈的反對。
最終,這期雜誌在進印刷廠前還是恢復慣例,封面換成了一幅展示“漫射粒子將光線散射到城市每一個角落”的科幻畫。
因為“害怕同樣的事情還會接二連三地發生”,在茶館裡舉行的編輯會上,一個編輯憤怒地摔破了茶杯。他們決定以公開信的方式尋求解決之道。
中國青年報記者經採訪證實,這家雜誌社內部仍有編輯對這種公開宣戰的行為持觀望態度,但大部分編輯表示,“公開信的內容屬實”、“能夠代表我們的立場”。
為什麼最終選擇去台灣時發表公開信?“他常常炫耀自己有後台,所以我們才選擇這個時機”,一個編輯告訴記者。公開信中羅列了李昶的7項所作所為,而“李昶同志多次在各種場合和會議上炫耀他的上層關係網,狐假虎威,警告想要上告的員工不要以卵擊石”正是其中一條。
編輯們心中對所謂“後台”的擔憂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冬。當時,雜誌社“老人”、總編輯秦莉被突然調走,李昶則未經公示即由《國防時報》調入由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的《科幻世界》,他也成了第一個從未在這本特殊的小眾雜誌工作過就任職的“一把手”。四川省科協的一位老幹部對此很詫異:1998年李昶曾在科協下屬的《四川科技報》任負責人,“因為在報社表現不佳才被調走,轉了一圈,他竟然又有能量回到科協”。
老讀者們開始發覺這份雜誌上有了“細微但刺眼”的改變。曾經在將近10年的時間裡雷打不動地在封二放置“科學”欄目。因為編輯們相信,“只有多講科學,硬科幻小說才能繁盛起來”。但就在2010年2月份的這一期雜誌上,已經固執了多年的編輯們失去了力量,封二彩頁赫然變為電子遊戲廣告。儘管利用彩頁做廣告是流行雜誌的大趨勢,但科幻迷們開始追問,“為什麼廣告可以代替科學?”編輯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據一些老員工介紹,李昶自從進入雜誌社就解散了原有的廣告部,並將雜誌廣告外包給四川興聚仁廣告公司。這份“僅由李昶一人簽署”的廣告契約被稱為“喪權辱國”,因為契約規定“雜誌的所有版面都可以被廣告占用”。《科幻世界》員工稱,該廣告公司的老總是“李昶同志在《國防時報》工作時的下屬”。李昶感到很委屈。他並不否認廣告公司負責人的確“本身就是朋友”,但他聲稱,自己進入雜誌社前,“根本沒有廣告,而現在的廣告公司每月都能交給雜誌社幾萬塊錢”。
然而有“較真兒”的員工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他們算了一筆賬:科幻世界雜誌社旗下的期刊,僅以《科幻世界》為例,“2010年頭3期雜誌共刊登整版彩頁廣告18個、整版黑白廣告5個,按雜誌社通常的收費標準計算,廣告收益應在60萬元以上”。“幾十萬和幾萬,中間的差額哪裡去了?”員工們追問。李昶並沒有對這個數字作出回應,但他表示,必要時可以給記者看契約的原件,“只是現在時機未到”。
“因為占了他們的版面,他們就反對。”李昶認為這才是編輯們反對廣告的主因。儘管他從未有過幻想類雜誌的編輯經驗,但在員工心目中,這位總編輯似乎很有自信,“他的口頭禪就是,‘沒得必要,不討論’。”
當中國青年報記者就此向李昶求證時,他說:“《科幻世界》就是一本雜誌,有什麼需要一天到晚討論的呢?”隨即,他強調自己其實“沒什麼精力參與編輯會議”。但這並不妨礙他提出諸多令編輯不滿的辦刊理念,諸如“讓中文編輯寫小說,讓譯文編輯翻譯,讓美術編輯畫圖”。
雜誌社旗下的《飛·奇幻世界》儘管不是李氏改革的重點,但也成為理念交鋒的戰場。李昶曾要求這本雜誌“用四分之一的頁碼來做退稿選登”,這個想法被一位編輯不客氣地稱為“很扯淡”。最終,在編輯“爭取了很久”之後,改為“選登片斷”。由於實在不能認同領導的種種辦刊理念,這個編輯選擇辭職離開。
然而讓這群科幻編輯更無法想像的“荒唐事”還在後面。
“我們陸續接到讀者電話,說在報攤上看到我們科幻世界雜誌社又辦了新雜誌。”編輯們這才意識到,“科幻世界”的招牌可能被人盜用了。
為了搞清楚究竟有多少本“野雜誌”,他們費了不少力氣。最終發現,除了雜誌社旗下原有《科幻世界》、《科幻世界·譯文》、《飛·奇幻世界》和《小牛頓》這4本刊物外,市場上又冒出了5本此前聞所未聞但卻印有“李昶總編”、“科幻世界雜誌社主辦”字樣的刊物。
這些雜誌涉及房產、育兒、教育等多種內容。經過對比分析,編輯們發現,雜誌社擁有刊號的《商》被拆為旬刊,除《商·蜀商》屬合作刊物外,其餘兩刊《商·瞬》、《商·成都買房》均為使用同一個刊號的“非法出版物”。他們懷疑,李昶私自將科幻世界雜誌社的刊號拿來出租或出 售。
這個懷疑一旦被證實,則意味著對《國家期刊條例》的嚴重違反。條例第36條規定:“期刊出版單位不得出賣、出租、轉讓本單位名稱及所出版期刊的刊號、名稱、版面。”
李昶並不認為這屬於“一號多刊”。“我們的運作有一段時間了,這種方式也不是我獨創的。”他說,更何況,“那是我們的雜誌,(總編一欄)不寫我寫誰呢?”
在公開信事件發生後的第8天,這些備受爭議的出版物終於被送到四川省新聞出版局。此後,記者採訪到該局的一位官員。他表示,“有些刊物原來確實沒看到過”,但是否屬於非法操作“還需要進一步調查”,並拒絕給出調查進行的明確日程。
這並不是唯一一個在這起事件的調查中進度緩慢的部門。此前,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機關黨委副書記、人事部部長、紀檢專員李大用是最早開始調查此事的官員之一。但在事件發生後的第5天,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卻仍舊“不知道李昶此次去台灣的公幹項目,也不知道他何時回來”。這樣緩慢的調查效率,讓編輯們和很多忠實讀者不解。
苦裡的熱鬧,沉悶里的窒息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科幻世界。”李昶堅持為自己辯白,編輯的指責讓他覺得委屈。
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多,這本刊物的質量和銷量並沒有出現急速的下跌。編輯和讀者都承認,它的影響力早在幾年前就開始緩慢地走下坡路了。
有人進行了一項“純技術分析”,經過調查,“《科幻世界》每本的傳閱率在4~6人”,保守估計,“20年裡,全中國有2.3億人次讀過這本雜誌”。直到閱讀種類極其豐富的今天,它仍然保持著月發行量13萬份的數字——然而比起2001年的發行最高峰,這已整整減少了28萬份。
來了“一個不懂行的社長”,並不是這家31歲的雜誌社第一次經歷困境。
《科幻世界》最困難的時候,曾經只有4個編輯苦撐。1990年,時任總編輯申請舉辦世界科幻協會年會,在衝破了國內的輿論阻力後,這個瘦瘦的女人坐了7天7夜的火車,從中國趕赴荷蘭,最終在海牙年會上擊敗波蘭,獲得1991年年會的舉辦權。從此,世界才知道,中國“居然”還有一本科幻雜誌。
在那樣艱難的時期,編輯們還是堅持每年至少召開一次筆會,見見作者。第二任總還記得,他曾在火車站裡凍了一宿,卻只接到了兩個“從來沒聽說過的作者”。即便如此,4個編輯和七八個作者,“擠在招待所里也開了一場筆會”。
1997年,《科幻世界》在北京舉辦國際科幻大會,譚楷和後來接任總編的房間成了“科幻迷的會客廳”,經常是五六個科幻迷“聊到深夜,就擠一擠,睡在地板上,天亮前肚子餓了,把小冰櫃洗劫一空”。
2009年5月,科幻世界雜誌社本該迎來30周年社慶,已經退休了的譚楷卻“沒聽說社裡有什麼動靜”,甚至連原本一年一度的筆會都擱淺了。這個66歲的老人焦慮萬分,自己買了一個大蛋糕送到雜誌社去。“當時我特別難受。拿得起,放不下啊。”他說。2009年5月《科幻世界》整個編輯部里安靜得近乎沉悶。
外界曾經懷疑,這是一場因薪酬待遇問題而“集體大爆發”的行動。但參與此事的一個編輯公開了自己的收入,表示“來到雜誌社之後,節縮了部分編輯的編輯費和欄目撰稿費用,但同時增加了員工福利費用,包括節日獎金和年度績效獎金,整體而言編輯收入比之前事實上略有上升”。
“我們是因為理想才留在這本雜誌,如果是因為薪水,我們早離開了。”一個曾經在廣告公司工作的人,在雜誌社做編輯後,“薪水立減一半,只有1800塊”。在這裡,幾年不調工資也並不稀奇。在熟悉他們的人看來,這些寫科幻、編科幻的人,幾乎都是些“不太物質的人”,“只要不是傷害這本雜誌,一切都可以容忍”。
2009年調查還在繼續,沒有人能預測最終結果。“如果李昶不離開怎么辦?”有人問。“那我們就離開。”編輯們說,“畢竟,自由不是全無代價。”
但這裡幾乎已經是“中國科幻的最後一塊領地”了。2001年,《科幻海洋》停刊;2003年,《夢想者》停刊;2004年,《科幻世界畫刊·驚奇檔案》停刊;2005年,《幻想》停刊;2007年,《世界科幻博覽》停刊;2008年,《幻想縱橫》停刊……從2001年到2008年,國內至少有10本幻想類雜誌停刊,死因大多“不詳”,外界猜測多是由於“銷量不佳和資金缺乏”。2013年《飛·奇幻世界》停刊。如今,1994年創刊的《科幻大王》仍在堅持,但卻限於郵局訂閱,“很多科幻迷甚至都沒聽說過”。
《科幻世界》會成為這份“死亡名錄”上的一行字嗎?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不諱:“這明顯就是官僚,外行領導內行……如果再這樣下去,《科幻世界》肯定完蛋。”
一個在科幻夢想伴隨下長大的讀者,如今發出這樣的呼籲:“對我而言,《科幻世界》不僅是一份地方刊物,更是我和無數像我一樣的人,在這艱苦拼搏、冷漠現實的世界中,一處珍貴的夢想放飛之地。想要什麼,儘管拿去。但是……請把科幻留給科幻。”
2010年9月26日上午,四川省科協紀委李大用書記來雜誌社宣布了省科協黨組於8月30日作出的關於李昶的處理決定:正式免去李昶科幻世界雜誌社社長、總編輯職務,由副社長劉成樹全面主持工作。
《科幻世界》雜誌社2010年9月26日晚在其新浪微博上透露,四川省科協黨組正式免去李昶《科幻世界》雜誌社社長、總編輯職務,由副社長劉成樹全面主持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