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光通信》

《對話光通信》

《對話光通信》是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以通信行業相關從業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可作為初涉通信領域人員的學習入門書,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的通信、電子、無線電等相關專業的學生學習參考書。

基本信息

簡介

《對話光通信》《對話光通信》

《對話光通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輕鬆的人物對話形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光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包括光纖通信、光纖通信系統的損耗、sdh傳輸系統、波分復用傳輸系統(wdm)、光傳送網路(otn)、分組數據網(ptn)和自動交換光網路(ason)等內容。全書知識系統、重點突出、內容實用,以趣味性的寫法介紹晦澀、枯燥的專業技術,並配有多媒體光碟,為通信技術的初學者輕鬆打開學習之門。

特點

通信發展近10年來,數據通信的業務量不斷增加,成為電信網路中發展最迅猛的業務之一;銅纜由於其自身固有的缺點,逐步被淘汰,光纖光纜得到廣泛套用。

20世紀末是光通信發展最輝煌的時期,這個時期是光通信向大容量、超高速發展的時期,10Gbit/s、40Gbit/s、80Gbit/s甚至160Gbit/s的超高速率光通信系統設備都被研製出來。
光通信研究的第二階段,重點已經從大容量、超高速轉變為實現智慧型化和自動化。自動交換光網路(ASON)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誕生的。ASON的最大優點就是用簡單、便利的自動電路配置,代替了以往光網路複雜、冗餘的人工連線指配。
光網路的邊緣化也是光通信發展的另一個趨勢。長久以來,光網路都是作為整個通信體系中的最底層——傳輸層。但是,隨著通信網路的迅速發展,城域網、接入網也越來越希望引入光網路,於是,光網路從核心網向邊緣網路發展。為了克服城域網中業務類型多、傳輸速度慢的缺點,人們開發了多業務傳輸平台(MSTP);在接入網中,光纖到戶(FTTH)也逐漸開始廣泛套用,取代了原有的雙絞線上網方式(XDLS),以謀求更大的頻寬。

目錄

第1章初識光通信1
1.1多種方式利用光——光通信的基本類型2
1.2你從哪裡來——光通信的起源3
1.2.1古代光通信3
1.2.2通信小故事4
1.2.3光通信的發展5
1.3你用什麼方式交換——光交換技術7
1.3.1空分光交換7
1.3.2時分光交換8
1.3.3波分光交換8
1.3.4碼分光交換9
1.3.5複合光交換9
1.3.6光分組交換10
1.4小結10
1.5習題11
第2章“玻璃絲”中的光通信——光纖通信12
2.1“捷運”與“公交”的區別——光纖通信系統的特點13
2.2一種通信,多種類別——光纖通信系統的分類13
2.3萬變不離其宗——光纖通信系統的構成14
2.4小身體,大能耐——光纖15
2.4.1光纖的結構15
2.4.2光信號在光纖內的傳輸原理16
2.4.3光纖的分類17
2.4.4光纖的傳輸特性18
2.4.5ITU-T規定的光纖種類19
2.4.6新的光纖類型20
2.5客戶信號到線路信號的轉換——傳送光端機21
2.5.1傳送光端機的結構21
2.5.2傳送光端機的主要指標23
2.5.3光調製方式23
2.6線路信號到客戶信號的還原——接收光端機24
2.6.1接收光端機的結構25
2.6.2光電檢測器25
2.6.3光解調方式26
2.6.4接收光端機的主要指標26
2.7接收放大,重新出發——中繼器27
2.8小結27
2.9習題28
第3章誰在影響信號質量——光纖通信系統的損耗29
3.1產生“摩擦力”——光纖的傳輸損耗30
3.1.1光纖的吸收損耗31
3.1.2光纖的散射損耗32
3.1.3光纖彎曲產生的輻射損耗32
3.1.4接續損耗33
3.2我被拉寬啦——光纖的色散損耗33
3.2.1色散的概念33
3.2.2色散的分類34
3.2.3色散的影響34
3.3光波通道也有“串音”的煩惱——光纖的非線性損耗35
3.4“放大”是把雙刃劍——光放大器相關的損耗37
3.5小結38
3.6習題39
第4章同步贏天下——SDH40
4.1SDH的基本概念和特點41
4.1.1SDH的定義41
4.1.2PDH的缺點和SDH的產生41
4.1.3SDH的優越性43
4.1.4SDH的速率44
4.2“貨車”的容量和裝貨方式——SDH的幀結構45
4.3一步解復用——SDH復用和映射方法47
4.4多級監控,隨時關注“貨物”的安全——SDH開銷功能50
4.4.1開銷類型50
4.4.2段開銷51
4.4.3通道開銷54
4.5世界級標準——SDH光接口分類與規範58
4.5.1光接口代碼58
4.5.2光接口參數59
4.6小積木搭起摩天大廈——SDH設備的邏輯功能塊60
4.7工程實踐——SDH組網套用61
4.7.1SDH設備的邏輯組成61
4.7.2SDH傳送網的物理拓撲64
4.7.3SDH網路的層次結構65
4.8安全最重要——SDH層的保護和恢復技術67
4.8.1保護和恢復的概念67
4.8.2鏈型網保護67
4.8.3自愈環保護68
4.9安全狀況瞭然於胸——SDH網路管理72
4.9.1TMN管理框架72
4.9.2TMN物理結構73
4.9.3TMN層次劃分74
4.10咱比的是綜合能力——下一代SDH標準和城域網多業務平台76
4.10.1傳統SDH的缺點77
4.10.2SDH的新標準77
4.10.3SDH的發展與MSTP的未來之路79
4.11小結80
4.12習題81
第5章共享優勢——WDM82
5.1從“時分”到“波分”——WDM技術的產生背景83
5.1.1光網路復用技術的發展83
5.1.2光通信發展的3個階段84
5.2此“波分”與彼“波分”——WDM技術概述87
5.2.1WDM的相關定義87
5.2.2WDM在傳輸網中的定位87
5.2.3WDM技術對比88
5.3看看到底有多“密集”——DWDM技術90
5.3.1DWDM簡介90
5.3.2DWDM的特點和優勢91
5.3.3DWDM的發展趨勢92
5.4細數看家本領——DWDM系統的關鍵技術93
5.4.1DWDM系統的基本結構93
5.4.2光轉發技術94
5.4.3光波分復用和解復用技術97
5.4.4光放大技術100
5.4.5監控技術107
5.5指標考核見高低——相關技術標準109
5.5.1集成式系統和開放式系統109
5.5.2DWDM工作波長範圍111
5.5.3DWDM系統的工作波長112
5.5.4主要性能指標113
5.6小結115
5.7習題116
第6章全光網路的雛形——OTN117
6.1技術背景118
6.2SDH+DWDM——OTN概念118
6.31+1>2——OTN的優點119
6.4分層布道——OTN層次劃分122
6.4.1OTN結構122
6.4.2OTN接口定義123
6.5光傳送模組長啥樣——OTM的結構124
6.6從低到高,逐級跨越——復用/映射原則和比特速率126
6.6.1映射126
6.6.2波分復用127
6.6.3比特速率和容量128
6.7相同的結構,不同的速率——OTN幀結構129
6.7.1OTN的幀結構129
6.7.2OTUk開銷131
6.7.3ODUk135
6.7.4OPUk140
6.8超強兼容能力揭秘——客戶信號的映射142
6.8.1SDH信號映射到OTN142
6.8.2ATM信號映射到OTN146
6.8.3乙太網信號映射到OTN148
6.9小結149
6.10習題149
第7章IP化的承載技術——PTN150
7.1今天你“IP”了嗎——分組傳送網(PTN)的發展背景151
7.1.1現有傳送網的弊端151
7.1.2PTN的產生152
7.2並非橫空出世——PTN的定義152
7.3俺是純“IP”的——PTN的特點152
7.4明確定位好套用——PTN的網路套用153
7.4.1PTN的網路定位153
7.4.2PTN的組網套用154
7.5終級模仿秀——PWE3155
7.5.1PWE3概述155
7.5.2PWE3原理156
7.5.3PWE3業務網路基本要素157
7.5.4報文轉發158
7.5.5業務仿真158
7.6我的安全“倡議”——保護163
7.6.1鏈路保護163
7.6.2T-MPLS環網保護166
7.6.3連線埠保護167
7.7小結170
7.8習題171
第8章智慧型網,通天下——ASON172
8.1固有缺陷,制約的發展——傳統光網路運營中的問題173
8.2“智慧型”的力量——ASON的優點174
8.3各就各位,各司其職——ASON的結構模型174
8.3.13個功能平面174
8.3.23種連線類型177
8.3.33種接口類型179
8.4“智慧型”背後的隱形控制者——控制信令協定180
8.4.1鏈路管理和發現協定LMP181
8.4.2路由協定181
8.4.3信令協定182
8.5差異化服務——生存技術183
8.5.1保護184
8.5.2恢復185
8.6無處不在的“自動化”——拓撲自動發現186
8.6.1控制鏈路自動發現186
8.6.2TE鏈路自動發現187
8.7條條大路通羅馬——MESH組網恢復188
8.8小結189
8.9習題190

盤點通信書籍

通信在不同的環境下有不同的解釋,在出現電波傳遞通信後通信(Communication)被單一解釋為信息的傳遞,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進行信息的傳輸與交換,其目的是傳輸訊息。然而,通信是在人類實踐過程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傳遞訊息的要求不斷提升使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無線通信原理與套用》
《移動通信》
《中國移動通信行銷案例精選》
《通信原理簡明教程》
《無線通信與移動通信中信號處理研究的新進展》
《對話光通信》
《光纖通信》
《通信及有線通信基礎》
《通信技術標準彙編》
《Simulink通信仿真教程》
《現代通信系統分析與仿真:MATLAB通信工具箱》
《通信流理論基礎與多媒體通信網》
《第三代蜂信號處理研窩移動通信系統——WCDMA》
《電力通信專業》
《通信中的智慧型信號處理》
《無線通信積體電路》
《光纖通信系統》
《多媒體通信》
《電力線通信》
《現代通信網路管理技術與實踐》
《寬頻無線通信OFDM系統同步技術》
《天基移動通信網路》
《無線電抗截獲抗干擾通信》
《通信工程綜合實訓》
《無線通信射頻電路技術與設計》
《寬頻移動通信系統與關鍵技術》
《嵌入式網路通信開發套用》
《寬頻無線通信多址傳輸技術演進》
《圖像通信原理與技術》
《水聲數字通信》
《數據通信》
《光通信中的OFDM》
《植物學通信》
《網路通信安全管理員》
《衛星通信與數位訊號處理》
《通信經濟學》
《光通信導論》
《擴頻通信》
《內河VHF船岸數據通信技術要求》
《機載雷達與通信導航設備》
《通信原理》
《無線通信跨層設計:從原理到套用》
《寬頻通信》
《實戰無線通信應知應會》
《衛星通信網路由技術及其模擬》
《無線通信鏈路中的現代通信技術》
《移動通信原理》
《溝通世界的通信技術》
《第三代移動通信概論》
《數字通信》
《數字光通信》
《現代通信工程製圖與概預算》
《現代數字與模擬通信系統》
《協同無線通信導論》
《現代通信交換技術與通信網路》
《多載波通信》
《通信概論》
《蕭邦通信集》
《現代通信原理》
《中國通信學科史》
《GMDSS通信英語》
《通信原理與數據通信》
《通信檢修工》
《深空光通信》
《無線通信的MATLAB和FPGA實現》
《通信聲學》
《通信設備接口技術及其套用》
《智慧型通信》
《移動無線通信》
《地下通信》
《通信法》
《遠程通信》
《集群移動通信工程:通信工程叢書》
《光通信與無線通信系統》
《數字通信基礎》
《遠動及通信》
《無線通信中的微波諧振器與濾波器——先進通信技術譯叢》
《跳頻通信》
《電話通信》
《軍事通信網》
《MATLAB通信仿真與套用》
《CDMA通信技術》
《2009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展:第十四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
《ATM通信網》
《通信新時代》
《通信線路》
《數據通信原理》
《GMDSS通信設備與業務同步輔導》
《數字通信技術及套用》
《光纖通信中的光波技術》
《大話無線通信》
《鐵路通信信號》
《通信電路實驗與系統設計》
《通信工》
《無線通信》
《計算機通信網路與仿真》
《計算機網路及通信》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與通信系統》
《無線電抗干擾通信原理及套用》
《通信網》
《語音與數據通信》
《飛行器測控通信工程》
《基於TDD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
《通信電子線路》
《移動通信無線網路設計》
《OMRONPLC網路通信與NS人機界面》
《通信系統》
《無線通信基礎》
《信息與通信系統仿真》
《現代數字通信》
《現代通信光電子學》
《數字圖像通信》
《計算機通信及網路》
《船舶電氣與通信》
《現代圖像通信》
《3D視頻通信》
《協作通信及網路》
《移動通信終端設備維修技術》
《CDMA移動通信技術簡明教程》
《對話多媒體通信》
《對話通信原理》
《對話第三代移動通信》
《微波通信與時分多址移動通信系統》
《試驗通信總體概論》
《電子通信系統原理》
《現代交通信息網路與通信技術》
《現代軍事通信指揮基礎》
《MIMO無線通信原理及套用》
《雷達-電子戰-通信一體化概論》
《IP數據通信》
《衰落信道數字通信基礎》
《國際郵政通信》
《中國通信信息業發展:趨勢對話》
《通信線路工程》
《下一代網路通信協定分析》
《通信電磁輻射及其防護》
《RFID通信測試技術及套用》
《3G移動通信接入網運行維護》
《空間通信技術》
《無線通信儀表與測試套用》
《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管理》
《現代通信電源》
《現代通信網》
《電力系統通信技術
《漢語人機語音通信基礎》
《現代通信交換技術》
《移動通信網路規劃與工程設計》
《漫話通信信號》
《超寬頻通信系統》
《量子保密通信》
《移動通信系統演進及3G信令》
《現代電子通信》
《MIMO多天線無線通信系統》
《寬頻無線通信中的空時編碼》
《通信對抗原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