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場》[話劇]

《生死場》[話劇]
《生死場》[話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話劇《生死場》取材於蕭紅同名小說。由原中央實驗話劇院於1999年公演。成為1999年轟動中國劇壇的力作,創首屆上海國際藝術節的100台中外優秀劇目票房最佳。

基本信息

劇目簡介

《生死場》劇照《生死場》劇照

話劇《生死場》取材於蕭紅同名小說。由原中央實驗話劇院於1999年公演。

劇情是——

“九·一八”事變前後,黑龍江哈爾濱附近一個偏僻村莊。

寒冬,產婦痛苦呻吟,村民麻木,生小孩同下牛馬。

日本鬼子打破村民生老病死的輪迴——

第一次,日本人在二里半家吃了、喝了,強姦了。他們不以為然,覺得晦氣;

第二次,日本人殺死帶頭反抗的地主二爺,村民不以為然,覺得鬼子比二爺膽子大;

第三次,日本人殺死了一個又一個無辜的村民……

他們終於明白:想不招誰不惹誰地活著,不可能!

他們終於反抗:只為死後墳頭上不插上日本旗。

他們齊聲高喊:“今兒個送死為什麼?活著!”

“我們頑強,因為我們災難深重;我們宏大,因為我們堅忍包容;日復一日中,我們的民族就這樣走過了麻木,愚昧,歡樂,渴望,掙扎與鬥爭的漫長道路。”

話劇《生死場》像一首散發著濃郁鄉土氣息的敘事詩,豪放、酣暢。這雖是一部農村題材作品,描寫農民時卻沒有採用過去常用的習慣動作,也很少有細節的雕琢,而是通過大幅度的形體動作將演員內心感情直接表現出來。演員時而奔跑,時而摸爬滾打,那種對土地的親近,分明就是農民對土地的依戀。劇中以管子和嗩吶為主演奏的過場音樂,極富東北戲曲韻味,歡快時令人雀躍、悲愴時令人心酸,為整個演出增添亮色。

導演簡介

田沁鑫,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1995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1997年導演話劇《斷腕》;1998年導演小劇場話劇《驛站桃花》;1999年編劇、導演話劇《生死場》成為1999年轟動中國劇壇的力作,創首屆上海國際藝術節的100台中外優秀劇目票房最佳。獲1999年50周年中直院團優秀劇目評比優秀劇目、優秀編劇、優秀導演獎,獲2000年中國藝術最高獎文華大獎並獲文華編劇、導演獎,2000年中國第六屆藝術節大獎,2000年戲劇文學獎最高獎曹禺文學獎,被國內外專家媒體評為中國最有潛力的舞台劇導演。2000年與林兆華合作導演連台本賀歲京劇《宰相劉羅鍋》(一、二本)獲第六屆藝術節大獎,並創大陸赴台演出票房最高紀錄。2001年導演話劇《狂飆》。2003年編劇、導演話劇《趙氏孤兒》。

主要演員

倪大宏——1986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第十七屆梅花獎、第九屆文華獎獲得者。

韓童生——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第五屆梅花獎、第三屆金獅獎獲得者。

任程偉——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1993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曾獲第十九屆電視金鷹節最佳男演員、文化部戲劇展演表演獎。

藝術手法

《生死場》劇照《生死場》劇照

話劇《生死場》的導演是被喻為中國最具有潛質的舞台劇導演。她大膽的對戲劇灌以現代的意識,風格最獨特而又最現代,將電影的剪接手法、現代繪畫中的造型意識運用在了話劇舞台上,讓人感覺非常有衝擊力。該劇在表現手法上做了大膽創新,引入了電影中平行交叉蒙太奇藝術手法,將在同一時間、不同空間中發生的事平行地展現在舞台上。觀眾一開始看到的是互不關聯的片段,但隨著情節的不斷展開,平行的故事情節互相交叉,各種矛盾接踵而至,不關聯的片段又被這些矛盾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另外,該劇還將生活中的一些行為有意識地誇大,並引入一些舞蹈中常見的肢體語言,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使這部農村題材的話劇充滿了現代氣息。

劇目榮譽

1999年編劇、導演話劇《生死場》;成為1999年轟動中國劇壇的力作,創首屆上海國際藝術節的100台中外優秀劇目票房最佳。

表達思想

奴性,為著做隸而生,最後作為奴隸而死。如此輪迴。《生死場》最直接的批判對象。農民趙三無法忍受地主二爺的剝削,決心殺死地主;沒想到卻錯殺了小偷;當初追隨他的村民都癱軟在地上,連聲向地主求饒;

而當趙三被地主從死牢里贖出來時,他對地主感恩戴德。演員韓童生用駭人的力氣喊出:“做人要講良心啊!”這個五尺高的農民自此又變成了死心塌地的奴隸。

麻木,是貫穿《生死場》的中樞神經。支配著整個劇情的生命。倪大宏扮演的二里半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奴隸。他在舞台上一直貓著腰走路,見了日本兵便覺得有人撐了腰,就連謝幕的時候也貓著腰,他從來沒有挺直了身板走路,就連日本兵姦殺了他的老婆也沒有讓他覺醒。舞台上的演員始終顯露著一種呆滯的眼神,令每個觀眾都為之驚嘆。那種受了欺凌還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實在令人唏噓。

作品風格

導演在《生死場》對作品的處理上可以看出她創作這部作品的風格:

第一.她注重西方現代戲劇觀念與東方藝術審美的結合。

第二.她注重演員肢體語言在話劇舞台上的表現。既適度誇張又不做作。

第三.強調舞台空間的擴展及視覺衝擊力。在舞美上,用了象徵性的手法,給人視覺上的衝擊和心靈上的震撼。

第四.強調強烈的內心感受與外在表演強度的深入結合。

第五.善於綜合不同藝術門類的特點。去粗取精,有機結合。

第六.導演對於道具的運用巧妙得體富有靈性。

田沁鑫導演相關知識

田沁鑫,國家話劇院才女導演,中國當代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新銳導演。田沁鑫的主要舞台劇作品均為編導合一,尤其關注人文精神,其作品具有鮮明的文化風格和藝術特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