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流變》

《百年流變》

《百年流變》是段漢武所寫,2009年8月海洋出版社出版的一部關於研究英國文學史的專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百年流變百年流變

本書是關於研究英國文學史的專著,書中具體包括了:文學史觀在中國學者敘述與研究中的體現、中國學者關於英國文學史的分期理論、以文學品種演進為主線、英國文學史書寫中的“中國模式”、基於本土文化語境下的敘述特徵等內容。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段漢武段漢武

段漢武,寧波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寧波大學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和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和寧波市4321人才工程。主要從事英國文學與英語同家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了浙江省哲社規劃課題2項和廳市級課題多項。先後主編教材兩部、學術著作1部,並在《外國文學研究》、《社會科學戰線》、《外語教學》和《美術觀察》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部分研究成果被A&HCI和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或複印。

編輯推薦

《百年流變:中國視野下的英國文學史書寫》是浙江省哲社規劃課題“百年中國英美文學史學史研究”(課題編號:06CGWX08YB)的階段性成果。

目錄

序言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中國學者關於英國文學史著述的總體回顧
第二節研究中國學者關於英國文學史敘述的意義
第二章文學史觀在中國學者敘述與研究中的體現
第一節文學史敘述中觀念的創新、演變與紛爭
第二節文學史觀在中國學者關於英國文學史敘述實踐中的體現
第三章英國文學史分期:中國學者的觀點
第一節借用歷史分期法的文學史分期
第二節基於外來影響的文學史分期
第三節基於綜合因素的文學史分期
第四節中國學者關於英國文學史的分期理論
第四章英國文學史敘述中的主線問題
第一節以作家介紹、作品分析為主線
第二節以理論觀念預設為主線

章節試讀

序言

我國撰寫出版英國文學史是近代教育發展的結果。1902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在規定的中學12門課程中,英文幾乎占到總課時的四分之一。為了滿足英語教育的需要,上海商務印書館於1904年出版了由中國教育家伍光建編寫的《帝國英文讀本》,這是一本以英國文學為主要內容的、供學生使用的教材,曾被清朝學部列為最佳中學堂教科書。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教育部於1913年頒布《大學規程》,在為英文專業類規定的11種科目中,列入了英國文學、英國文學史課程。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部編審的供綜合大學四年制英國語言文學專業使用的《英國文學史教學大綱》(草案),確立了英國文學史在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地位,並為英國文學史的編寫奠定了基礎。

後記

本書編寫的動機一方面來源於筆者長期以來從事的英國文學史教學實踐;另一方面是受到了國內文壇關於“重寫文學史”專題討論的影響。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中國學者所編寫的英國文學史著述豐富,為中國讀者普及英國文學史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同時,筆者注意到,“重寫文學史”的專題研究似乎僅僅限於重寫中國文學史,而對中國學者書寫的外國文學史的研究,則明顯表現為數量不多,質量不高,儘管中國學者關於英國文學史的書寫實踐在不斷更新。因此,筆者就萌生了一個以英國文學史的書寫為研究對象的想法,試圖通過這一個案來分析、歸納與研究外國文學史書寫中國化的問題。
中國特點在本書中表現得非常明顯。書寫對象儘管是英國文學史,但書寫者是中國學者,書寫的接受者為中國讀者,對這些書寫成果的研究者同樣是中國學者,而且其目的也是為了中國學者更好地書寫與研究外國文學史。

第二章

第一節文學史敘述中觀念的創新、演變與紛爭

文學史敘述對文學史觀的關注,反映了敘述者一種理論的自覺。回顧百年來中國文學史的敘述實踐與學術研究,文學史觀的指南作用無不在其中得到直接或間接體現。這種重視史觀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文學史的敘述活動之中,而且在歷史、美術史等相關學術史的敘述實踐中都有這樣或那樣的體現。就中國文學史而言,在文學史成為獨立學科之前,我們就有了豐富的文學理論和大量的文學批評。但是,在1904年林傳甲編寫《中國文學史》之後,中國學者才開始以歷史研究的方法來研究文學。

“文學史既是文藝學,也是一門歷史科學,它是以文學領域的歷史發展為對象的學科”。文學史學家“最始和最終的角色是歷史家,而不是作家、讀者、批評家。他的特別樂趣在於以特定的時空和因果關係,來紀錄和詮釋以往事件的過程。文學是他寫歷史所使用的語言”。朱自清在給林庚著的《中國文學史》的序言中也認為,“文學史的研究得有別的許多學科作根據,主要的是史學,廣義的史學”。由此可見,歷史學與文學史互為聯繫、互有區別,史學理論為文學史敘述與研究起著某種牽引與導航作用,文學史自身研究對象拓寬了史學領域,豐富了史學理論。與中國的歷史學一樣,現代意義上的文學史在觀念上的創新就是引進並接受了進化史觀。其實,進化史觀在中國早被史學界引進並被用於中國史學的敘述與研究了。新史學的倡者梁啓超分別在1901年和1902年發表了《中國史敘論》和《新史學》等史學理論著作。這些著作構成了他“新史學”最初的框架體系和理論內涵。……

盤點海洋出版社出版書籍(三)

海洋出版社的任務是出好海洋專業書、刊,介紹和推廣國內外海洋科學技術新成就,普及海洋知識,加強國際交流,促進和推動海洋事業發展。
《穿越金色時光》
《海岸和陸架沉積物搬運》
《對蝦健康養殖學》
《鮑健康養殖實用新技術》
《海洋——神秘而富饒的藍色世界》
《中國環境年鑑環境監察分冊2008》
《海陸環境資源一體化開發利用法律制度研究——以浙江省為例進行考察》
《西方人眼中的浙江》
《黃鱔高效養殖技術圖解與實例》
《泥鰍養殖致富新技術與實例》
《海岸帶地貌環境及其演化》
《江海客——毛澤東》
《數學模型在生態學的套用及研究(7)》
《海灣生態學(上下冊)》
《海洋噪聲與哺乳動物》
《對蝦健康養殖實用新技術》
《2009中國海洋年鑑》
《浙江海洋文化與經濟(三)》
《中國濱海濕地米草鹽沼生態系統與管理》
《百年流變》
《海洋生物》
《海洋公共倫理研究》
《探幽考古的歲月——中科院古脊椎所80周年所慶紀念文集》
《金鯧魚(卵形鯧鰺)工廠化育苗與規模化快速養殖技術》
《中國水產生物種質資源與利用(第1卷)補遺》
《化學海洋學》
《基於區域經濟發展的渤海環境立法研究》
《浙江南部外海漁業資源利用與海洋捕撈作業管理研究》
《Office2007五合一套用技能培訓教程》
《滸苔生態學研究》
《藍色經濟研究》
《海洋技術》
《象山港營養鹽和泥沙輸運》
《從產量到質量——海水養殖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渤海警示錄》
《海域使用權屬管理與執法對策》
《南澎列島海洋生態及生物多樣性》
《東南孔道——明清浙江海洋貿易與商品經濟研究》
《中華鱉健康養殖實用新技術》
《浙東史學研究述評》
《刺參健康增養殖實用新技術》
《鮭鱒、鱘魚健康養殖實用新技術》
《海洋社會學與海洋社會建設研究》
《天問驚世——中國古代海洋文學》
《福建省海灣數模與環境研究——三沙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