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中國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基本信息

簡介

《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資治通鑑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後共1362年。全書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即《周紀》五卷、《秦紀》三卷、《漢紀》六十卷、《魏紀》十卷、《晉紀》四十卷、《宋紀》十六卷、《齊紀》十卷、《梁紀》二十二卷、《陳紀》十卷、《隋紀》八卷、《唐紀》八十一卷、《後梁紀》六卷、《後唐紀》八卷、《後晉紀》六卷、《後漢紀》四卷、《後周紀》五卷。
《資治通鑑》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後人。
書名的由來,就是宋神宗認為該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欽賜此名的。由此可見,《資治通鑑》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資政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學為政治服務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

《通鑑》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史記》為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春秋》為現存最早編年體史書),按時間先後敘次史事,往往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後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藉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鑑。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鬥爭。

內容

全書294卷,另有《目錄》30卷,《考異》30卷。《通鑑》記載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到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共1362年的歷史。司馬光曾患歷代史籍浩繁,學者難以遍覽,因欲撮取其要,撰紀傳體史。初成《通志》8卷,起戰國至秦二世,表進於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視。治平三年(1066),詔置書局於崇文院,繼續編纂。宋神宗即位,賜書名為《資治通鑑》,並序以獎之。元豐七年(1084)書成。

資治通鑑資治通鑑
《通鑑》由司馬光總其大成,協修者有劉恕、劉攽、范祖禹3人。劉恕博聞強記,自《史記》以下諸史,旁及私記雜說,無所不覽,對《通鑑》的討論編次,用力最多。劉攽於漢史、范祖禹於唐史,都有專深的研究。他們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貢獻。最後,由司馬光修改潤色,寫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奪,一出於光。

《通鑑》徵引史料極為豐富,除十七史外,所引雜史諸書達數百種。書中敘事,往往一事用數種材料寫成。遇年月、事跡有歧異處,均加考訂,並註明斟酌取捨的原因,以為《考異》。《通鑑》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尤以《隋紀》、《唐紀》、《五代紀》史料價值最高。

《通鑑》因司馬光一人精心定稿,統一修辭,故文字優美,敘事生動,且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歷來與《史記》並列為中國古代之史家絕筆。於敘事外,還選錄了前人的史論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寫了史論118篇,比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歷史觀點。對歷史上有關圖讖、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採取了批判的態度,是史學思想的重要進步。

《通鑑》成書後,元豐八年,范祖禹、司馬康、黃庭堅、張舜民等奉命重行校定,元祐元年(1086)校定完畢,送往杭州雕版,元祐七年刊印行世。今元祐本已不可見。南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有餘姚重刻本,亦多殘缺。中華書局據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本,加以標點校勘,重新出版,是《通鑑》最好的版本。

編纂

1066年(宋英宗治平三年),司馬光將所撰的從戰國至秦二世時的歷代君臣事跡8卷進獻英宗,並上疏:“凡關國家之盛衰,系生民之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帝王所立知者,略依左傳春秋體,為紀傳體一書,名曰《通志》。”4月,宋英宗下旨設立書局,繼續編撰。
至1085年1月1日(元豐七年十二月初三日)全書編撰完畢,歷時19年。全書上起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公元959年(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貫串了1362年的史事。

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制序並賜名《資治通鑑》。在編撰過程中,司馬光、劉做、劉恕、范祖禹等人取材於十七史、野史、傳狀。文集、話錄等222種有關資料;其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略於經濟文化。此書為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較系統的歷史資料。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1086),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北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出生於河南省光山縣,原字公實,後改君實,原號迂夫,後改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主持編寫《資治通鑑》。《資治通鑑》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史,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貫古今,上起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末年趙匡胤(宋太祖)滅後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司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編撰《資治通鑑》,共費時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至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說:“日力不足,繼之以夜”,“精力盡於此書”。

司馬光司馬光

司馬光著述頗多。除了《資治通鑑》,還有《通鑑舉要歷》八十卷、《稽古錄》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學、經學、哲學乃至醫學方面都進行過鑽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詩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注揚子》、《書儀》、《游山行記》、《續詩治》、《醫問》、《涑水記聞》、《類篇》、《司馬文正公集》等。在歷史上,司馬光曾被奉為儒家三聖之一(其餘兩人是孔子和孟子)。
在政治觀點方面,司馬光主張法制永遠不變,其政治思想比較保守。他曾說:“先王之法,不可變也”;他認為,象周威烈王命晉大夫魏斯等為諸侯,是棄“先王之禮”,廢“祖宗之法”。與王安石是政敵。
司馬光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詩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注揚子》、《書儀》、《游山行記》、《續詩治》、《醫問》、《涑水紀聞》、《類篇》、《司馬文正公集》等。

節選

北宋·司馬光
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遺於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多矣!
【破題】
《資治通鑑》是我國古代著名歷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組織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名為《資治通鑑》。《資治通鑑》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後人。
【注釋】
[1]謂之:稱之為。
[2]嚴:敬。

體裁

概述

資治通鑑《資治通鑑》以時間為“綱”,以事件為“目”,綱舉則目張,時索則事敘。

值得注意的是,本書使用了一套“古怪”的計時術語作為全書的時間框架體系,如“閼逄攝提格之歲”之類。“閼逄”相當於漢語“甲”,“攝提格”相當於漢語“寅”。為什麼不用漢語的天干地支,而偏偏要用一套多音節語言的乾支體系呢?司馬光沒有交代。《史記》的《曆書》裡面也用到了這套多音節乾支術語,司馬遷也沒有交代其來源。這為後人胡思亂想提供了口實,如竺可楨就建議梵語學者用梵語破譯這套術語。更有人藉此宣稱中國人祖先來源於西亞兩河流域或古埃及。其實,我國古文獻明文記載這是天皇語言,即三皇時代的官方語言。明代著名學者萬民英所著《三命通會》云:“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繼盤古氏以治,是曰‘天靈’,淡泊無為而俗自化,始制乾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其十乾曰:於逢(又名“閼逄”——編者注)、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于、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蔡邕《獨斷》曰:‘乾,乾也。其名有十,亦曰十母,即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也;支,枝也。其名十有二,亦曰十二子,即今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謂之天皇氏者,取其天開於子之義也;謂之地皇氏者,取其地辟於醜之義也;謂之人皇氏者,取其人生於寅之義也。故乾支之名在天皇時始制,而地皇氏則定三辰,道分晝夜,以三十日為一月,而乾支始各有所配。人皇氏者,主不虛王,臣不虛貴,政教君臣所自起,飲食男女所自始,始得天地之氣而有子母之分,於是乾支始有所屬焉。”所以,司馬遷和司馬光所使用的這套多音節乾支術語是中國最早的官方時間術語,屬於“皇綱”性質,故而被採用為歷史的紀年詞語,以表示歷史的正統。

涵蓋

《資治通鑑》全書共294卷,約300多萬字,書中記載的歷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寫起,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征淮南為止。是司馬光以為君親政,賢明之道為出發點所編寫成的一本巨著,所謂“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紀傳體一書,使先後有倫,精粗不雜”。
在橫跨中國16個朝代,一共1362年的歷史中,詳近略遠,隋唐五代371年,占全書40%,史料價值最高。很明顯的他多次著墨在其中的賢明政治時期,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等等。

釋例

帝後死稱“崩”,王公死稱“薨”。天子近出稱“還宮”,遠出稱“還京”,列國諸侯遠出稱“還某郡”。
《資治通鑑》具有強烈的正統立場,在分裂時代,如三國,魏有〈紀〉,蜀、吳無〈紀〉;南北朝時代,南朝有〈紀〉,北朝無〈紀〉;五代有〈紀〉,而十國無〈紀〉。又如《通鑑》載魏明帝太和五年:“(諸葛)亮帥諸軍入寇,圍祁山,以木牛運”。對此朱熹曾表達他的不滿曰:“三國當以蜀漢為正,而溫公乃雲,某年某月‘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訓?緣此遂欲起意成書。推此意,修正處極多。若成書,當亦不下通鑑許多文字。但恐精力不逮,未必能成耳。若度不能成,則須焚之”。

評論

資治通鑑於敘事之後,皆有附論,共186篇。其中“臣光曰”有102篇,其餘84篇是各家評論,其中裴子野的論占了10篇,司馬遷的論只有1篇。以篇數看來,〈唐紀〉所占篇幅最多(81卷)、其次為〈漢紀〉(60卷)。
陳垣《胡注通鑑表微》曰:“《通鑑》書法,不盡關褒貶,故不如《春秋》之嚴。溫公謙不敢法《春秋》,而志在續《左氏傳》,有所感觸,亦仿左氏設辭‘君子曰’而稱‘臣光曰’以發之。余則據事直書,使人隨其實地之異而評其得失,以為鑑戒,非有一定不易之書法也。”
黃盛雄將其歸納“誠”與“禮”,“禮之綱紀”這個概念,可謂貫穿《通鑑》之核心。張須在《通鑑學》云:“《春秋》之意,最重名分,名分所在,一字不能相假,封建之世,以此為綱維。名分既壞,則綱維以絕,政權崩潰,恆必由之。溫公以此事兆東周之衰,與七國之分立,而又系論以見托始之意。”司馬光本人的思想並沒有跨越時代,故其論述沒有太大價值。例如:司馬炎因守三年之喪被司馬光稱讚是“不世之賢君”。事實上,司馬炎在中國歷史上並不能與唐太宗,漢武帝等相提並論。

目錄

1.《周紀》,五卷。
2.《秦紀》,三卷:《周紀》與《秦紀》原為《通志》卷。
3.《漢紀》,六十卷。
4.《魏紀》,十卷。
5.《晉紀》,四十卷。
6.《宋紀》,十六卷。
7.《齊紀》,十卷。
8.《梁紀》,二十二卷。
9.《陳紀》,十卷。
10.《隋紀》,八卷。
11.《唐紀》,最多,凡八十一卷。
12.《後梁紀》,六卷。
13.《後唐紀》,八卷。
14.《後晉紀》,六卷。
15.《後漢紀》,四卷。
16.《後周紀》,五卷。

價值
資治通鑑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書請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這段悠遊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300萬字的編年體體史書《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共記載了16個朝代1362年的歷史,歷經19年編輯完成。他在《進資治通鑑表》中說:“臣今筋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謂,鏇踵而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司馬光為此書付出畢生精力,成書不到2年,他便積勞而逝。《資治通鑑》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司馬光實都親自動筆,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學者王鳴盛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

資治通鑑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著作,歷來為人們所重視和閱讀學習。這部書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北宋時代,在中唐以來長期混戰之後,實現了國家統一,恢復和發展了社會經濟,繁榮了學術文化;同時,內政多弊,御戎不力,“積貧積弱”,局勢不穩。這是一個有生氣的時代,又是一個很苦悶的時代,是個前進的時代,又是個軟弱的時代。當時,君主將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慮如何生活,尋找出路。於是,有主張以“柔道”治天下,說祖宗之法不可變的;有立志改革,而實行變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鋌而走險,起義造反的。掌握文化知識的人們,特別是歷史學家,如歐陽修、司馬光、范祖禹等,往往面對現實而回顧歷史,企圖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借鑑歷史,為了有助於治國安邦,更好地解決現實矛盾。其中,司馬光主編《通鑑》的目的最突出,最具代表性。它是由“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而得名。

版本

宋本

1.餘姚官刻本:南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由兩浙東路茶鹽司公使庫下紹興府餘姚縣重刻本孝宗朝或稍後印本,南宋的建、鄂、蜀諸種版本,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於這一版本。
2.清章鈺《胡刻通鑑正文校宋記述略》認定是南宋光宗以前的刻本,《藏園群書經眼錄》認定是南宋初期的建本,即號為景祐本者。

明刊本

1.明代正德嘉靖年間興文署原版歸入南雍,歷朝多次修補。
2.明弘治元年至嘉靖三十八年刻並版本。
3.元刻明修補本:明天啟刻本,陳仁錫評閱,附刻劉恕《外紀》、胡三省《辨誤》、薛應旆《宋元通鑑》與《甲子會要》,陳仁錫序;陳仁錫評閱本,明天啟六年白口本,附薛應旆《宋元通鑑》,有墨印眉批朱筆圈點。

清刻本

1.胡克家本:清仁宗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胡克家仿刻興文署本;清仁宗嘉慶二十一年,胡克家原刻印本,清同治八年江蘇書局修補本。
2.清同治十年湖北崇文書局本。
3.清光緒十四年上海蜚英館石印本。該版本附畢沅《續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資治通鑑

民國刊本

1.民國元年:涵芬樓鉛印本。附《通鑑釋文》十二卷。
2.百衲本:書題作《百衲本宋本資治通鑑》,民國八年商務印書館附設圖書館影印本。
3.上海國學整理社刊本。
4.影印宋刻本,《四部叢刊》初編,民國十八年商務印書館影印。《四庫備要》,民國二十五年鉛印。
註:胡三省《資治通鑑音注》的注本最為人稱道,現為最通行版本。
波風皆人整理

翻譯本

(台灣)黃錦鋐等譯《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新世界出版社出版,2008年,沒有古人的夾注)
沈志華、張宏儒主編《資治通鑑文白對照》(中華書局出版,2009年)

評價

《資治通鑑》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爭讀不止。點評批註《資治通鑑》的帝王、賢臣、鴻儒及現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不勝枚舉、數不勝數。作為歷代君王的教科書,對《資治通鑑》的稱譽,除《史記》之外,幾乎都不可以和《資治通鑑》媲美。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與司馬遷的《史記》並列為中國史學的不朽巨著,所謂“史學兩司馬”。南宋史學家王應麟評價說:“自有書契以來,未有如《通鑑》者。”
宋末元初胡三省評價此書:“為人君而不知《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鑑〉,則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通鑑》不特記治亂之跡而已,至於禮樂、歷數、天文、地理、尤致其詳。讀者如飲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司馬光的思想對中國的影響巨大,他提出的天地是萬物父母,人類是萬物之靈,主張各民族平等,愛護生命的主張對中華民族發展產生了進步作用。他生活的時代雖然是中國分裂的時期,但是他卻受到各政權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尊敬。元朝在統一進程中司馬光的思想是主要指導理論,被成吉思汗稱為“天賜蒙古的人”耶律楚材,父親耶律履和薦舉他任職的承暉都是司馬光的崇拜者,都是傑出人物,耶律楚材主張的仁義改變了早期蒙古殘暴政策,推動了蒙古進步、文明。建立元朝的蒙古傑出君主忽必烈出征時也讓賈居貞給他講授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賈居貞也同樣是名臣,反對攻日本,父子皆是副宰相。木華黎的後裔相威也擔任宰相,向忽必烈敬獻《資治通鑑》蒙古譯本,可見木華黎家族對司馬光思想理論的重視,就像木華黎對史氏家族的重用那樣。史氏家族最有影響的史天澤是司馬光的崇拜者,最喜歡《資治通鑑》,他是漢人中任職最高、最有實權的大臣,他擔任右丞相封鎮陽王,漢人中少數封王的很多原是國公,只是去世數十年後延祐年追封,很多地位比史天澤低的都封公爵,史書載只有史天澤未封國公,只封王。忽必烈時代有人讒言說史天澤勢力太大,可見其地位和影響。史天祥主張仁義,救助過吾也兒、木華黎最親近的史天祥和解救嚴實的史天倪都擔任要職統領蒙漢眾軍,都主張仁義愛民。元朝是各民族聯合政府,是中原文化向各民族和世界傳播的時期,先進和文明的理論、科學也被各民族接受。司馬光的理學思想也得到推廣,也正是這一時期司馬光逐漸開始被尊為儒家三聖,在許謙的著作中,他稱司馬光去世為理學發展階段的標誌,與古代把孔子去世作為經學發展階段標誌同樣,認為司馬光與孔子相仿,說元朝統一前的戰亂是因為司馬光去世後,倫理敗壞的結果。元朝在統一不久後就開始在全國發行蒙文、畏兀兒文的《資治通鑑》,如同司馬光提倡的民族平等、統一、仁義的理想那樣,元朝早期社會發展進步是建立在進步思想、文化基礎上的。尊敬、崇拜司馬光,認真學習《資治通鑑》的元朝傑出人物都是推動了歷史向前發展。
清代顧炎武在《日知錄·著書之難》中高度評價《資治通鑑》和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稱讚這兩部著作“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為後世不可無之書”。
王鳴盛認為:“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讀十七史,不可不兼讀《通鑑》。《通鑑》之取材,多有出正史之外者,又能考諸史之異同而裁正之。昔人所言,事增於前,文省於舊,惟《通鑑》可以當之。”
《通鑑》亦有高度文學價值,曾國藩撰成《經史百家雜鈔》一書,其中選錄《資治通鑑》11篇。曾國藩評價此書說“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之《資治通鑑》,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
近代著名學者梁啓超評價《通鑑》時說:“司馬溫公《通鑑》,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結構之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後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不據以為藍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溫公亦偉人哉!”
毛澤東自稱曾十七次批註過《資治通鑑》,並評價說:“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噢。恐怕現在是最後一遍了,不是不想讀而是沒那個時間囉......中國有兩部大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鑑》,都是有才氣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編寫的......《通鑑》里寫戰爭,真是寫得神采飛揚,傳神得很,充滿了辯證法。”

不足

失誤

資治通鑑《資治通鑑》雖被譽為“體例嚴謹,脈絡清晰,網羅宏大,體大思精,史料充實,考證稽詳,敘事詳明,繁簡得宜”,但《資治通鑑》本身也有不少錯誤,如史家嚴耕望指出《資治通鑑》對雲台二十八將的排列順序有誤;兩《唐書》將“特勤”誤為“特勒”,《資治通鑑》對此並無糾正,將錯就錯,《資治通鑑》卷一六四:“土門自號伊利可汗,號其妻為可賀敦,子弟謂之特勒。”《通鑑考異》:“諸書或作特勤,今從劉昫《舊唐書》及宋祁《新唐書》。高安陳汝奇在《陳氏甘露園長書四論》認為《資治通鑑》將只見諸野史的楊貴妃、安祿山之事納之正史而失之客觀。又如唐代宦官魚弘志,《新唐書》仇士良傳作“魚弘志”,《舊唐書》偶有誤為“魚志弘”,《資治通鑑》卷245大和九年十一月壬戍作魚志弘,《資治通鑑》卷246作開成五年正月己卯又作魚弘志,相互混淆。《晉書》載呂光的第一個年號“太安”,而《資治通鑑》記載為“大安”。再如《資治通鑑》記年方式多有不當之處,如齊人伐燕的時間(前313年),司馬光舍《史記》的紀傳體,未據《紀年》詳加考查,只增加齊威王十年,減少齊湣王十年,以求與《孟子》記載齊宣王伐燕的事跡相同,宋朝朱熹經考訂認為是齊湣王十年,據今人考證,實際上為齊宣王七年,另樂毅伐齊中也有不少錯誤。又如《資治通鑑》在記述隋煬帝西巡行程中均出現諸多失誤,六月二十三日以後由張掖前往焉支山的時間提前到高昌王六月十七日到達張掖的當天。《通鑑》卷十五(漢紀七)文帝後二年:“八月,戊戌,丞相張蒼免。”但據《二十史朔閏表》文帝後二年八月丁卯朔,月內無戊戌。吳玉貴著有《資治通鑑疑年錄》歸納出《通鑑》紀時所發生錯誤,總計得出八百八十八例,可補此方面的缺失。
宋朝的朱熹在《朱子語類》的〈歷代一〉中,有直接的批評:“溫公不喜權謀,至修書時頗刪之,奈當時有此事何?只得與他存在。若每處刪去數行,唯讀著都無血脈意思,何如存之,卻別作論說以斷之。”又說:“溫公修書,凡與己意不合者,即節去之,不知他人之意不如此。《通鑑》之類多矣。”明代嚴衍熟讀《資治通鑑》,著有《資治通鑑補》,列舉通鑑有七病(漏、復、紊、雜、誤、執、誣)。
近人岑仲勉認為《通鑑》對牛僧孺說”失一維州,無害其(吐蕃)強“的評價有偏頗之嫌,司馬光還不惜歪曲事實,玩弄文字遊戲。岑仲勉還寫有《通鑑隋唐紀比事質疑》,自稱糾正《通鑑》的謬誤,共670餘條。

局限

資治通鑑《資治通鑑》也有不少缺點,如《資治通鑑》著重於政治與軍事的著墨,對於經濟方面記載不多,如載“租庸調製”僅“初定租、庸、調法,每丁租二石,絹二匹,綿三兩,自茲以外,不得橫有調斂。”二十餘字,《通鑑記末本末》只收錄兩則與經濟有關的史料,至於文化、藝術、宗教談得更少。項羽的垓下歌、劉邦的大風歌等,《通鑑》皆不取,但對於“詩賦有所譏諷”者則采之,如卷一百四趙整作歌、卷一三四百姓為袁粲作歌。杜甫這樣的人物,甚至只提到一次。柳宗元是政治人物,文學地位雖小於杜甫,司馬光卻把他的《梓人傳》、《種樹郭橐駝傳》兩篇大作收錄起來。《通鑑》寫白居易很多,因為他是翰林學士,多次上書,時時評論朝政。晚唐藩鎮割據,朝廷姑息,司馬光對杜牧的文章十分欣賞,曾將《注孫子序》、《罪言》、《原十六衛》、《戰論》、《守論》五文摘入《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十四。又如韓愈,乃文起八代之衰,積極捍衛儒家道統的文人,但卻對其學術文化貢獻隻字不提,只收錄其《諫迎佛骨表》及《送文暢師序》。
《資治通鑑》又專記鳩摩羅什譯經,卻不記玄奘譯經,又詳細記載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以及唐武宗三次大規模的禁佛毀佛事件;記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卻不記隋代開進士科取士,凡與政治無關者,多不錄取。顧炎武說:“此書本以資治,何暇錄及文人?”。劉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年)立儒、玄、文、史四學,司馬光發表評論,“四學其實是等而下之,不值得重視”,臣光曰:“《易》曰:‘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孔子曰:‘辭達而已矣。’然則史者儒之一端,文者儒之餘事;至於老、莊虛無,固非所以為教也。夫學者所以求道;天下無二道,安有四學哉!”

獲獎

編纂完成後,當時的皇帝宋神宗頒布獎諭詔書。內容如下:
敕司馬光:修資治通鑑成事。
史學之廢久矣。紀次無法,論議不明,豈足以示懲勸,明遠久哉!卿博學多聞,貫穿今古,上自晚周,下訖五代,發揮綴緝,成一家之書,褒貶去取,有所據依。省閱以還,良深嘉嘆!今賜卿銀絹、對衣、腰帶、鞍轡馬,具如別錄,至可領也。故茲獎諭,想宜知悉。
冬寒,卿比平安好。遣書,指不多及。十五日。

續本

《續資治通鑑》(清)畢沅編
《續資治通鑑》上與《資治通鑑》相銜接,即起於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下迄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共四百一十一年,是仿《資治通鑑》體例編寫一部較完備的宋遼金元紀傳體史,全書共220卷。編者以徐亁學《資治通鑑後編》為基礎,並從宋、遼、金、元四史、《續資治通鑑長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一百多種書中取材,凡四易稿,歷二十年而成。其中北宋部分較精,元代部分較為簡略。畢沅(1730-1797年),清江南鎮洋人,字鑲蘅,號秋忛,官至湖廣總督。他對經學、史學、國小、金石學等,皆有涉獵和研究。

編輯推薦

《資治通鑑(全2冊)》從原著所記3000多個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中,精心遴選最精彩、最典型的故事。全書以原書卷次為序,加以組織整理,既保留了原書的精髓,又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上更適合當代人的閱讀習慣。

文摘

【原文】
紹騎至烏巢,操左右或言:“賊騎稍近,請分兵拒之。”操怒曰:“賊在背後,乃白!”士卒皆殊死戰,遂大破之,斬瓊等,盡燔其糧谷,士卒千餘人,皆取其鼻,牛馬割唇舌,以示紹軍。紹軍將士皆恂懼。郭圖慚其計之失,復譖張邰於紹曰:“邰快軍敗。”邰忿懼,遂與高覽焚攻具,詣操營降。曹洪疑不敢受,荀攸曰:“邰計畫不用,怒而來奔,君有何疑!”乃受之。
於是紹軍驚擾,大潰。紹及譚等幅巾乘馬,與八百騎渡河。操追之不及,盡收其輜重、圖書、珍寶。餘眾降者,操盡坑之,前後所殺七萬餘人。
【譯文】
袁紹的騎兵到達烏巢。曹操左右有人說:“敵人的騎兵已靠近了,請分出兵力對付他們。”曹操發怒說:“賊兵到了背後,再報告!”士兵們都奮勇搏鬥,遂大破淳于瓊部,將淳于瓊等斬首,將糧谷全部燒毀,殺死袁兵千餘人,全割下鼻子,牛馬割下嘴唇和舌頭,讓袁紹的軍隊觀看。袁軍將士大為震恐。郭圖對自己計策的失敗,心中慚愧羞怒,又向袁紹說張邰的壞話:“我軍失敗,張鄰暗暗高興。”張鄰既忿恨又懼怕,遂與高覽焚燒了進攻器械,到曹營投降。曹洪狐疑不敢受降,荀攸說:“張邰因計策不被採納,心中憤怒,前來投奔,您有什麼可疑慮的?”於是就接受他投降。

於是,袁紹的軍隊驚恐混亂,大敗潰退。袁紹及袁譚等便衣打扮,身著幅巾,乘馬逃走,與八百名騎兵渡過黃河。曹操沒能追上,將袁紹軍營中的輜重、圖書檔案、金銀珍寶盡皆接收。袁軍殘餘部隊投降後,曹操將他們全部坑殺,前後共殺七萬餘人。
三顧茅廬

【原文】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初,琅邪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潁川徐庶與崔州平謂為信然。州平,烈之子也。
【譯文】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當初,琅邪(治今山東臨沂)人諸葛亮,寄居於襄陽(治今湖北襄陽)隆中,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當時人並不讚許他,惟有潁川人徐庶與崔州平認為確實如此。崔州平,是崔烈的兒子。
【原文】
劉備在荊州,訪士於襄陽司馬徽。徽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徐庶見備於新野,備器之。庶謂備曰:“諸葛孔明,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備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備由是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與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也。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型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撫和戎、越,結好孫權,內修政治,外觀時變,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備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不悅,備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譯文】
劉備在荊州,向襄陽人司馬徽詢訪人才。司馬徽說:“儒生和庸俗之輩,怎能認清當前政治形勢?只有俊傑才能認清政治形勢。這裡就有‘伏龍’和‘鳳雛’。”劉備忙問是誰。司馬徽回答說:“諸葛孔明(諸葛亮字孔明)和龐士元(龐統字士元)。”徐庶在新野(今河南新野)會見劉備,劉備對他很器重。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是一條臥龍,將軍願意見他嗎?”劉備說:“請您與他一同來。”徐庶說:“這位先生,只可去拜訪,不可讓他屈駕前來。將軍應當屈駕親自去探望他。”劉備於是前往拜會諸葛亮,共去了三趟,才見到。於是,讓別人避開,說道:“漢朝頹敗,奸臣竊權。我不自量力,想向天下展示大義,但智謀短淺,遂遭挫敗,直到現在,一事無成。然而志向依然,並不灰心。先生認為該怎么辦呢?”諸葛亮說:“現今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持天子以號令天下,實在難與他爭高低。孫權占據江東,已經歷三代,地勢險要,百姓歸附,賢能之人,為他盡力。對他只可交朋友互相援助,不能當敵人算計他。荊州(今湖北、湖南一帶地區)北面據有漢水、沔水做屏障,南面直到南海盡頭,富於財利,東方連結吳郡(治今江蘇蘇州),西方通往巴郡(今重慶市)、蜀郡(今四川成都)。這是大有可為的地區,而當地主人(指劉表)不能守護。這大概是上天用來資助將軍您的吧!益州(今四川、雲南一帶地區)邊塞險要,土地肥沃,一望千里,是‘天府之國’。劉璋糊塗懦弱,張魯在它北面虎視眈眈。當地百姓富庶,政府財力雄厚,但劉璋不知道珍惜愛護。有智慧和才能的人,希望得到英明的首領。將軍既是皇家後代,信譽仁義,四海聞名。若能跨有荊州、益州,據守險要地形,安撫團結戎、越等少數民族,與孫權締結盟好,對內修明政治,對外靜觀時局變化,等待時機。這樣,霸主業績定可成功,漢室復興指日可待。”劉備興奮地說:“太好了!”於是與諸葛亮的情誼,日益密切。關羽張飛不高興,劉備解釋說:“我有了孔明先生,如魚得水。希望諸位不要再多說了。”關羽、張飛這才罷休。
赤壁之戰
【原文】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初,魯肅聞劉表卒,言於孫權曰:“荊州與國鄰接,江山險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軍中諸將,各有彼此。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權即遣肅行。
【譯文】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當初,魯肅聽說劉表死了,便對孫權說道:“荊州和我國接鄰,江山形勢險要堅固,土地肥沃廣闊,百姓殷實富足,如果咱們占有它,這就有了創建帝王大業的資本。現在劉表剛死,兩個兒子不和。軍隊里的將領們,有的擁護這個,有的擁護那個。劉備是當今豪傑,和曹操有矛盾,寄居在劉表那裡。劉表畏忌他的才能,不能重用他。如果劉備和荊州方面同心協力,上下團結一致,那么就應該安撫他們,和他們結成友好同盟;如果他們人心不齊,應該另做打算,以便成就我們的大業。我請求能夠奉您的命令去弔慰劉表的兩個兒子,並慰勞他們軍中其他掌權的人。以及勸說劉備讓他撫慰劉表方面的人士,同心同德,共同對付曹操,劉備一定很高興,並且會聽從我們的意見。這件事如果辦妥,那么天下大局便可以確定了。如果不趕快派人前往荊州,恐怕就要被曹操占了先。”孫權立即派魯肅前去荊州。
【原文】
到夏口,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備南走,肅逕迎之,與備會於當陽長坂。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豫州今欲何至?”備曰:“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欲往投之。”肅曰:“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成歸附之,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足以立事。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以共濟世業。而欲投吳巨,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豈足托乎!”備甚悅。肅又謂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亂江東,為孫權長史。備用肅計,進住鄂縣之樊口。
【譯文】
魯肅到了夏口,聽說曹操已經向荊州進發,便日夜趕路,等到他趕到南郡時,劉瓊已經投降曹操。劉備往南逃跑,魯肅直接去迎接劉備,和劉備在當陽長坂坡相會。魯肅傳達了孫權的意旨,和劉備討論天下形勢,並向劉備表達了深厚而懇切的希望。魯肅又問劉備說:“您現在打算到哪裡?”劉備說:“我和蒼梧太守吳巨有舊交情,想前去投奔他。”魯肅說:“孫權將軍英明仁慈,尊敬賢才,禮遇士人,江東的英雄豪傑,全都來歸附他,現在已經占有六個郡,兵精糧廣,足以成就大業。現在我替您打算,不如派遣親信主動和東吳結交,來共同完成大業。您卻打算投奔吳巨,吳巨不過是個平庸的人,又地處偏遠的蒼梧郡,將來總會被人吞併,哪裡可以依靠呢?”劉備聽了非常高興。魯肅又對諸葛亮說:“我是子瑜的朋友。”於是一起決定交好。子瑜,就是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因為到江東避亂,當上了孫權的長史。劉備採用魯肅的計策,進駐鄂縣的樊口。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遂與魯肅俱詣孫權。亮見權於柴桑,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共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願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權曰:“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坂,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敝,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權大悅,與其群下謀之。
【譯文】
曹操將從江陵順著大江向下游東進。諸葛亮對劉備說:“形勢很緊急了,請派我去向孫將軍求救。”諸葛亮就和魯肅一起(到江東)去見孫權。諸葛亮在柴桑謁見了孫權,勸說孫權道:“現在天下大亂,將軍在江東起兵,劉豫州在漢南集結部隊,一齊跟曹操爭奪天下。如今曹操最大的禍患已剷除削平,大致已經平定北方了,又攻下荊州,威勢震動天下。劉豫州(失去地盤,被逼得)沒有施展本領的地方,所以才避逃到這裡。希望將軍估計一下自己的實力,應怎樣來對付這種情況!如果您能憑藉吳、越地方的力量來和曹操對抗,不如早點和他斷絕關係;如果您覺得不能和曹操對抗,為什麼不放下武器、收拾鎧甲,向曹操投降稱臣!現在將軍表面上假託服從曹操的名義,而內心又揣著遲疑不決的主意,事情已經十分緊急,然而您卻不能當機立斷,大禍臨頭也就沒有幾天了。”孫權說:“倘若如您所說,劉豫州為什麼不向曹操投降稱臣呢?”諸葛亮說:“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個壯士而已,尚且能堅持道義,不受屈辱,何況劉豫州是皇家後代,才能英明蓋世無雙,眾多士人愛戴擁護他,好像水流歸向大海一般。如果大業不能成功,那也是天意,怎么能再做曹操的下屬呢?”孫權勃然大怒說:“我不能拿整個東吳的土地,十萬人的軍隊,去受別人約制。我的主意打定了!除了劉豫州,沒有人可以來抵擋曹操的;然而,劉豫州剛吃敗仗不久,怎么能對付得了這種強大的攻勢呢?”諸葛亮說:“劉豫州的部隊雖然在長坂坡打了敗仗,如今歸隊的戰士加上關羽統率的水軍,精兵還有一萬人,加上劉琦江夏的戰士也不少於一萬人。而曹操的軍隊遠道而來,疲憊不堪,聽說追趕劉豫州時,輕裝的騎兵一天一夜趕三百多里路,這就是通常說的‘強弓發射的箭,到了射程終了時,連一層魯國的薄絹也射不穿’的那種情況啊。所以《兵法》忌諱這樣做,說這樣‘一定會使冒進的大將受挫折’。何況北方人不習慣水上作戰;而且,荊州的百姓歸附曹操,是迫於武力的威脅罷了,並不是心悅誠服。現在將軍果真能夠派一員虎將統領幾萬軍隊,和劉豫州共同規劃、同心協力,勢必能打敗曹操。一旦曹軍吃了敗仗,一定會撤回北方;這樣一來,那荊州、東吳方面的勢力就強大起來,三分天下的局面就形成了。成功和失敗的關鍵,只在今天!”孫權聽了十分高興,便和他的部下共同商討這件事。

序言

《資治通鑑》以歷代治亂興衰為線索,在記錄歷史的同時,闡述君主與人臣的品德善惡、軍國大事與政策得失,總結王朝更替的原因和教訓,以期使統治者取得鑑戒。該書完全用年、月、日的時問順序紀事,結構嚴密,條理清晰,堪稱我國古代最完善的一部編年體通史。

《資治通鑑》全文共294卷,記載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間1362年的歷史。所記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社會經濟、思想文化和重要的歷史人物。全書文字簡明扼要,生動流暢,具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歷來與《史記》並列為中國史家之絕筆。

《資治通鑑》通過詳實的歷史記載,向當時的統治者說明了歷史的經驗對於政治統治的重要性,在這一點上《資治通鑑》所提供的歷史教訓,是以往任何一部史書都不能相比的。另外從歷史觀點上,《資治通鑑》認為國家的興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統治者們的修養。提倡君主應遵於禮,講究仁義,在用人方面要量才而用,賞罰分明,還要能聽取臣民的諫言,這一點對於後來的歷代統治階級都有一定的約束作用,直到今天也不失其意義。

在文字表達方面,《資治通鑑》最擅長於描寫戰爭場面,像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赤壁之戰、淝水之戰,都被記述得精彩紛呈。在記載赤壁之戰時,司馬光並沒有從正面去描寫戰爭的具體情況,而是從人物著手,把魯肅與孫權合謀定計、吳蜀構築同盟及諸葛亮智激孫權等故事分別道來,從獨特的視角詮解了這場決定魏、蜀、吳三足鼎立局面的關鍵。既有戰爭的完整過程,又有人物的深入刻畫,給人留下了鮮明的印象。而文中的一些語言,也成了後人慣用的成語掌故,像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等均已耳熟能詳。

《資治通鑑》是我國一部極為重要的編年史,不僅為封建統治階級提供了統治經驗,同時也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此外,這部巨著受到歷代政治家和史學家的高度評價。宋神宗早就說它“賢於荀悅從漢紀遠矣”。南宋學者王應麟評價該書為“自有書契以來,未有為通鑑者”。清代史學家王鳴盛也說:“此天地必不可無之書,亦學得必不可不讀之書也。”一代偉人毛澤東評價這部巨著,“儘管立場觀點是封建統治階級的,但敘事有法,歷代興衰本末畢具,我們可以從中吸取教訓”。可見此書影響之深遠。

媒體推薦

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王鳴盛

名人推薦

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鑑》,“網羅宏富”,體大思精,為前古之所未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盤點世界經典名著

盤點世界經典名著。

三國史籍盤點

三國是繼東漢而出現的時代稱號,由於魏、蜀、吳三個國家鼎立而得名。三國始與220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代魏。
《太平廣記》
《齊民要術》
《廿二史札記》
《後漢書》
《水經注》
《讀史方輿紀要》
《搜神記》
《歷代名畫記》
《三國志》
《太平御覽》
《十七史商榷》
《資治通鑑》
《史通》
《文選》
《晉書》
《玉海》
《古今圖書集成》
《讀通鑑論》
《後漢紀》
《華陽國志》
《博物志》
《通典》
《容齋隨筆》
《世說新語》
《文館詞林》
《建康實錄》
《魏略》
《三國雜事》
《方輿勝覽》
《括地誌》
《武侯全書》
《嵇康集》
《藝文類聚》
《北堂書鈔》
《觀堂集林》
《全後漢文》
《高士傳》
《全晉文》
《初學記》
《荊楚歲時記》
《廿二史考異》
《太平寰宇記》
《冊府元龜》
《文苑英華》
《三國大事表》
《吳將相大臣年表》
《輿地紀勝》
《元豐九域志》
《魏將相大臣年表》
《東觀漢記》
《諸葛忠武書》
《漢晉春秋》
《漢將相大臣年表》
《說郛》
《三國疆域圖》
《三國志世系表補遺附訂偽》
《後漢書集解》
《後漢書辭典》
《長沙走馬樓吳簡》
《補三國藝文志》
《三國志及裴注綜合引得》
《三國志補義》
《三國志注補》
《三國志旁證》
《三國職官表》
《三國志辨誤》
《三國志考證》
《三國志續考證》
《三國志瑣言》
《三國疆域表》
《三國疆域表疑》
《校補三國疆域志》
《東漢會要》
《華陽國志校勘記》
《三國志質疑》
《三國志證聞校勘記》
《南漘楛語》
《癸巳存稿》
《三國大事年表》
《三國志注證遺》
《三國漢季方鎮年表》
《魏國將相大臣年表》
《魏方鎮年表》
《三國志評議》
《三國志人名索引》
《曹植集》
《三國志釋地理》
《曹丕集》
《三國郡縣表附考證》
《東漢刊誤》
《記纂淵海》
《蜀鑒》
《三國志校誤》
《三國志注所引書目》
《三國志補註》
《八瓊室金石補正》
《後漢書補逸》
《續後漢書》
《漢末英雄記》
《三國志辨疑》
《曹操集》
《三國志舉證》
《蜀漢本末》
《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
《三國紀年表》
《阮籍集》
《謝鍾英<三國大事表>補正》
《三國疆域志》
《全三國文》
《襄陽耆舊記》
《三國諸王世表》
《補三國疆域志補註》
《續漢書注補》
《三國藝文志》
《三國志證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