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書苑》

《王氏書苑》

《王氏書苑》中國明代書法論著叢輯,明王世貞編著。

基本信息

論著介紹

《王氏書苑》中國明代書法論著叢輯,明王世貞編著。收著名書論五種:

《王氏書苑》《王氏書苑》

張彥遠輯《法書要錄》十卷,宋米芾撰《海岳書史》一卷,元蘇霖撰《書法鉤玄》四卷,宋黃伯思撰《東觀餘論》二卷、黃訁乃《東觀餘論附錄》一卷。諸書皆有別本單行,世貞特裒合刻版,遂自立名目,是則明人錮習,雖賢者不免矣。更記錄了米芾本人收藏的書畫及平生所見書畫,品評真偽,兼及評價、印章、紙、絹、服飾、裱褙、收藏、考訂等,內容詳盡,品評尖銳精刻,故“歷代賞鑒之家,奉為圭臬”。同其所著《王氏畫苑》合稱《王氏書畫苑》,在書畫界影響很大。

作者簡介

王世貞[明](一五二六至一五九0)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州山人,太倉(今江蘇省太倉縣)人。著名學者、文學家、藝術理論家。明代文壇“後七子”之一,著作豐富。有關藝術理論,散見於他的著作《藝苑卮言》中。此外尚有《州題跋》、《王氏書畫苑》等。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進士。

王世貞像王世貞像

萬曆十七年(一五八九)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卒年六十五,贈太子太保。雖不以字名,顧吳中諸書家,唯世貞一人知法古人。書學雖非當家,而議論翩翩,筆法古雅。兼善畫,尤善畫梅,有題畫梅寄吳江趙令君季北諸詩。萬曆二年(一五七四)北行,錢穀為作紀行圖,起小祗林至廣陵三十二圖。唐詩畫譜有其仿魏之璜詩意圖。著藝苑巵言《書史會要》、《詹氏小辨》、《名山藏》、《中國版畫史圖錄》、《懷古田舍梅統》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進士,授刑部主事,歷郎中,遷為青州兵備副使。其父王忬以灤河之戰失利被嚴嵩構罪殺害。王世貞與弟世懋持喪歸鄉。隆慶改元,為父訟冤,復忬官。世貞又任大名府兵備副使、浙江右參政、山西按察使,官至刑部尚書,後病歸。

成就及影響

王世貞藏書甚富。自稱平生所購《周易》、《禮經》、《毛詩》、《左傳》、《史記》、《三國志》、《唐書》之類,過3000余卷,均為宋本精槧。家有別墅“弇州園”,於園後建“小酉館”,貯書達3萬餘卷。另將經學之書專藏於“藏經樓”中。對宋槧元刊之書,作“爾雅樓”貯之,又於“九友齋”中,藏宋本兩漢書,為齋中第一寶。此書後歸於“天祿琳琅”。與唐順之結為莫逆之交,二人皆以文學、藏書而知名。他以詩文名於世,與李攀龍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並稱後七子。攀龍歿,獨領文壇二十年,聲華意氣籠蓋海內,一時士大夫及山人、詞客、僧道莫不奔走其門下。鑒於台閣體文風不振,他提出文必西漢,詩必盛唐。所作詩文,也多為復古模擬之作,但往往失於藻飾。晚年深有所悟,於唐好白居易,於宋好蘇軾,詩文以恬淡為宗。又好史學,以史才自許。自弱冠登朝,即好訪朝家故典,晚年又得見內府檔案秘籍,著述甚豐。其博學多才,詩、文、詩論、戲曲皆有造詣。既是文人,也是學者。學問淵博,文章不拘一格,雖摹秦仿漢,依舊自有特色,具有“博綜典籍,諳習掌故”之特點,如《題海天落照圖後》。

其著作文學方面有詩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弇州山人續稿》二百零七卷和《藝苑卮言》十二卷;史學方面有《弇山堂別集》一百卷,松江人陳復表將其所著的各種朝野載記、秘錄等匯為《弇州史料》,前集三十卷,後集七十卷,內容包括明代典章制度、人物傳記、邊疆史地、奇事佚聞等,是一部較完整的明代史料彙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