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君碑》冊(明拓本)

《景君碑》冊(明拓本)

中國漢代《北海相景君銘》原石的明拓本。 碑額篆書方圓有致,曲直相濟。 碑額篆書“漢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銘”。

《景君碑》冊(明拓本)

正文

中國漢代《北海相景君銘》原石的明拓本。剪條裝,額4頁,頁3字;碑陽39頁,每頁3行,行5字;碑陰30頁,每頁4行,行7字。縱23.9厘米,橫14.1厘米。書法結字方長,用筆多取縱勢,筆畫平直勻舒,古拙方硬,波直筆劃之末,多出尖鋒,似篆書之“懸針”。碑額篆書方圓有致,曲直相濟。
此碑傳世的最舊拓本為明拓。此本“強衙改節”的“節”字,末畫下余石極光潔,無石花;“微弱蒙思”的“微”字,第 2 筆未與石花連;“商人空市”的“市”字,首筆未損,為明拓最舊本。有王懿榮、姚鵬圖、蕭方駿、朱翼盦等跋,張伯英、莊蘊寬觀款,“李氏收藏金石文字”、“二爨寄廬”、“銅梁王孝玉家藏古拓”等藏印 7 方。現藏故宮博物院
《景君碑》為東漢漢安二年 (143)所立,原在山東省任城縣,現在濟寧漢碑院。碑額篆書“漢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銘”。碑文為隸書,共17行,每行33字;碑陰為 4列,各18行,第4列2行。

《景君碑》冊(明拓本)《景君碑》冊(明拓本)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