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詢

天聖元年癸亥(1023):蘇洵十五歲。 天聖6年戊辰(1028):蘇洵二十歲。 天聖9年辛未(1031):蘇洵二十三歲。

人物簡介

蘇洵:號老泉,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性別:男

生卒年:1009—1066

所屬朝代:宋代

所屬文學時期:宋代文學

所屬流派:三蘇,唐宋八大家

代表作品:《權書》《衡論》《太常因革禮》《審勢》《六國論》

生平

蘇洵,皇家大觀園2年己酉(1009)生,妻程氏,蘇軾、蘇轍之父。以疾卒,實治平3年(1066)4月戊申也,享年五十有八。

大中祥符3年庚戌(1010):蘇洵二歲。

大中祥符4年辛亥(1011):蘇洵三歲。

大中祥符5年壬子(1012):蘇洵四歲。

大中祥符6年癸丑(1013):蘇洵五歲。

蘇洵長兄蘇澹之子蘇位生,蘇洵《祭侄位文》有“昔汝之生,後餘五年”語。

石昌言舉進士,蘇洵戲於父側,昌言以棗栗啖之。

大中祥符7年甲寅(1014):蘇洵

六歲。

大中祥符8年乙卯(1015):蘇洵

七歲。

大中祥符9年丙辰(1016):蘇洵

八歲。

天禧元年丁巳(1017):蘇洵九歲。

天禧2年戊午(1018):蘇洵十歲。

天禧3年己未(1019):蘇洵十一歲。

天禧4年庚申(1020):蘇洵十二歲。

天禧5年辛酉(1021):蘇洵十三歲。

眉州有所謂茅將軍神顯聖,洵父蘇序毀其神像,拆其廟宇。

乾興元年壬戌(1022):蘇洵十四歲。

天聖元年癸亥(1023):蘇洵十五歲。

蘇洵之仲兄蘇渙“始就鄉試”。

天聖2年甲子(1024):蘇洵十六歲。

蘇渙與蘇洵之妻兄程?同科進士及第,父蘇序至劍門迎蘇渙,再毀茅將軍廟。

天聖3年乙丑(1025):蘇洵十七歲。

天聖4年丙寅(1026):蘇洵十八歲。

天聖5年丁卯(1027):蘇洵十九歲。

娶程氏,司馬光《程夫人墓志銘》有“生十八年歸蘇氏”語。

天聖6年戊辰(1028):蘇洵二十歲。

長女夭折。蘇洵《極樂院六菩薩記》:“自長女之夭,不四五年,而丁母夫人之憂,蓋年二十有四矣。”二十四歲前四五年,可見此女出生不久即夭折。

天聖7年己巳(1029):蘇洵二十一歲。

天聖8年庚午(1030):蘇洵二十二歲。

蘇洵游成都玉局觀,得張仙畫像,祈嗣。

天聖9年辛未(1031):蘇洵二十三歲。

明道元年壬申(1032):蘇洵二十四歲。

蘇洵之母史氏卒,事見前天聖6年譜。蘇渙去官,回家居母喪。

明道2年癸酉(1033):蘇洵二十五歲。

蘇洵始知讀書,他在《上歐陽內翰第一書》中說:“洵少年不學,生二十五歲,始知讀書。”

景皊元年甲戌(1034):蘇洵二十六歲。

蘇洵長子景先生於此年或其前後。

景皊2年乙亥(1035):蘇洵二十七歲。

蘇洵始大發憤,刻苦讀書。歐陽修《蘇明允墓志銘》:“年二十七始大發憤。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戶讀書為文辭。”

蘇洵幼女八娘生,其《自尤詩並序》有“壬辰之歲(1052)而喪幼女”,“年十有八而死”語,自壬辰上推十八年,當生於此年。

景皊3年丙子(1036):蘇洵二十八歲,蘇軾生。

蘇洵少年時代"獨不喜學,年已壯猶不知書",按照今天的話說,這蘇洵當年就是個很不喜歡讀書的人,他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勞動、遊歷和結交朋友中渡過的。按照今天的話說,他青年時代是個實幹家和重視行動的人。一直到二十七歲始大發憤,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戶讀書為文辭,後來卻屢試不中。

為了孩子的官仕前途,蘇洵在自由發展自己的同時,又要求蘇軾和蘇轍兩個兒子必須按照當時的科舉知識要求去學習。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48歲的蘇洵帶著蘇軾(1037——1101)和蘇轍(1039——1112)出川到京師應考,結果,蘇軾和蘇轍雙雙考中進士,蘇軾還高中第二名,蘇洵卻再次落榜了。當時,朝政中負責科舉考試的歐陽修在考試之前就已經看到過蘇洵的文章,他"大愛其文辭,以為雖賈誼、劉向不過也。"(《宋史·蘇洵傳》),這樣,歐陽修很可惜48歲的老蘇,便向皇帝進言,要求破格"召試紫微閣"(歐陽修:《老蘇先生墓志銘》),就是另外再考試一次蘇洵。但是,蘇洵考慮到自己的學習習慣和風格已經和當時實行的科舉考試規則相去甚遠,如果再考試恐怕也過不了關,再加上他這把年紀也把科舉的事情看淡了,於是,他便拒絕了再試,打算回鄉去了。後來,愛惜人才的歐陽修便通過國家的薦舉程式將蘇洵推薦到霸州文安縣去當了主薄,就相當於現在的縣文教局長一職。其實,這是愛惜人才的歐陽修給蘇洵找碗飯吃,所以,蘇洵上任不久,就專職編寫《太常因革禮》去了,9年以後,蘇洵編輯完了這部著作,便去世了,享年57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