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到火星》

《從地球到火星》

《從地球到火星》是一個短篇。講的是三個中國少年渴望宇航探險,偷開出一隻飛船前往火星的故事。雖然篇幅不長,情節也不複雜,但卻是新中國第一篇人物、情節俱全的科幻小說。

《從地球到火星》

作者及簡介

鄭文光(1929—2003)就是我國提出航天構想的一位
《從地球到火星》《從地球到火星》

優秀的科幻作家和天文史家。
鄭文光祖籍中山市三鄉鎮石橋村,1929年4月9日
生於越南海防,童年及少年時代在越南度過,中途曾輟學當國小教員及學徒,並開始寫作散文和詩歌。1947年從越南回國入讀廣卅l中山大學天文系,做過編輯、記者,後來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從事天文史研究工作。他受過系統的天文學教育,而且自幼喜愛文學。1953年,當他發現青少年對枯燥的科學知識不感興趣時,決定以科學幻想的形式,把科學知識介紹給青少年讀者。於是,他的《從地球到火星》成了國內的第一篇科幻小說。作品在《中國少年報》刊出之後,不僅掀起了中國科幻小說創作的高潮,甚至還引發了北京的火星觀測熱。稍後,
他的又一篇科幻短篇“火星建設者》獲得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大獎,成為第一篇榮獲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
鄭文光的創作並非一帆風順。在上世紀50年代,不少人頭腦僵化,認為寫科幻小說是“歪門邪道”,指責鄭文光在搞“唯心主義”。鄭文光沒有因此氣餒,他不但堅持創作,而且開始了對科幻小說理論的探討。1980年,他先後發表了兩篇文章,一篇是“科幻小說應反映現實生活》,另一篇是“不能要求科幻小說普及科學知識*。在後文中他明確指出:“科學幻想的科學性,我以為在於如下兩點:不能容許有常識性的錯誤;同時,在思維方法上,在世界觀和方法論上,科學幻想1J、說必須是科學的用我們自然科學界一句術語說:它的內部結構必須是自治的。”由於他對科幻文學的重大貢獻,1988年,他獲得了迄今為止中國科幻領域惟一的“終身成就獎”。
自1954年開始發表科幻小說,到1983年因患腦
血栓停止創作,鄭文光共發表了100萬字科幻作品。
1979年,有“中國科幻小說之父”之稱的鄭文
光出版了中國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飛向人馬座》,這部作品曾於1980年獲第=次全國少年JL童文藝創作一等獎。

作品影響

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這也是中國大陸的第一篇科幻小說。1954年,鄭文光在《中國少年報》上發表了新中國第一篇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成為中國科幻第一次高潮到來的標誌。鄭文光也沒想到,這篇作品在《中國少年報》刊出之後,竟引發了北京地區火星觀測熱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