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女人》

《柏林的女人》是由馬克斯·法貝爾布克導演的一部電影,一部二戰女性與愛情題材經典電影,改編自一個女人的日記,由德國著名導演馬克思·法貝爾布克執導。其女主演為出演過《耶拉》和《漢娜的生活》的德國著名演員尼娜·霍斯。該片講述的是二戰的最後幾個月,蘇聯紅軍進駐柏林的真實境況,德國婦女如何受到了蘇聯軍人的強姦和虐待,並最終成功逃脫。影片氣氛渲染絲絲入扣,動人心弦。因其題材敏感,上映後引起了多方的關注。並在有“德國奧斯卡”之稱得德國電影獎中占據了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效的提名。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柏林的女人柏林的女人

1940年,德國共和國被納粹所統治,女主人公菲利普舉辦化裝舞會,夜晚,一名生命垂危的病人喬沙急需輸血,菲利普是唯一符合血型的人,兩人因此結下不解之緣。。。。。。

這部電影改編自一個女人的日記。該日記是在為了躲避炮彈轟炸的地下室寫下的,記錄了二戰的最後幾個月,蘇聯紅軍進駐柏林的真實境況。故事詳細描寫了德國婦女如何受到了蘇聯軍人的強姦和虐待,並最終成功逃脫。這個不願意透露的姓名的女人(尼娜·霍斯飾演),利用了一名士兵對她的迷戀,才得以生存,她認為他是她的情人,並非是強姦犯。但當她真正的未婚夫從前線戰場返回家鄉,卻唾棄她,認為她遭到強姦了,是骯髒的。當時很多在柏林生活的人都被迫使用過這樣無奈的生存方式。這部電影被認為該受到每個人的關注,不論男人還是女人。戰爭是一次毫無尊嚴可言的社交。

幕後人員

電影《柏林的女人》劇照電影《柏林的女人》劇照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詹恩·凱茲梅利克 Jan A.P. Kaczmarek

Zbigniew Preisner

攝影 Cinematography:

Benedict Neuenfels

剪輯 Film Editing:

愛娃·J·林德 Ewa J. Lind

選角導演 Casting:

Simone Baer

藝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Andrzej Halinski

Uli Hanisch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

Manfred Lohmar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Lucia Faust

視覺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David Laubsch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Laura Mihartescu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主演簡介

妮娜·霍斯(Nina Hoss,1975年7月7日—),生於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德國女演員。其父為德國政治人物威利·霍斯(Willi Hoss)。 2007年以克里斯提昂·佩佐(Christian Petzold)執導的影片《耶萊》(Yella)榮獲2007年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員。

精彩花絮

電影因為題材敏感,上映後引起了多方的關注,於國際與德國本土都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在聖巴巴拉國家電影街上,獲得了最佳國際電影獎,並在有“德國奧斯卡”之稱得德國電影獎中占據了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效的提名。原著小說的時間跨度是從1945年4月20日到6月22日,只有短短的兩個月。而原著小說的出版也是一波三折,先是在作者的朋友之間傳看,被其中一位作家朋友Kurt Marek負責推薦宣傳,得以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先後在美國、英國出版,卻沒有受到德國文壇的關注,直到近年的再版,才又一次備受矚目,並被搬上銀幕。在小說最初出版後,經由作者的要求下,封面上的署名為無名氏,以保護她的安全。直到她死後,其真實姓名Marta Hillers才被披露出來,又引發了一陣爭議。Marta Hillers被認為是“第三帝國(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小規模的宣傳員”。

影片由在德國頗具影響力的馬克思·法貝爾布克執導。他最早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和義大利從事戲劇方面的工作,後來去德國慕尼黑學習並為康斯坦丁電影公司工作。在執導過一些舞台劇和電視劇後,他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戰火中的伊甸園》就讓他受到了世界的矚目,該片提名了當年的美國金球獎,並在柏林電影節拿下了最佳女演員的獎項,於其他國家的著名電影節上也都有所斬獲。《戰火中的伊甸園》的故事背景就設定在二戰時的柏林,講述了一個德國女人和一個猶太女人之間的感情故事,讓炮火見證了一段比生命更加偉大的愛情,感動了無數觀眾。作為他的第三部電影作品,《柏林的女人》再次將鏡頭對準了硝煙籠罩的柏林,關注著身處在戰爭年代那些不幸女人們的命運。由於上次愉快的合作,《戰火中的伊甸園》的主演之一朱莉安·科艾勒再次出演了《柏林的女人》,這位柏林影后的參演為電影增加了不少分量。而出演女主角的尼娜·霍斯更是在2007年憑藉《耶拉》剛剛摘得柏林電影節的影后桂冠,兩位柏林影后的同台彪戲自然成為了影片的一大看點。電影從各個方面都儘量貼合了原著,比如小說作者在寫日記時是三十四歲,而尼娜·霍斯在拍攝電影時是三十三歲。更加保證了表達人物狀態的精確度。

相關評論

二戰女性與愛情題材經典。德國導演馬克斯·法貝爾布克(Max Färberböck)代表作。根據德國女記者同名日記體作品改編。1945年德國投降前後的柏林,作為受害者的德國美女記者與作為占領者的蘇軍官兵的關係變化和情感糾葛:從害怕被強姦到不怕被強姦、從選擇占有自己的對象到愛戀保護自己的蘇軍少校……愛情得到又失去,男人回來又離開……德國婦女劫難的觀照與蘇軍士兵暴行的反思。國破民賤,心痛無言,客觀內斂,細緻出色。

該影片為在下所見第一部以二戰中蘇軍士兵奸淫德國婦女暴行為主題的電影。如何看待蘇軍士兵將柏林當作妓院?——沒露面的納粹軍人說,“與我們過去四年對他們所做的相比,俄國人做的只是皮毛。”蘇軍少校說,“這幾分鐘算什麼?”德國婦女成為納粹替罪羊無疑也是戰爭煙塵的一部分……片尾女主人公在得知蘇軍少校已被“調離”後自言自語道,“鳥兒、鐘聲都安靜下來,就是這樣。”影片中奪人眼目、招人疼愛的女主人公由2007年度柏林電影節影后霍斯扮演,有裸鏡,而其間貼合女主人公形象姿態的獨白也相當入耳動聽。

史達林一句話,百萬德國女人被蘇聯紅軍強姦。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經六十年了,近幾年來有人著書稱,蘇聯紅軍在攻陷德國後曾大肆強姦德國婦女。據估計,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被蘇聯紅軍強姦的德國婦女總數在兩百萬以上。 史達林:血債要用血來還 強姦是人類文明所不齒的最醜惡和野蠻的行徑。因為它無視人類自身的尊嚴和價值,因為它以強凌弱摧殘生命,更因為它的受害者是生養人類的女性。由於這些原因,文明社會對強姦行為的懲罰從來就是嚴厲的。 希特勒的衝鋒隊在進攻波蘭和蘇聯時,所到之處,不僅強姦了很多當地的婦女,而且設立了大批公開與非公開的妓院,強迫這些婦女“慰藉”德國官兵。憤怒的史達林在反攻開始時曾說:血債要用血來還。 《柏林:一九四五年淪陷》:柏林十三萬婦女被強姦 或許是受史達林的激勵,蘇聯紅軍也強姦了德國婦女。2002年,英國人軍事歷史學家安東尼·比弗爾出版了《柏林:一九四五年淪陷》,該書是根據俄羅斯檔案中一些未經公開的材料,德國、美國、法國和瑞典的戰爭檔案,以及受害人的憶述而寫成的。 比弗爾在書中指出,從蘇聯紅軍進入普魯士與納粹德軍作戰和攻打柏林開始,到1948年柏林危機爆發,在差不多三年多時間裡,估計共有二百萬名婦女被強姦,其中有些婦女更是被輪姦。單在柏林,就有十三萬婦女受害,其中有一萬人因不堪打擊自殺。 被強姦的婦女在戰後由於受驚過度,一直都不願再提往事,同時由於蘇聯紅軍被視為將德國從納粹手上解放出來的英雄,他們犯下的罪行被視為禁忌,也無人敢於重提舊事。而比弗爾也收到很多受害人的信件,其中有人還講述了一些鮮為人知的事,例如有些婦女因不想落到紅軍手上而自殺,有人因感到羞辱而將被強姦後成孕的親生女兒殺死,還有一些學校女生集體自殺。 比弗爾是軍人出身,後來轉向著書立說,出版有多種關於西班牙內戰和二次大戰的書籍。他表示,蘇聯當年對紅軍的暴行視若無睹,為的是報復德國納粹強迫蘇聯和烏克蘭少女做軍妓。(該小節文字經笑獨行校訂) 受害人公開歷史 《柏林:一九四五年淪陷》在英國發售後,被俄羅斯駐英大使指為“侮辱”,俄國軍事專家並否認書中內容,但不少當年的受害人看過書後,再度勾起多年前的傷痛,並公開這段被人忽略的歷史。 當年被蘇聯紅軍強姦的瑪爾塔現在已八十多歲,她將抑壓多年的悲痛往事公開:“他們(紅軍)發現我時,叫我埋葬已死的希特勒青年團屍體。有六名紅軍將我推到墓地旁邊,然後一個一個輪著強姦我。”她重複說:“我並沒有說謊,我沒有,你一定要相信我。” 由於紅軍享有崇高地位,很多婦女都恐怕沒有人相信她們的說話。一名移居到英國的德國婦人說:“我原本想寫一本自傳,但沒有人相信我的說話,我想我自此後便有少許神經失常。” 有些婦女在多年以後還未能接受這段痛苦的事實。一名受害婦女說,一名紅軍戰士嘗試強姦她的母親,於是她搶了那名軍人的槍,企圖勒死他。但事實是她並沒有勒死那名紅軍,反而被紅軍強姦了,只是她的創傷至今還未平復,所以希望用謊言欺騙自己。

2003年5月,德國女記者瑪塔·希勒絲在1945年柏林淪陷期間撰寫的日記《柏林女人》再版。這部私人日記生動地描述了德意志第三帝國最後幾天的慘澹日子以及希勒絲本人在德國淪陷後所遭遇的種種苦難經歷。希勒絲的經歷證實了1945年德國淪陷之後,蘇聯紅軍曾強姦無數孤苦無助的德國婦女: 1945年,希勒絲剛剛三十歲出頭,依然單身,家住東柏林。德國淪陷之後,由於害怕,她躲進了自家的一間地下室里。4月27日,一群蘇聯士兵在地下室里發現了她,立即七手八腳地把她拖到走廊里實施輪姦。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希勒絲憑藉一口流利的俄語,以自己的身體作為條件,找到了一位蘇聯高級軍官做靠山,僥倖地活了下來。希勒絲在日記中說,她這樣做完全是為了生存。 自從冷戰結束和德國統一之後,西方作家和歷史學家十分熱衷於創作和出版一些披露德國悲痛往事的作品,其間即包括披露德國婦女遭到蘇聯士兵大規模強姦事實的作品。然而,俄羅斯人卻對這些作品義憤填膺,予以強烈抨擊,認為這些作品完全是捏造歷史,沒有任何事實根據,嚴重損害了前蘇聯的形象。

作為此類作品中最新的一本,再版的《柏林女人》不但成為當年德國最火爆的暢銷書之一,也在德國與俄羅斯兩國之間引起了關於前蘇聯紅軍是否曾大規模強姦德國婦女的激烈外交爭論。(該小節文字經笑獨行據相關網文編訂) 德國老人:俄國士兵集體強姦婦女 據朱維毅所著《尋訪二戰德國兵》,有位名叫希爾德加特·克里斯朵夫的老人在1997年去世,她的女兒把母親生前口述的一些情況在一本名為《每天都是戰爭》的文集上發表了。老太太在戰前曾住在西普魯士的小城遜朗克(現在屬於波蘭),戰後被驅趕到巴伐利亞州定居。

下面是老人的回憶摘要:

1944年末的冬天艱苦異常。東線的戰場一天天接近我們。我們的丈夫、父親、兄弟、兒子全在前線。我們從來沒有想過1945年的1月會有什麼樣的命運降臨。1月27日,是前德國威廉皇帝的生日,就在這一天,俄國人的坦克開進了我們的小城遜朗克。俄國人穿得非常厚實,長軍裝,大皮靴。他們衝進民房,搶走首飾和手錶。任何反抗都是徒勞的。遇到反抗,他們就開槍。

第一夜,我們幾家鄰居集中到雷曼啤酒作坊,藏在頂樓上相互壯膽。我的表妹從柏林躲避轟炸住在我家,她帶著一個兩歲的孩子。她有一支手槍,但子彈很少,還不夠我們大家自殺用的。我們在閣樓一夜未眠,聽到城裡到處都是槍聲。天亮後大家才敢回到自己的家。俄國士兵到處尋找年輕的女人,只要抓住一個,立刻拖到空房子裡,接著就輪姦。那時我24歲,每天提心弔膽的。 紅軍掌管了全城的秩序,前六個星期里基本不允許我們出門。一天晚上,俄國人闖進我家抓走了我和表妹。這一點太容易做到了,因為他們禁止所有的居民鎖房門。他們用槍逼著我們進入一幢空房。那裡已經站著一些年輕的女人。接著,集體強姦開始了,這些野獸撲向我們,一次又一次,持續了整整一個夜晚,直到天開始發亮時才離去。當我們拖著軟弱的身子回到家裡時,母親居然非常高興,因為她看見我們還活著。當時有很多女人被強姦後就被擊斃了。我們小城中有很多人上吊自殺,我們常常要去剪斷繩索,埋葬她們。 儘管這座城市有60%的面積是廢墟,但還有一些麵包房可以使用。俄國人把女人們帶去烤麵包。我們每天可以得到兩百克麵包。有一天,這些惡棍又把我們帶到了一幢空房子裡,讓我們給他們殺雞拔毛。全部工作結束後,我們不但得不到一塊雞肉,反而遭受了新的一輪強姦! 後來我們被送到城外的一座農場去勞動。在那裡餵牲畜、擠牛奶、做黃油,給俄國人提供食品。俄國人來取食品時,常常要拉我進空房子。每到這時,我的母親都要擋住俄國人,苦苦解釋我已經懷孕……

《柏林的女人》劇照《柏林的女人》劇照

醫生:俄國士兵逼迫婦女就範 阿諾特·尼登楚博士戰時在羅塞爾(Roessel)的一家醫院裡工作,他以一個內科醫生的身份見證了蘇軍的強姦狂潮。他在回憶錄中寫道: 俄國人攻占東普魯士時,我作為約瑟夫醫院的主治醫師留在了羅塞爾。1945年1月8日,羅塞爾市在經過很微弱的抵抗後被蘇軍占領,隨即開始了占領者在城內的大規模毆打、焚燒、強姦和殺人。第一天就有六十個居民被殺,其中多數是拒絕被強姦的婦女、試圖保護婦女和兒童的男子,以及不願意向俄國人獻出手錶和烈性酒的人。我的醫院有一天收下一個肺部被子彈打成重傷的流產孕婦。在一個俄國人意欲對她施暴時,她表示自己是孕婦,那個俄國人大怒,用腳狠踢她的肚子,並對她打了一槍。 強姦很快成為失控的風潮。根據我在醫院的了解,我相信在15歲到50歲之間的婦女中能逃避被姦淫厄運的只有10%左右。俄國人對他們的施暴對象幾乎不加選擇,被強姦者包括80歲的老人、10歲的小孩、臨產孕婦和產婦。晚上,俄國人從門、窗或屋頂進入平民家庭,一家一家地搜尋女人,有時甚至在白天就撲向她們。他們大多帶槍,經常把手槍塞進女人的嘴裡逼迫她們就範。而且常常是幾個人按住一個女人,然後輪換著實施姦淫,結束時把受害者殺掉滅口。有兩個我認識的婦女就是這樣被殺的。俄國人還常常一邊強姦一邊毆打受害人。

我相信,只有很少的俄國人沒有參與這些可怕的罪行。在這方面,軍官和士兵很少有差別。當一個遭到強姦的十歲女童因下體嚴重受傷被送到醫院時,我實在按捺不住了,我通過波蘭翻譯責問醫院的蘇軍負責人:究竟有沒有可能制止這種行為?!對方答道:“最開始被允許了,現在禁止它就很困難。”當時也發生過把個別罪犯押送到蘇軍指揮部的事情,但這些人被關押幾個小時後就放掉了。 被強暴者發生性病的情況越來越多,特別是年紀小的受害者。治療的醫藥奇缺,藥房都被俄國人搶空了。醫院裡每天要做25例以上的性病處理。很多女孩開始嘗試和一個施暴者把性關係固定下來藉以保護自己。 蘇聯軍隊在征服納粹德國的過程中大量地使用了“解放”這個詞,而戰後的德國人則習慣把納粹德國滅亡的時刻稱作“零點”,意指德國新的歷史由此開始。讓德國民眾接受被俄國人“解放”的觀念是很困難的。至少對於無數德國婦女來說,俄國人的到來無異於天塌地陷般的災難。

類似電影

《殺戮奠邊府》

電影《柏林的女人》劇照電影《柏林的女人》劇照

法國1992年皮埃爾·斯科恩多弗編導的經典戰爭名作。

影片從一個美國戰地記者的眼光看著名的奠邊府之役,頗給人啟發。強權被弱者打敗,傳為千古被譽為“軍事上的奇蹟”。奠邊府位於越南北部緊靠上寮,1954年初,在奠邊府集結的法軍共有2萬多人,除步兵和傘兵之外,還有2個105榴炮營、1個155榴炮營。法軍通過空投運輸物資,使之成為“東南亞的凡爾登”,是當時法軍在越南最大的控制區和最重要的軍事據點。

1954年3月13日越南人民軍以5倍於法軍的兵力對奠邊府進行進攻,越法雙方的這場慘烈的攻防大激戰直至5月7日結束。越南人民軍在奠邊府戰役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擊斃法軍5000餘人,俘虜1萬1千餘人,擊毀各型號飛機62架,坦克4輛,繳獲重炮30門,坦克6輛,最終迫使法軍投降,從此從越南撤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