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斯》

《朱迪斯》

《朱迪斯》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奧地利畫家居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代表作,完成於1909年,作品現藏維也納奧地利美術館。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作者:

居斯塔夫·克里姆特

國籍:

奧地利

作品完成時間:

1909年

作品現藏維也納奧地利美術館

故事的來源:

《朱迪斯》的故事來自於”旁經”,或者說次正經。這些經典是公元250年前古猶太人的著作,天主教認為它有一定的道理,也是人受啟示而寫成的經典,因此,相對於稱原有的聖經舊約為”首正經”,而將之稱為”次正經”,而新教和猶太教則不以為然,將之稱為”旁經”。《旁經》共十四卷,朱迪斯的故事在第四卷《朱迪斯傳》(Judith)中。

故事的內容:

故事說的是以色列民族女英雄朱迪斯以美德戰勝惡德的故事。當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進攻以色列時,他手下有一員猛將叫荷羅芬尼斯,只要他一出陣,以色列士兵就嚇破了膽,根本無法迎戰。面對民族的危亡,美貌寡婦朱迪斯身藏利刃,與一貼身女友,混入荷羅芬尼斯的內室,以她的美貌迷惑荷羅芬尼斯,並將荷羅芬尼斯灌醉,割下他的人頭,帶回城中示眾,鼓舞士氣,作為神已將亞述交在以色列人手中的憑據,巴比倫軍隊遂告失敗。 

相關資料:

居斯塔夫·克里姆特簡介:

居斯塔夫•克里姆特居斯塔夫•克里姆特

居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是十九世紀下半葉曾經席捲歐美的“新藝術”運動中三個巨大代表中的一位,也是爭議最多藝術表現最複雜的一位。他是象徵主義繪畫中維也納分離派的傑出領袖。所謂“新藝術”乃是十九世紀後半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一種新的藝術傾向,它以優美的線條、嚴謹的結構、簡約的裝飾、豐富的寓意、內在的熱烈的情慾為其風格和表現特徵,實際上它是西方現代藝術運動的先導。這一新藝術在奧地利,則是象徵主義分離派。分離派強調藝術的獨創,藝術的強烈的表現功能,藝術必須具有鮮明的個性,藝術應與現代生活結合。作為分離派最大代表的克里姆特,他追求繪畫內容的哲理性,藝術手法上的象徵性,具有獨特個性的形式表現和實用的裝飾風格。他最感興趣的是人的精神與肉體的矛盾與痛苦,生命的繁殖、生長、死亡這些抽象的近於神秘的人的本質的根本問題。而他卻要將這些哲理性的內容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於是自然地在美術樣式上要背叛傳統,從而成為一種對傳統藝術的挑戰。《生與死》就是一個例證。

克里姆特出生於維也納郊區的一個金銀雕刻手工藝匠的家庭,後來進奧地利工藝美術館屬下的工藝學校學習,對於建築裝飾、壁畫、鑲嵌畫都曾下過功夫進行研究,尤其精於鑲嵌畫---這使他後來的油畫產生所謂“鑲嵌風格”,而且別具一種富麗璀璨的裝飾效果和強烈的平面感。1888和1889年,他因製作戲劇史壁畫和美術史博物館的壁畫裝飾而獲得金質十字獎章,從而名聲大震。但是1897年以後,他的畫風大變。由於他以象徵主義手法創作了《哲學》、《醫學》、《法學》三幅壁畫,受到社會的猛烈抨擊。說他的畫形式怪誕,他所運用的象徵和寓意不可理解,無法接受;罵他的裝飾是“災難”、“色情的污染”。他因此宣稱:“我要走自己的路,我要自由,我否定一切!”現在人們逐漸地認識了這位畫家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美學意義和時代特徵,對於他的象徵主義的傷感和神秘色彩也給予了相當的估價。

英國文學作品集

英國文學發端於中世紀,經歷了古英語、中古英語、文藝復興、17世紀、18世紀、19世紀 、20世紀文學7個時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