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於志剛等人著,曾曉起、羅艷、朱麗岩編,由海洋出版社於2009年9月1日出版。海洋,生命的搖籃,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希望;她,孕育著經濟的繁榮,見證著社會的發展,承載著人類的文明。步入21世紀,“開發海洋、利用海洋、保護海洋”成為響遍全球的號角和聲勢浩大的行動,中國——一個有著悠久海洋開發和利用歷史的瀕海大國,正在致力於走進世界海洋強國之列。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

作者:於志剛等著曾曉起,羅艷,朱麗岩

叢書名:蔚藍海洋知識叢書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ISBN:9787502775643

出版時間:2009-09-01

版次:1

頁數:132頁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所屬分類:圖書>科學與自然>海洋學

內容簡介

海洋作為地球上最大的一個地理單元,以它的廣博和富饒影響和滋養著一代又一代地球人類。在對海洋不斷探索、研究和認知的同時,海洋的資源和資源價值逐步被人們認識和重視,隨之而來的海洋權益之爭也愈演愈烈。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共同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的不斷加重,人類對海洋的青睞和倚重更加凸顯。沿海各國紛紛調整和制定新的海洋戰略和政策,一個以權益為核心,資源和環境為載體的全球範圍的“藍色圈地”運動正在深入、廣泛地展開。

目錄

海洋植物
海洋生物的分類和命名
生活在海洋里的植物
藻類
藻類是植物嗎
海藻的主要類群
海洋浮游植物的大小及類群
藻類的棲身之所
千姿百態的海藻
五顏六色的藻類
地球上最早出現的藻類——藍藻
海洋細菌
海洋真菌
海洋地衣——真菌與藻類的共生體
海洋牧草——硅藻和甲藻
海洋中的綠色植物
海底森林的主要成員——褐藻
海洋最深處的植物——紅藻
海洋高等植物——海草
原綠藻是綠色植物的祖先嗎
海藻的繁衍
紫菜與殼斑藻
食用真菌
藥用海藻
海藻與新能源開發
可以提取卡拉膠的海藻
瓊膠的生產與套用
陸生植物的藻類親戚——輪藻
綠潮對人類是否會造成危害
海帶的貢獻
最大的海洋植物——巨藻
死後作貢獻的硅藻
赤潮及其赤潮生物
貝毒與有毒海藻
發光的赤潮生物——夜光藻
紅海為什麼是紅色的
漁場的指示生物——海洋浮游植物
珊瑚與藻類的共生現象
珊瑚藻與珊瑚礁的生成
鹽田藻墊
紅樹林
紅樹林植物適應海洋環境的秘密
警惕外來海洋植物的入侵
禍害灘涂的大米草
海洋無脊椎動物
海洋中的有孔蟲和放射蟲
海洋中的砂殼纖毛蟲
被稱為“偕老同穴”的海綿動物
剌胞動物
海洋中的水螅群體——藪枝螅
僧帽水母和立方水母
海蜇
海葵和珊瑚蟲
球櫛水母和瓜水母
海洋中的扁形動物——渦蟲
紐形動物
輪蟲
海洋中與蚯蚓相像的沙蠶
小頭蟲與海洋污染監測
被稱為“海腸子”的動物
皺紋盤鮑
海螺
海牛與海免
大硨磲與扇貝
石鱉
墨魚、魷魚和章魚
活化石鸚鵡螺
頭足類動物的特殊之處
貝殼及珍珠
海底鴛鴦——鱟
海蜘蛛
海中水蚤——橈足類
藤壺和茗荷兒
對蝦和螃蟹
毛蝦、磷蝦和糠蝦
海洋中的昆蟲
酸醬貝和海豆芽
五輻射對稱的棘皮動物
海蛇尾
像植物的動物——海百合
海星
海參和海膽
海洋中的隱形動物——箭蟲
柱頭蟲
海鞘和海樽
住囊蟲
潮間帶動物的空間分布
海洋浮游生物、底棲生物和游泳生物
海洋脊椎動物
文昌魚
七鰓鰻和盲鰻
世界海洋魚類知多少
松球魚
魚類的洄游
箭魚
魚鰾的功能
魚類的內耳
體側線的功能
魚類的眼睛
魚類的集群行動
會飛與會跳的魚
魚鰭
魚類的睡眠
為何見不到雄角鯪鯨
父代母職的雄海馬
魚的性逆轉
魚鱗
鯊魚
魚類中的活化石——矛尾魚
“長江魚王”——中華鱘
沒有身子的翻車魚

編輯推薦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認識和開發利用海洋的民族之一。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海洋,推動著中國海洋事業不斷發展和繁榮。 目前,國家海洋法律法規日臻完善,海洋經濟成就喜人,海洋科技成果紛呈,海洋生態建設進展明顯,海洋執法與維權有序開展,中國已經進入了海洋事業發展歷史上的鼎盛時期。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相對於沿海已開發國家,相對於我國國情對海洋的特殊需求,我們的差距仍很明顯,實現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要縮短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推動海洋事業健康、持續,又好又快發展,很重要的就是要儘快改變對海洋知之不多,認識膚淺和局限的現狀,扭轉長期形成的“重陸輕海,陸主海從”的傳統觀念,切實增強全民族的海洋意識。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增強海洋意識”。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高屋建瓴,為我們指明了增強全民海洋意識的方向和重點。

精彩書摘

被稱為“偕老同穴”的海綿動物
海綿動物是多細胞動物中除了中生動物以外最原始、最簡單的一個類群,在古生代的寒武紀前就已經出現,雖然經歷了幾億年的進化,其組織器官仍然沒有分化,與其他多細胞動物有顯著的不同,海綿動物沒有神經系統胚胎發育有逆轉現象,被認為是多細胞動物進化中的一個側枝,故又被稱為側生動物。它們絕大多數生活在海洋里,過著底棲固著生活,一般呈高腳杯狀、瓶狀、圓柱狀或者形狀不規則,因體壁表面有許多進水孔,所以又被稱為多孔動物。海綿動物具有獨特的水溝系,根據其複雜程度可將海綿動物分為三種類型單溝型(如白枝海綿):雙溝型(如毛壺):復溝型(如偕老同穴)。水溝系可使水流從體表的若干小孔進入體內,沿著一定路線流動,最後由上端的出水口流出。在此過程中,海綿動物濾食有機顆粒及小生物而獲得營養,同時完成呼吸、排泄、生殖等一系列生理活動。
偕老同穴屬于海綿動物門六放海綿綱,外形如花瓶,因其精緻的白色網路狀形體又被稱為“維納斯花籃”。它們生活在深海中,體長通常為30-60厘米,有的可達1米多,利用成束的絲狀骨針附著於硬底質上。偕老同穴的腔隙也同其他海綿動物一樣,是小動物喜歡棲居的場所。其中最為有趣的是其與一種叫做儷蝦的小蝦共棲的現象。當儷蝦還是幼體時,便成雙結對地經偕老同穴體表的小孔進入中空的中央腔里生活。當儷蝦的身體逐漸增大後,就再也不能從海綿體內出來了,於是便被禁錮在偕老同穴的腔中,從而白頭到老了。因此,偕老同穴的乾制標本常被做為定情信物贈送給心上人,象徵著永恆的愛情。

盤點海洋出版社出版書籍(三)

海洋出版社的任務是出好海洋專業書、刊,介紹和推廣國內外海洋科學技術新成就,普及海洋知識,加強國際交流,促進和推動海洋事業發展。
《穿越金色時光》
《海岸和陸架沉積物搬運》
《對蝦健康養殖學》
《鮑健康養殖實用新技術》
《海洋——神秘而富饒的藍色世界》
《中國環境年鑑環境監察分冊2008》
《海陸環境資源一體化開發利用法律制度研究——以浙江省為例進行考察》
《西方人眼中的浙江》
《黃鱔高效養殖技術圖解與實例》
《泥鰍養殖致富新技術與實例》
《海岸帶地貌環境及其演化》
《江海客——毛澤東》
《數學模型在生態學的套用及研究(7)》
《海灣生態學(上下冊)》
《海洋噪聲與哺乳動物》
《對蝦健康養殖實用新技術》
《2009中國海洋年鑑》
《浙江海洋文化與經濟(三)》
《中國濱海濕地米草鹽沼生態系統與管理》
《百年流變》
《海洋生物》
《海洋公共倫理研究》
《探幽考古的歲月——中科院古脊椎所80周年所慶紀念文集》
《金鯧魚(卵形鯧鰺)工廠化育苗與規模化快速養殖技術》
《中國水產生物種質資源與利用(第1卷)補遺》
《化學海洋學》
《基於區域經濟發展的渤海環境立法研究》
《浙江南部外海漁業資源利用與海洋捕撈作業管理研究》
《Office2007五合一套用技能培訓教程》
《滸苔生態學研究》
《藍色經濟研究》
《海洋技術》
《象山港營養鹽和泥沙輸運》
《從產量到質量——海水養殖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渤海警示錄》
《海域使用權屬管理與執法對策》
《南澎列島海洋生態及生物多樣性》
《東南孔道——明清浙江海洋貿易與商品經濟研究》
《中華鱉健康養殖實用新技術》
《浙東史學研究述評》
《刺參健康增養殖實用新技術》
《鮭鱒、鱘魚健康養殖實用新技術》
《海洋社會學與海洋社會建設研究》
《天問驚世——中國古代海洋文學》
《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三沙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