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開來

段開來,中國科幻文學海外兵團的主要人物,現留學美國,發表有多篇科幻小說,主要代表作有《24世紀的羅曼史》、《施納比的魔盒》等。

中國科幻文學海外兵團的主要人物,現留學美國,發表有多篇科幻小說。

作品

《24世紀的羅曼史》,《施納比的魔盒》

施納比的魔盒

施納比教授看上去絕對不會是一個精明的人:一個不修邊幅的傢伙再配上一張呆傻的臉,在他那紅彤彤的鼻頭上停靠著一副可憐的金絲眼鏡。說那眼鏡可憐是由於左邊的鏡片上已有一道裂痕,雖然這並不影響教授研究問題,卻使他那呆滯的目光折射後給人感覺有一絲愚頓。施納比平時也常被人捉弄,但這僅是一種假象,因為他喜歡不被人重視,以為只有這樣別人才會對他放心,而他才會有機可乘。如果有哪位傻瓜認為凡是科學家都沒有經濟頭腦,並把這一觀點用諸施納比的話,那這個倒霉蛋就等著申請破產保護吧。對於這一點,我作為施納比多年的老朋友,是深信不疑的。

今天,當我走進教授的實驗室的時候,我便發覺氣氛不對――教授衝著我咧嘴傻笑。“嘿!施納比,你是不是又發明了什麼新東西?是一種用後即棄的襯衣,還是只能穿一天的褲衩?我現在對洗衣服可是煩透了,雖然有自動洗衣機,可還是麻煩。”我不禁問道。

“不,不,都不是。”教授走到一台顯微鏡前,調了調光,“你來看看這個。”我走了過去,把眼球貼在冰涼的鏡筒上。顯微鏡下有一些白色小顆粒,也僅僅只有一些白色小顆粒。我抬起頭看了看教授,可施納比示意我繼續看下去。

忽然,我發現了,那些小白粒好像比剛才少了一點。沒錯,它們正在不斷變小、消失。我又抬起頭,不解地看看教授。

“看到了嗎?細菌乾的!”教授以一種滿不在乎的口氣說道,但我看得出他很得意。

“那些白色的小東西是什麼?你的頭皮屑?”

“你還記得半年前我們的那次旅行嗎?”教授卻反問了一句。

半年前的那次旅行?喔,我記起來了。半年前我和施納比一起去了趟中國張家界,為的是慶祝教授發明了一種洗腳液,這種洗腳液加在洗腳水中可刺激足部血液循環,消除一天的疲勞。張家界那裡風光挺不錯,景色挺秀雅的,水也清。總之,玩得很開心,如果除去那些到處扔棄的塑膠袋、塑膠小勺所帶來的不快的話。

“這些小東西就是塑膠粒。”教授得意地說道。

“你是怎么弄的?”我意識到我們開始交上好運了。

“你知道塑膠是什麼構成的嗎?”教授的語氣就像一個嚴厲的老師提問一個不愛聽課的學生,我不喜歡這種語氣。

“有機高分子物質,或者說是有機分子的高聚物。這個你問一個嬰兒他都會指著你褲子上的扣子告訴你的。”我沒好氣地回答了他的提問。

施納比一點也不生氣。本來這句話的目的便不在於尋求答案,而在於取得一把打開話匣子的鑰匙。“有機高分子物質,很好。有機物,很多的有機物,它們是很富有營養的。不,你不必用那種眼神看著我,我這樣說並不表示我會去吃一大堆塑膠,我的胃可承受不了這些東西,但我可以教會細菌去吃。生物降解技術的一個套用而已,我從中國回來後就開始搞這玩意了。用基粒運載技術,把一些用於消化有機高聚物的基因收集起來植入一個細菌中,再經過人工誘變和幾千代的細菌實驗。這花費了我半年的時間,但我畢竟培育出來了我所要的東西了。它們的表現你已經開始看到了。”

“它們的胃口怎么樣?”我又看了看顯微鏡,塑膠粒又少了許多。

“就像你的一樣。我的意思是說,好極了,絕大部分種類的塑膠它都吃。我說絕大多數種類,是指不包括電線上用的那種塑膠,那樣容易造成恐慌。它只吃塑膠,而且,它的食慾也不錯,一克細菌在一小時內便可吃完12.6立方分米的塑膠,完全將它們分解成徹底的低分子無機物。它還能在正常的自然條件下大量繁殖。你對它感覺如何?”

“簡直棒極了,我想我已經愛上它了。我們要發財了!”我快要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了。

“對,這玩意一定能賣個好價錢。”教授看起來也十分興奮。

我感覺到我面前的這堆有機物是屬於那種被稱為“驢子”的種類。“你是說賣了它?不,這玩意我們自己留著,只需要簡單的設備便可大量生產,讓它自由繁殖,它能使咱們賺大錢。”

“不,這樣太麻煩了。”教授搖了搖頭,“況且我已經約好了約文?史密斯。”

“那個臭名昭著的投機商?我真想活活掐死他。”

“對,就是他,他大概十分鐘後就到。”教授說完,就舒舒服服地躺在了他的沙發上。

十分鐘後,約文?史密斯果然來了。我討厭他那雙小眼,當他聽了教授的介紹,再看了細菌的表演後,他那雙小眼變得更讓人討厭了。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他以11.5萬美元的價錢買下了教授的發明,並以一種極不情願的表情為教授開了一張全額支票。但這僅僅是假象,從他的小眼珠里,我看到的是嘲笑,他在嘲笑面前這位本世紀最偉大的傻瓜。

約文?史密斯走後,教授微笑著對我說道:“看到了吧,11.5萬就這么到手了。”這個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丟棄了一個金礦的蠢驢。“可那玩意至少可以賣到15萬呀!”我忍不住沖他叫道。“那樣他就不會出了。”我還要再說點什麼,可教授阻住了我。“我們不要再作這些無謂的爭吵了,還是讓我們先到銀行兌現了這張支票,再去找一個最好的地方幹上一杯吧!”他既然這么說了,我又有什麼辦法呢?只好恭敬不如從命。

一周后,我從報紙上得知史密斯已推出了名為“清潔工”的除塑膠劑,還進行了展銷會。當即各國的環保組織、各大城市以及旅遊區都向約文定了大量的“清潔工”,這小子可發大財了。

“清潔工”的確不同凡響,在推出一周后,各地就紛紛傳來好訊息,諸如“多年的環保問題如今一掃而光”等等,約文?史密斯也被譽為本世紀最偉大的企業家。一切都表示事情在向好的方面發展,人們不必再為那些塑膠廢棄物而煩惱了。

可災難也隨之降臨。首先是從各大旅遊區的旅店、賓館開始,大量的生活用具,比如說塑膠盒、塑膠桶、牙刷,都叫細菌分解得一乾二淨,塑膠地毯也消失得無影無蹤,連電視機也只剩下了內部的非塑部件,外殼全給細菌吃掉了。“清潔工”推出第10天后,傳來第一台電腦受到細菌侵蝕的訊息。總之,絕大多數塑膠用品,都被細菌所吞噬,電視裡(當然,這是遠距離從直升機上拍攝的,以免錄像帶遭損)還出現了一群兒童,看看手中正在消失的塑膠玩具在那兒哭泣,海邊已無人衝浪,食品生產業、玩具業受到巨大損害……整個世界陷入一片混亂,輿論的矛頭轉而攻擊約文?史密斯,當然,那些稿件都是用鉛筆寫的。

“清潔工”推出的第十三天,約文?史密斯來找教授了,他那疲憊的樣子顯示了他所受到的壓力的程度。“都是你惹出的。”他氣憤地說。“可潘朵拉盒子是你打開的,我僅僅是把它交給了你。”教授施出殺手鐧,投機商一下子就軟了下去。“可我現在該怎么辦,你可不能不管此事啊!”“我看你該生產一種能抑制細菌生長的抑制劑,幸運的是,我恰好已制出了這種東西。”教授取出了一個小瓶子。“感謝上帝。”約文一下子就緊緊抓住了瓶子,就像一個癮君子看到了麻醉劑一樣。教授只是說了一句:“20萬。”“你說什麼?你瘋了。”約文開始出現歇斯底里的症狀。“20萬,一毛錢也不能少,除非你打算繼續承受輿論界的進攻。”接著教授又加了一句,“這可以使你賺上一大筆,又可使你挽回名譽。”

半晌,約文咬咬牙說道:“我出,你這個老狐狸。”於是,一張20萬的支票又到了施納比的手上。

第十四天一早,約文?史密斯就推出了連夜加工的抑制劑,這新玩意很快又在全球範圍內脫銷。抑制劑果然不同凡響,所到之處,細菌影蹤全無,且可保證在15天之內不再受細菌侵蝕。約文總算暫時被輿論界放過,因為有更多的好訊息等著他們去報導。

這天我來到了教授家裡,他的家明顯比以前變闊氣了,而施納比本人正在享受窖藏三十年的香檳。“來一杯嗎?”他問道。“好吧,來一杯白蘭地,要正宗的。”教授起身給我倒了酒。我接過了他遞來的杯子:“好了,一場虛驚,總算一切都過去了。”“一切都過去了?”教授的眼亮了,但卻更狡黠了,“不,這還只是一個小序曲而已,我已研製出了一種新型塑膠,實際上是與那種細菌抑制劑一起研製出的。它永遠不會被那種細菌侵蝕,且密度小,強度好,可塑性好,不易燃燒。這場細菌戰的目的只是為了掃除新塑膠推出的障礙,而細菌戰所引起的不良後果,所遭致的社會攻擊,正如你說看到的,已由約文替我們承受了。現在這種塑膠的配方可賣到40萬,40萬!”這個該詛咒的老妖精。“賣給誰?”我忍不住問道。“當然還是約文?史密斯,他……哇――”

教授臉部的每一個毛孔都感受到了陳年香檳的清香,我想他這次該滿足了。

科幻藝術一百人

中國科幻藝術一百人物傳(轉)
本名錄記載了中國科幻藝術史上最有影響的一百個人物,包括中國大陸、港、台以及
海外的華人科幻作家、科幻翻譯家、科幻編輯、科幻活動家,還有個別對推動中國科幻發
展有一定影響的外國科幻界人士。以姓氏拼音為序。外國人的姓名按中文譯名的拼音為
序。
科幻藝術是一門綜合性的整體藝術,除科幻小說外,還有科幻電影、科幻美術、科幻
音樂等。由於環境限制,在我國,僅科幻小說一項形成規模和系統,但在其它領域也有個
別開拓者和探索者,在此一併錄入。科幻藝術又是一種社會文化,在白領階層和青少年學
生中有廣泛的影響力。全國名地都有一批熱心於科幻藝術的宣傳與推廣的人士,本文介紹
了他們中的佼佼者。
由於筆者資料所限,中國科幻發展史中相當多的重要人物沒有被收集在這個名錄里,
列入本名錄的許多人物在科幻事業上的成績也多有疏漏,望讀者注意。

1阿來

1959年出生,藏族。曾以長篇小說《塵埃落定》震動中國文壇。一九九七年來到
《科幻世界》雜誌社,現任主編。在本職工作中為培養新一代科幻作者,提高中國科幻文
學的藝術含量作出了很大貢獻。

2安文

中國大陸網際網路事業的早期開拓者之一,著名科幻網站“失落的星辰”的站長。同時
創作並發表過多篇科幻小說。現在美資宏維網路技術公司任職。

陳效東

福建少兒出版社編輯。是該社編輯出版科幻類圖書的主要負責人。曾主持編輯過《台
灣科幻小說大全》、《世界科幻名著選集》等經典性的科幻類圖書。其中,前世界科幻協
會會長詹姆斯·岡恩編著的《科幻之路》,正是由陳效東組織翻譯出版的。

4程嘉梓

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科普作家。曾於八十年代中期創作過長篇科幻小說《古星圖之
謎》,該書是中國科幻史上為數不多的長篇代表作之一。

5遲書昌

1922年出生於哈爾濱。1935年赴日本留學,畢業於日本慶應大學經濟系。回國後先後
在青島大生膠廠和貿易公司作事。1955年開始發表科學文藝和翻譯作品,隨之成為專業作
家。主要作品有《割掉鼻子的大象》(與於止合作)、《大鯨牧場》、《三號游泳選手的
秘密》、《起死回生的手杖》、《科學怪人的奇想》(與於止合作)《凍蝦和凍人》、
《人造噴嚏》等。1975年東流日本,在日本慶應大學任教,併兼任日本索尼公司中日協作
事業首席顧問等職。1996年去世。

6杜漸

原名李文健,香港出生,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作協會員。香港科幻小說的主
要倡導者。其作品主要收錄於《杜漸科幻小說集》,並發表過數量眾多科幻評論文章。

7段開來

中國科幻文學海外兵團的主要人物,現留學美國,發表有多篇科幻小說。

8 范盛泓

台灣桃園中壢人,1962年生,台灣中山醫學院畢業,現業牙醫。1984年以處
女作《問》獲得第一屆《中國時報》張系國科幻小說首獎。

9方以庸

原名方新疇。1946年生於廣東。台灣大學動物系畢業。美國奧本大學博士。現任
台灣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發表有《鶼翼》等短篇科幻小說。

10馮志剛

天津青年科幻作者,1998年畢業於天津理工大學海運系,後從事廣告行業。科幻
代表作有《塤和薩克斯的慢版》、《替身》等。極具潛力的新生代作者。

11郭建中

大陸主要的英文科幻翻譯家,以高水平的選題和精準的譯筆著稱。自八十年代起,一
直是向國內讀者介紹西方科幻的主要人物。曾主持翻譯過岡恩的《科幻之路》。

12顧均正

科普作家,中國科幻小說的早期探索者,於一九三九年出版了中國第一本科幻小說專
集《和平的夢》。

13韓建國

北京市工人出身的科幻作者,是知青一代中極少的科幻作者之一。代表作有《淚灑鄱
陽湖》、《神女之謎》、《追趕地球》、《09斷臂》等中短篇科幻小說。

14韓松

中國當代科幻作家,新華社記者。1965年出生於重慶,文學學士和法學碩士。作
品《宇宙墓碑》曾獲得第一屆世界華人科幻藝術獎首獎和中國科幻銀河獎。其它代表作有
長篇《紅星照耀美國》及《春到梁山》、《電話之旅》等短篇。與他人合作創作長篇科幻
小說《在未來世界的日子裡》。其作品滲入了大量現代文學流派的寫作技巧,具有很高的
藝術價值。

15 何復辰

台灣嘉義民雄人,1949年生,高雄醫學院牙醫系畢業,現在嘉義執業牙醫師。代
表作《桃子的滋味》曾獲台灣《中國時報》1984年度科幻小說獎佳作獎。

16 何宏偉

四川省主要青年科幻作者,代表作有《異域》、《光戀》、《漏洞裡的槍》、《小
雨》、《平行》等。曾獲中國科幻銀河獎。

17 後人

原名方大錚,浙江人,台灣大學電機系畢業,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先後在台灣及國
外執教,著有大學教科書及自然科學論文多種,出版有《南極光》等科幻小說。

18 荒江釣叟(原名不祥)

1904年發表《月球殖民地小說》,描寫一批地球人登上月球的故事。是中國文學
史上有記載第一篇科幻小說。

19 黃凡

原名黃孝忠,1950年生於台北市,台灣中原大學理工畢業。現為專業作家,並擔
任《聯合文學》社務委員。著有《皮哥的三號酒杯》、《解謎人》等科幻小說。

20黃海

原名黃炳煌,祖籍江西,1943年生於台中市,台灣師大歷史系畢業,兒童文學作
家。台灣省科幻小說的主要倡導者和拓荒者。著有《一零一零一年》、《奇異的航程》及
《嫦娥城》等科幻小說。

21黃序

1974年7月生於北京,就讀於文興街國小、黃城根國小,北京市第四中學、北京
師範大學。現在北京協和醫院從事研究工作。有科普文章《外星人可能是什麼》,中篇科
幻小說《一瞬》等發表。

22黃伊

原科學普及出版社編輯。曾於1981年編輯出版了《論科學幻想小說》一書。該書
是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惟一一本正式出版的科幻文學論文集。

23黃易

黃易,本名黃祖強,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求學期間專攻傳統中國繪畫,曾獲「
翁靈宇藝術獎」。後出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負責推動當地藝術與東西文化交流。曾在
《科幻世界》上發表過短篇科幻小說。一九八九年辭去高職厚薪,隱居離島深山專心從事
創作。成為香港地區九十年代以來最主要的科幻兼武俠作家,在科幻小說方面接替了倪匡
的影響力。其作品同時具有科幻與武俠兩種文學樣式的特點,廣受讀者歡迎。科幻代表作
有短篇集《幽靈船》、中長篇集《凌渡宇系列》、長篇《星際浪子》、《尋秦記》等。

24霍棟

天津市科幻作者的聯絡人,國內惟一的民間科幻作者團體——飛騰科幻創作小組的創
辦人和負責人。天津地區科幻活動的主要倡導者。著名科幻網站“科幻桃花源”的版主。
同時還在《科幻大王》、《知識就是力量》等刊物上發表過數篇科幻小說。

25 姜雲生

杭州市人。1967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現為上海電視大學松江分校講
師。業餘從事文學創作,作品有詩歌、小說、散文、隨筆及科幻小說,另有十萬字左右的
譯作發表。曾獲1989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徵文優秀獎及1991年“銀河獎”
二等獎、1990年台灣《中央日報》“探親文學”徵文佳作獎;其科幻作品曾經先後翻
譯在美、日書刊上發表。是海峽兩岸科幻界的主要溝通者。

26焦國力

北京科幻作家,代表作有《太空疑案》、《飛出太陽系之前》等。

27金霖

國內科幻美術的主要探索者。曾為《科幻大王》、《中國科幻佳作選集》等科幻書刊
設計過封面,並在《科幻世界》等處發表過多幅原創科幻美術作品。

28金濤

中國科普作協前主席,科幻作家。曾發表過《月光島》等著名科幻小說。在科普作協
領導崗位上大力倡導科幻創作,為推動科幻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9孔斌

九十年代初有代表性的青年科幻作者,在金融部門工作。發表過《智慧病毒》、《未
來的牢籠》、《地球人的形象》等短篇科幻小說。並參預過《科幻之路》部分內容的翻譯
工作。現留學海外。

30老舍

著名主流文學家。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發表過長篇科幻小說《貓城記》,是中國科幻史
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31李夢吟

筆名默之,天津市女科幻作者,現上海復旦大學學生。當代少數堅持創作並有一定作
品數量的女科幻作者之一。主要作品有《遠古的移民》、《天堂之路》等。

32李偉才

天文學工作者,香港科幻翻譯家,宣傳家,香港地區科幻文學的主要倡導者,將西方
經典科幻小說大量譯介給香港讀者,並創作有科幻理論著作《超人的孤寂》。現居澳大利
亞。

33林耀德

1962年生於台北,台灣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現任台灣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秘書
長。著《雙星浮沉錄》、《大日如來》、《解謎人》(與黃凡合著)等科幻小說。

34凌晨

當代大陸主要的女科幻作者之一,代表作有《貓的故事》、《天隼》、《燃燒的星
球》等。作品文筆優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35劉慈欣

山西娘子關電廠工程師。世紀末嶄露頭角的青年科幻作者,極具創作潛力,極少數真
正能將科學精神與藝術手法完美結合的科幻作者之一。代表作有《帶上她的眼睛》、《地
火》、《鯨歌》等。新作《地火》以感人的悲劇式情節,對科學進步的極大關注,以及熟
練精妙的文筆,成為近年來大陸科幻創作最高水平的代表。

36劉牛

福建電影製片廠導演,當代電影界關注和介入科幻事業的極少數人士之一,努力推動
科幻影視的拍攝工作。發表過長篇科幻小說《情系海豚》等科幻作品。

37劉維佳

湖北宜昌市科幻作者,1974年出生,現專事寫作。以富於哲理性的科幻作品著
稱。代表作有《我要活下去》、《黑太陽升起來》、《高塔下的小鎮》、《使命——拯救
地球》等。當代青年科幻作者的主要代表。

38劉興詩

新中國科幻事業最早的探索者之一,世界科幻協會最早的五位中國會員之一。成都理
工學院教授。地質學、考古學和古生物學專家。科幻代表作有《美洲來的哥侖布》、《美
夢公司的禮物》等。

39劉振武

吉林省長春市的科幻愛好者。創辦有專業科幻書店——銜接科幻書店,並以該書店為
核心,組織長春各高校的科幻活動,使長春成為國內極少數有經常性科幻活動的城市之
一。

40柳文揚

1970年出生,北京理工大學畢業,當代最有潛力的新生代科幻作者之一。曾留校
任教,後專門從事科幻小說的寫作。代表作有長篇科幻小說《神奇螞蚊》、短篇《閃光的
生命》、《毒蛇》等。作品情節精彩、邏輯性極強。

41呂應鐘

1984年生於台灣宜蘭。台灣中正理工學院核子工程學士、美國南加州大學碩士、
博士。現為台灣永高理財經貿顧問社社長。著譯甚豐,涉及天文、物理、電腦、管理科
學、攝影、股票、飛碟、宗教、文學、傳記等多種領域,計五十多種,是台灣科幻文學、
宇宙科學之提倡者。1980年出版的《科幻文學》是迄今為止海峽兩岸唯一的一本科幻
理論著作。

42綠楊

1934年出生於上海,1961年畢業於安徽醫學院,從事專業醫學工作至今。上
海科普協會天文組會員。以魯文基系列小說為代表,是中國當代主要的科幻作家之一。其
作品多次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另創作有長篇科幻小說《雙子星》等作品。

43魯迅

1904年根據日文譯本轉譯了凡爾納的《大炮俱樂部》和《地底旅行》兩部作品,
並對科幻文學的社會價值進行了中國科幻史上最早的探索。有關文字經常為後代科幻作家
所引用。

44馬俊英

1968年出生,參預創辦山西科協下屬的《科幻大王》雜誌,並長期擔任該刊的執
行副主編職務。為建設中國科幻當今主要的專業陣地之一作出了突出貢獻。

45閔和順

1954年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農村。1982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歷史系。其科
幻代表作《二十五世紀的人》由國內最高水平的文學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字
數逾七十萬,是大陸科幻史上篇幅最長的作品。

46繆印堂

1935年出生於南京。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委員。高級工
藝美術師。發表有大量科幻色彩的漫畫。是國內惟一在科幻漫畫方面進行探索並擁有專業
水準的畫家。科幻漫畫《矛盾的統一》曾在1981年度日本《讀賣新聞》國際漫畫大賽
中獲獎。

47牧鈴

生於1953年,現為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新近出版和即將出版的科幻作品有長
篇及中篇小說集《男兒十五》、《夢幻牧場》、《狗的天堂》、《牧童小子》、《徹悟
》等。並有中,短篇小說散見於各地文學期刊。

48倪匡

原名倪亦明,後改名倪聰。一九三五年生於上海,原籍浙江鎮海。一九五一年進入
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受訓三個月,繼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公安幹警。一九五七年來港,
靠自修掌握科學知識,沒有接受過系統高等教育。六十年代初,在查良鏞(金庸)的鼓勵
下,開始用筆名『衛斯理』寫科幻小說。後成為香港地區科幻文學先驅,以科幻小說《衛
斯理系列》享譽華人世界,共發表作品逾千萬字。其作品是大中華範圍內廣大科幻愛好者
的重要啟蒙讀物。現居美國舊金山。

49牛爾芳

1945年出生,《科幻大王》的創辦人,長期擔任該刊主編,為建設中國科幻的一
塊專業陣地作出了重要貢獻。

50潘海天

1975年出生,199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福建建築設計院工作人員。
94年開始創作科幻小說,三次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富有特色的新生代科幻作者。代表
作有《新愛情故事》、《克隆之城》、《偃師傳說》、《生命之源》、《黑暗中歸來》、
《永生的島嶼》等短篇科幻小說。

51潘家錚

水利專家,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在當今中國科幻作者中擁有最高學術
成就,是學者型作家的代表。其科幻代表作有《偷腦的賊》等。

52平路

本名路平,女,1953年生於台灣高雄。台大心理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數理統
計學碩士。著有科幻小說數種。

53沙錦飛

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該所科幻研究課題的主持人,進行了近年來惟一一次由專業
機構從事的科幻文藝研究工作。並發表有《本色》、《世紀烽火》等科幻小說。

54史志成

天津新蕾出版社編輯,原科幻專業刊物《智慧樹》的主要編輯人員。負責新蕾出版社
科幻叢書《金螞蟻系列》的編輯工作。對中國原創長篇科幻小說的出版作出了很大貢獻。

55舒明武

重慶作家,擅長寫作超短篇科幻,被稱為中國的星新一。

56宋別離

本名宋緒崗,1974年出生於山東萊陽。《科幻大王》雜誌的主力作者,發表有
《末日特使》、《死亡遊戲》數種短篇科幻小說。

57宋宜昌

中國科普出版社編輯,八十年代曾發表過長篇科幻小說《禍匣打開之後》,是當時最
與國際通行科幻標準銜接,結構最為完整的長篇科幻小說。並創作有《網路帝國》等短篇
科幻小說。作為科普作家,宋宜昌另出版有眾多科普類著作。

58孫維梓

國內主要的科幻翻譯家,從俄文轉譯西方科幻小說。長期為幾個主要科幻刊物或科幻
專欄供稿。在科幻譯本的選題方面具有豐富經驗。

59譚楷

原名胡世凱,1944年出生,一九七九年到《科幻世界》工作,是該刊元老之一。
現任《科幻世界》總編。長期擔任科幻世界雜誌社主要領導工作,為使其成為中國科幻的
主要創作陣地作出了突出貢獻,並主持與海外科幻界的聯繫工作,及科幻文學的宣傳普及
工作,還創作有《太空修道院》等科幻小說及《林聰點評科幻》等理論作品。

60唐風

本名唐曉鵬,1968年出生,英語專業畢業。自一九九八年起,倡導並主持了《科
幻世界》上的“奇想”欄目,收集了大量科幻創意,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科幻讀者的參預熱
情。現為該刊圖書編輯室主任。

61童恩正

1935年8月27日出生,湖南寧鄉人,四川大學歷史系畢業。考古學家,四川大
學博物館館長,美國匹茨堡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作協會員。曾在峨眉山電影製片廠任編
劇。1960年開始科幻創作。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著名中國科幻作家,世界科幻協會最
早的五位中國會員之一。其作品《珊瑚島上的死光》是八十年代中國科幻文學的主要代表
作。1996年去世。

62王紅建

北京大興縣科幻愛好者,獨資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專營科幻圖書的私人企業——奇點文
化中心。該企業已運作兩年並有一定收益。為開拓科幻市場進行了探索。

63王晉康

1948年出生於河南鎮平,河南南陽油田高級工程師,中國當代科幻作家,河南省
作協會員。九十年代初步入科幻文壇,作品中不僅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及神奇的想像,更注
入了大量人文內含和思想內含,是當代中國科幻創作最高水平的代表。其作品數量高居大
陸科幻作者首位。有長篇科幻小說《生死平衡》、《癌人》,中篇《生命之歌》及《魔
環》、《失去它的日子》、《豹》、《太空雕像》、《斯芬克斯之謎》數十篇短篇科幻小
說。多次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獎、一等獎。

64王麟

本名王俊永,1972年生於河北蠡縣。蘭州鐵道學院畢業。鐵道部第三設計院工作
人員。新近嶄露頭角的科幻作者。科幻代表作有《心歌魅影》、《秋水長天》、《化蝶》
等。

65王逢振

八十年代著名的科幻文學編輯家。主持編輯出版了《魔鬼三角與UFO》、《死亡曲》等
為廣大科幻迷歡迎的國外科幻小說集。並獲得世界科幻協會頒發的“遠程獎”和“科幻成
就獎”。

66王曉達

四川科幻作者,四川大學中文系教師。主要作品創作於八十年代。曾發表過《波》等
科幻小說。

67王欣然

1975年出生,湖南株州人。湖南經濟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自1997年起創辦
並主持《科幻時空》節目,介紹當今最新的科幻作品和科幻界動態,深受當地聽眾歡迎,
影響力擴散到鄰近省份。該節目成為湖南省最主要的科幻文學普及陣地,王欣然還通過與
讀者的交流,收集了關於科幻愛好者情況的第一手資料。

68魏雅華

西安作家,八十年代初曾以科幻小說《溫柔之鄉的夢》轟動文壇。現從事通俗文學及
純文學創作。

69翁路明

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由她執導的《霹靂貝貝》在中國科幻電影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影
響。

70吳定柏

國際科幻界知名的科幻翻譯家,溝通中外科幻文學界的主要使者之一。上海外國語大
學教授。曾開辦過西方科幻文學選修課。

71吳岩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系教師,中國科幻理論的主要探索者之一。創辦並長期主持北
師大的科幻選修課,為培養新一代科幻作者作出了突出貢獻。發表過《生死第六天》、
《馬思協探案》等科幻小說。

72肖建亨

1930年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1953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無線電系。從五十年
代起開始創作科幻小說。新中國科幻事業最早的開拓者之一,世界科幻協會最早的五位中
國會員之一,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其作品《布克的奇遇》、《特殊任務》、
《密林虎蹤》等是新中國前期科幻作品水平的重要代表。目前是中國作協會員,中國科普
作家協會理事。

73徐久隆

四川成都的科幻愛好者,當捷運道部門的宣傳工作人員。在科幻小說出版物、科幻影
視錄相方面的收藏為國內之冠,被稱為中國的阿克曼。本人也發表有短篇科幻小說。

74徐念慈

清末著名作家、編輯家和出版家,《小說林》雜誌的創辦人。中國科幻小說的早期倡
導者,在他的組織下,《小說林》兼發科幻小說,成為中國最早的科幻小說發表陣地。徐
念慈還以“東海覺我”為筆名發表科幻小說《新法螺先生譚》。

75星河

北京市作協契約制會員。1991年開始專業寫作,主要從事科幻小說及科普作品的
創作,已發表作品一百餘萬字,著有長篇科幻小說《網路遊戲聯軍》、《海底記憶》、
《月海基地》、《異域追蹤》及中、短篇科幻小說《時空死結》、《朝聖》、《決鬥在網
絡》、《帶心靈去約會》、《潮嘯如槍》等,曾獲冰心獎、科幻文藝銀河獎等多種獎勵。
在青少年中擁有大量讀者。

76嚴逢

青年科幻評論家,以嚴謹客觀的評論在科幻作者群中產生很大影響。曾是《世界科幻
電影經典》一書的主要作者。

77岩上治

日本中國科幻研究會會長,日本某中學漢語教師。為溝通中日兩國科幻界之間的關係
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定期在日本發行中國科幻佳作選編。

78楊鵬

兒童文學碩士,當代主要的兒童科幻文學作者。發表過數量眾多的科幻小說,並參預
編輯出版各類兒童科幻小說。將大量長篇小說和古籍中的類科幻故事翻譯成短篇白話文,
使廣大少年兒童得到科幻文學的啟蒙。

79楊平

天文學學士,清華大學康柏培訓中心的工作人員。新生代的主要代表之一。以網路科
幻見長。代表作有《MUD-黑客事件》等。作品曾獲中國科幻銀河獎。

80楊瀟

1948年出生。自一九八零年起在《科幻世界》(原《科學文藝》)雜誌社工作。
八十年代後期起,通過內部民主選舉成為《科幻世界》主編,後任社長,長期領導科幻世
界雜誌社的工作。使其成為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科幻刊物,並成為九十年代中國科幻文學
最重要的創作基地和推廣中心。

81姚海君

黑龍江伊春人,曾在《科幻大王》作編輯工作。現任《科幻世界》編輯兼俱樂部主
任。自一九八八年起,創辦中國最早的科幻迷刊物《星雲》,並通過十餘年的努力,使其
成為中國惟一的科幻理論研究陣地。

82葉李華

雲南昆明人,1962年生於台灣。現在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物理系修讀博士學位,
科幻小說集《時空遊戲》收入作者6個短篇,其中《戲》贏得“1989年張系國科幻小
說獎”首獎。

83葉言都

北京市人,1949年生。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現任台灣《中國時報》副總經理。
科幻小說集《海天龍戰》收入作者五個短篇,其中《我愛溫諾娜》曾獲《中國時報》科幻
小說獎。

84葉永烈

1940年8月30日生於浙江溫州。1957年入北京大學化學系六年制本科學習,1963年畢
業,在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任編導。11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時出版第一本著作。中
國作協上海分會專業作家,中國作協會員。八十年代中國科幻文學的主力作家,世界科幻
協會最早的五位中國會員之一,曾任世界科幻協會理事,台灣《幻象》雜誌顧問。代表作
《小靈通漫遊未來》等科幻小說曾引起廣泛的社會影響,獲全國第二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
一等獎。近年轉向紀實文學創作。

85於向昀

北京青年科幻作者,圖書經銷商,當代主要的女科幻作者之一,代表作有長篇科幻小
說《無法確定》和《天罰》、《來自遠古》、《永生之獄》等短篇科幻小說。1998年
主持編輯《世界科幻電影經典》一書,並擔任主要撰稿人。

86於向昕

當代中國科幻文學的重要作者,發表有《彩虹橋》、《瘋狂醫院》作品。具有豐富的
軍事知識,同時為多家軍事刊物撰稿。

87喻京川

青年科幻美術作者,北京宣武區科技館工作人員。中國當代科幻美術的主要探索者之
一。曾在《科幻世界》、《天文愛好者》等刊物上發表過科幻美術作品。是大陸惟一舉辦
過科幻美術作品展的畫家。

88張大春

1975年生於台北市,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現任《中時晚報》撰述委員,輔
仁大學及文化大學文學院講師。1977年開始發表小說。著有科幻長篇《時間軸》等。
作品多次獲獎。

89張系國

筆名白丁、醒石。江西南昌人,1944年生於重慶,在台灣長大。台大電機系畢
業,留美獲伯克利加州大學電腦科學博士學位,現任美國知識系統學院院長。著譯除電腦
科學專著數十種外,另有長、短篇小說等;科幻小說創作計有短篇《星雲組曲》及《夜
曲》二種,長篇《城》三部曲:《五玉碟》、《龍城飛將》、《一羽毛》,是台灣科幻小
說的主要倡導人之一,台灣科幻小說最高水平的代表。

90張曉風

浙江金華人,1941年生,台灣東吳大學中文系及研究所畢業,現為陽明醫學院教
授。純文學作家。1968年發表的《潘渡娜》被認為是台灣文學史上第一篇科幻小說,
與張系國、黃海一起,成為60年代以來在台灣倡導科幻小說的拓荒者。

91張卓

1977年出生,天津市女科幻作者,文學修養深厚。代表作有《水妖》、《遺
忘》、《領域》等。

92張之傑

筆名章傑、張樂音、章無忌等。1942年生,現任錦繡出版公司編審。著譯甚豐,
於台灣科幻、科普事業尤為用力。科幻短篇創作結集為《綠蜻蜓》,1987年由台灣漢
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93趙海虹

1976年出生,浙江外國語學院研究生,當代中國主要女科幻作者之一,在青少年
中擁有大量讀者。代表作有《伊娥卡斯達》、《樺樹的眼睛》、《歸航》、《痴情司》、
時間的彼方》等短篇科幻小說,並出版有個人作品集。

94趙如漢

筆名北星,曾留學北歐,現在美國工作。中國科幻海外兵團主力。發表過《超腦》、
《未來詩歌大賽》、《玫玫》等作品。

95鄭軍

1969年出生,天津師範大學畢業,自由撰稿人,中國小說學會會員,中國通俗文
藝研究會會員。當代科幻理論的主要探索者,發表有三十餘篇科幻評論文章。同時發表有
長篇科幻小說《災難群島》、《生命之網》,中篇科幻小說《生物圈三號》及《青色》、
《癌變》等數種短篇作品。

96鄭文光

1929年出生於越南海防市,天文學家,新中國科幻文學的最早開拓者之一,中國
作協會員。創作有新中國第一篇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和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飛向
人馬座》。其它有長篇科幻小說《大洋深處》,以及《地球鏡像》、《星星營》、《太平
洋人》、《侏羅紀》、《天梯》、《命運夜總會》、《神翼》等數十種科幻中短篇作品。
被譽為中國科幻之父。其綜合實力長期代表著中國科幻創作的最高水準,科學知識與人文
內涵都是同期作品中的佼佼者。作品曾獲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大獎、全國少年兒童文藝
創作一等獎、全國宋慶齡兒童文學獎銀制獎。鄭文光的大量作品被譯介到國外,產生重大
影響。對科幻創作規律也有大量探索性文章。世界科幻協會最早的五位中國會員之一。

97周宇坤

1976年出生,新生代主要的科幻作者之一。清華大學研究生。代表作有《匯合第
十行星》、《腦界》、《穿越時間的勇士》、《死亡飄移》等。並出版有個人作品集。

98朱蘇進

南京部隊著名軍旅作家,除以《射天狼》、《炮群》等純文學作品享譽文壇外,還
創作有《四千年前的閃擊》、《絕望中誕生》等優秀科幻小說。

99資民筠

北京文學評論家。是純文學領域內極少數關注科幻藝術並有較深研究的人士之一。其
有關的理論文章《科幻文學的認識功能》曾獲九十年代社科重大成果獎。

100鄒萍

1972年出生,《科幻世界》美術編輯,自一九九五年開始長期主持該刊物上的
“漫畫快餐”欄目,為國內科幻漫畫的創作提供了一塊寶貴陣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