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珠集胎產症治》

《盤珠集胎產症治》是中國古代醫書。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盤珠集胎產症治》《盤珠集胎產症治》

醫書名稱:《盤珠集胎產症治》

作者:單南山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卷上部份內容

卷上 胎前] 心腹痛

臟腑既虛,外觸風寒,邪正相擊,而並於氣,隨氣上下。沖於心則心痛;攻於腹則腹痛;若至久不瘥,沖於胞胎則胎下。腹痛惡寒,少腹如扇。子宮受寒而不能合,故開而若扇。宜附子湯。(熱一。) 血脹腹痛。此子宮久虛也,不速治則胎墮。杜仲丸。(補十。)痛引兩脅,小便數,大便滑。宜安胎和氣飲。(和十一。)微痛連腰,飲食無味。此胎氣不安也。宜安胎飲。(補九。)痛不可忍,胎動欲落。若初病而身體強健者,可用紋銀數兩,先煎,後加茅根二斤,煮汁飲之。 氣脹刺痛,腸鳴嘔逆。此岔怒憂思過度,飲食失節所致,宜木香散。若氣鬱生火,加清火之味。(散九。) 胞阻腹痛。血為胞所阻,不能流行。血滯則氣亦滯,故腹中痛。宜四物加膠、艾、甘草。挾風則為濁痰。阿膠能去風而澄濁,艾能導血歸經。(補七。)脾胃氣虛,不能承載。安胎飲加升麻、白朮,或補中益氣湯。(補九、補六。)忽然痛。此妊娠至五六月有之。大棗十四枚,炒炭,食鹽一錢,炒赤,共研,酒下。頓仆胎動,腹痛下血。四物加膠、艾,不應,用八珍加膠、艾,或再加知母亦可。若搶心短氣,腹滿作痛,四物加阿膠、砂仁、陳皮、黃芩。(補七、補五。)風邪痰飲,交結於心之支絡。宜四物合二陳,加藿香、紫蘇,或阿膠散加鏇復花,或當歸芍藥湯,擇而用之。(補七、和八、補六十三、補十一。)腹痛連髖。宜五加皮散,或五加皮丸。(散十、散十一。) 皮膚疼痛,筋骨拘急,手足攣拳。此內食生冷,外受風寒,寒冷之氣,內外相搏。而胎不安也,宜安胎和氣飲。(和十一。)筋骨疼痛,四肢不安。因怪夢多驚,或喧呼忪悸,以致胎氣不安,故兩脅腹脹,連臍急痛,坐臥不寧,氣促如喘。速投大聖散。(補十二。)腹痛時作,小腹重墜。血虛氣陷也。用加味安胎飲。(補十三。)宿寒搏血,血凝氣滯。宜五靈脂、蒲黃並炒炭,醋調下;或用五君子湯。(補十四。)遍身痛,衝心欲死,不能飲食。宜白朮、芍藥、黃芩。 心下滿,氣急切痛。赤茯苓、桑白皮、前胡、郁李仁、蘇梗、五加皮。血虛而熱。生地二斤搗汁,和酒一升,煎半服。胎氣自痛。宜內補丸。(補十五。) 胞絡虛而風寒搏之,少腹痛甚。紫蘇飲加生薑。如氣血兩虛,八珍湯可加減用之。(散三、補五。)氣攻左右,小便不利。小柴胡湯加青皮、梔子。(和十。)因怒而小腹疼痛,水道重墜。肝火熾盛所致。龍膽瀉肝湯,後用四君加升、柴。(寒十一、補四。) 小腹痛連腰脅。此驚惱所致也,甚則下血不止。宜阿膠、當歸、人參、茯苓,加香附、艾,並炒炭,煎服。

[卷上 胎前] 子煩

煩症有四∶肺虛而火乘之,心煩也;停痰積飲,惡聞食氣,胸中煩也;但熱而煩,虛煩也;氣鬱不舒,頻吐涎沫, 胎動不安,子煩也。心肺虛熱。陰既養胎,孤陽獨旺,心肺虛熱,故煩,宜清心肺。 心驚膽怯。受胎後,血氣壅郁,熱氣上衝心肺,故煩悶不安,心膽俱怯。竹葉安胎飲,犀角散。腎火動,六味地黃 丸。(和四、寒三、補二。)停痰積飲。氣鬱不舒,以致嘔吐涎沫,劇則胎動,竹葉湯。(寒四。)麥冬飲。(寒五。)津液枯燥。臟腑氣虛,營衛不和,致陰陽偏勝,而熱入心脾也。知母丸。(寒六。)知母飲。(寒七。)脾腎氣虛而火郁。逍遙散加黃芩、砂仁。(和五。) 胎氣上逼。氣逆脹悶,清肝飲。(散二。) 上焦氣鬱。郁則為火而中氣不和。分氣飲。(和六。)暴渴不止。血欲凝而渴,非疾也,飲五味子汁自愈。 君火乘肺。盛夏君火大行,上乘肺金,以致煩躁胎動不安。宜清心火。

[卷上 胎前] 子癇

忽然昏冒,不知人事,甚則角弓反張,須臾自醒,良久復作,此由血虛而外邪襲之也。血燥類中風。宜清熱養血,加味羚羊角散。(寒九。)又忽然昏迷倒地者,乃血氣養胎,母乏精力,以致眩仆。只宜飲食以補之。水衰火旺。當瀉南補北,使肝火平和,六味加歸芍。(補二。) 外感風寒。憎寒壯熱,頭疼煩悶,宜芎蘇散。(散七。) 伏熱在內。懷孕後,多臥熱褥,乃食熱物,或服峻補之劑,致令熱伏胎中,鏇挾肝臟,風熱攻壅,入腦則頭暈昏迷。宜服天冬飲子。(寒十。)胃中濕痰。有濕痰則血氣壅秘,癱瘓不能舉動。宜烏藥順氣湯,以發其汗。(散六。) 風火相煽。鉤藤湯,加黃芩、梔子、柴胡。痰涌,加竹瀝;風盛,加全蟲;氣血虛,用八珍湯,加鉤藤、梔子;煩熱多,加釵斛。(散八,補五。)若無力而抽搐,汗出如油,汗絕也,不治。 胎氣傷於熱毒。頭眩眼花,腮項暴腫成核,痛甚嘔吐。若加痰壅,危在頃刻,急投消風散。(散三十三。) 藥毒攻胎,上衝心腹。口不能言,項直,自汗,身熱,與子癇相似,六脈浮數,十不一生,速用生白扁豆一味,研末,汲井水灌之。

[卷上 胎前] 子淋

氣血養胎不及,宣通滲道,遂使膀胱鬱熱不化而為淋,法當養血為主,兼利小便。 肝經濕熱。龍膽瀉肝湯。(寒十一。) 血虛生熱。安榮散。(補八。)血得熱而溢於脬。勞傷經絡,熱生於內,熱盛血溢,故血隨溺中出也,宜養血安胎,四苓加阿膠。(瀉二。)腎虛不能制水。虛則熱客於膀胱,地膚子湯。又四物湯,加知、柏、玄參、麥冬、北五味。(瀉三、補七。)臍腹脹痛。脾胃氣虛也,安胎飲加二陳湯。(補九、和八。) 肺氣虛而溲短。補中益氣湯,加山藥、麥冬。(補六。)服滲濕之劑,而益加頻數,或澀而不利。四物湯加知母、川柏、懷牛膝、茯苓、甘草。(補七。)腿足轉筋。左歸飲,加當歸、菟絲子、制附子。(補三十三。)胎壓膀胱。六脈細弱,氣血俱虛,不能承載其胎也,補中益氣湯,升舉其胎,則小便自利。若利小便,胎墮而死。(補六。)

卷中部份內容

[卷中 產後] 難產

生產為天地化育之道,本無所難,其有難產者,皆產家張皇自致之耳。能靜以待之,兒得轉身,自然產下。治法以順氣和血為主,切勿肆用催生藥。心懷恐懼而氣結不行,恐則氣下,懼則氣怯,怯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氣乃不行。宜服紫蘇飲。(散三)胞破漿水下而兒不下,速當補氣養血,如魚得水而自順矣。宜保產萬全湯。(和二十二,)再用濃煎蔥湯,洗其產戶,令上下之氣宣通。胞中敗血壅滯,兒枕破,血裹兒身,致轉身不利,急服勝金散。(攻五)暑月熱氣蒸人,有郁冒沖暈之患,生化湯。(和二十四。)加益元散。(寒三十)冬月寒氣逼人,經血凝聚而難下,宜生化湯加肉桂、乳香。(和二十四) 交骨不開,陰氣虛也。加味芎歸湯。(補三十六。)開骨膏。(和二十三)子趨谷道,焦鹽熨之。 橫生逆產,此因兒未轉身,母即用力逼之,遂致橫逆也。或先露手,或先露足,以小針刺兒手足心,用鹽擦之,兒痛即縮入,並以鹽摩產婦腹。若眼閉心悶欲絕,取頂上發如兩指大,用力挽之,眼即開。或以米醋之,車前子為末,酒下亦可。又,兒先露手,速令產母仰臥,看生之婦,將兒手推上,徐徐正之,候其身正。煎催生藥服之,使兒生下。又三退散可下。(攻六) 盤腸產,子未下而腸先下,此因產母氣血虛弱,因而下脫。當大補氣血,兼以升提。參、、芎、歸,加升麻少許,連服之,自收。若腸乾不收,以磨刀水少許溫潤之。或濃煎黃湯,貯漆器內,候弗冷弗熱,將腸浸之,令溫暖之氣上熏則腸自上。或以蓖麻子四十九粒,研爛塗母頭頂,待腸收上急洗去;又五倍子、白礬湯浸亦好。子腸與子宮脫下者,同一治法。 胎死腹中,察產母腹脹口青,或舌黑,腹中陰冷重墜,嘔惡不寧,穢氣上沖,皆子死之證。速當下之,當歸、濃朴、 陳皮,酒、水各一碗,煎半,入朴硝三五錢,再煎十餘沸,服。如在疑似之間,只服芎歸湯為穩。

[卷中 產後] 惡露不下

養胎余血,溷以漿水為惡露。氣血旺者,隨產而下。氣血衰弱,或挾寒冷,或挾風邪,遂留滯不行,上攻則為血暈,蓄瘀則為兒枕,日久不出,腹痛心痛,遍身發熱,五心煩熱,骨蒸潮熱,時作時止,渾如瘧狀,塊在兩脅,動作雷鳴, 嘈雜眩暈,食少羸瘦,又與虛弱病相似,慎勿誤治,致成血臌等症,宜生化湯合失笑散,補而消之。(和二十四、攻七。) 起枕散亦好。(攻九。)若惡露流注四肢腰背等處,久必腫起作痛,速用蔥熨以散之,內服加參生化湯。如不速治,將所注者,化而為膿,宜用神仙回膿散(攻十一)。然氣血不旺,不可輕用,憎寒惡熱,氣虛也,十全大補湯。(補三十九。)日晡潮熱,血虛也,四物湯加參、術、丹皮。(補七。)嘔逆,胃氣虛也,六君子湯加炒乾薑(補一)。食少體倦,脾虛也, 補中益氣湯。(補六。)四肢逆冷,小便頻數,腎氣虛也,補中益氣湯加益智仁。熨法,用蔥一把,搗爛為餅,貼患處,襯濃布兩三層,以熨鬥文火熨之。

卷下部份內容

[卷下 列方] 胎前備用良方三十五

大地黃丸
(二十)熟地當歸烏梅 蜜丸,治骨髓熱痛。
內補湯
(二十一)生地當歸川柏麻仁乳香沒藥黃芩木香
歸膠飲
(二十二) 阿膠炙甘草當歸蔥白 氣壅攻腰,此可治之。
豬腎丸
(二十三) 豬腎(一斤)青鹽(二錢)蒸熟,焙乾,蜜丸,空心服。
勝金散
(二十四) 陳皮吳茱萸骨碎補砂仁甘草(炙) 鹽湯下二錢。遍身兩脅刺痛脹滿,此五臟不利,氣血虛弱也,惟此方可治。又胃氣虛冷,下逼小腸,症若奔豚,大 便秘澀,兩脅虛鳴,腰痛如山,亦宜此方溫中下氣。

[卷下 列方] 胎前備用良方三十五

阿膠散
(二十五) 阿膠生地
二黃散
(二十六)生地熟地
千金方
(二十七)生地(一斤)酒煮,絞汁服。
如聖湯
(二十八) 鯉魚皮當歸川斷阿膠竹茹白芍(炒)川芎甘草(炙)
子芩丸
(二十九)條芩(炒)為末,每服一錢,以秤錘燒赤,淬酒調下。若脾胃虛者勿服。
又方
(三十) 雞肝(三個)酒煮,帶酒食之。

[卷下 列方] 產後備用良方十八

龜殼散
(一)龜板當歸川芎婦人頭髮(燒炭,生長過者佳,湯下)
又方
(二) 伏龍肝(末)酒下一錢。
又方
(三)兔毫敗筆頭一枚(燒灰)研藕汁一盞下之。
如神散
(四)路上草鞋(一雙取鼻樑,洗淨,燒灰)童便酒下三錢。
又方
(五) 榆白皮 煮汁,服二升。
又方
(六)黃牯牛乾糞塗母腹上立出。

[卷下 列方] 胎前備用良方三十五

葛根湯
(十) 葛根人參甘草當歸貝母黃芩川芎防風桂皮(二三分足矣)
黃蠟膏
(十一)如牙關緊閉,先將麻油溶化黃蠟搽牙,然後進藥。
加味逍遙散
(十二) 白朮(炒)白茯苓當歸白芍柴胡薄荷黑山梔丹皮生地

惡阻《盤珠集胎產症治》

屬性:噁心、頭眩、惡食、擇食是也。
懷娠兩月,宜絕醫藥。妊娠一月,足厥陰脈養之;二月足少陽脈養之,多致噁心、頭眩、喜酸,俗為之病兒,非醫
藥所治,治之則愈甚,待其自安可耳。
懷娠一月,不須安胎。胎未成而嘔吐,母病也。若注意安胎,便用砂、芩之類,則反傷脾胃,故但當治其母病,則
嘔逆自止,惟方藥有與病相合,而於胎不相宜者,當去之。
中氣不運。孕當兩三月,因中氣多滯,不能運化,不思谷味,聞食即噁心,多阻,宜疏理脾胃,香砂六君子湯。(和
三。)加烏梅亦可。
稟受怯弱。氣血不足,轉致內郁,鬱氣上沖於胃則嘔逆,血虛而心失所養則煩悶。宜調血散郁為主,參橘飲。(和一。)
甚有虛弱之極,或作寒熱往來,倦怠不能自支,此肝腎不足也,須兼補足厥陰與足少陰經。
胃有痰飲。血壅不行,則飲隨氣上,停滯肝經,故喜酸物,惟金能克木,宜以辛味勝之,砂仁、藿香,自不可少。
半夏雖損胎,不妨權用,但不宜多耳。半夏茯苓湯可酌用之。(和二。)
胃氣虛寒。宜溫補脾胃,以下其逆氣,六君子湯。(補一。)
肝火沖胃。寅卯時覺少腹有氣上沖,此肝火挾沖脈之火上沖也,故心中煩憒熱悶,嘔逆不止。宜竹茹麥冬湯。(寒一。)
氣鬱傷肝。大怒後,肝氣挾胎氣上逆也,故胸滿眩暈而吐逆,宜疏肝,不宜補氣。抑青丸可治。(散一。)
外傷風寒。嘔而頭暈,亦有兼風寒外襲者。宜於調氣之中,加紫蘇以散之。虛則可投參蘇二味。
上實下虛。惡阻若兼腰痛,謹防胎墮。宜六君合四物去川芎,加川斷、杜仲以安之。切勿用升舉藥,愈升則上愈實
而下愈虛,是促其墮矣。(補一、補七。)
嘔吐不受藥。津液燥涸,少陰虛火上浮,厥陰鬱火上達,少陽伏火上乘,是以嘔吐不能受藥也。速當救急以治其標,
滋陰清燥湯。(寒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