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先生集》

《昌黎先生集》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孟縣)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唐代時有四位韓姓宰相,即韓瑗、韓弘出自南陽,韓休、韓滉出自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雖出生於河南孟州,卻是韓睿素之後,因此他的著作也被後人輯為《昌黎先生集》。

命名

《昌黎先生集》韓愈
韓愈,字退之,號昌黎先生

之所以號昌黎先生,是因為韓愈的祖籍是昌黎,又自稱郡望昌黎,故世稱韓昌黎

注1:所謂“郡望”,顧名思義,就是一郡之望族的意思。因此,郡望是顯姓世族的標誌,它將同一姓氏中的豪門與寒門、世族與庶族區分開來。

注2:關於“昌黎”,現在一般認為是今河北昌黎(包括中學教材),但也存在爭議(因為韓愈卒於公元824年,而河北昌黎縣卻是公元1189年才建立的),所以,也有人認為是古昌黎(今義縣)。

作者生平

他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25~35歲,他先中進士,三試博學鴻詞科不成,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回京任四門博士。36~49歲,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請減免賦稅,貶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先從裴度征吳元濟,後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

內容精要

《昌黎先生集》昌黎先生集考異
以下介紹一些精彩篇章。

《南山詩》 :全詩用了五十多個“或”宇,寫出了終南山春夏秋冬不同時節的面貌。開創了賦體式的長篇排比旬怯,從而使詩歌的構景更為豐富多彩,色彩絢麗。另一方面也使全詩氣象雄偉,變幻多端。

《山石》 :此詩以山水遊記的方式來布局,通過移步換景,將一幅幅鳳景娓娓道來。如黃昏到寺、夜觀壁畫、鋪床吃飯、夜間見聞、天明燭去等等都寫得極有詩意。又由於此詩所寫的時間是黃昏到天明,所以在全詩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詩人所努力表現出的光線明暗的變化。全詩雖是精雕細琢,卻顯得極其流暢,是韓詩中最為著名的一篇。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之一:此詩為絕句,在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表達出了對早春的喜愛。其中“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觀察極為細緻,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全詩明白曉暢,與韓詩奇崛瑰麗的整體鳳貌大不相同。

《師說》:這是韓愈論說文中最為著名的一篇。在這篇文章中,韓愈針對當時人們恥於從師的心理和社會鳳氣,從正反兩方面論證“必有師”的道理,進而提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一全新的師道觀念。全文層層遞進,說理透徹,感情充沛,堪稱是一篇對時俗的檄文。

《送孟東野序》:韓愈在這篇文中提出的“不平則鳴”的創作原則,為歷代所稱引,它一語道出了古今優秀作品的共同特點。全文結構奇特,開始即以“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旬振起,接下來卻從“聲”說起,由物聲到人聲到文辭,而不是直接進人與孟郊的對話中。在全文的結尾才寥寥數筆,歸結到孟郊的身上。

知名篇章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之一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妙語佳句

天街小潤如酥,色遙看近卻無。(《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之一)

大幾物不得其平則鳴。(《送孟東野序》)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說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業精幹勤荒於嬉,行成乾思毀於隨。(《進學解》)

著作解讀

《昌黎先生集》《昌黎先生集》
韓愈有三百餘首,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以雄偉、怪奇為特徵,這是他的主導鳳格;一是以自然平暢為特徵,這一類詩所占的比重並不大。其中前一類最能夠體現他的獨創性。如《永貞行》《石鼓歌》《南山》等等,用語怪奇,氣勢酣暢,具有一種獨特的狠重粗豪的力度。他又住住以賦怯人詩,極盡鋪張之能事,從而擴大了詩歌的表現力,使詩歌具有了賦的磅荷氣勢和搖曳多姿的表現方怯。當然,他的詩歌也開啟了不好的影響,如一味逞奇,使宇句生澀難以卒讀;刻意求新,使詩句怪誕令人生厭。

奇崛儉怪,構成了韓愈及其周圍的詩人的共同特徵。從而在文學史上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質的一種詩歌流派——韓孟詩派。

閱讀韓愈詩歌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他的詩歌創作是與他的古文運動理論有著密切關係的。

所謂的古文運動,是以韓愈、柳宗元為代表,提倡行文以單行散旬為主,形式較為自由,反對具有嚴密束縛的驕體文的一種文體革新。韓愈的古文理論主要有:一是認為“文以明道”,這裡所說的道除了包含有傳統儒家所說的外在的道德規範外,更注重的是個人的內在道德修養。二是在承認“文以明道”的基礎上強調為文的燭創性,這在他的不同的篇章中有著共同的描述。這種燭創性主要體現在詞語、句式、布局這三個方面。如在詞語方面提出“詞必己出”(《南陽樊紹述墓志銘》)、“惟陳言之務去”(《答李詡書》)等等,非常注意詞語的創新。在他的所有的文中,論說文是其中最為精彩的一部分,也是他在古文創作中所取得成就最為突出的一部分。在論說中,他住住筆力雄健、感情充沛、說理精闢,具有很強的震懾力。此外,他的雜文、記敘文、碑誌等也都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評價

 韓愈的詩文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葉室《原詩》說:“韓愈為唐詩之—大變,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為鼻祖。宋之蘇(舜欽)、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王(安石)、黃(庭堅),皆愈為之發其端。”宋代的蘇詢說韓文“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魚重皎龍,萬怪惶惑”(《上歐陽內翰書》)。蘇拭認為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韓文公廟碑》)。

思想

思想淵源於儒家,但亦有離經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清淨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讚孟子辟排楊朱、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卻又主張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王道,賤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並無二致。這些複雜矛盾的現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文學主張與創作

《昌黎先生集》《昌黎先生集》
創作理論上:他認為道(即仁義)是目的和內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強調文以載道,文道合一,以道為主。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古文,並博取兼資莊周、屈原司馬遷司馬相如揚雄諸家作品。主張學古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堅持詞必己出、陳言務去。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提出養氣論,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提出不平則鳴的論點。認為作者對現實的不平情緒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風格方面,他強調奇,以奇詭為善。韓愈的散文、詩歌創作,實現了自己的理論。其賦、詩、論、說、傳、記、頌、贊、書、序、哀辭、祭文、碑誌、狀、表、雜文等各種體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論說文在韓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為主要內容的中、長篇,有《原道》 、 《論佛骨表》《原性》《 師說》等,它們大都格局嚴整,層次分明。嘲諷社會現狀的雜文,短篇如《雜說》《獲麟解》 ,比喻巧妙,寄慨深遠;長篇如《送窮文》 、《進學解》 ,運用問答形式,筆觸幽默,構思奇特,鋒芒畢露。論述文學思想和寫作經驗的,體裁多樣,文筆多變,形象奇幻,理論精湛。

敘事文在韓文中比重較大。學習儒家經書的,如《平淮西碑》 ,用《尚書》《雅》《頌》體裁,篇幅宏大,語句奇重,酣暢淋漓;《畫記》直敘眾多人物,寫法脫化於《尚書·顧命》、 《周禮·考工記·梓人職》 。繼承《史記》歷史散文傳統的,如名篇《張中丞傳後敘》,融敘事、議論、抒情於一爐。學《史記》《漢書》 ,描繪人物生動奇特而不用議論的,如《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清河張君墓志銘》等。記文學摯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銘》、《南陽樊紹述墓志銘》、《貞曜先生墓志銘》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銘中,韓愈也有些諛墓之作,當時已受譏斥。抒情文中的祭文,一類寫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韻常規,如《祭十二郎文》;一類寫朋友交誼和患難生活,四言押韻,如《祭河南張員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書信如《與孟東野書》、贈序如《送楊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

韓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穎傳》、《石鼎聯句詩序》之類,完全出於虛構,接近傳奇小說。韓愈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藝術特色多樣化;掃蕩了六朝以來柔靡駢儷的文風。他善於揚棄前人語言,提煉當時的口語,如蠅營狗苟(《送窮文》)、同工異曲、俱收並蓄(《進學解》)等新穎詞語,韓文中較多。他主張文從字順,創造了一種在口語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書面散文語言,擴大了文言文體的表達功能。但他也有一種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謂不可時施,只以自嬉(《送窮文》),對後世有一定影響。

韓愈也是詩歌名家,藝術特色以奇特雄偉、光怪陸離為主。如《陸渾山火和皇甫用其韻》、《月蝕詩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內容深刻; 《南山詩》《岳陽樓別竇司直》《孟東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韓詩在求奇中往往流於填砌生字僻語、押險韻。韓愈也有一類樸素無華、本色自然的詩。韓詩古體工而近體少,但律詩、絕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答張十一功曹》、《題驛梁》,七絕《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題楚昭王廟》等。

後人對韓愈評價頗高,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闢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曆(766~780)以來的平庸詩風。但也帶來了講才學、發議論、追求險怪等不良風氣。尤其是以議論為詩,甚至通篇議論,把詩歌寫成押韻的理論,對宋代以後的詩歌產生了不良影響。

文集與參考資料

韓集古本,以南宋魏懷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為最善;廖瑩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 、《外集》、《遺文》(明徐氏東雅堂翻刻)最為通行。清代顧嗣立、方世舉各有詩集單行注本。今人錢仲聯《韓昌黎詩系年集釋》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另外,為韓集作校勘或補註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陳景雲、王元啟、沈欽韓、方成和今人徐震。年譜以宋洪興祖《韓子年譜》最為詳備。趙翼《甌北詩話》、方東樹《昭昧詹言》、林紓《韓柳文研究法》中有關部分,是評論其詩文的代表著作。

盤點世界經典名著

盤點世界經典名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